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卻是好的

有一句俗語,隻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其實,很多事並非如此。如果想通過炒匯,炒股,炒期貨生財的話,那麽就學會無招勝有招。
正文

依樣畫葫

(2006-08-14 17:37:23) 下一個

 事實勝於一切雄辯。如此簡單的交易方法竟然能在匯市江湖上遨遊,雖然難以令人置信,但其成效不僅讓你吃驚,還驅使你心癢難搔,躍躍欲試。難道是老毛病複發,又急於試招了嗎?但止損後的資金所剩無幾,就是想試,也沒本了(也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憂)。因此,在自己沒有完全掌握這個簡單的交易手法,將其消化變為自己的血和肉之前,是不能再貿然地以錢試市了。

所以每天觀望著外匯行情的圖表,看看哪些外匯下跌了,在自己腦子裏想著該買了。如此這般一段時間後,剛好所開外匯交易帳戶的公司將外匯交易單位由1萬降到1千(這樣買賣1千單位的外匯,象美元,歐元等,有1萬日元做擔保就足夠了)。那麽,所剩的交易資金用來驗證交易手法那是再合適不過了,當然無論如何是沒法發財。


  於是就學樣,買進了
1000下跌了一陣的澳元。之後也不用管它是漲是跌,等待時機就行了。反正才1000澳元,就算漲上5日元也隻能賺到5000日元,想用它去撈回虧掉的成本,那真是杯水車薪,毫無意義。所以,這次交易拋棄賺錢的渴望,對行情的一漲一跌也不斤斤計較,心裏上也根本感覺不到壓力,一切依樣畫葫,隻是為了驗證交易手法。

當然這種驗證,交易上雖沒有壓力,但是否有效心裏就象15隻桶子挑水七上八下,根本沒底。記得有一個電視節目,介紹成功秘笈,其中一條就是模仿成功者的做法。他們還做了一個小實驗,選了一位女播音員向一家倍受歡迎的中華酒樓的廚師學做中國菜。這位大師毫不吝嗇將自己的拿手好菜的做法,從每種材料的用量,火候的掌握,翻動的次數,下料的時機,到色味的分辨等等,總之將它一五一十地列寫出來,先讓她熟讀。在大師示範講解之下,她經過6個小時的苦戰,終於學到了竅門做的是模是樣。最後他們師徒同時做了這道菜,分至於不同的碟中,請了一批好吃的品味大師(之前他們都品嚐過大師的傑作,自然是讚不絕口),讓他們猜測哪份出於徒兒之手。結果隻有一半猜對了。那位大師花費了20來年心血所創作的這道菜,被那位播音員僅用6個小時就差不多學去了!節目強調,要想成功模仿成功者的經驗是條捷徑。這條經驗給了我不少地鼓勵和勇氣,不時地勉勵我將驗證交易做下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