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史懷澤演奏巴赫 zt

(2007-11-12 09:16:11) 下一個

史懷哲演奏巴赫

前注: 有一次回家在一個基督徒書店買到史懷澤傳。 這本書用流暢平實的語言, 紀述了史懷澤一生的思想發展和他在非洲開辦醫院,在黑人中間播種文明的實踐。

他給黑人治病, 懷著悲憫之心, 但他的悲憫決不是至高臨下。 他把黑人病人當成朋友。 和黑人一起自己動手蓋醫院, 教黑人在醫院裏勞動,做助手, 甚至給他們解決糾紛。 他自己, 則要管理醫院,要手術,要籌款,要教導黑人同工, 還竟然有時間彈他喜愛的巴赫。

他的生活是十分清苦質樸的生活,那質樸生活裏內容卻十分豐富。 那是一種艱苦的,充滿挑戰的,富於思考的,但同時也是溫暖的,充滿人性的生活。 因為他的唯一目的就是幫助有需要的人。

記得誰寫過: " 平凡人的生活,不是詩篇,不是樂曲,但其實是最震撼,最感人,最凝重,最真實的浪漫與藝術。 " 這本關於史懷澤醫生的傳記那樣感動我, 因為那是一個真實的生命曆程翔實而鮮活的紀錄。

懂得人, 尊重人怕是最高的學問了吧,史懷哲用他的一生實踐了尊重生命這個哲學。 我們都已經漸漸長了經驗不要隨便敬仰崇拜任何人,因為人的品性是自我中心的。 但還是有極少數地球人,達到了擺脫自我,尊重別人的境界, 讓我從心裏折服尊敬。

史懷澤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在網上看到一篇有關史懷澤生平的文章, 收錄在這裏,以示我對他的特別敬意。


英文名稱 : Albert Schweitzer plays Bach
版本 : The Legendary 1935 & 1936 HMV Recordings
BACH 巴赫




專輯介紹:
史懷哲生平簡介
  二十世紀人道精神劃時代偉人、非洲聖人史懷哲博士 (Albert Schweitzer, 1875-1965) ,德(法裔)國人;出生於阿爾薩斯( Elsas )的一個小鎮肯薩斯堡( Kaysersberg )。這是位於法國中部的東方,與德國相鄰界的萊茵河西側地方,所以當地人以德、法語作為通用的語言。史懷哲在孩童時期即能自如地使用兩國語言。根據他的講述,家庭裏寫信時習慣用法文,著述和演講時用德文。當時阿爾薩斯正屬於德國,所以史懷哲的母語應該是德文。因為有雙語的環境,造就他後來以法( 1905 年)、德( 1908 年)兩種語言完成《巴赫傳》這不朽名作。這本書也是今日音樂學者研究巴赫的經典著作,它也是巴赫音樂最有力的福音宣揚者。

  或許是受其祖先影響(阿爾薩斯祖先中有牧師、老師和管風琴師),史懷哲極賦有音樂方麵的天分。五歲跟外祖父學鋼琴,七歲時便寫了一首讚美詩,並編寫和聲附在合唱曲的旋律中;八歲還踏不到踏板就開始彈奏根斯巴赫( Gunsbach )教會的管風琴。他傳承來自祖父對管風琴的熱情,經常關心各地的管風琴與其製作方法;同時也是一位風琴即興的高手。不論旅行或經過哪一個城鎮,一定會去參觀管風琴,其它的雜事可以棄置不顧,不然的話,他心裏會覺得惴惴不安。例如在路茲倫的禮拜堂要安置優秀的管風琴時,史懷哲專程去參觀如何安置;九歲時曾在一次禮拜中代替正式的風琴師演奏,並獨當一麵地開始在教堂禮拜中擔任司琴的工作。十五歲拜改革宗聖司提反教堂風琴名師尤金 · 孟許( Eugen Munch )學管風琴,這是史懷哲生命中第一次與巴赫的邂逅。十六歲被準許在禮拜中接替遊其納 · 孟哈的司琴工作,並在聖威廉教堂( St.Wilhelm )擔任巴赫清唱劇與受難劇的管風琴合唱伴奏。年輕的史懷哲也相當喜愛瓦格納 (Richard Wagner,1813-1883) 的作品,不管是歌劇《唐豪瑟》( Tannhauser ),或是千裏迢迢遠赴拜羅伊特( Bayreuth )聆賞巨大的連篇樂劇《尼伯龍根的指環》( Der Ring des Niebelungen ),甚至後來還發展到與瓦格納夫婦成為友誼的關係。

