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見證曆史:潘多拉之盒的開啟還是黃金時代的來臨(完)

(2007-01-03 21:20:27) 下一個

見證曆史:潘多拉之盒的開啟還是黃金時代的來臨

 

20061211號應該可以列為一個曆史性的日子:經過5年的保護期,中國大陸按WTO條款全麵對外開放市場。胖子本人並不是個悲觀失望的家夥,但對這一時刻從心底發涼,因為按照自己的推論07年絕對不是好過的一年,這對全世界都一樣。

希望自己隻是杞人憂天吧。另外胖子並不是要人身攻擊,隻是就事論事。

一.疑問的起點

胖子對WTO的疑問來自於一個知名右派。對於右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評判。“知識越多越反動”說的就是他們。改革開放後右派都平反了,他們受的苦大家都知道了,不過為什麽受苦就推到了領導人身上。中國絕對是個人治的國家,這也沒什麽不好,幾千年不都是這麽過的?反正作為領導,好的你占頭一個,壞的也得擔著,髒的爛得一樣也是你的。所謂職責二字,職務和責任而已。胖子一直認為看人要看他做過什麽,然後再聽他說的,如果能同時結合當時的情況加以分析,基本不會有大差錯。判斷一個人的能力並不在於其吹了多少,而在其做了多少並且成功了多少。

對於中國加入世貿當時的主管是誰大家都心知肚明,他的政績也有目共睹。實話實說,不入世貿現在的外匯儲備根本不會過萬億,更別提什麽取消農業稅。(說句題外話,胖子個人認為農業稅的取消絕對應該是中國經濟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一筆,這是現代化的標誌之一。)但從另一方麵說,除了失敗二字還真沒別的評價。到他交班時,中國原有的工農商學兵說法在胖子看來變成了變成了工農商學兵官匪,官匪全麵發展,兵靠邊站,商還可以,工和學已經基本被玩死,農半殘。具體來看,官已經站到了對立麵,黑社會壯大,軍人不讓經商後靠邊站了,商人有發展但稅也高,工人下崗大學擴招慘不忍睹,農民負擔重是永遠的話題。雖說並沒有人能負全責,但該擔的也跑不了。打著減員增效的旗號讓工人下崗後高唱“從頭再來”是胖子見過的最無恥的事情之一,這種絕戶的手段使用的冠冕堂皇令人發指。就實際效果來說,經濟上現在的利潤大戶是壟斷國企沒錯,但其增加的利益能否且是否抵消減員效應帶來的消極麵影響還不為人知,政治上是完全砸了毛主席用幾十年建立起的為人民服務的金字招牌,所謂的國企改革造成了“崽賣爺田心不痛”的情況,眼裏隻有錢卻忽視了民心這個基礎(也叫無形資產),見小利而忘命啊,失敗。

大學擴招是另一個流氓做法。商業上的“延期支付”用得挺好,可結合了“我下台後哪管它洪水滔天”這種陰暗解釋就讓人不寒而栗了。的確八十年代的小太陽們最多可能有六個老人養著,可有幾個人有這種條件?烏洋烏洋的應聘大軍不但熄滅了一代大學生的希望之光,擴招後造成的畢業即失業的結果基本上堵死了工農子弟的高等教育之路。雖說高教貴族化全世界都一樣,但畢竟人家沒有完全堵死窮人的學習之路。涸澤而漁的後果是將來的顆粒無收, 誆進大學騙完錢後一腳踢出丟給社會,事情做得這麽絕,政府幾十年來積累的信譽隻賣這麽點嗎?換一個角度講,大學擴招也在揮霍著前人的另類政治遺產,沒有李鵬總理當年犧牲自己名譽及政治生命的絕然處置,現在的大學生會這麽老實……

沒有牛市沒有熊市的中國股市經曆了十年仍然半死不活的原因一目了然,有經驗可循的新生事物被人活活玩死令人瞠目結舌,這都是怎樣的牛人才行啊。至於其他所謂的消氣外交等等等等,全部是大肆揮霍前人留下的資產。現在看來,毛主席當年反右真是有道理啊,這幫嘴大手低的家夥除了吹牛敗家外什麽都不行。

