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首相安倍晉三能否打破日中關係的僵局,已經成為時下日本媒體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安倍晉三十月訪華之說,早已有跡可循。日本經濟綜合雜誌“FACTA”十月號報導指出,安倍力圖以“SURPRISE(驚異)外交”來確立新政權的地位,而安倍若堅持曖昧地處理靖國神社問題,其代價可能要打出“舍棄台灣”的外交牌,來與中國重修舊好。
安倍為了實現日中高峰會談,不隻是李登輝,連台灣也可以舍棄。
報道分析,安倍早已打算在越南舉行的亞太經合會前,先舉行日中高峰會談,此大膽的外交構想,其目的有三:一,亞洲外交問題是黨內及在野黨的反對勢力對安倍的主要攻擊點,若能在亞洲外交上先發製人便可占上風;二,可以消除美國布什政權對日中關係惡化的不安;三,“驚異外交”將可為明年夏天參院選舉的選戰創造優勢。
報道還指出,台灣的李登輝訪日行程數度延期,最後曾確定九月十二到十七日訪日,卻又突然以身體狀況不佳為由,決定延期。其真正原因是,安倍原本答應李登輝在日本會談,但是卻突然取消約定。
安倍為了實現日中高峰會談,不隻是李登輝,連台灣也可以舍棄,從安倍晉三的外祖父岸信介前首相以來,脈脈相承的森派“親台”作風,可能會在安倍的手中落幕,而中國方麵當然也會歡迎安倍的轉變。
有熟悉日台關係人士指出,當年尼克鬆政府被認為是保守的共和黨政府,但是為了搶著與中國打開僵局,反而為美中建交鋪路,逼得田中角榮也趕搭與北京建交的快車。
如今大家都說安倍晉三首相是親台、保守鷹派,但是為想突破僵局、恢複日中高峰會談,為了日本的國家利益,在台灣問題上對中國讓步,順應中國的意旨也並非不可能的。
日本共同社近日報道,安倍晉三將於八日訪華,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會談,九日再轉往南韓與盧武鉉總統會談。日本政府發言人鹽崎恭久昨天對此表示,若能同時前往中韓訪問是件好事,但是目前仍在協調中,待確定後再行發表。
安倍如何構築“重視亞洲”的外交
日本媒體表示,如果說黨總裁選舉時安倍推出隻有4頁紙的“大綱式”執政構想,隻是出於選舉的策略;9月29日他在國會所作洋洋近萬言的“施政綱領”中,僅泛泛提到“要強化與中韓的信賴關係,麵向未來坦誠對話”,對於改善關係的具體策略以及對侵略曆史的認識隻字不提,則實在令人感到難以過關。次日的日本媒體、學者、在野黨,甚至自民黨內人士對安倍外交的評價仍然是“曖昧不清”。《朝日新聞》評價安倍政權“將曆史認識進行封存”,對其曆史觀表示出深深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