  十八歲到法國巴黎追隨著名的管風琴泰鬥魏多( Charles-Marie Widor, 1844-1937 )學琴,同時還拜菲利浦( J.Philip )學鋼琴。當時的史懷哲正在斯特拉斯堡( Strasburg )研讀神學與哲學;魏多教授一向隻收在音樂學校主修的學生,但史懷哲在其麵前彈奏了一首,魏多教授非常賞識他,稱許他,立刻收他作學生,同時預料他將來必然會成為一位偉大的藝術家。這位魏多教授的教育以深刻的技巧指導史懷哲,並以優美的立體感來演奏。因他的教誨,使史懷哲明白在音樂中建築美的意義。
 
  二十三歲拜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1886 )的高徒杜勞特曼( Marie Jaell Trautmann )學習鋼琴。史懷哲在二十五歲時已是斯特拉斯堡尼古拉教堂的牧師,但他同時也正在研究音樂理論,並開始管風琴音樂演奏方麵的事業。二十六歲時已有哲學博士學位。三十八歲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稍後年間,著手寫巴赫管風琴樂的詳盡書籍,一方麵也同時舉行管風琴音樂演奏會。

  當三十八歲第一次向非洲出發時,巴黎的巴赫學會不忍心使這位音樂天才被埋沒於非洲叢林裏,便贈送史懷哲一項意想不到的禮物;這是一台特殊打造足足三噸重的鋼琴,它有大風琴( Great )一樣的鍵盤,並附有管風琴踏式板( Pedal )。為了對抗非洲經年潮濕的氣候和白蟻,鋼琴的表層全部用鋅細心鍍過。這部構造異常特殊的大樂器,後來陪伴史懷哲在非洲度過半個世紀的歲月。
 
  來自內心的呼召,史懷哲決定以一個牧師與醫生的身分進入非洲,幫著關懷生命。這樣的動機,促使他在非洲喀麥隆的蘭巴倫納( Lambarena )的醫療工作長達三十五年;在所有上帝兒女中,史懷哲是實踐基督真理的一位偉大信徒,可稱為聖方濟第二。雖然在三十歲才頓悟了 “ 非洲叢林醫學 ” ,神也沒有因此奪去他的藝術生涯,更反而意外地成就他在音樂領域的恩賜。

  這位在哲學、醫學、神學、音樂四種不同領域都有卓越成就的世紀偉人,我們確實很難了解在他的生命中,究竟哪一樣比較重要。當然,史懷哲決心實踐直接獻身服務人群的時候,他已經打算放棄其它的三種事業。然而由於上帝的美意,加上他個人堅定的意誌力,上帝把四種事業巧妙、和諧地調配在史懷哲一天工作十六小時的時間表裏。

  為何身為學者、巴赫專家、管風琴建築師與演奏家的史懷哲,原本可以輕而易舉地把他的一生奉獻給音樂,最後卻反而選擇叢林醫院?原來在一九 ○ 四年(二十九歲)的一個聖靈降臨節早上,他看到了一本巴黎傳教者協會的刊物。書中全是寫一些非洲叢林需要醫療服務的呼籲,其中一篇題為《剛果區傳教工作的需要》。這篇文章這樣寫道: “ 在非洲大陸叢林中,生活著一大群不信主的土人,該地沒有傳教士,生病時沒有藥吃,他們不懂真理、知識低落 …… 凡是那些能堅決回答上帝的呼召,勇敢地說: ‘ 主啊!我要跟隨您 ’……” 。這時史懷哲口裏也跟著念道: “ 當主耶穌點頭示意的時候,懂得說: ‘ 主啊!我要跟隨您 ’ 的人,就是我們需要的人。 ……” 這時他知道自己長期曾在二十一歲那一年(一八九六年)下過決心: “ 三十歲以前要把生命獻給傳教、教書與音樂,要是能達到研究學問和藝術的願望,那麽三十歲以後就可以直接進入一個立即服務的方向,把個人奉獻給全人類。 ” 終於到了要步上人生另一個階段!接下來便一一實踐自己的諾言,除了在斯特拉斯堡獲得哲學與神學博士學位外,也在非洲醫院裏將知識與經驗結合,並把他的信仰付諸實現。他就這樣過著遵行耶穌誡命,事奉與犧牲生涯,遠離文明世界的人。

