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like you are dying.

浪跡西洋 漂泊北美 差旅勞頓東南亞 九天攬月 五洋作鱉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張中行論婚外戀

(2007-07-14 21:39:26) 下一個

  如果用舊時代的眼光看,這問題容易解決,至少是容易評論,說是不應該。但就是舊時代,對於這類問題,也不是異口同聲,而是人多語雜。以曹植的《洛神賦》為例,本是見了已為曹丕霸占的甄氏,愛而不得作的,後代讀書人,甚至包括程、朱、陸、王在內,不是念到“淩波微步,羅襪生塵”,也搖頭晃腦嗎?這說穿了也頗為淒慘,是雖有禮教的大傘罩著,人心終歸是肉長的,有時就難免情動於中,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到現代,所謂新時代,禮教的大傘變為殘破(不是扔開不用),問題顯然就變為多而明朗,也就更難解決。難,有的由實況來,如上麵所說,是男女不再授受不親;親的緊鄰是近,是情動於中,動有大力,“知止而後有定”(《禮記·大學》)也就難了。難,有的由理論來,是,如果扔開禮教的大傘,或暫不管社會的製約,見西施或見潘安而情動於中,就不應該嗎?想答,要先看看天命。天之生材不齊,有的人情多易動,有的人情少不易動。莊子是推崇情少不易動的,所以說:“其耆(嗜)欲深者其天機淺。”現實也可以為莊子的想法作證,以《紅樓夢》中人物為例,林黛玉多情,傻大姐甚至不知情,林黛玉就不免多煩惱,多流淚,也就是生活多苦。至少由佛家看,林黛玉的路是錯了,正道應該是滅情欲,以求無苦。可惜這也是理想,因為,如舞台上所表現,有的和尚下山了,有的尼姑思凡了。這就又回到天命,是天機深的人,恐怕為數不多;街頭巷尾遇見的,各種渠道聽說的,幾乎都是天機淺的。有不少還是過淺的,那就寧願,或雖不願而不得不,“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類為伊神魂顛倒的事,由於人不見經傳,以及社會的製約,絕大多數葬在當事者的心中。有少數,幸或不幸,成為流傳的軼事,如徐誌摩,使君有婦,又愛林徽因,又愛陸小曼,表示見才女就情動於中,就是這樣。某男某女一愛再愛是個人私事,但因人可以推想天,是,如果清除社會製約而專看“天命之謂性”,多愛(男性較甚)大概不是某些人的習染之性,而是人人都有的本然之性,因為愛的生物本原是傳種,傳種與從一是沒有必然聯係的。從一的要求由社會製約來,這有所為,是一,適應兩性間的獨占之願;二,防止多求多不得而引起的社會混亂;三,利於生育和養育。如果這樣的理解不錯,就會因多愛之性而出現兩種不協調:一種是天命與天命間的,是多愛之性與獨占之性不能協調;另一種是天命與社會間的,是多愛與從一不能協調。一切難題都是由這兩種不能協調來;或減縮為一種,是人和天的難於協調:人表現為理智的要求,是最好能從一;天表現為盲目的命令,是多愛。?

  荀子相信人力可以勝天,這很好,用實際來對證,也不全錯。如果發乎情,止乎禮義也算,縱使名為小勝,實例也許可以找到很多。但那是舊時代,重視社會製約而不問何以必須聽從製約。新時代來了,形勢逼人,是不想問也不能不問。比如更趨近現代化,人造了天的反,珍視戀情之流而不再重視傳種之源,又有避孕妙法為虎作倀,婚姻,家庭,地位也就不像過去(或兼包括現在)那樣穩固了吧?緊接著就不得不問,從一還是美德或必需的嗎?時移則事異,兩性親合關係的階段化,也許就成為司空見慣了吧?就現在說,這隻是推想,但它可以因事見理,是從一的基礎可能是“一時的”社會製約,未必合於人文主義的理。人文主義要重視利生的利,利不能離開打算盤的量,而一打算盤,加加減減,從一與多愛,究竟誰上誰下,至少是還在不定中吧?這顯然還是偏重未來,至少是偏重理論說,有人會以為想入非非。那就由玄遠回到現實,看看從一與多愛間有什麽糾纏。事實是硬邦邦的,最有力,可以先看看。婚前,成為眷屬的雙方,專就印象和感情說,情況千差萬別,簡化,比如說,有的是百分之百(可能不很多),有的隻是百分之五十。婚後,依常情,會有小磨擦,就是沒有,日久天長,也必致要變濃為淡。而人,“天命之謂性”,總是需要,至少是歡迎情熱的,這時候,男女授受可親的機會就容易引來情動於中,就是原來的百分之百,也未必能夠心如止水吧?不止而動蕩,就社會說,有不如沒有,因為會在平靜的水麵攪起一些或大或小的波瀾。就己身說,有無間的選擇就大不易,因為有,會有所失(包括各種苦惱和困難);無,也會有所失(就不會得情熱)。更遺憾的是,在這類事情上,人常常沒有選擇的能力,而是迷離恍惚,墜入情網。苦也罷,樂也罷,成為事實,說有不如無也就不再有用;務實,應該研究,怎麽樣過下去才比較妥善。?

