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揚指揮貝多芬交響全集SACD紀念版
(1963年錄音;CD編號:DG 474 600-2)
貝多芬第一,二交響曲(1963年錄音/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SACD紀念版/CD1)
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貝多芬第一,二交響曲
英雄的誕生
貝多芬:C大調第一交響曲
C大調第一交響曲,作品第21號
二十九歲的貝多芬本人很像他的第一支交響曲。這部交響曲是1800年4月2日在維也納霍夫堡劇院為了他自己而舉行的一次音樂會上(當時叫做Akademie)作首次演出的。那時,貝多芬已具有他一生所具有的那種自信的特點,但這時,它離開浪漫主義傳統的貝多芬為時尚早:他還不是那個不修邊幅,怒眉闊視的巨人;他的服飾襤褸,滿麵胡須,舉止古怪,不可一世——隻是由於他的天才才被人容忍。1800年的貝多芬可以說仍然是個人世間的凡人,講究風雅向往上流社會,那時的上流社會當然是貴族的、富有的社會。作為一位鋼琴獨奏家,他的聲望登峰造極;維也納的一些最顯貴人物——貴族朋友、保護人、學生都敞開大門歡迎他的光臨。在經濟方麵。他也是無憂無慮的,因為最有權勢的奧地利貴族利赫諾斯基親王答應他,在他未獲得足以與他天才相稱的官職以前,保證他的經濟生活。請他作曲的人極多。幾乎應接不暇,同時,他的作品收入為數也很可觀。
正如同他要使自己符合當時的社會習俗一樣,他的第一交響曲也遵循了已經確定的十八世紀交響曲式樣。它采用常規的四個樂章。樂隊編製是二支長笛、二支雙簧管、二支單簧管、二支大管、二支圓號、二支小號、定音鼓和通常使用的弦樂組。這部交響曲不僅在情緒上是輕鬆、活潑的,在曲式與風格上也顯示出對莫紮特和海頓的敬意。
然而,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幾乎是一種外衣。它戴的是十八世紀的假發。它用的是優雅的語言,按照人們所希冀於一部有教養的交響曲那樣循規蹈矩。隻有透過它的表層才能感到它的奔放的激情和充沛的活力,寬廣的氣息和衝力,這些都是有別於他的前人的。貝多芬同時代的人沒有把他看錯。保守派察覺到一位革命者,他們感到驚異是有理由的。
第一交響曲的開頭部份是早幾年寫的。最後樂章的主題早在l796年就寫出初稿。貝多芬最有影響的傳記作家泰爾認為,初稿在1794—95的冬季已經開始,可能是應斯維頓男爵的建議而寫,第一樂章就是呈獻給他的。斯維頓是莫紮特和海頓的保護人。第三樂章的主題和貝多芬寫的一些德國舞曲中的第二首完全相同。這些舞曲是他為著名的維也納舞會劇院而寫的跳舞音樂。但這些舞曲的寫作日期不詳。
===============================================
I.Adagiomoltoallegroconbrio
第一樂章:很慢的柔板,有活力的快板
===============================================
開頭有一段仿效海頓的緩慢的引子,但在清晰而具有古典音響的第一主題進入之前有一些遊移的、進行不明確的和弦:
對比性的副題是優美的短小片段,它很快地從雙簧管過渡到長笛,接著又到小提琴上去。簡短的展開部幾乎完全用第一主題寫成。開頭的素材在再現部中出現時更為有力和富有變化。
===============================================
II.Andantecantabileconmoto
第二樂章:稍快如歌的行板
===============================================
抒情的慢板樂章是圍繞著一個在開頭幾小節中聽到過的很簡單的主題構成的,它用奏鳴曲快板曲式展開和擴張:當它在本樂章末尾的再現部出現時,主部主題加上了更多的裝飾。
===============================================
III.Allegromoltoevivace
第三樂章:活潑的快板
===============================================
貝多芬用較古老的小步舞曲來稱呼這一樂章。但從主題樂句的急促的行進來看,它不是傳統的小步舞曲,它是奔放的十九世紀詼諧曲。
===============================================
IV.Adagio,allegromoltoevivace
第四樂章:緩板,活潑的快板
===============================================
末樂章的開頭跟我們開了一個有趣的玩笑。一段簡單的音階緩慢地在小提琴上向上爬去,每次反複都向上多演奏一個音。突然間,它迫不及待地衝到末樂章的舞蹈性主題中去:
往後,在音樂中出現的機智和笑聲和海頓所寫的任何作品一樣,具有強烈的傳染力。曲式用的是海頓創造的那種最簡單不過的奏鳴曲一回旋曲曲式,但他在其中注入了取之不竭的豐富想像力。貝多芬在這一時期所作的嚐試還遠遠不及海頓在後期交響曲中所表現出的那種大膽,但在貝多芬的風格裏,總有些東西使他那時代的保守派感到困惑、震驚和憤怒。
為什麽多少年來,保守的聽眾聽到他們不熟悉的音樂總感到是對他們個人的冒犯,是作曲家故意安排的一種當眾惡意中傷?這的確是個迷。但是,他們的反應確是如此。
一位德國評論家在貝多芬第一交響曲首次演出後寫道:“這是一個青年人的厚顏無恥的胡言亂語。”十年後,一位巴黎音樂家還寫道,這部交響曲的“令人驚訝的成功”是“對音樂藝術的威脅”。他又說,“有人認為,大量地使用粗俗的不諧和音以及使所有樂器發出吵鬧的音響就可以造成某種效果。可悲的是,隻有耳朵受到刺傷。心靈上卻是無動於衷”。