  當史懷哲決心要進入非洲工作時他也明白,即一但開始了在非洲的工作,便等於自己藝術生涯的結束。若久不練琴讓手腳因生鏽而不用,要拋棄應該就比較容易。但有一天晚上心情鬱悶,而正在彈巴赫的一首賦格時,突然亮起了一個念頭: “ 不是可以利用在非洲的空閑時間,磨練和加深自己的琴藝嗎? ” 這樣的想法萬萬也沒想到,造就他前後進出非洲十三次常隻是為了非洲醫院的募款音樂會。在這期間(例如:一九三二年西敏寺聖瑪格麗特電台錄音廣播,以及一九三六年十月在斯特拉斯堡聖歐瑞利亞教堂,為倫敦哥倫比亞唱片公司)所灌錄的巴赫管風琴演奏曲唱片,被視為音樂界難忘的成就之一(後來 Pearl 公司曾自史懷哲在 1935/36 年所錄製的唱盤中轉錄至 CD ,編號是 GEMM CD9959 )。史懷哲在歐洲旅遊同時,除了開演奏會以外,並設計、改造、拯救以免毀壞的管風琴,並將所賺的收入用來蓋非洲蘭巴倫納的醫院。這樣偉大的奉獻精神一直被世人傳頌著。

  一九五四年七月三十、三十一日在斯特拉斯堡多馬教會,為了紀念巴赫忌辰所舉行的音樂演奏會。這個活動是每年循例舉行的,但意想不到是由八十歲的老管風琴家史懷哲演奏序曲開啟了序幕。我們可從每年一月十四日史懷哲的誕辰,均在法國巴黎舉行音樂會;以及每年最接近九月四日(史懷哲逝世紀念日)的星期日下午,在根斯巴赫舉行紀念史懷哲的風琴演奏會中可看出,一位偉人受人景仰的程度。
  勿庸置疑,這位具備哲學、醫學、神學、音樂四種不同領域,且於一九五三年十月三十一日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史懷哲,是了不起的通才、卓越成就的世紀偉人,更是著名的管風琴演奏家。雖然他身上聚集多樣的天分,但讓他成功的還是來自信仰的動力與積極努力的特質。
 
  史懷哲在壯年時期,常在旅途中安排每天十六小時的時間來工作,有一次他工作到清晨四點,朋友勸他說: “ 你不應該蠟燭兩頭都燒著。 ” 而他則回答道: “ 如果蠟燭很長,為什麽不可以? ” 又有一次為了管風琴音樂會用八小時來練習,並調整風管使其達到所要的音色,從這兩件事可想而知,其一生以身作則地在過活每一秒。非洲土人的平均壽命是五十歲,所以史懷哲在五十六歲時就完成他的自傳,沒想到上帝疼愛他,讓他活到九十歲。其中有人說道,這與他每天認真工作後,在飯後習慣彈奏巴赫樂曲有正麵的關係(施義勝, 27 )。

  史懷哲的著作不僅多元且具有專業性,共計有《尤金 · 孟許》( 1898 )、《康德的宗教哲學》( 1899 )、《根據十九世紀科學研究和曆史記載對最後晚餐問題的考證》( 1901 )、《耶穌的救世與受難的秘密 —— 耶穌生平的素描》( 1901 )、《巴赫論》( 1905 法文版; 1908 德文版)、《耶穌生平研究史》( 1906 )、《德法兩國管風琴的製造與演奏風琴的技巧》( 1906 )、《原始森林的邊緣》( 1921 )、《文明的哲學:文化的沒落與再建&文化與倫理》( 1923 )、《使徒聖保羅的神秘》( 1930 )、《我的生活和思想》( 1931 )、《非洲雜記》( 1938 )、《培利幹的生活與感想》( 1951 )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苗青青 回複 悄悄話 我從他的談話中理解,他對信仰和生命有係統的哲學思考。對人活著是為什麽有自己的一套理解。

他認為人生目的是尋求內心的天國,然後盡己所能為改善外在世界做貢獻。

世界的客觀現狀總是不如人意的, 如果我們向客觀世界求完美, 結果常常失望。 但天國隱藏在人的心中, 上帝隱藏在人的心中, 如果我們有正確的指導,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向內心世界探索,就會不斷尋得財寶, 尋得滿足,尋得動力,支持我們在世上的行動。

想來這樣的人生一定是既有挑戰, 也有滿足的吧。

我在網上搜到他的其他一些論述: “The philosophy of civilization”, “The ethicas of Reverence for life“, “Out of m life and thought“,等我讀了以後, 如果有更多的心得再來一起分享。

周末快樂!




盈袖2006 回複 悄悄話 讀了好幾遍,很感動.想著是怎樣的力量促使他在非洲待了這麽多年.這樣的人真讓人敬佩.比起那些隻是為了自己的BELIEVER,真的是天壤之別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