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櫻滿地

人在旅途,有時心不有己,但是真實寫下我的心聲總是可以的。
正文

遠古的追溯

(2009-09-18 05:00:30) 下一個

在博登湖(Bodensee)北岸的一個自然保護區旁,是下烏丁根(Unteruhldingen)的木樁建築博物館(Pfahlbaumuseum),正好在花島Mainau的湖對麵,因此遊完花海,我們就從從容容地開車坐上輪渡,二十來分鍾便來到這個仿古村落。

餘暉下,當我真地走在吱吱啞啞,窄窄的木橋上,

那些按照1:1比例建造的房屋突然令時空恍惚,光陰逆轉,一下子帶我回到青銅器時代,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850年,那是怎麽樣一個時代?

人們生活在這裏,守著這片碧藍的湖,整日為生存忙忙碌碌,他們有沒有時間和此時的我一樣,站在這木橋上眺望一下那遠處的碧波蕩漾?

那時候的文明隻是基於在很簡陋的工具,簡陋其實是相對於我們現在高度的文明,也許在那個時代,女人們為了那粗糙的飾品不知道有多少沾沾自喜和孤芳自賞,男人們麵對不斷摸索而新生的工具更會有多麽地欣喜若狂和手舞足蹈……

其實不管怎樣的時代和怎樣的文明,人類生存的法則和本質應該都是一樣的——向往更好地活著,這是欲望,有人說欲望是個無底洞,其實適度的欲望既是理想,這個理想恰恰鞭策著社會的進步。


隻要有人類,就會有欲望,它是那麽自然地伴隨著我們終身,多少人為他們理想中的欲望拚搏和奮鬥,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環境造就了不同的欲望,它是動態中的,不是一成不變的。

如果說經曆了現在高度發達的物質社會的人們,在漸漸地追求返璞歸真,生活的本質即簡單和真實,那麽是否青銅器時代的簡單即我們所追求的呢?其實不是,我們現在要的那種簡單是有別於那個時候的,這是發達後螺旋上升了的產物。因此我們決不可能就簡單地下定義,我們現在生活的幸福指數一定會比那個時代的高,因為恰恰是不斷膨脹和無法填充的欲望造成了現代社會人類各種各樣,無休止的煩惱。

縱觀人類的發展,我們所擁有的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這個演變,也是個再循環過程,人如此,文明如此,曆史也是如此,這種變到了終結就是死,即一個文明的沉淪,也是另一個文明的開始,如果沒有青銅器時代的簡陋,也就造就不出我們現在的文明,因為曆史的進程是循序漸進,缺一不可。

憑欄望去,天還是那一片天,湖還是那一片湖,或許幾千年後,也會有位象我一樣的過客,麵對著同樣的風景,在這裏小憩片刻,駐足遠眺,發一發古往今來的長籲短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