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日(上周五),傳來敬愛的戴紹曾牧師(老戴牧師)回天家的消息,雖然我心理上對此已有所準備,但淚水還是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我認識老戴牧師是在我2001年從美國搬到香港,在香港聖經教會,我發現他長得完全是“老外”的樣子,但卻說一口純正的普通話,後來,才知道他出生在河南開封,是著名[內地會]創始人戴德生的曾孫。
戴氏家族到中國宣教的故事,是中國教會史上最值得注意的一段,他們一家五代熱愛中國,並未因中國局勢的變遷而停止服事中國人。
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 1832-1905)自1854年(未滿二十二歲)到中國至1905年逝世於中國長沙(享年72歲),在華為神工作達50年之久。他創立的[內地會]差派了超過八百名傳教士及建立了125間學校,並在中國帶領1萬8千人歸信主耶穌,在18個省成立了三百多所由五百多位本地助理參與的傳教站。
戴家的第二代、戴德生的兒子戴存仁牧師(Herbert Hudson Taylor 1861-1950),在1866年內地會第一批宣教士到中國時,隻有五歲的他也隨行在其內,一生在華事奉達64年之久。
1931年戴存仁牧師祖孫三代合影,後排戴永勉牧師手中所抱即是二歲的戴紹曾。
戴家的第三代、老戴牧師的父親戴永冕牧師1894年(James Hudson Taylor Ⅱ1894-1978)出生於英國,6個月大時隨著父母前往中國,1917年加入內地會服事,後到台灣宣教。
老戴牧師(James Hudson Taylor Ⅲ 1929-2009)是第四代,他與兒子(戴家第五代)戴繼宗牧師(James Hudson Taylor Ⅳ 1959),皆秉持先祖對中國人的負擔,在台灣、香港服事。
戴家全家福,第二排右手第一位是老戴牧師的兒子,戴紹宗牧師,旁邊是來自台灣的華人柯悅敏師母,戴家終於有了中國人的血脈融入。
老戴牧師出生於1929年,正是中國戰亂四起的時期。1942年,當時還不到10歲的戴牧師和81歲的爺爺及三個兄弟姐妹被關進了日本人在山東設立的濰縣集中營,一關就是三年,在那裏,戴牧師遇到了蘇格蘭前奧運冠軍Eric Liddle(他感人的故事我曾分享過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
濰縣集中營曾關押過2008名外國僑民,其中不乏國內外知名人物:美國第二任駐華大使恒安石、蔣介石顧問雷振遠、美國《時代》、《生活》周刊的創始人魯斯和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不允許外國傳教士進入大陸,老戴牧師和師母於1955年就到台灣為主工作,並於1970年在台北創辦了中華福音神學院(華神),擔任第一任院長。1980,剛過50歲的老戴牧師,毅然辭去院長的職務,因他認為,華人的神學院應該交給華人來領導。多麽寬的心胸啊!
在新加坡基督使團事奉十多年後,1992年,老戴牧師和師母來到香港,與同工一起,創立了MSI(國際專業服務機構),在大陸通過醫療服務、企業管理人員培訓和教育等專業服務,將耶穌基督的愛帶給中國人。老戴牧師於2007年4月獲四川省某山區縣政府頒發的「榮譽市民」稱號。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後,國際專業服務機構立即與四川政府接洽,在當地展開救災工作,老戴牧師還在「四川賑災·全港基督徒禱告與行動」等聚會上分享、激勵香港同胞參與救災。
我們很有福氣,老戴牧師常在周日參加我們教會的崇拜,並在聚會結束前,為我們祝禱,我們教會的弟兄姐妹們都把他當成我們的屬靈父親。
兩周前,教會的孩子們,知道老戴牧師病重,為表達對他的愛,親手做了心型的手工,並寫了卡片,相信老戴牧師看到這些[愛的禮物],會倍受安慰。其中我女兒也做了幾個,在卡片上她寫道:“神與你同在!上帝愛你!我們也愛你!”
戴德生有句名言:「如果我有千磅英金,中國可以全數支取;如果我有千條性命,決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不過不是為中國,是為基督。」而老戴牧師也曾說:「我生在中國,也要死在中國。」他們說到,也做到了。
在第七屆華福大會上,戴紹曾牧師與師母代表二百年來來華服侍中國的西方傳教士接受中國信徒的感謝。他說希望自己也死於中國。當他說這話時,全場近三千人為之動容,多人流下感動的落淚,全場為他們夫婦鼓掌。
老戴牧師的子女在追憶父親為神做了美好見證的一生的信中說:“親愛的父親,那美好的仗你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你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你已經守住了!現在,你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的心被戴氏幾代人和很多西方傳教士,為基督的緣故,離開他們的本鄉本土,冒著生命危險,來到中國,穿唐裝,學漢語,隻為將福音傳給億萬中國人的舍己大愛的心所深深感動,也倍受激勵!我立誌:“至於我和我家, 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
來源:http://purposedriven.blog.sohu.com/112812555.html
後記:
下麵的視頻是戴紹曾牧師在第七屆華福大會上的分享:http://www.cccowe.org/content.php?id=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