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LingYuan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評議五四

(2019-05-04 12:16:16) 下一個
議論一下五四運動
 
今天是五四運動一百周年,在此時機,想說幾句對五四的看法,可能不太合乎時宜,但卻本乎於實事求是。
 
五四發生在清末,背景是清朝大勢已去,中國何去何從成為當務之急。像周朝搖搖欲墜之前出現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一樣,當時各種思想逬出。五四運動的思想是當時圍繞著中國應該走什麽道理所提出的諸種思想之一。
 
目前,對五四思想正統的定性為民主與科學的思想。其實這種定性與當時的曆史事實是有出入的。科學的思想在此之前的洋務運動中就已經形成,民主思想在此之前的清末新政也已經確立,後來袁世凱的中華民國實行的內閣議會製與選舉製就是沿襲清末新政的民主思想。
 
那麽五四思想到底是一種什麽思想呢? 特別是和當時其它諸思想相比,其特征是什麽呢? 其實五四提倡的是革命的思想。實質是提倡中國應該徹底消滅過去的(文化)傳統的革命道路。當時著名的口號是"打到孔家店"。行為是遊行,火燒趙家樓,在山東搗毀孔子廟等。這些行為和其革命思想是一致的。當時這場運動的領導人與推動者後來基本都成為了或者國民黨或者共產黨的領導人。用清政府當時的說法,國民黨與共產黨都是革命黨。五四之後,一批革命團體與刊物接踵而出,大大地激發與助長了革命思想在中國的蔓延與普及。
 
社會也好,物理世界也好,出現問題時,其解決方法無非有兩種。一個是革命的思想,揚棄過去,建立全新。另一種是改良的思想,革除蔽弊,保持優良。在解決清朝之後走什麽道路的問題上,中國最終走的是革命的道路。雖然當時國民黨與共產黨是勢不兩立的兩黨,但在這一點上是一致的,走的都是革命的道路,最後導致以武力解決問題。雖然國共兩黨的政治主張截然不同,但文化基礎相同,看來革命思想隱育於中國文化的內核之中。後來中國的很多運動,例如文革都有五四的影子。依靠的都是向往理想的新世界的青年學生。
 
革命與改良孰優孰劣,可能和問題本身的性質有關。但觀察自然界中的現象,比如生命的延續,是以進化的方式而非革命的方式進行的。從數學角度看,革命屬於間斷函數,是一個動蕩的過程,改良屬於連續函數,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間斷函數相比於連續函數更難於優化。從道德觀上看,革命顯然沒有進化更加溫良恭簡讓。其實,當時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麵臨著同樣的問題 (曆史往往有很強的地域相似性),日本與英國選擇的是改良的道路,實行的是君主立憲製。由當時清政府提出的清末新政中也提出了君主立憲製,但最終中國 (和法國一樣) 選擇的是革命的道路。與五四的革命道路相比,鄧小平的改革開放走的是改良的道路,顯然是更加成功的。
 
需要說明一下,這裏所說的五四,是曆史上作為一個曆史事件的五四。現在人們所說的五四,其實是一種符號,是作為一種理想模式而存在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天花麻疹 回複 悄悄話 存量多時革命可行,革命可行時溫良派隻能讓道,反之亦然。
LingYuan 回複 悄悄話 大號螞蟻: 謝謝評論。你的文章經常跟讀。在此感謝分享。
LingYua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海陬觀者: 首先謝謝你的評論。討論會使事情越來越明了。我寫的比較急,有些地方可能不是很嚴謹。但基本意思表明了。就是在鴉片戰爭甲午戰爭之後的清末與清朝廷交了退昭書之後,中國道理問題引發出來各種思想。其中可分為維新派,改良派,洋務派,保皇派與革命派等。五四運動是革命派的運動。對以後中國革命思想的盛行至少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另外我認為改良比革命更加合理與有效。

五四之前國民黨前身就已經存在,五四運動和國民黨關係很大,對其也有影響。當時沒有正式共產黨組織,但其思想已經存在。後來共產黨的很多領袖也是五四的推動者或者領袖(李大釗 陳獨秀 張國濤 周恩來 等等)。五四之後 催生了一批革命組織與刊物。傳播革命思想。

國共兩黨是對立的,但都是革命黨。都是以革命為宗旨的黨。在五四之後至今,中國都是在國共兩黨統治下的社會。曆經很多革命運動。如果改良思想統治中國,中國現在會是什麽樣?

