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影劇院

本院影視僅供網上友情交流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郎朗:拉赫曼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帕格尼尼狂想曲

(2007-03-07 07:29:36) 下一個




鋼琴演奏:郎朗(LANG LANG)
樂隊:馬林斯基劇院交響樂團 (ORCHESTRA OF MARIINSKY THEATRE)
指揮:瓦列裏.傑基耶夫 (VALERY GERGIEV)

本片包括:
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NO.2 in C minor,op.18
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作品18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op.43
for Piano and Orchsetra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作品43
BONUS DVD
Paganini Rhapsody Variation 18 MV
帕格尼尼狂想曲第18變奏曲
EPK Trailer
唱片製作特輯
Lang Lang Interview Clips
郎朗訪問片段
Valery Gergiev Interview Clips
瓦烈裏·傑基耶夫訪問片斷
Bonus Interview Clips
特別附加訪問片斷

另外還加入了本人轉錄的第二鋼琴協奏曲和帕格尼尼狂想曲的MP3音頻文件。

郎朗簡介:
     郎朗是第一位與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以及美國五大交響樂團等所有一流樂團長期簽約,合作演出的中國鋼琴家。年僅22歲的他,已經成為繼霍洛維茨和魯賓斯坦之後,世界鋼琴界的又一位領軍人物。郎朗的音樂才華與其熱情奔放的性格相得益彰,使他成為古典音樂最理想的詮釋者和年輕人心目中的偶像。
     郎朗出生於中國沈陽。3歲開始由父親啟蒙學鋼琴,4歲師從朱雅芬教授。5歲和7歲兩次獲沈陽鋼琴比賽第一名,9歲獲全國星海鋼琴比賽第一名,11歲獲德國第四屆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第一名,並獲傑出藝術表演獎。13歲獲第二屆柴科夫斯基國際青年音樂家比賽第一名,同年,應邀參加新成立的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開幕音樂會,擔任鋼琴獨奏。14歲考入美國科蒂斯音樂學院,師從該院院長、著名鋼琴家格拉夫曼。三個月後,郎朗與著名的IMG演出經紀公司簽約,成為職業鋼琴家,兩年後,簽約著名的德國DG唱片公司。
    2002年,在斯坦威公司150周年慶典上,郎朗獲得了該公司頒發的首枚藝術金獎,郎朗也是斯坦威藝術家。
    2002年8月31日,由已故著名指揮家、作曲家伯恩斯坦命名的,旨在獎勵全世界“對藝術最有貢獻的藝術家”的伯恩斯坦大獎在德國漢堡舉行,郎朗是該獎第一位,也是該年唯一得主。
    2003年,在著名美國青少年雜誌《人物》(Teen people)評選的“20位將改變世界的年輕人”中,郎朗是唯一當選的藝術家。
    2004年,在柏林愛樂大廳獨奏音樂會上,郎朗演出拉赫馬尼諾夫第二奏鳴曲,德國第一大報《鏡報》稱,“郎朗是21世紀的霍洛維茨,而聽到郎朗彈奏的拉赫馬尼諾夫,又使我們忘記了霍洛維茨。”2004年6月,郎朗在以色列與祖賓.梅塔指揮的以色列愛樂樂團合作,以色列最重要的報紙評論說,“郎朗的肖邦第一鋼琴協奏曲超過了魯賓斯坦,超過了所有的人。”

