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1)
2005 (1)
2007 (104)
2008 (95)
2009 (105)
2010 (66)
2011 (37)
2012 (44)
2013 (36)
2014 (56)
2015 (33)
2016 (62)
2018 (34)
2021 (36)
2022 (36)
2024 (46)
2025 (1)
今天是老爸的一周年忌日,僅以此文為祭.
想寫點什麽很久了,一直無法動筆,因而一直成了心中的一根刺,不時會隱隱的疼。一年前的今天,我沒能回去,陪在彌留的老爸的身邊;一年後的今天,我還是沒能回去,祭在安息的老爸的墓前。我問自己,此刻能給老爸隻是這些文字,我是不是是個不孝的女兒?
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我和弟弟開始叫父親“老爸”(家鄉話中,是發二聲的ba),好象父親從來沒有反對過。而我覺得這麽叫很隨便,但很親切,所以就一直這麽叫下來了。老爸得病之前,身體一直很好,不要說那些老年病一點也沒有,就是頭疼發熱都很少,連肚腩都沒什麽。就是好抽煙,所以早上起床以後,通常要咳陣子,這麽多年了,一直是如此,也沒有過什麽問題。
在瑞典的時候,可能因為自己已經做了母親,而孩子又不在身邊,所以會特別多地想到老爸老媽。“養兒方知父母恩”,那真的是在講我。那時候總想,我要趕快畢業,找份工作,然後申請他們出來跟我們住住,帶他們到處去玩玩。自從離開家去讀書,十幾年來,就再也沒有一起長住過,也一直沒有再跟他們一起出過遠門。想起來就很怪自己,為什麽當時在國內,有條件有錢的時候,怎麽從來隻是自己到處亂走,從來沒有多花點時間陪他們,又或是帶他們去哪裏玩過。也許當時潛意識裏,父母總是在那裏等著,我以後還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可以來慢慢的孝敬。其實,我根本不知道,突然有一天,我就會什麽時間也沒有了。
老爸讀的書不多,也就初小三年吧,但他寫得一手好字。雖然,他學文化大都靠後來上的夜校,不過挺能寫那些要正式工整的的東西。工作時,廠裏那些規章製度之類大多出自他的手;退休了,誰家要寫個什麽簡單的合同書也會找到他。老爸是個動手能力很強的人,由此,我小時候總是覺得,爸爸應該是個什麽都能自己動手的角色。可能因為從小是學銅鋪出身的,家裏不少家具是老爸自己從圓木開始打的;灶台、水池、壁櫥的預製板也是老爸自己從鋼筋水泥做起的;退休以後,老爸還有跟他的師兄一起打過不少不鏽鋼字和畫。
小的手工活也不在話下,最記得那年我在廣州搬了新居,他們過來小住。那房子出廳的大陽台和出廚房的小陽台的門都是全玻璃的,一不小心,很容易一頭撞上。有一天回來,居然見到老爸已經刻了幾張窗花給貼上了。廳裏是貼的盆栽的花,廚房是一尾美味的魚,那放在盤子的魚還在冒著熱氣,惟妙惟肖,又實用又應景,真讓我喜愛的不行。
我們家的家務活一直是媽媽爸爸都做的,做飯也是,所以小時候一直以為,所有的家庭都是這樣分擔家務的。大了,去到同學家,見到很多人家通常隻是父母中的一個人為主幹家務,做飯甚至是隻是一方的事,很是讓我詫異莫名的。雖然,現在也理解各家有各家的生活方式,但是,在自己的家庭觀中,我就至今依然固執的認為,兩個人一定要分擔家務,隻能有側重不同,不能有主次之分。我們家的家常便飯是媽媽稍勝一籌,不過老爸就是有排場的大餐時,當仁不讓的主廚。至今還記得老爸過年前炸肉丸,做蛋卷,鹵牛肉的模樣;記得老爸的虎皮扣肉,糖醋排骨,紫蘇鱔魚,爆炒田雞的美味。
有段時間,我們的衣服,甚至老爸他們自己的衣服,許多都是自己做的。老爸管裁剪,媽媽管縫紉。裁剪是技術活,老爸一本書, 一把尺,全是自學來的,剛開始要畫紙樣,後來就可以直接在布上畫了開剪。做出的衣服都是象模象樣的。
算是知識分子的媽媽總是說,老爸雖然沒讀過什麽書,可就是個極聰明的人, 什麽事一點就通。很多東西老爸一學就會,而她就總也不行,比如說畫個什麽立體的示意圖之類的。 老爸幹起活來,也是個認真鑽研的人,他在工作中, 一直都是技術好手,退了休都被請到一個又一個的私人企業去發揮餘熱。家裏的小事上也不例外,我那時候新居買了一個四門的立櫃,沒多久門的開合就不順溜,老爸不知怎麽一整就問題全無。後來,他們搬到廣州的那個二手房,那個超重的防盜門也是有些問題,就那麽笨重的東西,老爸也用巧力把問題給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