小小影劇院

本院影視僅供網上友情交流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音樂片“美國鋼琴家BYRON JANIS” (圖)

(2007-05-31 05:43:48) 下一個

Byron Janis拜倫.賈尼斯
        1928年1月1日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凱斯波特,他的先祖是俄國移民,七歲跟隨馬爾庫斯與列文涅夫婦學琴,1943年在法朗克.布拉克指揮下與 NBC交響樂團成功的演出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霍洛維茲於1944年2月聽到賈尼斯再度與費城管弦樂團合作這首協奏曲後(指揮是十四歲的馬捷爾),立刻決定收賈尼斯為徒,展開為期三年的師徒關係,他也是霍洛維茲第一個學生。1948年賈尼斯九歲首次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辦第一場獨奏會,1960與62年兩度到蘇聯巡回,得到聽眾與樂評界一致的喜愛。賈尼斯於1967年在法國發現蕭邦兩首沒有被發現過的圓舞曲手稿;1973年正值事業顛峰時期,賈尼斯卻因關節炎而被迫減少演出場次。賈尼斯以詮釋蕭邦、普羅高菲夫與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最受好評。鋼琴演奏之外,賈尼斯也是位作曲家,作品包括數首敘事曲與民歌等。
  賈尼斯還是從霍洛維茲處學得許多無價之寶。霍洛維茲強調音色、踏板和Z由的節奏感。「舞台上你得誇大一點,」霍洛維茲教他:「否則你的演奏就會變得不夠有趣。」賈尼斯受此影響,「我變得無法控製自己,在台上極度誇大。我是做過頭了。有趣的是,當他教我時,從來不曾為我示範過一個音符!但是我在課外倒是常聽他彈琴。我成為他家庭中的一員,他旅行時我必需跟著他以便定期受課。他在家裏會為我彈奏數小時的鋼琴,曲目跨及整個鋼琴曲目,所以盡管他從來不示範,但我還是從大量的聆聽中補償了這點。我完全明白他的處理方式、他對作品的看法……當時,我隻有十七歲,我還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我已經變成霍洛維茲的翻版!」
  當霍洛維茲決定送賈尼斯上卡內基廳的時候,他自己也意會到此事的潛在危機。他一再向他的經紀人強調,賈尼斯演奏宣傳一概不準提賈尼斯是他的學生。「這樣會毀了你!」他向賈尼斯說:「你一定會被稱為『霍洛維茲第二』,而這絕不是你所想要的。」他又說:你一定會犯一些錯誤,而這些錯誤可是你自己的。」所幸當時賈尼斯的人格已經夠堅強,他的自我意誌力掙脫了與霍洛維茲師生關係所帶來的包袱。1948年10月2日,賈尼斯終於在卡內基廳成功舉辦獨奏會,很顯然的,他沒有成為霍洛維茲的翻版。他和霍洛維茲都擔心的事終於安然過關。
  演出後的樂評大都是高度讚揚。《紐約時報》道恩士(Olin Downes)如是說:「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聽過這麽充滿才氣的鋼琴家。賈尼斯同時兼備音樂性、感情、智能和藝術氣質。」這個評論把賈尼斯捧上了天,而賈尼斯的藝術事也就像火箭一樣一飛衝天。數年後,賈尼斯談到總結他與霍洛維茲學琴的心得:「我從他那兒學到如何讓鋼琴歌,如何使用鋼琴的音色,如何讓鋼琴發揮它的最高性能。」
  雖然賈尼斯曲目跨及十九到二十世紀初:拉赫曼尼諾夫、普羅高菲夫和李斯特協奏曲,貝多芬和布拉姆斯的奏鳴曲、舒伯特和舒曼的作品,但他還是對蕭邦有著特殊的偏愛。除音樂本身外,賈尼斯本身的氣質恐怕比音樂本身更能表達「蕭邦」的特性。如同哈洛德.荀白克所描述:「在舞台上,賈尼斯瘦長、幾乎弱不禁風的樣子,幾乎馬上喚起台下女性觀眾的母性憐愛本能,就像蕭邦本人再現一樣。等到他彈完一首《夜曲》,半數觀眾都猜想會有位喬治桑從後台走出來,攙扶著他前往地中海靜養。」
  賈尼斯在七○年代確立了當代頂尖鋼琴家的地位,每樂季演出一百場左右。1952年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大會堂管弦樂團演出,成功的在歐洲首度亮相;六○年代則在俄國贏得滿堂采,也成為與俄國樂團合作錄音的第一位美國鋼琴家。他錄製的普羅高菲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贏得法國唱片大獎,法國政府頒授給他騎士榮銜;這個榮銜過去隻有兩位美國人得到,其一是雕刻家考德爾,另一位則是小提琴家曼紐因。
  十二年後,隻有家人和少數朋友知道賈尼斯麵臨巨大的痛苦與危機:他患了關節炎。賈尼斯嚐試精神療法和包括針灸在內的治療但沒有效果。他的演奏驟降到每季五十場,每次演奏愈來愈伴隨難忍的疼痛。有一陣子賈尼斯完全中斷演奏,情緒也跌到穀底。「這是個生或死的掙紮。音樂是我的生命,是我所有的世界。我無法當訴其它人我患了關節炎,我不要別人同情或建議,而我也不希望讓聽眾們抱怨我的演奏不完美。」賈尼斯終於在1985年打破沉默,在一次白宮音樂會中公開承認他的關節炎。「在那次宣言之後,」他回憶道:「我覺得兩肩負擔突然解放了。藏住一個秘密是多麽吃力的事!」從那次事件之後,他成為「國家關節炎基金會」的代言人,在美國各地為基金會舉辦籌募基金音樂會。「要學習如何與痛苦周旋」他說:「或者你隻能過著被限製住的生活。我想告訴大家,如果我能,你也辦得到!」
 
