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梵高作品欣賞

(2009-05-19 14:39:18) 下一個
前幾天參觀高中畢業生美術展, 看到一個學生畫鋼琴, 變了形狀的,讓我想起梵高的作品來, 於是搜索一些梵高的作品,存在這裏欣賞。

梵高的色彩, 筆觸, 形狀都很獨特, 簡單,熱烈,樸素。 讓人驚歎的是,畫家似乎用孩子的眼光簡化了世界,去掉了繁瑣,攝取其中美的元素。他的作品裏打動人心的東西, 也許就是那種純粹質樸的情感和藝術形式。。。

The Café Terrace on the Place du Forum, Arles, at Night, c.1888

這幅畫裏,桔黃色的一片燈光是畫麵的亮點,她表達著人們來這裏休閑交談獲得心靈溫暖的主題,這也是歐洲的咖啡館文化的核心。咖啡館裏有豐富的人文情調,卻沒有山珍海味的鋪張奢華。 地上一個個磨得光滑的石子仿佛訴說著他們每天的見證:這個古老的街道, 這個古老的咖啡館,曾經有多少人來來往往,他們的歡聲笑語,竊竊私語,安靜沉思,那些生命的痕跡,都藏在這一幅穿越時間的畫卷裏。



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 c.1888  燦爛星空總是增添著世界的美, 沒有星星,河水會感覺寂寞,世界也蒙上空虛壓抑的氣氛,人們缺乏了仰望的樂趣,眼中少了一種美麗啟示。 星光和她在水中的美麗倒影像是大自然在悄悄告訴人們, 什麽是交相輝映的美妙, 畫家把這個難以言說的美麗在他的心中變成永恒, 再現在小小一塊畫布上。 原來最動人的美, 首先來自我們身外的自然。

Peach Tree in Bloom at Arles, c.1888 看到這兩顆桃樹,就想起小時後我也栽過兩顆櫻桃樹,也在一個這麽大的小院子裏,藍天白雲之下, 春風中滿樹的花兒開放時,孩子的心中最高興了, 每天都盼著累累的果實長出來。。。




The Bedroom at Arles, c.1887   畫家的臥室很簡陋, 但對他來說, 一定很特殊,那地上斑駁了的顏色 是不是他心有所思,走來走去的次數太多呢, 那牆上的照片該是他最親的家人, 不管關係好壞, 都曾是和畫家共有一份生活記憶的人們。那厚實的老木床讓人覺得有一份小小的安全,親切。 可這小小的自在空間卻並不能給畫家提供一生心靈的幸福, 人的生命需要得太多太多。。。


Vase of Flowers, c.1887  這個藍色花瓶裏插著的似乎全是野地裏采來的無名小花,沒有嬌貴品種, 任何一個單獨看來都說不上漂亮,放在一起卻十分的和諧美麗,互相襯托。 美的原理和善的原則都是這樣的吧。畫家用的背景色是藍色的點彩, 和花兒互相映襯, 與花瓶互相呼應,好和諧的景象。。。


Church at Auvers, c.1890 這個教堂, 有點兒不像真實,畫家心裏的聖地比真實更美麗。 藍色的建築, 藍色的天空, 是代表著憂鬱的心情還是安寧的夢境呢,或者兩者都有。天國的夢是人生的一個最有希望的夢,持守這樣美夢的人,在今世能夠從容,瞧路上那位向教堂走去的婦人,步履相當穩健自信。

畫家本人曆經了心靈的痛苦, 卻把這樣一個美夢留給了後人。如果畫家的生命中和這個教堂這個夢有更多真實的聯係,他是不是會獲得足夠的理智克服生的痛苦, 他的生活軌跡是否會不同呢。


Vase of Irises, c.1890   裝在這個樸素的陶瓷粗瓶裏的一束花兒,色彩低調,姿態各異,畫麵平衡感非常好。



Fishing Boats on the Beach at Saints-Maries, c.1888 沙灘, 大海, 天空的雲,和帆船幾隻, 水裏的沙和沙中的水, 渾然一體。