無形資產和胖子關係不大,也就是作憤青狀喝點小酒罵罵娘罷了,有形資產就不一樣了,至少胖子父母的養老金,醫療也在裏麵呢。麵對一個幾乎把所有的事情都幹的失敗的讓人戳著脊梁罵的右派,胖子憑什麽相信他關於入世的決定的正確性?即使現在的經濟數據還對他有利,不要忘了“保護期”三個字。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懷疑並不是否定,但疑問由此而起。

 

二.FINANCE 4P05

有了疑問就要自己去尋找答案,胖子的突破點選在了近來熱門的外匯儲備以及人民幣升值。一萬億的美金外匯儲備存底聽起來好多,實際上滿不是那麽一回事。按書麵的解釋,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與公司的不一樣,隻有資產(ASSETS)和負債(LIABILITY)兩項,沒有業主產權(OWNER'S EQUITY)。其中外匯儲備(RESERVES)是央行的負債,央行必須保證有能力在任何時候兌換其本幣。對國外銀行來說,一般不需要保證全額儲備,隻要達到一定比率即可,叫預期準備金比率(DESIRED RESERVE RATIO)。但國內的情況就不一樣了。眾所周知,國內現在還沒完全開放貨幣兌換,手裏的一萬億可是真金白銀換來的,至少賬麵上值差不多8萬億人民幣。由於不對外開放,外資要合法進入中國隻能走央行,同時出也一樣,這就有個擠兌問題。商業銀行遇到擠兌還可以拆借,央行就麻煩多了,因此手裏必須有足夠的外匯備著。

按胖子的理解,央行手裏的一萬億美元並不是可讓人放心隨便花的錢,外麵隨時有人盯著找機會擠兌。以下的流程屬於胖子自己推測,如果有錯的話請行家指點更正,胖子不勝感謝。假如胖子以火星人的名義手裏拿著一億美元(流口水)去中行總部說投資,存款,結賬等等等等,中行馬上給胖子大約八億人民幣。這八億的來源可是有講頭的,為了控製人民幣匯率穩定,這八億是增發的而不是已有的。換句話說,央行現印了八億給胖子。胖子手裏的錢自己可以隨便花,而央行必須防備著胖子發神經什麽時候把錢換回來。這就決定了對央行來說這一萬億美元是負債而不是資產。但不管怎麽說,手裏有錢總比沒錢好!一萬億年息5%的話,有五百億哪,一年一個比爾蓋茨。

寫到這裏就連胖子自己也覺得入世就是好,好,好多的錢哪!不過天下沒白吃的午餐,買兩份吃一份扔一份就是笑話,當不得真,這麽多錢的債務多大的責任啊,萬一出問題怎麽辦?這個問題在世貿全麵開放之前還好說,金融保護沒人擠兌得了,開放後就不好說了,胖子水平不夠,現在還看不見央行的答案。其實美國人也麵對這個問題,隻不過人家的債務是直接借的,而答案也很簡單,印鈔機,航母和核彈頭。

人民幣升值的問題實際上好分析,還拿胖子手裏的所謂八億開涮,如果兩個月後人民幣忽然升了10%,手裏一下子就有了八億八的胖子發神經要換回美元。一點一億拿到手後胖子溜了央行哭了:我這一千萬美元的窟窿誰來添?隻能是國家。人民幣升值的同時中國出口也會受負麵影響,這也是為什麽國家死頂而全球施壓。考慮到外貿在中國經濟體係裏的比重,升值的影響可不光是經濟上的,政治上的安定團結才是大頭。

所有的一切的一切都將隨著全麵開放的到來而改變!機遇,挑戰隨之而來。就胖子來看保護罩沒了隻是喜憂參半,真正的要害是人。“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並不隻是說的。漢奸年年有,明年將會更多。國內的所謂經濟學家為了現有的骨頭就咬得不亦樂乎了,明年被人喂上了大肉還不瘋了?更何況那些有經驗技術的精英?鄙視。

 