顧名思義,《第一交響曲》是貝多芬偉大一生中的第一部交響曲體裁的作品,但事實上早在1788-1789年間,也就是貝多芬20歲不到的時候,他就曾經試圖創作交響樂,但是沒能獲得成功。《第一交響曲》真正問酪丫?鞘?暌院蟮?800年,貝多芬當時已經三十歲了。其實在“邊聽邊入門”係列中的那篇《輝煌交響之路的第一步——解析貝多芬第一交響曲》一文中,我們已經對這部作品作了比較詳盡的介紹,——這是一部“充滿了海頓和莫紮特一輩所特有的音調,在很多方麵繼承了海頓交響曲傳統”的作品。那麽我們就從這一點入手,來看看貝多芬與兩位交響曲創作領域的前輩——莫紮特以及海頓,有著怎樣的聯係,因為我覺得這是《第一交響曲》藝術風格背後隱藏的故事。貝多芬1770年出生在德國波恩,生活在充滿音樂藝術的濃鬱氛圍中,而且貝多芬從小就展現出了非凡的音樂天賦。在當時莫紮特已經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音樂神童,貝多芬的父親也就立誌把自己的兒子培養成這樣的人物。11歲的時候,貝多芬從學校輟學,開始了屬於自己的音樂旅程。隨後他跟隨父親和一些頗具水準的樂師學習樂器演奏以及音樂理論,逐漸展現出了才華。當時歐洲真正的藝術中心是奧地利的維也納,所以貝多芬接受了朋友的建議和幫助,在自己17歲那年第一次來到維也納,試圖在那裏繼續提升自己的音樂功底。當時維也納是名副其實的音樂之都,因為那裏薈萃了以莫紮特、海頓為主的一大批有才情的音樂大師。到達維也納不久,貝多芬就見到了長他14歲的音樂巨匠莫紮特,會麵的地點是在莫紮特的家中,據說那是一次有很多人出席的聚會。貝多芬顯得非常拘束,因為他對莫紮特懷著一種非常崇敬的態度。但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忘記展示一下自己獨特的才華。貝多芬讓莫紮特指定一個音樂主題,他來進行頗有難度、也更見功底的即興創作獨奏。莫紮特應允了這個要求,結果貝多芬略加思索就按照大師給出的要求,完整而流暢的創作並演奏了一段優美的旋律,以至於莫紮特十分欣喜,對在場的眾人預言——貝多芬將是未來的傑出音樂大師!這就是這兩位曆史上最負盛名作曲家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見麵。可以說,在以後的日子裏,貝多芬一直非常崇敬莫紮特,甚至自詡為——迄今最崇拜莫紮特的人。由於母親病危,貝多芬在到達維也納之後不久不得不重新回到波恩,並且永遠告別了母親。但他終究覺得當時的波恩過於封閉,要想達到自己的音樂理想,必須去維也納。所以,1792年他第二次來到了音樂之都,在那裏開始長達數年之久的學習和積累,並且得以拜海頓為師。海頓被稱之為“交響樂”之父,一生創作過100多部交響曲。不過根據史書記載,海頓非常看重貝多芬的才華,並覺得他是一個非常值得培養的後起之秀,但因為某些原因並沒有教授貝多芬太多的實際知識。即便如此,貝多芬日後依然把海頓尊為自己在維也納時期最重要的師長,海頓的作品和理念給了貝多芬很多靈感。莫紮特和海頓是古典時期最重要的兩位作曲家,貝多芬作為他們的後輩乃至學生,從他們兩位的作品中汲取了非常豐富的養分,這些前輩賦予的精粹也正集中表現在《第一交響曲》當中。雖然這是貝多芬在交響樂創作領域的處女作,但是這並不說明這部作品尚不夠水準。事實上,貝多芬創作《第一交響曲》的時候已經三十而立,自己在維也納學習已經有八年,並且已經在當地立足穩固,從一名出色的演奏家逐漸轉型為作曲家,甚至已經有了比較出名的原創音樂作品。在十八世紀末期,他所創作的《“悲愴”鋼琴奏鳴曲》以及前兩部鋼琴協奏曲已經普遍受到維也納聽眾的好評與接受,在這個基礎上,創作於1798-1799年,1800年首演的《第一交響曲》,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不過可惜的是,由於樂團素質有限,這部作品的首演並沒有獲得成功。但是其旋律中表現出來的樂思,還是讓人感受到了來自貝多芬的與眾不同.對於《第一交響曲》的評價,古往今來幾乎是眾口一詞的。其整體風格沿襲了前輩莫紮特、海頓的很多東西,有些評論家甚至感覺有些許節奏正是莫紮特在以前某部作品中使用過的。《第一交響曲》給人幽默通俗的第一感覺,而又略帶一些舞蹈性,韻味上接近莫紮特、海頓時期的交響曲。但是我們不能粗淺的把這種類似或者雷同歸結為這部作品的缺陷或者不成功,而應當理解為真正偉大的貝多芬那個時候還處於摸索、探尋的階段。而且在《第一交響曲》的某些旋律段中,貝多芬依然展現出了自己不同凡響的一麵,隻是這種獨創的態度顯得還不夠開放,而過於拘謹。所以我以前說過,欣賞這部作品是一件頗具興味的事情,這部旋律不失激昂、幽默的作品,聽來通俗易懂,但與貝多芬以後的那些名作又似乎有著較大的區別。通過這樣的對比,正可以顯現出其在創作上的風格轉變。
英雄的謊言
貝多芬:D大調第二交響曲
D大調第二交響曲,作品第36號.
I. Adagio molto, allegro con brio
第一樂章:很慢的柔板,有活力的快板
開始是一個緩慢的引子,它在貝多芬時代聽起來比現在更富於浪漫色彩和神秘性.接著是活潑的第一樂章,它是由一個剛勁有力,喧鬧活躍的短小主題構成:副題是由木管奏出的更富於歌唱性的音樂。貝多芬把這兩個主題截成易於處理的節奏片段;樂章的整個中間部分就是由這些片段寫成的。開頭的主題作了傳統性的再現之後.有一個用上麵的主題寫出的短小而喜氣洋洋的結尾。
II. Larghetto
第二樂章:小廣板
第二樂章是傳統的如歌慢板。寬廣而流動的旋律先在弦樂組奏出,後由木管樂器作出回響。整個樂章充滿著旋律,其中有不少比開頭的主題更有感染力,更為輕巧。
III. Allegro
第三樂章:
諧謔曲,快板。主體仿佛成了神話中的舞蹈場麵,中段有優雅的木管三重奏.這首精巧的諧謔曲充滿著出入意料的力度和節奏變化,這種情況在貝多芬的成長過程中愈來愈顯著。中段,或三聲中部的開頭像是彬彬有禮.精致優雅的十八世紀為木管寫作的三重奏,後來卻意想不到地在全樂隊中爆發出強烈的音響,或是突然變得靜寂無聲。
