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陳良宇的雙重人格

(2006-09-27 09:16:03) 下一個
聽人講,有些官員具有雙重人格:人前一麵,人後一麵;官場上一麵,私下裏一麵。每聞此言,總覺得有詆毀和糟踐領導的意味。不過,看到原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在中央決定對他的嚴重違紀問題立案查處之前的“表演”,方對此深信不疑。

    自今夏中央出手查處社保基金案以後,上海已有多名黨政幹部被雙規,包括陳良宇的前任秘書秦裕等人。對此,陳良宇在近期上海的幾次重要會議上,高調談及反腐敗問題。8月16日,在上海召開的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幹部大會上,陳良宇通報了上海社保基金案有關情況和原社保局長祝均一、原上海電氣集團負責人王成明和韓國璋涉案的情況。陳良宇表示,對於監督中發現的涉及黨員幹部的各種重大案件,上海市委態度非常鮮明:就是要有一件查一件,查清一件處理一件,絕不姑息遷就。他還稱,腐敗問題還處在多發易發時期,反腐倡廉工作一刻也不可放鬆。

    陳良宇還特別強調要堅決做到「八個不準」:不準通過拉關係、行賄等手段跑官要官;不準在推薦和選舉工作中以各種形式打招呼、搞串連、拉選票;不準采取授意、暗示等方式把個人意誌變為以組織名義推薦幹部;不準要求提拔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它親屬,或者指令提拔秘書等身邊工作人員;不準拒不執行上級調動、交流領導幹部的決定;不準泄露醞釀、討論幹部任免的情況;不準打探和傳播「小道消息」,隨便猜測和議論人事安排;不準突擊提拔幹部,或者在調任後幹預原任職單位的幹部選拔任用,堅決防止和糾正可能出現的各種錯誤傾向、腐敗現象。

    就在陳良宇被免職立案查處的一周前,9月19日,在上海市委舉行的常委會上,他再次表示,對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要追究黨委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的責任。當日的會議是聽取關於區縣換屆綜合考核考察工作情況報告。陳良宇因此提出,要嚴格貫徹中央精神,嚴肅組織人事紀律。他強調,凡是本地區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嚴重,以及對違反組織人事紀律行為查處不力的,要追究黨委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的責任。不過,陳良宇又指出,要理直氣壯地講上海的大好形勢,理直氣壯地講團結、穩定、和諧,理直氣壯地講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

    現在我們才看清陳良宇的真麵目,他心裏想的嘴上說的實際做的竟有天壤之別:台上大談反腐敗問題,台下卻大搞腐敗。雖然他的腐敗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查清,但中央決定中說,根據目前調查的情況,陳良宇同誌涉及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違規使用社保資金、為一些不法企業主謀取利益、袒護有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身邊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親屬謀取不正當利益等嚴重違紀問題,造成了惡劣的政治影響。

    事實說明,身踞官場多年的陳良宇人格已經分裂了。“私下裏”的表現與“公開場合”的表現產生了距離,而且差距越來越大。於是就有了兩個陳良宇,一個是公開的陳良宇,一個是私下的陳良宇。兩個不同的陳良宇成為一個“共同體”,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私下裏幹不正經的事多了,習以為常了,到了公開場合怎麽改變私下裏形成的習慣,一下子正經起來,那會有多困難?其實不然,大貪官李真有句名言:“做官在私下用不著正經”。這或許是一些有著雙重人格的官員的共同經曆和體驗。台上侃侃“三個代表”的高官轉眼因濫貪被捕的事例,這些年我們見得還少麽?

    “做官在私下用不著正經”,是一些官員自己“悟”出來的,“悟”出來的歪理反而誤了自己。可以說,當官的不正經往往都是從“私下裏”開始的,待習慣成自然之後,“不正經”便自然而然地延伸和擴張到公開場合,連在公開場合時都沒法“正經”,也就不可救藥了。到這時,正經與不正經之間的轉化也就完成了——起先隻是私下裏不正經的官員終於變成了公開場合也正經不起來的罪犯。

    透過這次“陳良宇事件”的突然出現,我們不僅再次清楚地看到了有些高官的雙重人格,而且更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了這次中央給所有的腐敗勢力亮出鮮明的“劍”!在反腐敗的問題上,不管牽涉到什麽人,有多大的困難,中央反腐敗的“利劍”決不會手軟,絲毫沒有回旋的餘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