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igator's webpage

Alligator is one of the oldest animal in the world. It is brave with a love heart.
正文

曼哈頓,一段曆史

(2007-04-09 18:45:36) 下一個
  從荷蘭人在曼哈頓建立新阿姆斯特丹殖民地,已經過去了近400年。無須複述這四百年激動人心的歲月。曼哈頓之所以與其他任何城市不同,是因為它擁有活著的曆史──也就是說,它的曆史不僅僅保存在檔案館裏,還浸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與它的居民一起呼吸。它的一切曆史都是現代史。
  本文涉及的一切曆史事實,年代和數據,都沒有經過查證,所以不能作為更進一不研究的依據。作者隻是按照自己的感觸而寫,僅此而已。
  
  1 華爾街,一個城市的邊界
  
  北方的印第安人為了價值28美元的玻璃珠,把整個曼哈頓賣給了遠道而來的荷蘭人。但是他們很快就後悔了,因為荷蘭人人數很少,裝備並不精良,看樣子屬於很容易欺負的類型。他們的帆船停泊在曼哈頓最南端的幾個簡陋的碼頭,這個區域後來被稱為“南街海港”(South Street Seaport)。在更北的地方,就沒有荷蘭人的影子了,那裏是大片鬱鬱蔥蔥的森林,從來無人打擾的草地,在草地上悠閑覓食的野牛、野鹿,甚至還有令人恐懼的棕熊。
  
  印第安人的遊獵隊伍經常越過哈萊姆河,進入曼哈頓島的北端。當時,曼哈頓和美洲大陸並不是完全分開的,所以我也不知道印第安人究竟是直接騎馬衝殺過來,還是牽著馬匹涉水過河。他們一直衝到今天的中央公園的地界,沒有任何人阻攔;他們殺死了幾頭雄鹿,取下了漂亮的鹿角,然後繼續信馬由韁地南進,一直衝到今天聯盟廣場(Union Square)的地界,在那裏,他們或許看到了一些零散的荷蘭人的耕地,地裏的莊稼長的並不算好,因為荷蘭人還不熟悉這裏的氣候和地力。
  
  聽說印第安人從北方呼嘯而來,荷蘭殖民者早已恐懼得拋下耕地,向南躲進了人煙稠密的地界,也就是今天的下曼哈頓(Lower Manhattan)。誰都知道,印第安人作戰的規矩向來是不分男女老幼,格殺勿論。雖然鄰近的印第安酋長早已與荷蘭人簽訂了和約,但印第安部落如此眾多,誰也不知道這些騎在馬背上的壯漢是朋友還是敵人。
  
  有幾次,喝醉了果酒的印第安騎手在下曼哈頓邊緣殺死了幾個荷蘭人。他們偶爾衝進荷蘭殖民者修建的街道,搶掠一些東西,然後又懊悔地表示這是一次誤會。曼哈頓城裏隻有十幾個武裝的荷蘭士兵,他們束手無策地看著印第安人在離自己不到一英裏的地方遊蕩──天知道這座城市還能維持多久。
  
  或許是在1640年的某個農閑時節,荷蘭人終於決定保護自己了。在西印度公司的幫助之下,荷蘭殖民長官在曼哈頓城的邊界修建了一堵簡陋的圍牆,它從今天的百老匯開始,一直延伸到東河,也就是靠近南街海港的地方。這樣粗製濫造的防禦設施,在歐洲或許抵擋不住正規軍一個小時的攻勢,但是用來對付印第安遊牧部落已經足夠了。
  
  1653年,荷蘭人與英國人開戰了。英國人是比印第安人可怕百倍的敵人,他們雖然自稱文明,在征服異己方麵卻遠遠超過野蠻人。英荷戰爭是一場耗盡雙方國力的世界戰爭,英國人在北美采取了積極的攻勢,他們多次殺進年輕的曼哈頓殖民地,並且於1659年推倒了這堵搖搖欲墜的牆。當然,後來荷蘭人又重建了這堵牆。
  
  戰爭剛剛結束,商業活動就再次繁榮起來。幾個證券經紀人為了交易債券,決定每個星期都到城市邊緣的牆下麵舉行集會,原因很簡單──這堵牆可以擋住冷風,讓經紀人覺得稍微舒服一點。這些經紀人就成了最早的投資銀行家。在做交易的時候,他們把手裏的債券扔在地上,供買主挑選,和今天街頭出售“I Love NY”T恤衫的小販沒有任何區別。下午4點多鍾,天氣漸漸寒冷,他們就互相握手道別,收攤回家了。
  
  又過了幾年,英國人占領了這個殖民地,並把它的正式名稱從“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改為“新約克”(New York)。英國人帶來了更加強大的軍隊,印第安人再也不敢南下騷擾了,所以城市的界牆就沒有必要存在了。大約在17世紀末,這堵牆已經沒有了蹤影,但證券經紀人仍然習慣在舊日的牆角下進行債券交易。沿著舊日的地基,英國人修建了一條狹窄的街道,後來被人們稱為“牆街”(Wall Stree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