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立本:反貪腐呼喚製度建設(ZT)
(2006-09-30 15:29:50)
下一個
《亞洲周刊》最新一期/反貪腐不能再靠人治,不能靠中國最有權力的人的個人意誌,而要靠製度建設和媒體監督。 ()
---------------------------------()
反貪腐成為兩岸政壇的最新綱領。隻要有貪腐,就要下台,這是從台北到上海的「主旋律」,執政者不能再用任何藉口來模糊焦點。()
但兩岸反貪腐的動力不一樣,台灣是依靠群眾運動及媒體監督,展現「自下而上」的力量;中國大陸則是「自上而下」的改革,由胡錦濤發動,中紀委深入調查,終於將上海第一把手陳良宇拉下馬。()
但上海的貪腐力量,最後的總後台還是「呼之不出」。民間都認為陳良宇的背後是政治局常委黃菊,黃菊的背後則又是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而現在中紀委在北京市委的調查,也可能牽涉到政治局常委賈慶林。但在當前中共內部的權力博弈過程中,「刑不上政治局常委」是否難以撼動的鐵則?為了避免震湯太大,為了「團結安定」,胡錦濤是否就「適可而止」?在陳良宇案之後就劃上反貪腐行動的句號?()
二零零六年的夏秋之間,全球華人目睹胡錦濤獨特的政治手腕。他一方麵把前總書記江澤民升上「神位」,為他出版《江澤民文選》三冊,使江在黨內的地位獲得確定。但另一方麵他又對依附江澤民的貪腐集團,予以無情打擊。一手軟,一手硬,聲東擊西,打了漂亮的一仗。()
但這美好的一仗還未結束,不僅因為北京市的反貪腐戰役遇到重重困阻,更因為反貪倚靠的不是法治,不是「製度化」的力量,而是靠權力邏輯中的個人意誌與政治手段。如果不是胡錦濤的堅持,陳良宇的貪腐問題會揭發出來嗎?如果黃菊、賈慶林真的如老百姓所相信的是貪腐總後台,胡錦濤敢捋虎須嗎?()
江澤民在九十年代上任之初也曾雷厲風行反貪,將當時北京市第一把手陳希同拉下馬,傳為反貪典範,但不旋踵間,江的親信陳良宇卻又身係囹圄。這是曆史的輪回,也是權力的輪回。但關鍵還是權力的製衡,也是曆史的教訓。()
曆史的教訓在於製度建設及製度創新,反貪腐不能再靠人治,不能靠中國最有權力的人的個人意誌,而要靠客觀存在的機製。()
客觀的機製包括製度建設和媒體監督。朱鎔基早在一九九八年就強調新聞界使命是「輿論監督,群眾喉舌,政府鏡監,改革尖兵」。為何人才鼎盛的上海媒體,對陳良宇貪腐集團噤若寒蟬呢?因為上海媒體就操控在陳良宇的上海市委之下,專業上早就被閹割了。它還能發揮「第四權」的製衡力量嗎?還能「為民喉舌」,當「改革尖兵」嗎?()
陳良宇事件折射製度建設及創新的迫切性,也反映媒體開放的重要性,否則在權錢交易的怪圈中,「陳良宇們」會不斷出現,中國的和平崛起就會不斷被製度建設的滯後拖後腿。從陳水扁到陳良宇,兩岸人民也在不斷反思反貪腐行動的最新啟示。■()
Asiaeditor@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