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陳勁鬆:陳良宇並非大“老虎”(ZT)

(2006-09-26 13:18:38) 下一個
小道消息,傳來傳去,就成了真。在中國,小道消息曆來比官方新聞還確實可靠,這是常識,也正是信息封鎖的結果。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落馬,並不令人感到意外。近兩年來,有關傳聞就一直沸沸揚揚:地方與中央對立,上海為甚;“上海幫”對胡溫當局構成威脅;胡錦濤有意安排團派親信進駐上海;等等。
( )




直到終於從上海查出大案 ---- 社保基金挪用案,外加沒有完結的周正毅案,胡溫這才找到了著力點。今日胡錦濤收拾陳良宇,和當初江澤民收拾陳希同,如出一轍。身為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的陳希同,其保護傘是鄧小平,江乘鄧病危時下手;身為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的陳良宇,其保護傘是江澤民,胡把江安撫妥當之後,才敢下手(遠非有人所評的“果斷”)。一個多月前,胡為江連續出版兩書,並高調吹捧。崇隆的“曆史定位”,讓江吃了定心丸。胡終於把江如瘟神般“送走”。

正如三國時,曹魏篡了劉漢、司馬又篡了曹魏一樣,胡錦濤的手法,不過是“依葫蘆畫瓢”。俗話道:“沒有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胡錦濤從江澤民那裏,有樣學樣。“上海幫”得到的報應,恰如曹魏得到的報應。

打“老虎”,然而,陳良宇並非最大的“老虎”,在他之上,至少還有黃菊,那個身患絕症的政治家常委、排名第六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黃菊妻子餘慧文和弟弟黃昔,都直接卷入了社保基金挪用案。在黃菊之上,還有江澤民,那個將黨政軍最高權力傳承給胡錦濤的前中共總書記。社保基金案中的要角,都曾直接和經常與“江澤民辦公室”聯絡。

陳良宇固然貪腐,但肯定不是最大的“老虎”,而中共官場,幾乎無官不貪,相形之下,陳良宇恐怕連大“老虎”都算不上。迄今,中共高層對陳良宇的定性是“袒護”和“違紀”,涉案多少,尚不得而知。況且,任何人,如果曾經在上海生活過,又曾經在其他省市生活過,都完全可以得出一個切身比較的結論:相對而言,洋化程度最高的上海,恰恰是中國境內,腐敗程度最低的城市。如果比照陳良宇,可以肯定,中國所有省市的“第一把手”,幾乎都有問題,且問題都不在他之下,都應在“落馬”之列。

江胡都唱“反腐”高調。如果真是為了反腐,又為何堅持“治標不治本”?誰都知道,沉屙深重的中共官場腐敗,起源於一黨統管的政治製度。隻有建立起互相監督、彼此製衡的機製,包括新聞自由和司法獨立,腐敗才可能從根本上和最大程度上得到遏製。不論是江,還是胡,都顯然無心於此。

非但如此,有多少維權人士和民眾,反因揭發官場腐敗,受盡打壓、迫害、和監禁。高唱“反腐”高調的胡溫,何曾給予他們半點同情?與其說是反腐,不如說是權力鬥爭。徹頭徹尾的權力鬥爭。代理上海市委書記的韓正,本屬“上海幫”,卻又是共青團出身,也算“團派”。隻要他能像曾慶紅那樣“反水”,胡錦濤樂得化敵為友,正好“平穩過渡”。

權力鬥爭的目的,是為了鞏固權力。有人想象,一旦胡溫權力鞏固之後,可能啟動“政治改革”。筆者奉勸,關於這方麵的想象,還是收斂為宜。江澤民收拾陳希同之後,海內外人士曾浮想聯翩,因為陳希同是“六四”屠城的元凶之一,江澤民會不會借此為“六四”平反?結果,風馬牛不相及。

胡錦濤收拾了陳良宇,又有海內外人士浮想聯翩:胡錦濤會不會開啟政治改革?其實,倒是應該思索,當初,鄧小平為何選中胡錦濤、並指定其為隔代接班人?鄧小平選定胡錦濤的理由,可以列舉很多,但關鍵的一條,胡錦濤也是“鎮壓派”。1989年6月,鄧小平在北京鎮壓,同年3月,胡錦濤已經“奉命”在西藏鎮壓。

“手上有血”,是兩者最大的共同點,也是鄧小平對胡錦濤放心的最大依據。老謀深算的鄧小平,推算邏輯是:此人年輕,卻同樣欠有血債,屬於“利益共同體”成員,總不至於自己否定自己,自己把自己送上審判台?進而算計:在胡錦濤手上,變天的可能性最小。

大凡獨裁者,臨死前都要賭一把,毛澤東如此,鄧小平也不例外。鄧小平賭了一把,押寶在胡錦濤身上,這一把,最終是贏是輸,是成是敗,人們可拭目以待。

(9/26/06 原載自由亞洲電台) (記者:蔡楚) ( )
(本文隻代表作者或者發稿團體的觀點、立場)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