三.天下沒人是白癡,除了我

胖子在網上逛的時候常常看到有人鄭重其事地說:“中央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問題是, 誰不是呢?就算是日本的小泉和安培,做的也一定是其認為對本民族最有利的事。從現在的經濟數據看,中國加入世貿絕對是利大於弊,一萬億的真金白銀揣在兜裏而美國反而陷入雙赤字的經濟漩渦和戰爭泥潭,財大氣粗的中國商人也可以全球收購了。一切看上去是這樣美好,可事實又如何?當聯想收購IBM電腦部時,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國內的合資獨資企業有多少?我們現在沾沾自喜的事是人家幾十年前就幹過的,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啊。胖子現在總有一種錯覺,好像自己站在水邊看人釣魚。釣魚人事先總要在水裏打窩,也就是先灑上好多魚餌把魚招來然後再釣。誰能保證過去的五年是人家在打窩而廝殺在即呢?釣魚的餌和釣餌的魚總有一方要失敗,釣魚人有無數的餌,魚隻有一條命。

目的是胖子分析事情首先要考慮的。就入世來看,美國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得到任何好處,他們放棄了幾乎整個紡織行業以及玩具,小家電和日用百貨,難道腦子裏都進水了?欲將取之比先與之放之四海皆準,除了巨大的利益,還有什麽讓他們能夠忍受這種損失?陰謀二字浮現在胖子眼前。眾所周知,美國以其發達的農業,製造業和金融服務業聞名,農業靠的是土地資源優勢,製造業是技術,而金融服務業是資金及信譽。平心而論,這三個行業的優勢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同時超出,而它們對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海量的農產品例如大豆小麥衝入國內市場,二十幾萬人民幣買輛頂級林肯,國際上最好的理財專家上門服務等成為現實,國內的商家如何競爭?更何況在這三個產業裏已經沒幾個成規模的中資公司。理想主義現在已經沒了市場,當外商以兩倍的工資挖角,又有幾個骨幹精英能不屑一顧?物美價廉是競爭的不二法寶,當國家級突然對上了世界級,能活下來幾個?抗日時蔣介石以空間換時間這招已經用得差不多,五年已過。剩下的選擇除了主席的農村包圍城市,隻有汪精衛的全麵合作了。

很明顯政府已經在解決種種問題,胖子對農業稅的取消欽佩不已,因為中國的主要問題就是且隻有農民問題。農民沒事了一切就都在可控範圍內,而就算由經濟問題引發了所謂政治問題也不會傷筋動骨。胖子看懂了這點但對工業金融業的對策依然一頭霧水沒什麽好辦法,不過信心還在,至少現在還有明白人幹髒活擦屁股,不像右派們隻顧自己爽狂拉。

 

四.吃飯的家夥,也論刷盤子與讀書

西遊記裏經典的一段是猴子的金箍棒被妖怪收了,吃飯的家夥沒了隻好去找救兵。中學時上政治課有很大篇幅講生產力生產資料生產關係,現在看來也是關於吃飯的家夥,隻不過對象是國家。胖子認為對單獨的個人來說,吃飯的家夥不外乎身體,技術和錢。能打能殺的要麽去軍警憲特吃皇糧,要麽去道上收保護費搶劫等,幹著當年梁山伯好漢們的勾當。絕大多數人吃的是技術飯,種田做工經商當官等都算。至於把錢當吃飯的家夥的很少,因為必須有基數足夠多的錢來生錢,假如胖子手裏有一百萬,5%的利息一年的收入就有五萬,基本的吃穿用度都夠了,一千萬的話每年五十萬就美了,一億的話,白日夢該醒了。這三者拆開了單看,水平不同也就體現了價值的不同,高級技工教授等掙的就是比低級的高,手裏錢多的賺的就是比錢少的足,長袖善舞嘛。你要是能單拳擊碎星辰全世界都是你的,街邊收保護費的小混混當然比不了(玄幻小說看多了)。當然它們也是密不可分的,兩兩結合比單一的強,甚至可以以兩弱勝一強,靠身體本錢吃飯可能隻能成為一般的小姐,結合了技術被人包養的可能性大增,技術好的話就能是頭牌了。