Julius Katchen朱利葉斯.卡欽
        1926年出生於美國新澤西的長堤,1969年在巴黎逝世。卡欽由祖母啟蒙學習鋼琴,後來跟隨薩佩頓繼續學習。卡欽十一歲在對全美的廣播中首次公開演出,並與費城管弦樂團、紐約愛樂合作演出協奏曲。為了讓在學校學習哲學與英國文學的卡欽專心念書,父母在1945年後才讓卡欽繼續公開演出,次年在巴黎於十一天內舉辦七場音樂會而引起轟動,歐洲各地都爭相邀請卡欽前往演出,包括與蘇克、史塔克在普拉德的卡薩爾斯音樂節中合作。卡欽的唱片數量極多,包括布拉姆斯所有鋼琴作品,但是他在1968年因疾病被迫離開舞台,在廣泛的演奏曲目裏,卡欽兼長各個時期的作品,驚人的彈奏技巧與藝術天賦奠定他在二十世紀鋼琴家裏的地位。
        卡欽是個真正偉大的鋼琴家,他知道他的聽眾也明白這個道理。 除了俄裔猶太人的身世背景,良好的一般教育也是讓卡欽有這種遠見的原因之一。卡欽出生於美國新澤西的長堤,從小跟著祖父、母學習鋼琴,十歲首度公開演出,曲目是莫紮特第二十號鋼琴協奏曲,隨後又與奧曼第合作,十二歲在紐約舉辦第一場個人獨奏會。不過,少年得誌的卡欽並沒有沉浸在這些虛名裏,他進入哈佛大學學習哲學與英國文學,念書期間謝絕一切演出機會。一九四六年得到法國政府提供的獎學金後,卡欽在1946年前往法國,從此定居巴黎。卡欽表示,一般教育讓他以更開闊的視野來看待音樂,特別是如舒伯特降B大調奏鳴曲、貝多芬第三十二號鋼琴奏鳴曲與《狄亞貝裏》主題變奏等。卡欽無疑和布拉姆斯的音樂最聲氣相投。他曾經在柏林、倫敦、紐約、阿姆斯特丹與維也納等音樂重鎮演出全本的布拉姆斯鋼琴獨奏曲,再搭配上布拉姆斯兩首鋼琴協奏曲或室內樂。根植於嚴格訓練下的大膽詮釋、不悖離古典式的自在浪漫再加上外放與內斂的交融,這就是卡欽音樂最大的特色。 然而,卡欽的天份卻不可避免的招來忌恨,一些同行就吝於對他的音樂表示欣賞與讚同之意。卡欽在四十三歲逝世,他的死亡就像從世界掠奪了鋼琴的力量與精神。卡欽是能在樂譜上自在飛翔、並與全世界愛樂者溝通分享的人,他的音樂是人類曆史上無價的豐富財產。
       本片包括了賈尼斯演奏的普羅可菲耶夫的鋼琴和管弦樂協奏曲,拉赫馬尼諾夫的柏格尼尼隨想曲以及朱利葉斯.卡欽演奏的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和第二鋼琴奏鳴曲。

1. Prokofiev: 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No.3 in C major, Op.26
Orchestre National de la RTF
Paul Paray conductor
Filmed at the OPRF, Paris, 28 December 1963

2. Pachmaninov: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Op.43
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de I'ORF
Louis de Froment conductor
Fimed at the ORTF, Paris, 2 January 1968

BONUS: Julius Katchen plays
1. Brahms: Hungarian Dances Nos. 4 & 5
Filmed at the Paris, 26 June 1966

2. Brahms: Piano Sonata No.2 in F sharp minor, Op. 2
Filmed at the ORTF, Paris, 4 October 1968

下載鏈接: 
http://www.megaupload.com/?d=NIO63R0X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