"相似性" 的說法並不是說英日的相似性。而是說在那個時期世界範圍內的帝製與皇室都具有同樣的命運。曆史在不同地域往往有相同的時代性。比如火的應用,文字的出現等在世界各地雖然沒有聯係 但出現的時期是相近的,,說明人類的發展曆程是有一定內部規律的(到什麽時候該幹什麽是有前後因果關係的。例如不會用火就不可能有陶器時代與銅器時代等。沒有電氣化就不可能有信息化等)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五四就是當權者維穩為先,不能夠不斷改良.導致病入膏肓以後,有病亂投醫.
海陬觀者 回複 悄悄話 (之四)

其他尚有多處,無需一一詳細討論。 但有一點,比較重要。你先說 “曆史往往有很強的地域相似性”; 緊接下來 你又說英國與日本都選擇了改良的道路,都實行了君主立憲製度。似乎是在影射說,英國與日本的地域相似性,導致了這兩個國家的類似的道路。 其實,隻要仔細讀過這兩個國家的曆史的人都會知道。 日本與英國非但在曆史、文化上迥相歧異,它們所實行的君主立憲 的內容,也是大不相同的。用一把 “君主立憲” 的大傘,並不能覆蓋住所有的不同文化的 政體。 首先,英國的君王(或他的祖先) 是經由武力得到王位的。在權力結構上,這樣的權力來自比較晚近的社會階段。 日本的王室並非如此,它與神道宗教有分不開的關係。 換句話說,日本的王室屬於社會進化的更古老階段的殘留。它沒有像其它國家一樣(例如英國),進化為俗世的權力結構。 日本社會有這種保守的趨勢,不僅僅是王室,即便是普通人之間,仍保留一些中古時代的殘留;直到二戰以後,才略微有一些西方文化的衝擊。 即使不說文化,我們看曆史上的表現,也可以看出 英、日之間的迥然不同。 日本的現代君主立憲製度,伊藤博文有很大的影響。但伊藤博文死後二十七年,日本的立憲製還遠遠抵擋不住古老的日本傳統,武士階級的衝擊。 1932年的 515事件 與 1936年的 226事變 都隻是冰山的一個小角。 今天日本的立憲製度也還不是真正的民主,隻要看看重要政治人物中有多少是豪族的後代就可不言自明了。
海陬觀者 回複 悄悄話 (之三)

3)關於五四時代最有名的口號是 “打到孔家店” 一詞,也是許多人誤解了的。 這句口號並非源自 五四運動,而是源於一位在 陳獨秀辦的 《新青年》雜誌上寫文章的 吳虞。他寫了一本書,請求 胡適給他作序。 胡的序文中提到了 “打孔家店”,意思是批判那些借了孔子儒家的招牌,卻不真正實行的人。 但到了 中共的筆杆子 陳伯達的筆下,卻成了 “打倒孔家店”。 多了一個字,意義迥非。 除了陳伯達之外,還有其他人,最後以訛傳訛,變成了 五四運動的口號。 其實,胡適在寫 “打孔家店” 這句話的時候,已經是民國十年(1921年)的六月,那是 五四遊行之後的兩年了,當然不可能是 五四當時流行的口號。
胡適與當時所謂 新文化運動 的讚成者,並未說過要與儒家或者傳統中國文化決裂。 他注重的是那個 店字,即 掛著一個招牌卻販賣另一種貨物的行為。 但後來引用這句口號的人,卻把重點放到了 孔字上去,那就變成了一切與 儒家有關的都反對了。 這就為後來的 “批林批孔”、“儒法之爭” 種下了遠因。 但五四運動時卻並沒有這種思潮。

其次,你提到 火燒趙家樓 這件事。 其實這件事很大的程度也有 以訛傳訛的成分在內。第一,素來有謠傳,說 點火的人是 後來做了國民黨官員,又變為漢奸,最後因叛國罪被槍斃的 梅思平。其實那首先跳牆進入趙家樓曹汝霖住宅的不是北大學生,而是 北京高師的學生,湖南邵陽人 匡互生。當時群情激動,已無法知道是誰點的第一把火。 第二,後來有一種說法,認為是早有預謀,那是錯誤的。 當時的遊行指揮是北大學生 傅斯年,是主張抗議僅僅限於遊行,反對去 趙家樓曹汝霖的私宅的。 後來種種發展,都是意外的後果。
海陬觀者 回複 悄悄話 (之二)

