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胡錦濤反腐:既為黨形象也為樹權威(zt)

(2006-11-15 09:15:43) 下一個
亞洲時報在線John Ng撰文/今年10月中共中央宣布撤銷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的職務,旋即在全國範圍內揭開了一場反腐倡廉運動的序幕。公眾都在等著瞧,誰將是下一個落網的大魚。()

曾是中共中央政治局24名委員之一的陳良宇,因被證實非法挪用上海市社會保障基金、為一些不法企業主謀取利益、袒護違紀違法的身邊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親屬謀取不正當利益等嚴重違紀問題而遭到查處。()

反腐運動贏得了全國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而普通老百姓則對國家主席胡錦濤寄予了厚望,希望在他領導下的中國共產黨通過打擊官僚腐敗來重建社會公義。()

在中國大陸,官僚腐敗現象非但屢禁不止,而且還有繼續蔓延的趨勢。人們戲稱,槍斃所有的官員就會濫殺無辜,而槍斃一半的官員則會漏掉一大批貪官汙吏。()

在這種背景下,反腐鬥爭就成了領導人在政治上鏟除異已、鞏固權力的有力武器。中國的古代君王就時常以打擊貪官汙吏為由,廢除與自己政見相左的王公大臣們。()

因此國外的一些評論員認為,胡錦濤之所以宣導反腐反貪運動,是為了繼續削弱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及其“上海幫”的殘餘勢力,像陳良宇恰恰就是“上海幫”的黨羽之一。另一方麵,中國的普遍民眾則認為,胡錦濤的黨風廉政建設旨在創建和諧社會、重建社會公義。事實上,中國的“反腐風暴”應該從上述兩方麵來分析才能得出一個較為完整的概念。()

若從權力鬥爭的角度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陳良宇被免職後,胡錦濤在與“上海幫”的較量中已經占得上風。()

上月初,中共中央委員會在召開全體會議前夕,宣布了關於免去陳良宇上海市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停止其擔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職務的決定。這樣便為胡錦濤在中共中央委員會的全體會議上,將“構建和諧社會”作為新黨綱的計劃鋪平了道路,同時也為他主導明年第17屆中共全國代表大會的人事變動打下了基礎。如此一來,這次大會將順理成章地成為“胡錦濤時代”到來的標誌。()

據猜測,胡錦濤的下一個鬥爭目標將會是政治局9名常務委員中的兩人,他們是賈慶林和黃菊。()

最近身體抱恙的黃菊兼任國務院副總理,在中共領導人中排名第6,在地方曾擔任過上海市委書記的職務。目前有關部門針對陳良宇嚴重違紀問題的調查,已經牽涉到50多名上海地方官員和企業家。如果調查繼續深入,黃菊也可能會被牽涉到其中的一些腐敗醜聞。()

賈慶林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主席,在一眾領導人中排名第四。雖然不屬於“上海幫”,但他曾是江澤民的下屬,與之關係密切。()

從1985年到1996年,賈慶林曾先後擔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和省委書記。而曾經轟動全國的廈門遠華集團走私案,就是在他管轄福建時期發生的一宗特大走私和腐敗案件。案件被揭發後,主案犯賴昌興潛逃加拿大,至今仍未被引渡回國。()

當時,一大批福建地方官員因“遠華案”鋃鐺入獄,賈慶林卻毫發無損。就在北京當局下令徹查遠華走私案的2年前,賈慶林早已獲江譯民提拔為北京市委書記,取代了剛剛因腐敗下馬的陳希同,後來還晉身中共中央政治局。()

今年6月,北京市負責土地徵用和基建監督的副市長劉誌華,被指“生活腐化墮落”而遭到免職。目前,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已派出小組在北京進行相關調查。()

分析家預測,劉誌華貪腐案可能會牽扯出更多的高層官員,正如陳良宇是在調查一些低層官員的違紀行為時被揭發的。因此,現任北京市市長劉淇及其前任賈慶林,可能也會步上陳良宇的後塵。()

如果黃菊和賈慶林也因貪腐而落馬,這將會是自1949年中共上台以來最大的腐敗醜聞。目前因被查出腐敗而被免職的政治局委員隻有兩位:陳希同和陳良宇。()

一些分析家認為,除非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否則胡錦濤不會讓反腐運動繼續擴大至政治局,因為這麽做無異於引火焚身。“這種衝擊是難以想像的,到時候人民可能會質疑中共政權的合法性。胡錦濤當然不願意冒這種風險,除非逼不得已,”一名駐北京的政治學家指出。()

該名政治學家還指出,“上個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的會議反映出,在罷免陳良宇後,胡錦濤已經牢牢地掌握了權力。既然目標已經達成,那麽就沒有繼續擴大鬥爭的必要,否則可能會讓自已的政敵聯手。”()

再者,無論是賈慶林還是黃菊,都無法對胡錦濤及其人事計劃構成直接威脅,因為明年他們都將在第17屆中共全國代表大會上年滿退休。前文提及的政治學家表示,“如果胡錦濤現在免去他們的職務,隻會打亂自己對第17屆中共全國代表大會的人事安排,這又何必呢?當然如果證據確鑿的話,胡錦濤不會也不可能袒護他們,若是這樣的話就與權力鬥爭無關了。”()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場反腐鬥爭可被視為實施構建和諧社會這一新黨綱的關鍵。()

已故中國前總理周恩來曾告訴一位來訪的西方記者,如何解讀中國的官方新聞。他說,“我們報紙上”所讚美的那些,恰恰是“我們應該努力實現的目標”。()

由此可見,胡錦濤提出構建和諧社會,正正說明如今的中國社會並不和諧。確實,不和諧的因素太多了: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區域、行業發展不均衡;頻頻發生的街頭示威;造成死傷無數的煤礦事故頻發;地方官員濫用職權非法侵占農田等等。()

幾乎所有不和諧因素的根源都在於缺乏社會公義,而社會不公又是由官僚腐敗導致的。因此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在於重建社會公義,然而隻有根除官僚腐敗才能匡扶社會公義。()

同時這還涉及中共政權合法性的核心問題。胡錦濤十分清楚這一點。他曾在一次黨組織會議上指出,如果無法有效地遏製官僚腐敗,中共政權和社會主義製度將走向滅亡。()

在媒體輿論的關注下,中國的反腐倡廉運動已經深入到全國地方的各個角落。如今幾乎每天都有地方官員落網的新聞報道。()

從這個層麵看,胡錦濤提出構建和諧社會這一設想,歸根結底是為了維護中共的統治。對他而言,這場鬥爭不成功便成仁。如果勝利了,他的英名將永留史冊;如果失敗了,腐敗將成為中共政權自掘墳墓的工具。()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