對國家而言,由於世界已經被瓜分的差不多跑馬圈地基本沒戲了,吃飯的家夥也就變成了糧食等基本資源(農業以及石油,木材,礦產等基本資源),製造能力(工業)和錢(商業)。具體來說,蘇聯的製造能力發達但缺錢糧,最後崩了。中國原來沒錢(商業)隻好改革。印度拉美等國由於沒有製造能力,隻能給人打一輩子工保持溫飽。歐美等國由於三項基本平均,一直很富裕。胖子以為中國解放後的發展重點基本可總結為工業,農業(改革前),商業,農業,工業(改革後)。耕戰二字是秦朝統一中國的基本經濟國策,改革前也如此,隻不過“戰”是為了自保。中國政府對農業的發展保護不遺餘力,畢竟農村亂了中國也就完了。而農業稅的取消讓胖子對政府第一次有了一點信心,畢竟剝削了整個農民階層快六十年,終於有人管了熬出頭了!工業商業的利潤已經成長到足以反哺農業這個中國幾千年的老大難問題,宿命裏的朝代更替第一次因為沒有了土地兼並農民造反這個誘因而有了不流血的解決辦法,盡管具體情況還有待觀察,但黃金時代的來臨並不是童話。寫到這裏又不禁想到毛主席,當年上山下鄉一是為了疏散人口備戰,是不是讓城市裏的人多接觸農村農民也是其目的之一呢?

前一段刷盤子與讀書的爭論在胖子看來講的是製造能力和錢的衝突,愚蠢小豬人在日本精準地看到了這點,胖子佩服。雖說刷盤子(商業)的利潤很高,畢竟無根之萍經不起風吹浪打,不像製造能力那樣有根基及穩定。不過小豬的刷盤子論並沒有說明刷盤子的有沒有欠人情債等債務,是否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如果胖子不但家裏有人要養還欠了一屁股債,還是先多刷點盤子把債還了再勒緊褲腰帶讀書吧。現在好像已經開始還以前欠農民的債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不論刷盤子還是讀書都是吃飯的家夥,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過上好日子,有條件讀書了沒人喜歡刷一輩子盤子。

日本人給胖子的感覺是死板,一條路走到黑,而中國人就圓滑的多了,這恐怕是民族性的不同。中國人骨子裏都是農民,往上數祖上基本上全是,就算讀書也要號稱耕讀傳家。如今留了學鍍了金買了房自己院子裏也一樣是要種點東西的。日本人骨子裏是啥不知道,胖子接觸不多,A片應該不具有代表性吧,畢竟歐洲的美國的也不少。圓滑點會走彎路但畢竟死不了,一根筋萬一撞上南牆就慘了。如今世界變化快,傷了筋骨可不一定有機會緩過來。不過圓滑也很讓人頭疼,抗日時偽軍比鬼子多就是證據,大家都要養家糊口啊。孰是孰非一個人一個說法,反正至少胖子自己覺得農民性挺好,畢竟是自己的根啊。

有點跑題了。

中國既然已經走上了改革向錢看的道路,後悔藥是沒得吃的,要想繼續發展,關鍵看下一步怎麽走。吃飯的家夥就這麽幾種,又大又全又好的好像除了美國歐洲外就沒了,日本沒資源但傍上美國也能買到該要的東西,老毛子還在賣石油攢錢發展,其它數得上的基本都是賣資源的出身,加拿大澳洲新西蘭莫不如此,以至於前一段澳洲人都叫開了我們才是第三世界國家,出口基礎資源給中國拿回來成品。中國靠賣資源基本沒戲,進口還來不及。出口賺錢幹了幾年外匯儲備高的全世界都傻了怕了眼紅了,這種好事能讓你一直幹下去?到頭來還是得走製造業的路,正如同小豬的讀書建議。隻不過轉型沒那麽簡單,一要看內部同意與否二要看外部環境。入世後保護全開決定了中國經濟在2007年絕對是個拐點,要麽一飛衝天要麽一蹶不振。胖子之所以覺得如此是因為中國早讓人盯上了,裏根用了八年把蘇聯搞崩了,世貿給了中國五年。而且人家要的不光是國家兜裏的真金白銀,還有吃飯的家夥。

 

