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莫斯科----一個城市的記憶

(2009-01-29 04:52:05) 下一個
       離開莫斯科之後,我經常微笑回憶,這個城市太大了,大到今天自己仿佛還沒有經曆過,
       莫斯科仿佛一個打馬戲團,從跳梁小醜到空中飛人,無所不有,
       而我,曾經在這個城市的曆史中路過,不是歸人,隻是過客
                                                         ------------------------18.11.2008
 
       在一個月內兩次得到了回莫斯科工作的機會時,我還是第二次選擇了放棄,我知道,這樣的選擇,
       可能在代表了在未來幾年內,我將決絕莫斯科。但是相比做決定之前的猶豫、彷徨、忐忑不安。此刻的我心如止水,許知遠在一篇文章中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隻有得到可以解釋自己的方法,才能得到內心的平靜。或者,人也如此。 
       我所經曆的俄羅斯,用俄羅斯詩人丘切夫的詩來表達最恰當,他說:用理智理解不了俄羅斯,用一般的尺度衡量不了俄羅斯。
       以亞洲的微笑文化很難來判斷俄羅斯人,幾名到莫斯科旅遊的台灣學生曾經問過我:為什麽俄羅斯人不笑呢?我們買任何東西,微笑跟他們說,他們都沒有笑容。
       對於俄羅斯人疏於微笑,前蘇聯部長會議主席雷日科夫在其著作《大國悲劇》中曾經說過:“……俄羅斯人的臉上沒有笑容是受影響於蘇聯時期長期的克格勃環境……”。在他看來,是因為克格勃時期,蘇聯政府對國內的高壓管製導致了人人自危,信任缺失,導致了俄羅斯人表情嚴肅。
       這個觀點出於權威,而我不敢苟同。賓館樓層經理瓦列吉娜是純正的俄羅斯族人,和大多數俄羅斯人一樣信仰東正教,她對我說:俄羅斯有句諺語,無緣無故微笑的人是傻瓜。可見,微笑之地位卑微在俄羅斯曆史有跡可循。我更覺得這是由俄羅斯人天生貴族的觀念決定的。 
       在俄羅斯人根深蒂固的觀念中,認為自己生來就是貴族,俄羅斯人的性格中帶有的高傲,偏執,悲情,不切實際直接導致了這個民族的外在表象。政治上的大國沙文主義,民間的對外來民族的偏見,一個自視甚高的人怎麽可能會對別人隨時保持笑容,躬身招呼呢。 
       俄羅斯何時可以真正的強大?這是很多學者在討論的問題,現在的俄羅斯,從外在看,國富而必將民強,但是人民大學哲學係的安啟念教授說的觀點有一定道理,他說:俄羅斯人什麽時候能真正低下高貴的頭,去彎腰做事情,那個時候,就有強大的希望。 
       盡管俄羅斯人性格中有著讓人難以理解的一麵,但是我還是對這個民族充滿尊敬。 
       俄羅斯的真正強大可能需要很久,在俄羅斯工作,生活在這裏的中國人也正在經曆這個過程,與一個排外的民族打交道,在外來人口(沒有使用外來移民是因為極少中國人想移民俄羅斯)沒有安全感的莫斯科,中國人在經曆自己的人生四季,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