IV. Allegro molto
快板,柏遼茲稱他為第二諧謔曲,充滿了活潑與歡樂
末樂章開始時在樂隊中有一個令人驚異的筋鬥;這個末樂章使貝多芬同時代的人迷惑不解。這個筋鬥多次出現,在這興高采烈的樂章中像是回旋曲——奏嗚曲中的疊句。這個筋鬥的頭兩個音和最後兩個音也作為宏偉的主題片斷在樂隊的各種樂器之間翻來複去地出現,充沛的動力不斷地增強,直到最後一小節。
對當時的保守派來說.這樂章中所有的能量和動力該是多麽地令人費解。萊比錫的一位評論家特別強調這一點。他把第二交響曲形容成“一頭粗野的怪物,一頭被刺傷了的龍,不肯死去,甚至在流盡最後一滴血時(末樂章),還怒不可遏,仍用尾巴狂暴地抽打,在最後的痛苦掙紮中僵死。”
貝多芬的第二交響曲,D大調,OP.36,1801年開始創作,1802年完成於維也納。1802年,貝多芬預感他將要完全失去聽覺,這部作品是貝多芬與命運的搏鬥中完成的。這部作品也被稱為“英雄的謊言”。有一位萊比錫的著名評論家這樣描述這部作品:“一頭粗野的怪物,一條被刺傷了的龍,不肯死去,直至流盡最後一滴血時(末樂章)還怒不可遏,用尾巴狂怒的抽打,直至在痛苦的掙紮中僵死”。作品於1803年4月在維也納劇院首演。
《貝多芬第二交響》曲算不上一首英雄性的作品。即使如此,它還是被稱為“英雄的謊言”(a heroiclie)。因為,雖然貝多芬自己經曆著極其痛苦的生活,他仍然能寫出那樣優美、機智、情感充溢的篇章。這部交響曲在1801年開始創作,但主要是在1802年的夏天和早秋期間,他住在維也納近郊的小村莊“海利根斯塔脫”時寫作,約在10月份在該地完成的,這時,他剛剛給他的兄弟們寫了一封不為外人所知的悲慘信件,它就是“海利根斯塔遺言”。
見多芬的耳朵漸漸聾了。幾年前他已感到這種耳鳴的症狀,但一直等到1802年的夏天他才感到他可能完全失去聽覺,耳聾的厄運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但在貝多芬看來,一位音樂家得了耳聾這一頑疾是可笑的,見不得人的。最初,他盡力掩蓋這個事實。他寫道: “我將全力以赴地去和命運搏鬥,雖然有朝一日我不免成為上帝的最不幸的兒女”。
貝多芬的醫生勸他在1802年夏天離開吵鬧的維也納,以保護他的聽力。一個他喜歡常去的作曲之地是鄉間的海利根斯塔脫。於是,他就在一所偏僻的農家住下,這所房子位於村外的一塊高地上;他可從窗外通過曠野,遠遠地看到多瑙河和多瑙河彼岸地平線上的喀爾巴阡山脈。
貝多芬在這田園環境中創作他的優美的第二交響曲時,他斷定一個毀滅性的打擊在等待著他:聽覺的徹底消失。僅僅重聽還是一個可以忍受的不幸,至少他認為,可以當他是思想不集中。但現在是絕對的靜寂向他逼近,使他和世界隔絕,和朋友隔絕,和音樂的聲音隔絕。
貝多芬喜歡在海利根斯塔脫的森林裏作長時間的散步.他的學生李斯曾說過:“一次,在他漫步時,我請他聽一位牧人在森林裏用接骨木製成的笛子吹奏美好的音樂,半小時過去.貝多芬什麽也沒有聽見.雖然我不斷地安慰他,告訴他我也再沒有昕到什麽聲音(這是騙他的),他變得異常沉默,悶悶不樂。偶爾,他看起來好像是很高興的,但總是表現出誇大的強作歡笑;但即使這種情況也是少見的。”
也許就是貝多芬突然遇到的這一偶然事件使他意識到未來的考驗,使他擔到寫這篇“海利根斯塔脫遺言”:
“你們這些人總認為或宣稱我對人懷有敵意,固執,或憤世嫉俗,”他寫道,“你們是多麽錯怪了我啊,你們不了解為什麽我看起來是這個樣子,此中是有難言之隱的。我很早就被迫與世隔絕,在孤獨中生存;有時,我也想克服這一切,但都被雙重厄運擊敗了。我的聽力很差,我又不能去對人說,‘說響點,喊,因為我是一個聾子’。我怎麽能夠承認我這個應該比別人敏銳得多的聽覺器官得了病。我確實不能這樣做.因此,請你們原諒我,當我很願意和你們在一起時,我卻退縮了。我的不幸使我倍感痛苦,因為我會被人誤解;對我來說,我得不到與友人的歡聚,聽不到健談妙語,不能互訴衷腸;我隻能應付一些日常最簡單的需要。如果我膽敢參與社交活動,我就得像流放者那樣地生活。如果我走近人,我總感到非常恐懼.怕我這種情況被人發現。半年來.我就是懷著這種心情在鄉間渡過的。我到這裏來是遵醫囑,盡量少用聽覺。去鄉間是符合我的願望的.但有時我也想和人們接觸,也就參加到他們的行列裏去。但當我身.旁的人聽到遠處傳來的笛聲,而我卻聽不見;或者,他聽到牧人在歌唱,而我也聽不見時,我感到多麽羞辱。這些事把我帶到絕望的邊緣,我幾乎不再想活下去,是藝術,隻是藝術.才挽救了我的生命,因為在我沒有創造出我感到是天意要我創造的一切之前,我是不能離開這個世界的。因此我忍受著這悲慘的命運。”
但他仍然和朋友們在一起吃喝,玩樂和彈琴。一直等到他死後,“海利根斯塔脫遺言”才透露了他是怎樣渡過那表麵上看起來是寧靜的一個夏季。
這部交響曲的首次演出是在次年4日5日,在維一也納劇院舉行,這就是那次著名的音樂會(Akademie)。那次的節目非常豐富,有三首在世界上首次公演的樂曲:c小調鋼琴協奏曲(貝多芬任獨奏),他的清唱劇《基督在橄欖山上》,他新創作的第二交響曲。此外還有他的已被人熟知的第一交響曲和一些次要的作品。由於節目太長,那些次要的作品被刪除了。雖然節目很長,貝多芬還是獲得了他堅信可以獲得的巨大成功。他一向對自己十分自信,因此他把某些座位的票價增加了一倍,有的兩倍。據說。這次音樂會使他淨賺了不少錢(一千八百弗羅林)。
交響曲分四個樂章,樂隊編製是二支長笛,二支單簧管,二支大管.二隻圓號,一隻小號,定音鼓,以及常規的弦樂組。
第一交響曲
貝多芬第三,四交響曲(1963年錄音/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SACD紀念版/CD2)
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貝多芬第三,四交響曲