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
    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協奏曲共有四首,其中的《第二鋼琴協奏曲》和《第三鋼琴協奏曲》所具有的高度藝術水平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大地超過了他後期在國外的一些創作;像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那樣這兩首協奏曲也可以叫做為鋼琴和管弦樂隊而寫的交響曲。
   《第二鋼琴協奏曲》在1900-1901年間寫成,這是作者經曆過若幹年艱重的創作危機之後重又聚起新的創作力量的開始,同時也是作者個人生活中因結婚而來的幸福轉機之前的產物——所有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很可能影響了這首作品的總的特點。一般說來,這裏的基調是明朗的,充滿著歡樂的情緒和溫柔、懇摯的抒情詩色彩;在這裏,很明顯地又可以感覺得到“大風景”前夕的那種情緒,作為日益高漲的革命浪潮的反映,這是對光明和革新的追求,是樂觀的英雄性表現,因此抒情的音流特別飽滿、強壯而有力。換句話說,《第二鋼琴協奏曲》的藝術形象特別豐富,它兼備嚴峻的戲劇性和明朗而奮激的抒情性,這種對比用兩組不同的音樂形象來體現:其中一個是充滿意誌力的主題,它的節奏明晰,但飾有陰暗而嚴厲的色調,另一個則是情緒激昂、寬廣自由地流轉的歌曲性旋律。這首協奏曲的第一樂章就是在這樣的不同形象的對此基礎上寫成的,它的基本主題明顯地劃分上述兩種類型,在整部作品中它是最戲劇性的一章,它的結構襲用奏鳴曲形式。
    這一樂曲被公認為拉赫瑪尼諾夫的“最高傑作”,廣受世人的喜愛和歡迎。在所有俄羅斯作曲家所作的鋼琴協奏曲中,本曲為首屈一指的名作。 本曲除了在構造上的完滿妥善之外,同時充分發揮了抒情性和鋼琴化的效果,而且把這些作了絕佳的統一。 尤其是本曲中的幾個旋律充滿了浪漫性情趣, 因此,不是經常被附上各種歌詞竟相演唱, 就是被世人編成爵士樂, 廣為流行。 1892年, 拉赫瑪尼諾夫榮獲鋼琴金獎,同年他從莫斯科音樂院畢業之後, 就已經頗有聲望了。 這時候他受托作一首鋼琴協奏曲,於是在1899年開始著手創作。然而不久後,他患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症,直至1900年五月才逐漸痊愈,所以本曲實際完成於1901年。有些人認為這一協奏曲所擁有的憂鬱性格,就是從拉赫瑪尼諾夫這一段病情而來。其實不盡如此,從本曲宏大的氣勢來看,倒不如說它是拉赫瑪尼諾夫完全恢複健康後,創作欲橫溢時的優秀作品。
    第一樂章 中板,c小調,2/2拍子,奏鳴曲形式。 開頭,主奏鋼琴彈出八小節像是鍾聲一樣灰暗而沉重的和弦。 之後, 出現管弦樂的充滿力量的 c小調 第一主題 。 在中提琴的引導之下, 出現了由鋼琴主奏的 降E大調 第二主題 ,這一主題充滿了甜美的傷感,被認為是“最有拉赫瑪尼諾夫特色”的旋律之一. 
    第一樂章從一段簡短的引子開始。這段引子相當特別,它盡是一些和弦,由鋼琴獨奏奏出,它的音響從倍弱一直發展到倍強,像喑啞沉悶的鍾聲一般,緩慢均勻而莊嚴,具有號召性的力量,正如俄羅斯作曲家梅特涅爾(H. K.MeTHep, 1879-1951)所說,“每當第一下警鍾聲響,你就會感到整個俄羅斯躍然奮起。”這段引子為樂章第一主題的出現充分做好了準備。現在,鋼琴以其沸騰般的波浪音型充作背景,這時候出現的第一主題,旋律進行從容不迫,從中可以感到傲然的歡呼、史詩般剛毅的性格、不可戰勝的力量和奮激的熱潮:它有時帶有嚴峻的氣質,有時又像抑鬱的沉思一般。這支旋律氣息寬廣,開頭的音調有著充足而豐富的發展,但在這裏歌唱性的發揮又完全服從於堅定、權威的節奏,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頌歌和進行曲的色彩,它那巨大的步伐幾乎全部交由樂隊加以體現.
