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一個年青女政論家的STATEMENT---drunkpiano

(2007-01-27 13:13:57) 下一個



關於寫政論


有網友說“ DP 你別寫政論了”、“班門弄斧就不可愛了”、“讓人笑掉大牙了”、“美帝奴才”“你已經墮落成可悲的 ideologue 了”、“寫得不搞笑啊”、“ Too simple sometimes naïve ”“女人就不要談論政治了”……我本來就不是為了讓人“喜愛”而寫東西的,所以你愛笑不笑,愛罵不罵,我都會接著寫。那些因為誤解而喜歡我的讀者,請你趁早清醒過來,趕緊劃清界限,現在還來得及。

從 2000 年左右上網開始,我就開始寫政論,並且確立了自由民主法治的政治觀――別跟我扣什麽“ ideologue” 之類的帽子,誰也沒傻到一看到“自由”“民主”“法治“幾個詞就激動得荷爾蒙亂竄的程度,相信你也一樣。每個人的世界觀都不可能脫離他的切身體驗+閱讀體驗等經驗性的東西,經驗加上情感取向和判斷能力形成觀念。

我並不是一個“天然”的自由主義者, 90 年代鬧“中國可以說不”的時候,我也曾“民族主義”過,現在想想,不過是各種自覺不自覺的洗腦結果。當時也讀哈耶克、福柯、波普爾之類的學術書籍,但當時對我來說書籍就是書籍而已,跟我周圍的經驗世界沒有什麽關係。 2000 年左右上網絡時政論壇,對我來說是個“啟蒙性的事件”。當時我經常上的論壇左派的有“華嶽論壇”,中間派的有“強國論壇”(現在好像給左派占領了),右派的有“銳思評論”和“思想的境界”等。見識了各種觀點,各種辯論,各種嘴臉之後,我開始意識到我們的教育宣傳裏有多少可恥的謊言,某些“民族主義”者可以對生命和痛苦漠視到什麽程度,同時也意識到在荷爾蒙泛濫的網絡上理性和事實的力量多麽微渺。從那時候開始,我才真正學習獨立思考。

01 年底、 02 年初以後因為學業繁忙和對時政論壇的幻滅感,我就不大上網了。後來 03 年夏天以後,學業相對輕鬆一點以後重新開始上網,主要是上某留學生論壇,以 drunkpiano 這個網名寫文藝性的東西,小說隨筆之類。因為 drunkpiano 這個 ID 在該論壇小有名氣,因此大多數人一開始認識的我是一個文學女青年,從而以為我就該成天風花雪月,說點不痛不癢的俏皮話娛樂大家。可惜,我不是。而且,我還可以坦誠地說,在我的“文青”和“憤青”身份中,我更重視的是“憤青”身份。文學這個東西,在某種意義上是可有可無的,有則錦上添花,沒有也不至於生靈塗炭。但是政治這個東西,用我讀過的一本書的書名來說: Power Kills 。

我的論文選題,對老毛“群眾路線”的討論,本質上也源於 00 - 01 年那一年的網上辯論。論文本身也許寫得沒什麽了不起,但是過去這三、四年對中國革命史的閱讀經曆,隻是使我更加堅定了自由民主法治的政治觀,因為越讀越明白這個道理: Power Kills 。有一次我偶然撞進艾未未的博客,在某年的國慶日他寫道“ 50 年來對善良、正直、理性的羞辱……”後 20 年我不覺得,前 30 年,嗬嗬,我同意。

小說隨筆有空我當然還會接著寫,該插科打諢的時候也還會插科打諢,該騷首弄姿的時候也還會騷首弄姿,心情好的時候娛樂大家,心情不好的時候弄點文藝腔,不過那些指望我不寫政論的了,還是放棄希望吧。那些說女人不要談論政治的,去死吧你。那些因此不再喜歡我的文字的,恕不遠送。

當年我在“華嶽論壇”吵架的時候,自然遭到無數漫罵和攻擊(所以“ sorry ”網友,我早就練得皮很厚了,決不會因為你那點批評而封你的)。但是在那個論壇,我有一個“戰友”,叫“瘦者”(後來消失了,沒準現在也在讀牛博?:))。記得有一次我被罵得狗血噴頭的時候,他給我寫過一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不知道為什麽,這話我一直記得並且感激。若有一天,我真的因為政治觀念成了“人民公敵”,也還會拿這話來鼓舞自己,並且一意孤行下去。


drunkpiano @ 2007-1-27 5:52:28 閱讀(2794) 引用通告 分類: 講政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trebienmonami 這位醉姐姐不是做學問的料啊,所以在搞群眾運動。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