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證如山:高額學費逼死許多中國平民(續)(ZT)
(2006-11-15 09:24:23)
下一個
個案十:甘肅省山丹縣一中高三畢業生蘇天將,男,17歲()
2003年8月25日《蘭州晨報》,2003年8月4日蘇天將上吊自盡。()
原來,蘇天將被蘭州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錄取,每年學費3200元。無法籌集到學費,在生活的重壓下感到前途無望自殺。()
蘇天將的母親沒有工作,全家人的生活全靠父親一個人的微薄工資維持。父親患有膀胱癌,花了很多錢。2000年,“山丹煤礦”下馬,所有職工都失去了工作,包括蘇天將的父親在內。()
個案十一:景統仕,景豔梅(榆林一中高三畢業生)之父,榆林市子洲縣苗家坪鄉牛心疙瘩村()
2003年07月26日《燕趙都市報》報道,2003年7月14日,景統仕在家中服毒自殺。()
景豔梅被東北師範大學錄取,每年至少需要1萬元的費用,弟弟和妹妹每年的學費和生活費也要好幾千元。()
景統仕有5個孩子,雖然大女兒和大兒子已成家,但景統仕的家庭負擔仍然沉重,家中已經欠了3萬多塊錢的債。除了景艶梅的學費,還有景冬梅、景雄的學費,學費每年近萬元。因為欠賬太多,又經常借錢,所以再借錢就比較困難。景艶梅高考完後,景統仕父親的病加重,但他的菜地一斤蓮花白還賣不到5分錢。事情發生後,家中又增加了8000多元的搶救費。()
個案十二:小丁之父,小丁(當年寶雞市高三畢業生)()
2002年8月29日《華商報》報道, 2002年8月25日,小丁之父跳樓身亡。()
小丁考上複旦大學,丁父無法籌足7000多元學費。()
丁父給個體運輸戶開貨車,家庭經濟十分拮據。丁父死前近兩個月雇主不發工資,他試圖向雇主借2000元但未能如願,回到家中他從自家窗戶7樓跳下自殺。()
上述十二個經過中國媒體報道的真實例子,也許已經說明了中國教育實在是存在太多問題:()
去年,中國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0000元,而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2500元。一項調查顯示,農村家庭約用於教育的開支占家庭收入1/3,這個數字城鎮家庭約是1/4。許多家庭因要負擔很重的公眾教育費用,倍感到生活困苦。約6成受訪者對初高中的各項收費不滿,而且初高中的收費已達到大學收費的8成。()
僅2004年一年中國小學、初中學費就飆升了48-50%。有中國網民表示,我姐姐的女兒(在哈爾濱)每個月要交1000多元學費和一些相關費用(包括課外補習班,還不包括鋼琴課費,那算是校外額外課程)。普通初中的基本學費每月都在幾百元不等(這對每月吃600低保的家庭是一個不小的數字),而且每月還有其他雜費。()
另外,甘乃迪政府學院哈沃德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一項有關近三年公民對政府以及政府服務態度的調查顯示,在教育開支這塊,截至到05年10月,05年、04年、03年,中國大城市每個學生的教育費分別為5507元(人民幣,下同)、5626元和4992元,而小城鎮學生這個數字分別是3511元, 3287元和2299元,農村學生這個數字分別是2165, 1804和1412。調查結果顯示,教育開支占國人家庭收入總和的30.2%。()
上海市教科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學者陸景撰寫《高中學費政策的對比研究》一文,對2003年中國高中學雜費以及占家庭收入比例進行研究。陸景認為,目前中國高中收費較為混亂,為人病垢的問題集中在幾個方麵:學費標準高,雜費名目繁多,擇校費管理混亂,代收費層出不窮。其根本原因是對於高中教育的投入與收費還存在政策法規方麵的空白。()
陸景提出,從理論上看,高中教育私人收益率低於高等教育階段而社會收益率高於高等教育階段,所以私人分擔的成本比例應低於高等教育階段,從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國外公立高中收費一般不超過成本的10%,中國高中學費也可參照這一標準製定。同時要充分考慮學生家庭的承受能力,學雜費標準不應超過家庭收入的10%或者人均收入的30%(國際上高等教育學費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一般也隻有10%- 15%),其中學費最好控製在人均收入的20%以內。()
陸景認為,從國際情況比較來看,中國高中學費中國國民的個人成本分擔的比例是比較高的。中國絕大多數地區公立高中學費占生均經費的比例超過了10%,不少地區超過了25%,這還是不加雜費的情況。()
陸景還指出,農民學費負擔普遍較重,特別是中部地區,收費標準過高。從學費占收入的比例來看,中國各地高中學費標準與實際生均學費占城鎮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比例大多處於10%-25%之間,但農村的情況就不同了,中部地區的兩個省無論是最高學費標準還是最低標準都超過了農村人均純收入的30%,上海、浙江、湖南、內蒙古實際生均學雜費水準都超過了農村人均純收入的30%。()
因此,他建議,高中教育收費除了考慮地區差異之外,還必須考慮城鄉差異的問題,必須實施城鄉差別定價。但農村地區收費標準過高,大多數農村地區的學費標準應降低一半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