英雄的宣言 拿破侖一直是貝多芬景仰不渝的英雄,即使貝多芬曾經對拿破侖的作為不滿,但拿破侖永遠是《英雄交響曲》裏真正的主角。在古典音樂愛好者中,貝多芬這個憤青,自然也是我們心目中無法替代的偉大的英雄。
貝多芬的降E大調第3號交響曲《英雄》完成於1804年,這首曲子原本是貝多芬要獻給他心中極為崇敬的英雄——拿破侖,但後來拿破侖露出貪權本色自立為帝,與法國大革命“自由,平等,博愛”背道而馳,這件事讓貝多芬既憤怒又失望,他一麵咒罵拿破侖一麵把已經題上“獻給拿破侖”的樂譜封麵撕掉(沒錯,把令他生氣的東西撕掉正是貝多芬的風格,這次他沒有把總譜扯爛就算是客氣了的,不愧為憤青~!),然後換了一個看來順眼許多的標題“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英雄交響曲》”
雖然第3號交響曲有一個如此響亮的封號,但它仍屬“絕對音樂”範疇,也就是說可以不必太在意標題給予我們的提示,聆聽這首交響曲時隻要去欣賞音樂的純粹形式之美就可以了,別管什麽英雄或狗熊,就讓最單純的音樂直接告訴你它要說什麽,這是比較輕鬆的方式。不過當你真的這麽做了,你就會明白貝多芬心中鮮明的“英雄形象”究竟為何了。
第一樂章:燦爛的快板。樂曲最開始兩聲威風的管弦樂合奏,以及另一個大提琴呈現的主旋律是些樂章的主要動機,這個樂章便是由這兩個簡單的素材逐漸鋪展完成。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生機勃勃的樂章,雖然曲中偶爾浮現一些陰暗的情緒,但昂揚果斷的處理方式馬上又展露樂觀明亮的氣息。
第二樂章:很慢的慢板。這是一首葬禮進行曲,在嘹亮的銅管與莊嚴的鼓聲中,貝多芬在這裏為死去的英雄送葬,大提琴陰鬱的哭聲千回百轉,那是極度沉痛又極度哀傷的感受,是心死之前不甘的掙紮與激烈的抗辯。
第三樂章:活潑的快板。葬禮之後,貝多芬馬上安排了一個詼諧樂章,活潑輕快的曲調把第二樂章的陰沉一掃而空,與命運搏鬥的局勢似乎有了明朗的轉機,一股追逐獵物般興奮的快感洋溢全曲,充滿超越極限後的悠然自適。
第四樂章:很快的快板。終樂章引用了一段通俗的鄉村舞曲“普羅米修斯”主題,並以之譜成了七個變奏,在溫柔尊貴的旋律過後,精神昂揚地迎接歡樂的節尾……一段凱旋而歸的勝利之歌。
飽受耳聾威脅的貝多芬不隻一次想讓生命做個了結,曆經絕望“遺書”事件後,貝多芬便寫了《英雄交響曲》,那是將絕望升華的見證。一個耳聾又多災多難的音樂家沒有自殺已經是奇跡了,貝多芬竟然還能好好地活著然後把他與命運抗爭的曆程寫下來,這首曲子在精神上歌頌的不正是英雄戰勝自己的內涵嗎?而在形式與內容上,它更是18世紀古典主義交響曲登峰造極之作,並從此將交響曲帶往浪漫主義更自由,更具個人感情的另一番天地。
英雄的愛戀
如果說,《第一交響曲》體現了貝多芬無與倫比的天分、對前輩傳統的良好繼承;《第二交響曲》表現出作曲家內心不屈不撓的個人奮鬥曆程;《第三英雄交響曲》將貝多芬崇尚自由、信仰革命的高尚精神洋溢的淋漓盡致,那麽《第四交響曲》則是一曲大師對生命、對生活予以充分肯定、讚美的頌歌。為什麽深受病痛折磨,同時又對現實社會異常不滿的貝多芬,突然會寫出這樣一部充滿明朗色彩的作品?答案隻有一個——當時的貝多芬正在戀愛!
很多朋友都知道,貝多芬終究沒有找到終生伴侶,但是他的愛情生活卻又是那麽的豐富多彩,而略帶悲劇色彩。有人說,藝術家往往都是浪漫而多情的,沒錯!貝多芬也沒有逃脫這個規律。然而貝多芬給人的第一印象或者說表麵印象卻並不是一個這樣的人。很多文獻資料都這樣形容作曲家的外貌——雜亂的頭發、寬大的額頭、凶蠻的目光、並不美觀的鼻子。這些描述足以表現出貝多芬並不是那種容易引起少女愛慕的“白馬王子”,甚至有人形容他為“獅子臉”。同時在生活上,他也不拘小節,說的不好聽一點,簡直有一點邋遢。但即便如此,很多女子還是無法抗拒來自貝多芬身上的那種英雄氣質和藝術修養,而和貝多芬談著或長或短的戀愛,但是這種關係最後都沒有終生保持下去。
貝多芬對於愛情是執著的。對於自己鍾情的人,他總是傾其所能,近乎瘋狂的去追求。他心目中的愛侶應該是青春純潔、端莊秀美、品德高尚又極具修養的女子。可以說,貝多芬在愛情上近乎是完美主義者!這也是他沒能找到終生伴侶的一大因素,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則可能也來自他的耳疾。貝多芬喜愛追求過的女子很多,有些是貴族的小姐,有些則是自己的學生,也有女作家。在諸多次戀愛中,曾經有一次近乎取得成功,那就是他與匈牙利貴族小姐特雷澤的一段感情,雙方曾經訂婚過,但是最終婚約被毀。此前,他熱戀過特雷澤的姐姐朱麗葉,而後又與特雷澤的妹妹約瑟芬發生了愛情,可悲的是依然沒有結果。與這一家三姐妹的戀愛,可以說是貝多芬愛情悲劇的典型——因為門第、因為金錢,因為一些世俗的觀念,美滿的婚姻不能成為現實。其實失敗又何止這些,貝多芬用心去戀愛,用文字、用旋律來讚美自己心中的最愛、讚美美好的愛情,但最終總是因為世俗的偏見乃至陳舊的觀念,而遭到失敗。雖然貝多芬相貌並不英俊,舉止算不上瀟灑,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的真誠、他的才華,他的善良打動過很多女子的心。最終很多女子沒有和貝多芬結為夫妻,卻和他保持了很長的友誼。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感情受挫的次數越來越多,貝多芬逐漸失望了,他對於是不是能夠在這個世界上找到屬於自己的愛人感到迷茫和悲傷。而能夠最好的表達作曲家當時這種心態的文獻被保留下來,後人譽之為《致永恒的情人》。這其實是三封沒有發出的信件,一直到貝多芬去世後才被發現。沒有收件人的姓名、也沒有郵寄的地址、具體寫於哪一年竟也無從考證。由於篇幅的關係,我不可能把那三封長長的、飽含真摯情誼的信為大家一一奉上,但需要指出的是,《致永恒的情人》具體是寫給哪個情人的,研究學者的猜疑有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三封信表達出貝多芬對愛情的渴望以及對現狀的悲歎。記得前些年,曾經有過一部講述貝多芬愛情生活的電影,名字就叫做《永恒的情人》,大家如果有興趣、有時間不妨去欣賞一下,應該會比看我上麵這些枯燥文字有意思的多。