Gauguin's Chair with Books and Candle 高更的椅子, 簡陋的椅子上秉燭夜讀,別有一番趣味吧。高更對梵高的想法有哪些影響, 是個有趣的值得研究的問題。 




Vase of Irises Against a Yellow Background, c.1890 這束花在黃色的背景下顯得相得益彰。很舒服, 卻不張揚。
 

First Steps 這個是農家生活的快樂寫照吧,孩子總是寄托了一家人未來的希望。

Two Cut Sunflowers, c.1887沉甸甸的果實,在畫家眼裏是寶貴的收獲,用光亮的藍色背景映襯,流露出畫家心底對收獲的珍惜和敬意。

Wheatfield with Cypresses, c.1889鄉村的田間總是美的,天上的雲,遠處的山,田裏的莊稼,路邊的樹,畫家統統以圓圓的筆觸畫出來,那是他熱愛這鄉村風光的獨特方式。我們看到的有風景,也有他的風格

Olive Orchard, c.1889 這個果園,果樹似乎是一群跳舞的精靈,活的。連地上的樹影都在婆娑舞蹈。 畫家是個曆經痛苦折磨的人, 但我猜想,他畫這幅花的時候,一定是快樂的。自然帶給了他生命的快樂。

Self-Portrait with Straw Hat, c.1887畫家是個敏感的人,憂鬱的外表下是一顆真誠的心。 但對於生命的幸福來說,隻有真誠也還不夠, 理智是人的另一半兒生命。




Sunny Meadow in Arles, c.1890 荷蘭的小村莊,綠草如茵,去過以後,才知畫家的描繪是符實的。這樣的環境裏長大,畫家為何仍然那麽憂鬱, 究竟缺了什麽呢。

The Road Menders, c.1889 畫家的取材,非常現實, 修路的景象早已有之。 這幅畫不像別的作品, 給人一種有秩序生活的安寧感,三顆老樹生命猶健,仍是河邊的主要風景,兩個工人一心做工, 而路人也一心惦記家事在趕路,畫麵有種說不出來的安寧氣氛。

惋惜, 這位天才畫家究竟為何有著悲劇的一生。是性格, 是環境, 還是因為見識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苗青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laobearr的評論:

幸好今天我們這些後人不以梵高的身份地位親友關係,和賺錢多少來評價他, 僅僅以他的作品的永恒價值來看。這這個方麵, 曆史讓梵高找回了公平。

如果梵高地眼睛有穿越時空的能力, 能看到今天, 也許他當時活的會輕鬆不少。

謝謝留言!祝您愉快順利!
laobearr 回複 悄悄話 梵高也是我最喜愛的畫家之一。我有很久沒有讀梵高了。

記得有一個說法是他自己割下送給他喜歡的一個妓女的。
他一生貧困潦倒。不懂人情世故。他跟高更的關係,也是時好時壞。
唯一一直理解關愛他的是他的一個弟弟。

雖然如今梵高的作品價值連城。在世時,他的作品不值錢。他常常入不付出,有時靠弟弟或朋友接濟。
他曾經感歎:希望有一天,我的畫能夠賣到200法郎一幅。

苗青青 回複 悄悄話 盈袖好, 我喜歡梵高的畫, 很多人都喜歡, 每個人看畫心得都不同,我喜歡琢磨畫家構思的過程, 因為畫技我是外行。

這個故事是真的嗎,頭回聽說,不過我真的希望梵高有幾個好朋友。

祝好!
盈袖2006 回複 悄悄話 選的畫都很美,評點更是精彩,讚一個!
最近聽廣播,說梵高的耳朵是他酒後和高更嬉戲時背高更誤割的,為了維護朋友的聲譽,梵高說是自己所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