五.空頭多頭,布局

農業穩定了對中國來說是基礎,保本了不會大亂,但要發財還是得靠工商業。網上所謂專家和經濟愛好者們給胖子的感覺是比較極端,看空的多半有在國外生活的經驗,極端自卑的恨不得經濟明天就崩潰,看多的大部分沒和外麵有過具體接觸,有的自大到覺得中國很快就是世界第一。胖子本人算是個空頭,但也不想靠指名道姓的批駁多頭專家來博出位,沒什麽意思,還是就事論事比較好。

首先,中國最近這幾年的發展有目共睹,這也是多頭的主要依據,不過具體的大環境就沒人說了,五年保護期內的小利讓人吃的心花怒放,等開放後麵臨真刀真槍的競爭沒人管,先把眼前的東西摟到手再說,小農意識的短視表現的淋漓盡致。這五年賺錢賺得的確很爽,一億件襯衣換一架飛機也幹,不過襯衣全球每人十件的話市場需求最多六百億,國內對飛機的需求六百架可打不住。其次,這幾年發展的代價是不光是環境等公眾可見的東西,明麵上沒人注意的更讓人傷心,單就基幹行業說,現在已經基本把當年攢下的家底賣光了,機械,化工,日用品等還有幾個著名國產品牌?全合資了。整整一代人二十年積攢的家當幾年賣了,能不賺錢嗎?再次,就算是在保護期內賺錢別人也不會讓你好過,石油,銅,鐵礦石哪一個不瘋漲?中國黑洞雖然吸進來的是資源但利潤自己並沒留下多少,全讓別人拿走了。仔細想想,解放後之所以反修不就是現在這種情況嗎?一方是要讀書建立自己完善的工業體係,另一方要刷盤子老婆孩子熱炕頭,結果是戰爭策略被運用一方暫時消失了而我們這些子孫後代正在享受工業化的碩果。當年劉少奇的造船買船租船論現在死灰複燃,而其惡果很快就會展現。

說到空頭,還是按本文開始時胖子分析事情的辦法走實際情況。911後巴菲特公開說他不會賣股票,因為“沒有什麽比同美國打賭更愚蠢的事了。自1776年以來,這種打賭就從未贏過。”胖子覺得要是加個“在經濟上”的定語才算合適,畢竟算上打印度美國被中國在戰場上拍了兩回半。考慮到巴菲特的保險業務911時損失慘重,這說法就算了。不過從經濟麵上看,美國的確戰無不勝,和解放軍解放後在戰場上的表現有的拚。往遠了說,買曼哈頓島勝之不武不提也罷,買進阿拉斯加恐怕是曆史上最劃算得地產生意,一戰二戰入市的時機掌握的恰到好處回報豐厚,利潤高的讓他們吃了快七十年。往近了說,當年老毛子七十年代陳兵百萬全世界誰見誰怕,中國剛開始自衛反擊戰時北邊邊境上人都疏散了,裏根從經濟上卻生生把蘇聯拖垮,過了十年後就煙消雲散了。日本人八十年代牛差到指著鼻子說美國人懶,《日本可以說不》,結果一個廣場協定泡沫了十幾年,近來才緩過來。至於東南亞四小龍,讓他死到時候就得死。

提出這些列曆史並不要鼓吹證明什麽,隻是羅列事實好讓人思考分析。實幹和吹牛的區別大家都看得出來。如果寫簡曆的話,人家這份總比中國改革後要拿得出手吧?這玩意不是張嘴吹牛吹的出來的,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說句題外話,中國的簡曆從解放到改革前絕對是世界第一,比美國的靚麗多了。) 在經濟領域要說狠,胖子覺得這些國際資本家才真算的上頭份,國內才有十幾年的經驗而這幫家夥有上百年,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好多人對索羅斯佩服的五體投地覺得這類炒家無堅不摧,胖子承認這些基金很厲害,不過他們幹的也就是搶點浮財罷了,雖然犀利但畢竟隻是戰術上的成就,真正戰略上的東西才見真本事。大音稀聲大象無形,打家劫舍分浮財沒什麽,打土豪分田地才是真的利害。昨天看了新上的電影《APOCALYPTO》,裏麵的主角叫囂說“這片林子是我的,我的兒孫以後也會在這裏打獵。”斷了你的根看你怎麽折騰,更別提兒孫了。