    這個主題雖然不是俄羅斯民歌曲直接引用,但它卻深具民族特點,其旋律與和聲同俄羅斯典禮音樂有著密切的聯係。不多久音樂的色彩逐漸地轉趨明朗,節奏重音也減弱了,隨後充溢著光輝、明朗的抒情性的第二主題也呈現了。同前一主題一樣,這第二主題也是歌唱性的,其中同樣可以感覺得到俄羅斯的平原之遼闊,但是性格卻所不同:這裏有抒情的溫柔,有奮激的熱情,也有淡淡的幻想和倦怠之態,略具東方的色彩。這個主題開始時單獨由鋼琴奏出,接著樂隊才用輕淡柔和的樂句伴隨著它。第二主題的這一抒情形象在這一樂章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它甚至統禦著整個樂章的發展。呈樂部近結束時,第一主題開頭的動機重又出現,但這時顯得平靜而安詳,它同鋼琴聲部的一些典雅的音型詼諧地相對置。樂章的發展部比較簡短,它的力度不停頓地徑直發展著。
    這裏出現一個新的主題,它的音調顯然是從第二主題派生出來的,而它那清晰明快的節奏又跡近於第一主題,這個主題同樣具有獨立的作用,也可以叫做第三主題,它成為發展部的基礎. 
    在這發展部中,鋼琴聲部特別豐富;這裏還常可看到一些襯腔的交織、作為旋律進行背景的喁喁私語的音型、高音區中尖刺般的音響以及沉重的和弦。音樂從稍帶不安的情緒逐漸轉化為悲壯的激情,並在進入再現部前形成高潮。這時,鋼琴聲部上的第三主題同樂隊演奏的第一主題交織在一起,音樂具有勝利狂歡的進行曲特點。但是這力度的高潮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這勝利行列的勻整而有力的步調停息下來了,最後隻有鋼琴以其柔和的音響結束第一主題的詠唱。樂章的第二主題再現時也有很大變化,它的節奏放寬,並改由法國號輕聲奏出,它的音調委婉、感情溫暖。樂章的尾聲相當擴展,它從第二主題(在樂隊)的簡潔陳述開始,隨後是第三主題(在獨奏鋼琴上),這兩個主題的進行速度放慢,節奏流暢,情調平和,很像一幅帶有淡淡的哀愁色調的風景畫。隻是在樂章結束時,第一主題開頭的動機突然爆發出新的力量,才使人又記起那傲然決斷的形象
    第二樂章 肅穆而舒緩的三部曲式。開始的主題是從第一樂章抒情的副部主題派生來的,帶有沉思的樂念,與主部主題形成鮮明的對比。
    第二樂章以其明淨的沉思同前一樂章的抒情、激昂和英勇精神相對照,這一樂章在聽者的想象中展示出一幅俄羅斯大自然的畫麵,同時也深刻地揭示出人的感情世界。樂章開始時出現一些悠緩、流暢的和弦,由帶弱音器的弦樂器奏出,這些和弦同隨後鋼琴的一些從容不迫的音型,奠定了這一樂章的凝神的氣氛。樂章的基本主題就在這一背景上由長笛奏出,它的音響柔和,氣息十分寬廣。不難看出,這個主題開頭的旋律進行在音調上同前一樂章第二主題有點相近。不過,在這裏,它更流暢、更從容,在迷人的溫柔之間融合著幻想、希望和生活的歡樂。
    逐漸地音樂的性格發生了變化。明朗的幻想被熱切、歡樂的激情所代替,在樂章中段,樂隊隻出現基本主題的一些回聲,獨奏鋼琴的一些活躍的音型躍居第一位,像是首輕快詼諧的鋼琴練習曲,然後就以光輝有力的華彩樂段作為結束。在樂章的最後一段基本主題的再現有所壓縮,它又喚回了聽者對那沉思的回憶,這種情緒即使在樂章的簡短結尾中仍然沒有減失
    第三樂章 詼諧的快板, C大調,2/2拍子,近乎於回旋曲。由弦樂的演奏告一段落之處,鋼琴雄糾糾地奏出第一主題,並將此主題加以充分地發展。雙簧管和中提琴綿綿地唱出了第二個主題,這與第一個主題形成了極明顯的對比。 樂章結尾,鋼琴以強音對旋律加以裝飾,並逐漸加快速度,最後在鋼琴與全樂隊合奏的強奏中結束全曲。