  總的問題是怎樣看待,然後是怎樣處理婚外戀的問題。怎樣看待,上麵已經大致談了,是也來於天命之謂性,好不好,難說;反正人力有限,抗不了,隻好順受。至於如何處理,因為牽涉到二人以外的另一些人,而二人的要求又各式各樣,具體說就大難。剩下的路隻有一條,是概括說說原則。由喜怒哀樂之未發說起。總的精神是人與天兼顧。這之後是一,天機深的人得天獨厚,見可欲而心不亂,有福了,因為可以麵壁而心安理得。二,得天不厚或不很厚,最好是能夠以人力移天然,譬如擇偶時候慎重,求百分之百,婚後想各種辦法,求百分之百不多下降,等等,以求不需要,或不很需要另外的情熱。三,幸或不幸而又墜入情網,宜於不要求過多,譬如滿足於柏拉圖式或準柏拉圖式,具體說是不求組成家庭,影響就可能不至過於深遠。四,也是最好,喜新而不厭舊,過一段時間,新也會漸舊,加以社會製約有大力,生活的這種波瀾可以漸漸平靜。就是狂熱時期,也應該認知這種情況,以求大事可以化小,小事可以化無。五,萬一相關的人有所察覺,宜於諒解多於責備。這樣做,理由之一來於對人生的理解(甚至想想易地的情況);之二來於有所求,即上麵所說,波瀾終於會漸變為風平浪靜。六,離婚是最下策,因為,除非你能找到天機深的;在男女授受可親的社會,找一個天機淺的,而要求除自己以外,對任何人都不會情動於中,是既有違天命又不合常情的(縱使同樣是可能的)。人總不能不生在天命之下和常情之中,所以可行的路隻有一條,是樂得十全十美而又能安於不十全十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5)
評論
天寺 回複 悄悄話 這還差不多,彎腰深度不夠,要90度哈,不好刀疤要疼了,疼了也好下次不會忘記!下次再忘記,要打PP哦!!

糊塗GG周末好!
40hutu 回複 悄悄話 不好意思,最近有點忙,沒有寫什麽東西。

匆匆來給大家請個安遞個水!哈哈!
風中秋葉 回複 悄悄話 這是一篇好文,應該讓更多的人閱讀欣賞。懇請貼到美華論壇。
http://www.e-literati.com/bbs/leadbbs/Board/Board.asp?BoardID=108
天寺 回複 悄悄話 一枝花是最不負責的管理員,從來不出來對偶們大家請個安遞個水什麽的!
輕柔 回複 悄悄話 繼續補充:

《我的第一次 - 一個太過奢侈的夢想 (圖)〉--> 《 暗戀 zt》--> 《網戀情書》--> 《糊塗的網戀 +外一篇》-->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戀法》--> 《“我愛你!”》--> 《關了燈都一樣》--> 《謝謝你給我的溫柔》--> 《中年真好》--> 《男人四十之歌》--> 《美的曆程 ZT》--> 《妻妾成群文學城》--> 《這輩子就沒被這麽多人伺候過》--> 《征服世界 征服女人》
飛飛~ 回複 悄悄話 天寺,你把一枝花那麽含蓄的意思都說出來了。:))))
真是聰明,幫你補充一下哈。
把自己放養--》紅顏禮讚--》出師表態--》找一個房間--》搞搞婚外戀--》這輩子很多人來伺候--》親疏隨緣--》感悟痛的哲學--》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與往事幹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天寺 回複 悄悄話 把自己放養--》出師表態--》找一個房間--》搞個婚外戀--》這輩子很多人來伺候--》親疏隨緣--》感悟痛的哲學--》(下一篇文章的標題)

哢哢哢
醉請風 回複 悄悄話 嗯,很有些學術研究價值。實踐出真理,這位張學者當然要身體力行了。
飛飛~ 回複 悄悄話 嗬嗬,到底是大師,麵麵俱到,原來是經驗之談呢。
“四,也是最好,喜新而不厭舊,過一段時間,新也會漸舊,加以社會製約有大力,生活的這種波瀾可以漸漸平靜。”---如果“喜新而不厭舊”一直擴展下去,新的變舊以後恐怕是要辛苦了當事人了。:)
syblina 回複 悄悄話 張中行也有婚外戀,當時他是北大高材生,革命青年楊沫是他‘二奶’,牛吧。人能戀就好,若因婚姻失去了戀的熱情,那婚姻就太殘酷了。
一廉幽夢 回複 悄悄話 沙發!婚外戀,好話題。如今社會,特別在中國,它是如此普遍,人們早已見怪不驚,很多人也能體諒,包容,不像過去,聞之色變。
女人仍是弱勢群體,得學會保護自已,美麗的愛情不一定要有結果,有了結果的愛情不一定就美好,隻要珍惜美麗的過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