按已有的情況分析外資的布局,他們明裏壓迫中國央行升值人民幣,同時抬高基本資源的價格,人民幣升值了自然影響出口,而基礎資源漲價減低利潤,總之就算這五年讓你放開了賺錢也不讓你過的舒坦;暗裏一如既往的大肆收購基幹產業以達到控製的目的,為保護期過後布局。

全球的資本家一起在下一盤最大的棋,這盤棋叫國際經濟,贏得人當老板,輸的打一輩子工。

 

六.板刀麵還是餛飩

拉拉雜雜說了這麽多才剛開始進入關鍵,看來胖子的廢話能力還可以,以後實在混不下去可以去起點寫小說糊口。嗬嗬。看過水滸的人都知道板刀麵和餛飩的典故,胖子以為外資出的就是這個雙選題。如果人民幣問題是短期的一刀砍死的板刀麵,各種基幹行業的收購問題就是長期的給人點希望的餛飩。

人民幣問題胖子在上麵已經說過了,鑒於中國對外貿的依賴,升值後出口麵臨的壓力很可能是毀滅性的,同時讓國際炒家在外匯市場上有利可圖,因此政府的保護也是不遺餘力,就算最近美國的金融大佬全來了,麵對的也隻是不鹹不淡的太極推手,托就一個字。不過托能抗多久呢?胖子在這裏開始張嘴胡說:托的越久將來的風險越大,風險越大活下來的機會就越小,積重難返。維持匯率的穩定甚至穩中有升保證了經濟的平穩,但這種穩定是以貨幣投放量為代價的,成本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如果突破了市場的承受能力就會導致崩潰。具體來說,當人民幣的發行量達到並超過了整個中國以及周邊國家經濟規模的接受限度,災難就會發生。舉個例子,2升的可樂瓶子灌1升水綽綽有餘,如果加壓後3升是其容量的極限的話,超過3升就會爆炸。對國家經濟而言,如果人民幣始終保持在小規模範圍內波動,外資的進入必然導致貨幣投放的增加,大規模的增加最終會出現通貨膨脹貨幣貶值,進而引爆銀行問題從而波及整個經濟。假設中國經濟的規模是100而外資進了30,短期內無法消化新入資金的已經到達極限的市場必然會給予正確的反映:通貨膨脹,因為貨幣可以瞬間投入而實際資源的產出需要時間。胖子之所以稱人民幣問題是板刀麵是因為如果升值的話國家經濟的損失立杆見影,如果是死抗或者隻是微調的話最終會導致金融危機,如果貶值呢?餛飩來了。

如果貨幣貶值,作為國家經濟中“吃飯的家夥”的各種基幹行業就會被外資廉價收購走,進而“買斷”整個經濟,經濟拉美化就是最終結果。價格100萬實際價值60萬的產業如果賣50萬怎麽著買家都不會虧,更何況買家的數量多而且有的是錢,大範圍收購就是了。一些利潤高的生意如銀行業等吃香了,賤價被人收購後絕對利潤好,畢竟是很賺錢的生意。而一些單位利潤低量大的行當例如食品,日用品等正好適合中國的大市場,也很有前途。

總的來說,外資現在叫囂人民幣升值的目的是為了短期獲利,同時增加中國的經濟風險從而誘導經濟危機,危機後抄底全麵收購基幹產業進而控製整個中國經濟。具體來講等全麵開放後衝擊金融業並抬高農產品價格,如能引發危機(無論是經濟的還是政治的)則套利待機,等各行各業的價格到底時全麵收購。如沒有危機就隻控製基幹產業,隻不過利潤會少且達不到控製經濟的目的。危機本身其實容易製造而外資也善於製造,97年進攻香港其實就是要給個警告加出口氣,要不然幹嗎選97年?賺不著錢也要惡心惡心你。好在是頂住了,要不然裏子麵子全沒了。不論如何,板刀麵和餛飩的選擇是擺出來了,如果應對不好的話還沒準兩樣通吃。在胖子看來板刀麵雖然難吃但畢竟還有活路,餛飩就基本斷子絕孫了。要想有所突破就隻能看領導的能力了,好的話像當年毛澤東一樣打破了兩大超級強國的夾擊確立國家地位,壞的話看戈爾巴喬夫就夠了。拋開政治麵單講經濟,血淋淋的經濟拉美化意味著不管多努力,打工的永遠不能變成老板,想出人頭地隻能當買辦。到時候海龜就又吃香了,為什麽要說又字?嗬嗬。

