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1)
2009 (1)
2010 (1)
2011 (2)
2013 (3)
2014 (3)
2015 (1)
2020 (41)
加拿大, 作為移民國家, 每個家庭都雜的很, 特別是早先的歐洲移民, 容貌經多代混合,不容看出區別,在吃的上麵很多還保有自家的特色, 或多或少有著自家的經典,在逢年過節時擺上餐桌,驕傲地告訴你這是從祖母那裏承繼下來的家族配方.
今天午餐時和個吃貨同事瞎聊, 從羅宋湯開始. 我不知到羅宋湯的英文名, 隻是說著材料和做法. 她馬上悟道: "你說的是Russian啥啥," 一聽Russian, 洋涇浜" Russian" 就是"羅宋"了. 讓她拚出來, "Russian Borscht" . 原來她父親的祖父母來自烏克蘭, 她母親引用她父親方祖母的方子能做出一鍋美味的羅宋湯, 但每家的版本不同, 她母親的不用肉, 全部用蔬菜在黃油裏煸過, 她姑姑的用雞來燉, 有的會用牛肉, 聽上來, 蔬菜裏麵一定會有土豆, 番茄, 紅菜頭beets, 卷心菜, 胡蘿卜......, 會用sour cream. 所以我們上海人做的也是其中的一個版本, 然後每家都有每家的做法和吃法.
然後話鋒轉到中國的餃子, 我說我有個老太太朋友, 跟著女兒女婿從愛沙尼亞移民來的, 她曾用她不熟練的英語教我怎麽做她們的cabbage roll卷心菜卷,還有她們的餃子--Pierogi. 原來pierogi 並不像在這裏吃的大多是土豆加奶酪作為餡心的, 也有的是用了各種肉和菜的調製成餡心包裹. 同時逐漸的了解到這個Pierogi在很多東歐國家是被認為national dish國菜的, 尤其是波蘭, 烏克蘭, 斯洛伐克, 然後在他們本地都有他們自己的名字.
今天從同事那裏學來的是烏克蘭人還有用各種berry 漿果做成甜品"餃子"
再引申出去, 意大利的Revioli, Torteliloni, Agnolotti...不止有半圓形的, 還有各種形狀.
印度人的Samosa, 一般用油炸的, 個人覺得他們的飲食習慣太過油膩.
相信還有除這些之外更多種類的"餃子".
這些各國的餃子在這裏的普通超市都能找到, 但要吃到最好吃的, 一定是某家祖母的home made 版本了.
在溫哥華, 真的能找到比較authentic的各種餐館. 每個人從小培養起來的味覺當然總歸認為自己民族的最好. 出外吃飯何妨乘機也試試別人國家的, 抱著獵奇的心情找各種餐館的, 時時有驚喜,美好願望是能把精華再融入到自己的每天的廚房。哪天或許我們家的孫輩們也厚愛著找尋我們的菜譜,哈哈哈!
**所有照片都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