2) 你所說的五四運動導致了中國的兩大政治勢力的萌發,都在革命的方向上行得越遠。 這可能與曆史上的事實不大相符。 首先,五四運動與 共產黨關係極小。共產主義的影響是在 1917年俄國的十月革命之後才開始的。在那之前,連正在北京學習俄文的瞿秋白(後來擔任過中共總書記)都沒有聽說過。瞿的認識共產主義是十月革命以後蘇聯勢力東來之時。 中共最早期的領導人,理所當然的都是些學術界中有能力聞知外洋事務的,如 李大釗、陳獨秀這些人。但在一年半以後的五四運動時,他們的影響力極小,原因是他們自己對國際共產主義也知道得不多。毛澤東那時雖然已經初步的接觸過共產主義思想(經由李大釗在北大的活動中)但還在作到法國 勤工儉學 的打算。 周恩來剛從日本回國,準備在新成立的南開大學念書。 60年後主導改革開放的鄧小平還在四川,也在希望去法國勤工儉學。 當時如果說有哪一個政治派係在努力主導政治思想的,隻剩下保持實力在南方的國民黨。 當時國民黨在北京有分支黨部,那時北大教授裏麵與學生們有聯係的如 德語教員 朱家驊(後來擔任 國民黨中央的 秘書長,在台灣是中央研究院的院長)。其他如 因五四而成名的幾個大學生,如北大的 羅家倫、段錫朋、傅斯年、梅思平,或者是國民黨員,或者是 同情國民黨、讚成革命的。 國民黨當時並不堅持一定要革命,但當時的北洋政府以中央政權自居,完全無視於其他政治派係的要求。 一直到孫中山逝世前為止,包括 中山在內,都是願意與北京政府商談,藉著所謂的 國民會議,用和平手段達到改革。 但北洋政府因為 開放對話對自己一方不利,拒絕協商,於是最後弄到隻能兵戎相見。
所以,五四並沒有使革命團體立即湧現,那可能是中共官方的正式說法,但事實上,北洋政府幾年來的顢頇態勢,早已在社會上失去了支持。 一到巴黎和會上挫敗,就失去了最後一個正統性的藉口了,因為實際上它無法在國際上捍衛中國的權益。
海陬觀者 回複 悄悄話 (之一)

本來 五四運動所標榜的原則之一是德先生,也就是 民主,那麽似乎應該容許 百家爭鳴 的空間。 但是,我此處必須對你的文章提出異議,因為我覺得你似乎誤解,或者說 錯認了幾項重要的事實。

1)五四運動 發生於 民國八年(基督教紀元 1919年),也就是說,它所麵臨的世界,是反清革命成功以後七年半以後的世界,而不再是愛新覺羅氏君臨天下的清朝了。 這多出來的幾年,是影響非常重大的。

首先,在此之前的民國六年(1917年),發生過 宣統遜帝 複辟的事件; 主其事者 是辮帥張勳(因為他手下的軍隊都還留著辮子 而得名)。複辟旋即失敗,因為那個時候,仍然擁護帝製的遺老遺少已經寥寥無幾了。

另一樁重大的事件是 發生了延續四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中國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雖然與歐洲列強並無親疏之分,但還是正式的對 德、奧等國的同盟國宣了戰。 但雖然站對了邊,成為戰勝國之一,到了民國八年(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中國的權益仍然被犧牲。戰敗國 德國在戰前曾經在中國擁有租借地膠州灣(即現在的青島市及其郊縣)因為日本曾經派遣軍隊侵入青島,並駐留不去,和會上決定將德國的租借地轉交給日本。 這是 五四運動 發生的基本導火線之一。 當時的北洋政府,亦步亦趨,按部就班,在法理上等等一切站得住腳。但和會上主導地位的英、法等國,卻不於理會,將作為戰勝國之一的中國,在山東的的主權當作籌碼,交給了日本。 巴黎和會上中國政府的外交挫敗,便是五四運動的導火線,使得許多學生不再能忍受,隻得走上街頭遊行抗議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