 

七.托,拉,打

板刀麵和餛飩的選擇題讓胖子來做也沒什麽辦法,畢竟不是一個層次的東西,就算胖子看到了,兩眼一摸黑也具體解決不了問題。不過總的來說也有點兒思路,真的假的有用沒用就是說說,灌水而已。

一是蔣介石的以空間換時間,具體就是“托”一個字,托的目的是為了增大經濟規模以減低外資進入帶來的貨幣衝擊的風險,換句話說就是把2升的可樂瓶子換成大啤酒桶來裝更多的東西。增大經濟規模不隻是麵向國內,如果能把日本韓國乃至整個亞洲都拉上就沒事了,不過雪中送炭難錦上添花易,基本上可能性不大。托的另一個作用是降低外資的年均回報,一年內和五年內賺50%的年均回報是絕對不同的,夜長夢多對外資一樣有效,托的越久風險越大回報越低。

二是汪精衛的全麵合作,“拉”,拉歐盟對付美國甚至拉美國對付歐盟。畢竟歐元的威脅對美國更大。王朔小說裏段子很經典,上街打架碰到弱的喊誰怕我,碰到強的就改成誰怕我們倆。實際上單從匯率上看中國已經在這麽做了,對歐元的貶值就是為了把它拱上去出頭,先出頭先死。

最後的絕戶手段就是打台灣減輕內部矛盾,犧牲台灣拯救全國。正如美國在經濟領域的強勢一樣,中國自49年就沒輸過一場戰爭,在軍事方麵全球第一。不過戰爭這東西畢竟越來越不得人心,以己之強克敵之弱聽起來很爽,畢竟要死人的而且全球都看著。當年64隻坐著坦克用輕武器開火就被全球基本孤立了幾年,動重武器攻堅?各方麵的成本可夠高的。

 

結語

    其實隻要是中國人基本上心裏都清楚國內的問題,按中學時學的政治,胖子以為改革前是生產力方麵而現在是生產關係方麵,也就是分配。幾十年自家人積累的家當是賤賣給友邦以換取某些人買辦的地位還是讓當年付出全部青春汗水的一代安享晚年,盤多拉之盒也好黃金時代也罷隻取決於分配的公平與否。隨著2007年的到來,剩下的可供解決內憂外患的時間不多了。

實話實說,中國現在的情況就是內憂外患,“不反腐亡國反腐亡黨”絕對會作為經典的冷笑話載入史冊,分配問題是當之無愧的內憂;而外患是外部磨刀霍霍的獵食者,畢竟現在最肥的肉就是中國。說到肥肉,胖子忍不住要提到所謂的金磚四國(BRIC)。外國人打開手電國內的好多人就敢順著往上爬,知道糖衣炮彈是什麽不?就胖子看BIRC是一個獵物目標名單,已殺過一遍的前蘇聯,瞄著的中國以及未來目標印度巴西。金磚金磚,自己能用的才是,自己煉出來給別人用的和紅磚有什麽區別?人家吹捧兩句就暈了,真是好騙啊。

回顧中國近現代史,胖子一直認為當年蔣介石講的“攘外必先安內”實際上很有道理,要不是太祖第五次反圍剿時重掌兵權,中國35年就沒有光頭口中的所謂“內憂”了。在內憂外患這種鋼絲上走成的曆史上好像除了解放後的太祖沒別人,蔣介石走到最後摔到了台灣,成了被別人解決的內憂。兩線或多線作戰好像曆史上鮮有成功的,拿破侖,希特勒就是注解。

現在這麽大的國家這麽多事,具體怎麽走像胖子這種水平的沒人能知道。不過到底是除內憂去外患還是走鋼絲也就是最近的事兒了,外患已經逼上來,樹欲靜而風不止啊,難不成還真是開完奧運就不過了?胖子唯一知道的是,分配問題解決不好就開啟了盤多拉之盒,解決好了就是黃金時代的來臨。

能分到自己手裏的東西才是好東西。

 

                                            胖子潛水萬年於20071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