費了一番口舌為您講述了貝多芬的感情世界,因為《第四交響曲》正是處於戀愛時節中的貝多芬才華橫溢的體現,而其主題就正是讚美生命和愛情。時間定格在1806年,當時貝多芬的戀人正是我們前麵提到過的匈牙利貴族小姐特雷澤,那應該是貝多芬感到最幸福的光陰。特雷澤曾與貝多芬訂婚,而且感情維係了4年左右,可以說是貝多芬一生中最穩定的一段感情生活。所以他的創作熱情特別高,才思敏捷。貝多芬唯一一部小提琴協奏曲就是在這時候寫成的。此後的《第四鋼琴協奏曲》也是迅速的落筆,迅速的完成,而被譽為“塑造貝多芬情人形象”的一部作品。
隨後,貝多芬開始醞釀《命運交響曲》,第一樂章的撰寫似乎非常順利,但是作曲家在這裏卻停止了這部作品的創作,轉而去寫一部全新的交響曲。當時貝多芬的感情生活浪漫溫馨,狀態之好在他一生中也是十分少見的,所以從落筆到完成,幾乎一氣嗬成,順利流暢,而且旋律中充滿了生命、青春的氣息——這正是《第四交響曲》!其實如果按照貝多芬既定的創作思路,其交響曲作品的順序應該是《第四“命運”交響曲》,而後才是充滿生機的《第五交響曲》,但事實上恰恰相反。
在這部輕快、明朗的交響曲中,充滿著很多詩意情趣和微妙的細節,它的最富於獨創性的形象,是同交響曲中兩個抒情性幻想的柔板〈Adagio〉相聯係的--第一樂章的慢引子和第二樂章,而它那風俗性的動機,包括第一樂章、小步舞曲和終曲,則接近於十八世紀的交響曲。如果把貝多芬的交響曲創作按其各自其有的特點和風格分門別類的話,《第四交響曲》和隨後創作的《第八交響曲》都是屬於描繪歡樂的體驗、滿足的生活、幸福和愛情的音樂體現。正如羅曼·羅蘭所說:“保存了他一生中這些最明朗的日子的香味。”
第一樂章 柔板,活潑的快板。Adagio-Allegrovivace一個帶點凶兆的緩慢引子引出最輕鬆愉快的快板,接著獨奏大管、雙簧管、長笛有精彩的旋律對話,在緊接著是柏遼茲描述的越來越強的發展:“期間的和聲色彩先是模糊而猶豫不決,在轉調和弦的雲霧完全驅散時,它才重新闖出來,你可以把它看作一條河流,平靜的流水突然會消失,它離開河床是為了讓浪花變成四濺的瀑布咆哮著直瀉而下。”
第二樂章 柔板。Adagio美好的旋律的寧靜流動與輕搖的伴奏,柏遼茲這樣形容:“他的旋律是天使般的純潔和不可抗拒的柔情蜜意,隻是奇妙的藝術加工痕跡完全消失。”
第三樂章 活潑的快板。Allegro vivace 諧謔曲是萬花筒般的色彩印象的展現。
第四樂章 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roppo從小提琴的無窮動旋轉開始,最後是整個樂隊的旋轉,如野蜂飛舞,也如神話中小精靈的舞
第三交響曲
第一樂章
第四交響曲
貝多芬第五,六交響曲(1963年錄音/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SACD紀念版/CD3)
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貝多芬五,六交響曲
英雄的抗爭
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和第三交響曲、第九交響曲一樣,同屬於英雄性藝術的最崇高作品,貝多芬開始創作第五交響曲是在第四交響曲之前,完成了第四交響曲之後。他在這部作品中所提出的主題與英雄交響曲一樣,那就是英雄鬥爭的意義和目的。所不同的是第五交響曲描寫的是英雄除自己以外聯合人民,共同去鬥爭,共同完成神聖的使命。“從黑暗走向光明,通過鬥爭取得勝利”。這就是第五交響曲的中心思想。第五交響曲是最能代表貝多芬藝術風格的作品。它結構嚴謹,手法精練,形象準確生動,層次清晰,各樂章有內涵的聯係整部作品氣宇軒昂,富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從第三交響曲到第六交響曲的創作,貝多芬在承襲古典音樂先師的基礎上,進行了劃時代的偉大變革,使龐大的交響樂隊服務於一個獨立的思想主題,也可以說是貝多芬奠定了近代交響樂的先鋒作用。此曲完成於1807年末至1808年初,是貝多芬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本曲聲望之高,演出次數之多,可謂交響曲之冠。貝多芬在交響曲第一樂章的開頭,便寫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語:“命運在敲門”,從而被引用為本交響曲具有吸引力的標題。作品的這一主題貫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種無可言喻的感動與震撼。貝多芬在第三交響曲完成以前便已經有了創作本曲的靈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時間推敲、醞釀,才得以完成。樂曲體現了作者一生與命運搏鬥的思想,“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這是一首英雄意誌戰勝宿命論、光明戰勝黑暗的壯麗凱歌。恩格斯曾盛讚這部作品為最傑出的音樂作品。整部作品精煉、簡潔,結構完整統一。
全曲共分四個樂章,其中第三、四樂章連續演奏:
第一樂章,燦爛的快板,c小調,2/4拍子。
奏鳴曲形式。樂章的開始由單簧管與弦樂齊奏出著名的四個音動機,並發展為第一主題,即命運主題,極富男性粗壯的氣息。通過圓號對第一主題的號角式變奏,引出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題。
第二樂章,稍快的行板,降A大調,3/8拍子。