最後樂章是一首快速度的情緒歡騰的終曲,從一段長引子開始,在它那明快的節奏中隻有第一主題的個別因素露麵,但其中一段華彩性鋼琴樂句卻很有特色。這一樂章以兩個主題的對置為基礎:第一主題充滿著熱力、生機和歡樂,它以其簡潔有力的音調、豐富的節奏、不可遏製的進行和鋼琴明亮清脆的音響而征服聽眾——這一主題的輪廓是在引子中逐漸形成的,它的完整的形貌最初在鋼琴上呈現,沒有樂隊的撐持。
    樂章第二主題的旋律進行柔和、流暢,富於寬廣如歌等抒情特點。這個主題同前一主題構成鮮明的對比,但它那熾熱而激奮的抒情詠唱,卻是由第一主題的急速和歡快的形象為它做好準備的。
    樂章的發展部以第一主題為基礎,拉赫瑪尼諾夫廣泛揭示這個主題的豐富內涵,包括勇武的毅力、舞蹈的典雅以及詼諧的輕快等等方麵,而且幾乎又是“一氣嗬成”。它那罕見的力度,則靠始終不減的快速進行、決斷有力的音調和清晰堅定的節奏形成。《第二鋼琴協奏曲》在樂思的交響發展方麵運用得相當廣泛和出色,但在這發展部中顯得更加突出。
    在樂章的再現部中,作者隻讓第一主題稍一露麵,便由連接段帶入第二主題。像呈示部一樣,這第二主題開頭先由樂隊奏出然後轉遞給鋼琴聲部,它依然保持住那抒情和狂喜的特性。樂章的尾聲十分擴展:在這裏,第一主題重又出現,它由樂隊奏出,進行逐漸加快,力度不斷增漲。鋼琴這時雖處於伴奏地位,但它以其華彩、八度音、和弦等鋼琴技巧組成的音流而使聽者眩惑,並以一段華彩樂句作結。在一個令人引起警覺的小休止之後,樂隊和鋼琴好像全都鼓足了力量,整個樂隊全力奏出第二主題,而在鋼琴提供的強有力的和弦背景中,還不難聽到第一主題開頭動機的音調;這時候,第二主題已經不再具有原來的抒情色調,成為莊嚴的頌讚或宏偉的頌歌,它有力地肯定了這首協奏曲基本的樂觀主義思想。整個作品以音響飽滿的和弦樂句構成的排山倒海的狂潮作為結束。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據說《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以帕格尼尼《無伴奏小提琴隨想曲》的第二十四主題為基礎,包括一係列變奏,篇幅相當於一首協奏曲的時間,編號43。鋼琴的演奏技術用作曲家兼鋼琴家的作者自己的話說,那是“相當之難”。行家說,這部作品的曲式結構不僅比一般變奏曲更豐富和複雜,還兼具大型器樂套曲的特點——它的主題和豐富的變奏很明顯地可以分成三組,相當於套曲的三個樂章,前後兩組都是戲劇性情緒的體現,當中一組明朗而抒情,其中包含作者最著名的抒情旋律,這是他最優秀的作品之一。廣為流傳的是其中的第18變奏曲,也就是在線播放的這部分樂曲。這首變奏委婉動人而又熱情奔放,最受人喜愛,以至於成了整部作品《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的代名詞。
    1980年美國影片《時光倒流七十年》(SOMEWHERE IN TIME),主題音樂也是取材於《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下載鏈接:
Part1:
http://www.sendspace.com/file/p38lc6
Part2: http://www.sendspace.com/file/jghwsf
下載全部兩個文件後用WINRAR解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JanetSong 回複 悄悄話 了不起的影片!樓主辛苦了!
cameleo 回複 悄悄話 不能揭開阿,怎麽辦?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