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卻是好的

有一句俗語,隻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其實,很多事並非如此。如果想通過炒匯,炒股,炒期貨生財的話,那麽就學會無招勝有招。
正文

閉門思過

(2006-08-06 16:58:12) 下一個

 這次蒙損,也次迫使對自己的江湖生涯進行全麵地反省,即使麵壁一年也不為過;在痛定思痛之後,要想亡羊補牢,尋訪大師也的確有必要對自己的交易方式進行一次比較係統的總結。當多年的交易模模糊糊地展現在眼前時,的確讓人汗顏。剛開始熱衷的技術分析,從簡單的移動平均值,黃金分割法等到各種圖表等等,無不是信手拈來,經過自己武斷的增減,就貿然進入市場江湖,非將各種招式一一施展方解心頭之痛癢。現在想來,早先的交易目的還真的是沒有擺正,表麵上看是為了賺錢,其實說穿了,還是停留在試招的地步。這樣的闖蕩江湖豈能闖下名堂來,充其量隻不過是增加了江湖閱曆,如能為以後的交易樹立反麵榜樣,那麽還能勉勉強強算作是沒有白費心血了,但無論如何都無法賀勉。


  其實好好想想,也不會不知道,不論是哪招哪試,都是前輩們的無數心血所形成的,尤其是那些流傳下來的,在當時肯定為開創者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但既然廣為流傳,已是無人不曉無人不知,其出奇製勝的效果就大大地打了折扣。所以無任什麽交易方法,隨著行情的變化,有時效果顯著,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有時又根本靠不住,出手就虧,進攻就套。更何況能否成功和每次都賺錢並沒有很大的關係。關鍵是虧的時候擔待得起,贏的時候能大賺。而先前試招時所追求的往往執著於每次都贏,更何況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哪裏能準確把好用招和加碼的分寸,所以總是以止損告終。


 想通這層道理之後,就不難發現技術分析隻是一種戰術,如果過分倚重,遲早還得退出這個江湖。所以即使掌握了多種交易方式,說不定反而有害,畢竟自己很難達到那種隨機應變,應用自如,招隨心意的境界。那種看似笨拙實則行之有效的部位操作方式更適用於自己。上次的敗退並不是方式不當,倒是源於自不量力的過分深入,最後陷入資金不濟的窘況,隻好止損而退。所以,有必要找到一種不倚重技術或者是基礎分析(我素來對基礎分析缺乏信心,在交易的過程中盡量避免各種新聞的幹擾。也許是因為自己所能做到的基本麵分析或者所獲得的基本麵分析幾乎都側重過去,就像跟屁蟲一樣跟著行情跑,分析的再好,也隻是對已發事象的解釋而已,沒有多大的預見性。)的交易手段來武裝自己的部位操作方式。所以這樣一閉門思過,得出的結論是既不倚重技術分析也不相信基礎分析,真不知道是福還是禍。


 當然目前的財力和理智告誡自己,前車之覆後車之鑒,再也不能抱著試招的心態輕易出手了。有道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既然自己沒有高招,就想方設法從高手那兒學也是一種聰明之舉。所以,自己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名言的理解也更深刻了一層。如從小就有幸接觸江湖高手,就算是耳聞目染潛移默化也將是收益不盡,如能得到點撥一二更是受用終身。於是,自那以後對自己周圍和交易有關的人士的交易經曆和故事就多了一層關注。


 環顧周圍,誰是高手呢?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賺錢的高手又往往是神龍見首不見尾,有的更是隱姓埋名對自己的高招更不渲染。就算是存心尋訪,又談何容易。但船到橋頭自然值,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有機會發現了一位高手的交易蹤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