自由的變奏曲。第一主題抒情、安祥、沉思,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與之對應的第二主題先由木管奏出,後由銅管樂器奏出豪邁的英雄凱旋進行曲,表現了戰士們的信心和勇氣。
第三樂章,快板,c小調,3/4拍子。
詼諧曲形式。在這一樂章中,命運主題的變奏依然凶險逼人,但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躍躍欲試的曲調後,樂隊奏出旋風般的舞蹈主題,引出振奮人心的賦格曲段,象征著人民參加到與命運鬥爭的行列中去,黑暗必將過去,曙光就在眼前。在低音樂器震撼人心的漸強聲中,不間斷地進入第四樂章。
第四樂章,快板,C大調,4/4拍子。
奏鳴曲式。樂章的主題是樂隊以極大的音量全奏出輝煌而壯麗的凱歌,如長江大河、浩浩蕩蕩,表現了這一場與命運的鬥爭最終 以光明徹底的勝利而告終。
英雄的平凡
音樂名城維也納郊外,遍布著森林、田野、溪澗、農舍…這裏,景色秀美,風光。情人,仿佛特意為藝術家們拓出了一塊自由創作的安定綠洲。當時,貝多芬在埃林耿希太脫小鎮居住。他經常到郊野度過一個個美好的日子。他酷愛大自然。在備忘錄中,他曾記下過自己的心情:“我的心潮因美妙大自然而澎湃……”。
正是在美妙的大自然的啟迪與感召下,貝多芬從1806年開始構思一部交響曲,並在1807年開始動筆,和《第五(命運)交響曲》同在1808年間完成。
這部誕生在大自然懷抱中的交響曲——《第六交響曲》,作曲家寫上了“田園”的際題,是貝多芬唯一的一部自己標題的交響曲。
貝多芬稱這部作品是“對農村生活的回憶”,並說:“隻要對農村生活有一點體會,就不必借助於許多標題而能想象得出作者的意圖。”在第一小提琴的分譜上和節目單上,作曲家還寫明:“《田園》交響曲不是繪畫,而是表達鄉間的樂趣在人心裏所引起的感受”,“它是感情的表達多於音樂的描寫”用以強調這部作品是大自然在人們心靈中的交響。這部清新明朗的交響曲由五個樂章組成。每個樂章各有一‘個小標題,從第三到第五樂章連續演奏。
第一樂章“初到鄉村時的愉快心情”。
小提琴輕巧地奏出一支淳樸的民歌風格的樂句,把人們帶到鬱綠蔥芳的林野上。曲調輕鬆飄逸,逼真地表現出作曲家在大自然中悠然神往的愉悅心情。這個主題為整個樂章奠定了明朗樂觀的基調。
在第二主題中,貝多芬以更為細膩的筆觸,刻畫出自己置身於田園之中的愉快感受。這個主題作為第一主題的補充,分為兩個部份。
第一部份,由柔和的弦樂奏出,平穩閑適,具有德國民歌風格:
第二部份,由小提琴在高音區奏出,猶若洶洶流注的清泉,自如和諧地回響著:
第一樂章以第一主題中富於生機的音調作為基礎,加以展開,沒有強烈的情緒對比和戲劇性的發展。作曲家主要以色彩性的移調手法,通過調性對照,展現出斑斕多姿的田園風光。
法國作曲家柏遼茲在聽過這個樂章後,描寫出這樣的畫圖:“牧羊人開始在原野上出現了,態度悠閑,吹著牧笛”,“可愛的樂句令人歡情,有如芬芳的晨風;成群的飛禽從頭上飛鳴而過,空氣時時因薄霧而呈濕潤;大片的雲塊把太陽擋住了,但頃刻之間,雲塊吹散了,林木泉水之間又突然充滿了陽光。這便是我聽著這個樂章的感覺。”
第二樂章“在小溪旁”。
接著,柏遼茲談到《田園》交響曲的第二樂章。“作曲家創作這個可愛的柔板樂章時,一定躺在草地上。仰首觀夭,聽著風聲”,“他注視著閃爍的微波,傾聽著細浪拍岸的哺哺私語”。
一樂章開始,倆隻加上弱音器的大提琴奏出三連音音型。並同圓號延續的長音交融,構出瀑流不息的伴奏背景。人們仿佛看到清澄的水波,輕緩起伏,潺潺作響。
這時,小提琴奏出一個斷續的音調,象是作曲家在溪邊漫步,片斷思緒,縷縷湧來:
當音樂進行到第二主題時,這個斷續音調變得流暢舒展,充滿抒情意味,象是一時滯流的溪水尋到通暢的道路,象是疑惑的思緒變得清朗明晰。
多二主題由大管深沉地吟詠而出:
尾聲中,貝多芬用長笛唱出夜鶯的歌聲,雙簧管吹出鵪鶉的啼鳴,單簧管發出杜鵑的叫聲龍個奇妙的鳥聲“三重唱”,充滿動人的詩情。
有人責備作曲家采用了自然主義的模仿手法,並不可取。但是,人們可曾知道,早在貝多芬寫作《田園》交響曲的五年以前,他已經雙耳皆聾。
羅曼?羅蘭說:“貝多芬實在並沒有模仿鳥叫,他什麽都一聽不見,就隻好在精神上重新創造一個在他已經滅亡了的世界。要聽見它們的唯一的方法,是使它們在他的心裏歌唱。”
第三樂章“鄉民歡樂的集合”。。
在維也納居住期間,貝多芬常與一個由七位農民組成的小小樂隊聚會。他欣賞農民樂師的演奏,學唱、記錄奧地利農村中的歌曲與舞曲;同時,也為這個農村樂隊譜曲。這種親切的交往,使他獲得了創作的靈感。
這個活潑的三拍子舞曲,先由小提琴奏出,並在音樂愈益加強中,描繪出鄉民熱烈歡舞的場麵。
接著,雙簧管吹出一段牧歌風旋律,大管用單調的F和C兩個長音來應和。柏遼茲形象地把它比作一個蹲在酒桶上的德國老農民,用一件破舊的樂器吹著這個老調子。
舞蹈愈發熾烈。節伯改變。第二主題踏著兩拍子的節奏,象是“穿著木鞋子的山地居民的來到”。
這時,舞蹈行列更加壯大。音樂轉入火熱的急板。人們唱著、跳著、歡叫著,又從兩拍子的粗獷的舞蹈轉入三拍子的火熱的旋轉中。長長的卷發從村婦的頭上散開,披在肩上。山村居民陶醉在狂喜的情緒裏。鼓掌聲、喊叫聲混雜在一起,達到熾熱的頂點。
突然,遠處傳來聲聲雷鳴,把狂烈的“鄉民歡樂的集會”打斷了,人們惶亂地散去……
第四樂章“暴風雨”。
烏雲挾攜著雷鳴電閃飛掠過陰暗的太空。暴風雨就要來臨了。
大提琴與低音提琴在深暗的低音區,分別在一個節拍中納入參差不齊的四個音符和五個音符,它們不協調地相互撞擊,發出狂風的咆哮怒號。
短笛的尖利呼嘯,象是瞬間照亮陰雲的閃電。劈開了濃雲密布的低沉的天空。
接著,定音效奏出轟響的雷聲。
這時,龐大的半音階從管弦樂隊的至高點直瀉而下,跌落到弦樂的深深的低音區。在疾風霹靂中,交響舞台上張開急驟傾瀉的雨幕,進發出風雨交加的巨流!
雄渾有力的音樂表現出大自然的無限偉力。
貝多芬筆下繪出的,已不是一幅“暴風雨”的音畫,而是驚心動魄的暴風雨本身!
暴風雨很快就過去了。在隱約浮現的光線中,牧歌聲把最後一聲微弱的雷鳴淹沒了……
第五樂章“暴風雨後的愉快感奮情緒”。
雨過天晴。山野明淨。牧笛聲聲。溫柔恬靜的音樂,表達出雨水滋潤大地的欣欣向榮氣象和農民們喜悅愉快的心情。貝多芬在他的筆記中曾經寫道:“自然神論,盧梭精神,因崇敬大自然的威嚴而來的狂喜。但是沒有虛假的誇張。人的幸福和內心安寧的感覺。”
這裏,“感情的表達多於音樂的描寫”。牧歌風的第一主題,與其說描繪了林野雨後的清新氣象,不如說表達出作曲家在經曆一場心靈暴風雨之後所感受到的“內心安寧”。
這支牧歌風主題使終曲樂章,也使整部交響曲保持了愉快、樂觀,以及幸福、寧靜的情緒:
牧歌嫋嫋遠逝之後,活潑的第二主題,帶著C大調明亮的色澤,跳躍在弦樂器上,顯示出大自然生機盎然的內在力量。
最後,喜悅和激動的心情慢慢平靜下來。在追思昔日美好時光和憧憬未來和平生活的氣氛中,小提琴奏著悠悠福音,閉上了《第六(田園)交響曲》的大門。
法國著名作家喬治?桑(1804—1876)《在旅遊者的書信》中,表述出貝多芬這部傑作在人們心靈中留下的深刻感觸與印象:a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不僅是比繪畫中最美的風景更為令人神往、更為廣闊地向想象展示出奇觀,而且是展示出整個人間天堂:在那裏靈魂飛繞,不停地觀察著並留下在它接近時展現在麵前一望無際的地平線、景色,在那裏有雷聲隆隆,在那裏有鳥兒歌唱,在那裏有風雨乍至、大作、繼而平息,在那裏陽光吸吮樹葉上的雨露,在那裏雲雀震起淋濕的翅膀,在那是受了震驚的心平靜下來,在那裏擠壓的胸膛舒展開懷,在那裏靈與肉複活、與大自然混為一體、沉浸於迷人的寧靜中。……
第五交響曲
第六交響曲
貝多芬第七,八交響曲(1963年錄音/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SACD紀念版/CD4)
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貝多芬第七,八交響曲
英雄的狂歡
爛醉如泥的貝多芬第七交響曲
貝多芬在完成第五與第六交響曲後,受到拿破侖大軍進攻維也納的影響,他在精神上頗受打擊,恰巧接下來他又遭逢失戀的痛苦,於是這段期間成了貝多芬創作上的低潮期。所幸的貝多芬消沉了一陣後又恢複了旺盛的生命力,對於世事的體認也更加成熟圓滿。在1812年完成的第七交響曲,便洋溢著歡樂的光彩,全曲一氣嗬成,充滿力量,仿佛訴說貝多芬堅定的信念。
貝七不象第三《英雄》,第五《命運》和第六《田園》那樣有顯著的標題,所以較鮮為人知。但是這首交響曲結構均勻完整,充滿了力與美,更有人主張應把它放在9大交響曲之首呢。
第一樂章:A大調甚快板,充滿節奏性的主題慣穿全曲,發展部有一段假惺惺的沉思,但隨即現出原形,又展開一陣激昂的狂奔。
第二樂章:a小調小快板,陰暗的小調是莊嚴的送葬進行曲,一股渴慕與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哀哀曲調摧人淚下。
第三樂章:F大調急板,是一首喜氣洋洋的詼諧曲,中間穿插了緩和的民謠曲調,旋律明朗浪漫,顯得十分活潑愉快。
第四樂章:A大調燦爛的快板,在這個樂章,所有的喜悅幾乎要滿溢而出,大家歡欣鼓舞喝個爛醉。有人稱第一與第四樂章是“爛醉的音樂”,也有人幹脆將貝七冠上“巴卡斯”交響曲的封號,那是因為巴卡斯正是希臘神話中的酒神呢!
瓦格納曾在1849年針對第七交響曲提出一段評論:“這首交響曲是舞蹈的神化,以最高的形式歡舞,是帶著理想化音樂色彩的神聖運動......又愛又大膽,既嚴肅又放逸,時而沉思時而歡喜,最後攝人心魄達到狂亂的境界,以接吻或擁抱作為結束”
英雄的幽默
貝多芬第八交響曲,F大調,OP.93,開始創作於1811年,完成於1812年10月。1812年12月在維也納首演。似乎《第七交響曲》重新帶給了貝多芬自信和靈感,繼5月份創作出了《第七交響曲》之後,1812年的10月,作曲家又完成了《第八交響曲》的創作。貝多芬采用了明快的F大調,而在他其他交響作品中同樣采用F大調的還有《第六“田園”交響曲》,可見其風格也應該是清麗、自然、快樂的。在篇幅上,《第八交響曲》是九部作品中比較短小精悍的,似乎很不起眼,但是卻也含有十分獨到的特點。第一樂章一上來就容易讓人聯想到《田園》,雖然旋律有很明顯的不同,但是表現出來的意境是如此的近似——明亮、輕盈而帶有朝氣蓬勃的向上精神。第二樂章是整部作品最富有代表性的一章,雖然它短小的可以稱得上是貝多芬所有交響曲樂章中篇幅最小的樂章之一(第二交響曲的第二樂章同樣短小),但是和它的篇幅特點所一致,這個樂章輕盈而歡快,並且帶有十分明顯的複古色彩。第三樂章依然是精悍的,小步舞曲風格,帶有鮮明的宮廷氣質。有人說在這個樂章中,貝多芬故意寫出了幾段“走板”片斷,用中國傳統的語言來表達就是“賣幾個破綻”,為的是把小步舞曲這種音樂形式通俗化,大眾化。因為那幾段“走板”聽上去的效果好像就是鄉村樂手因為技巧不熟練而彈奏失誤所引發的,十分有趣吧。終曲樂章在逐漸加強的主旋律中向聽眾奔湧而來,這是一個急速的快板。這裏把《第八交響曲》倡導的“快樂主義”發揚到了極致,這裏沒有《英雄》中的豪邁音符、也沒有《命運》中的磅礴氣勢,這裏擁有的隻是蘊含著屬於平凡的快樂感情。其實《第八交響曲》到處洋溢著一種複古,從中我們可以感覺到早期莫紮特、海頓交響作品中蘊含的古典韻味,缺少了貝多芬一貫以來突出的個性旋律,並且很多樂評人評價這是貝多芬的倒退。但是很多人卻又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部讓人愉快的優秀交響曲,其間充滿了智巧、幽默的成分。要知道在當時貝多芬依然生活的並不快樂,生活的重壓、家庭的矛盾充斥著作曲家的每一天。或許正是因為麵臨這些壓力和鬱悶,貝多芬才想從音樂中找到快樂,因為原本快樂也應該屬於音樂!
1、活潑、朝氣蓬勃的快板
以短小的主題開始,已開始好像回到洛可可式的雅致,接著又與古典公式開起玩笑,每前進一步,都是音樂的變化。
2、小快板。
主題是諧謔性的卡農曲調,這裏木管樂器作為輕微反複的和弦,為小提琴與低音提琴對話伴奏,有一種高雅與悠閑的天真。
3.小步舞曲速度,主題出現前有6次宮廷舞步中的踏腳動機,中段抒情的三重奏令人想起莫紮特與海頓。
4.活潑的快板,舞曲性,和聲上充滿強烈的曲折對比,一直保持著活潑、幽默的特性。這部作品表現幽默與輕柔的微笑。
貝多芬第九合唱交響曲(1963年錄音/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SACD紀念版/CD5)
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貝多芬第九"合唱"交響曲
麵對這樣一張唱片,
我該說什麽呢?
什麽文字語言此時此刻又有什麽用呢?
讓我這麽說吧:
這是群峻之巔;
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所能發出的最偉大的聲音;
這是全人類的精神瑰寶;
她是永恒的鑽石,她將光照千秋萬代!
不必強迫自己;
不必愧於在她麵前承認自己的智慧不足;
不必附庸風雅地對她發出言不由衷的讚美;
隻需聆聽。
隻需領受。
因為擁有了她,
你就擁有了全人類共同創造的無價之寶;
因為懂得了她,
你就手執著開啟人類精神寶庫的金鑰匙!
虔誠地等待吧,朋友們。
那一天會到來的。
英雄的升華 第九交響曲的創作開始於1817年,曆時近七年的時間,完成於1824年春,同年五月七日晚首演於維也納。最初貝多芬計劃在柏林首演,後經維也納眾多的朋友堅決請求,才改在維也納。首演當晚音樂廳裏座無虛席,許多人專程從外地趕來參加盛會,貝多芬的往年好友茲梅斯卡爾,正臥病在床,他要求別人用擔架將他抬到劇場以恭奉盛會……。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以其嚴謹深刻的思想、永恒神聖的熱情、無與倫比的力量和偉大高尚的心靈,贏得全體聽眾的心。首演取得了令人震驚的成功。聽眾沸騰了,歡呼、興奮、不能自己,許多人流下了熱淚。起初貝多芬在指揮台旁,背向聽眾,因耳朵早已失去聽覺,對身後沸騰的場麵毫無察覺,當女中音獨唱演員把他扶轉過來時,他才發現這激動人心的場麵,大受感動,頻頻致意。謝幕五次仍掌聲如雷,激動的人們不能平靜。這早已超過了當時的皇帝到場隻準三次鼓掌歡呼的標準,以致警察不得不出麵幹涉。第九交響曲的首演成功,給晚年的貝多芬以莫大的精神安慰。 第九交響曲是貝多芬音樂創作的頂峰,也是音樂史上的最偉大的作品,是他全部思想的總結和情感的結晶,我國著名學者豐子愷先生稱之為:“世間最偉大的傑品”。這部交響曲構思宏偉、氣吞山河,是一部包括生命的起源、生存、鬥爭、發展、壯大至戰勝一切艱難困苦;人類的進化、形成,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社會徹底解放自身,達到一個平等、自由、博愛、歡樂和神聖的理想世界的壯麗史詩,是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和馬克思的《資本論》的總和。 全曲共為四個樂章,在作品中,貝多芬為能更明確深刻地表達自己的思想,為了向全人類說話,大膽地打破了交響曲的傳統形式,加入了人聲的合唱,故此作品又稱之為“合唱交響曲”。也是音樂史上第一部加入合唱的交響曲。 第一樂章:音樂由弱奏加顫音開始,呈現出一種遙遠、朦朧而又平靜的、原始的遠古景象,但平靜的同時,又使人穩約感到有一種力量的燥動,感到平靜中正孕含著一種前所未有的生命。緊接著音樂由弱到強,由平穩、低沉、朦朧、漸漸發展到明朗、剛勁、節奏鮮明和震撼人心。表現出在遠古時代的自然界,生命從無到有,由低等到高等,由弱到強,發展壯大起來,不可抗拒。這個過程也包含著人類的形成、生存和發展,與異常險惡的自然界進行頑強的搏鬥,在鬥爭中,人類變得更加強大。人類的出現是神聖的、必然的,必將成為自然界的主人。第一樂章的內涵恰似達爾文《物種起源》的濃縮版。 第二樂章:表現人類在戰勝了眾多的艱難困苦之後的蓬勃發展。前進的車輪是不可阻擋的,這是曆史的必然。人類社會初始階段的蓬勃發展是在戰勝了自然界之後。而人類社會在自身的發展中又不斷地出現新的矛盾。人類與自身存在的醜惡的東西的鬥爭又變的漸漸突出,這種與自身的鬥爭不同於與自然界的鬥爭,具有更多的複雜性。貝多芬堅信人類最終會戰勝自身醜惡的東西。第二樂章是以光明必勝的堅定信念而結束。 第三樂章是表現人們沉浸在哲理性的深思遠慮之中,同時也沉浸在曆史的回顧與總結之中。對為人類的進步、發展、解放而流盡最後一滴血的先輩們報以真誠的追憶和思念。在這思考與追憶、回顧與總結之中,人們展望未來,互相鼓勵、凝聚著新的力量、準備為迎接新的鬥爭、為全人類得到徹底解放、得到神聖的歡樂和幸福,而進行最有意義的拚搏。第三樂章結束前的音樂已預示著暴風雨般的變革即將到來。 第四樂章一開始音樂即如火山爆發,顯示出巨大的能量、衝破一切枷鎖,人類經過長時期積聚起來的力量爆發出來了,變革勢如破竹,摧毀一切封建醜惡的東西。變革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音樂緊跟著片斷重複前三個樂章的主題,但都被代表人類渴望自由歡樂的旋律所打破。似乎在說:不要這些陳舊的東西,要創新,要前進。經過緊張而充分的準備之後。終於千呼萬喚地出現了《歡樂頌》主題,象征著人類經過艱苦奮鬥之後,終於找到了通往自由歡樂的道路。《歡樂頌》主題首先由低音大提琴奏出,接著漸漸發展擴大到弦樂器和整個樂隊,並且力度和節奏越來越強,形成巨大洪流,勢不可擋,人們在通往自由歡樂的大路上迅猛前進。《歡樂頌》主題變奏之後,再次出現急風暴雨般的聲響。但這次引出的是人們發自內心的歌唱。由男中音領唱:“啊!朋友們,不要唱舊的調子,讓我們暢快、歡樂地唱起來吧。”於是“歡樂頌”在領唱的帶動下,以合唱的形式加入了演奏的樂隊。歡樂頌歌詞是與貝多芬同時代的德國詩人席勒的詩句,貝多芬采用來表現了他的理想。在這兒我們必須了解,在《歡樂頌》的基本思想的理解中,貝多芬與席勒的不同,席勒認為歡樂是變成兄弟的前提,而貝多芬則認為自由平等博愛是歡樂的前提,人們必須努力爭取,才能獲得解放,歡樂不是上帝的贈品,而是靠人們去奮鬥,歡樂屬於解放了的人們自己。 合唱的加入使整個音樂進入一個神聖的境界,思想、情感升華了,一切醜惡的東西在思想光芒的照耀下,無地自容。人類經過自己艱苦的奮鬥,終於得到了解放,得到了自由和歡樂並終於進入一個神聖的理想世界。(馬克思〈資本論〉所預見的共產主義社會——作者)最後合唱與樂隊的演奏愈來愈火熱,速度越來越快,樂曲被推向了新的高潮,全曲在高昂、激越的歡騰氣氛中結束。
第九合唱交響曲
貝多芬第九合唱交響曲排練錄音(1963年錄音/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SACD紀念版)
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
貝多芬第九(合唱)交響曲排練錄音
柏林愛樂樂團介紹
樂團曆任主要指揮:
1888-1894 馮彪羅,藝術總監
1895-1922 尼基許,藝術總監
1923-1954 富爾特文格勒,藝術總監
1945-1947 切利比達克,終生指揮(1947-1952,客座指揮)
1955-1989 卡拉揚,藝術總監
1989-2002 阿巴多,藝術總監
01 | 02 | 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