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時評:小泉留下的中日關係爛攤子 中國如何收拾?(ZT)

(2006-09-20 10:17:54) 下一個
在中日關係問題上,日本新首相從小泉手裏接過的是什麽?他會繼續小泉的路線嗎?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對外關係研究室主任金熙德博士表示,雖然中日之間還存在比如東海油氣田問題、釣魚島爭端、貿易摩擦等矛盾,但在後小泉時代,日方正確對待曆史的承諾,這才是中日關係改善、發展的前提條件和基礎。

  《環球人物》雜誌發表文章說,在談到在中日關係問題上小泉留下的是一個“爛攤子”時,金熙德表示,小泉給接班人留下的是一個外交陷入困境的日本。執政五年來,小泉奉行“脫亞入美”的戰略,在外交上過分依賴美國,與周邊國家在曆史和領土問題上紛爭不斷。特別是,小泉不顧中國和韓國的強烈反對,固執地參拜靖國神社,更加惡化了日本與亞洲國家尤其是與中韓的關係。

  文章說,在與周邊國家尤其是與中國的關係問題上,這個“爛攤子”反映在諸多方麵。第一,從地緣政治上講,在與鄰國不友好甚至充滿危險和敵意的環境中生存,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很不利的,可能會危機重重。第二,從經濟上講,日本最大的海外市場在中國,小泉一再傷害中國和亞洲鄰國的感情,會激怒中國人民,這無疑會對日本經濟產生巨大影響——在中日關係緊張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很難把大的項目給日本;中國企業在采購貨物的過程中,有可能不選擇日本產品;雖然中國政府不會抵製日貨,但中國消費者有是否選擇日本產品的自由;最後,日本頻繁傷害中國人的感情,會影響到日本商人在中國的處境。第三,在外交上,日本也因小泉參拜靖國神社而付出了昂貴的代價——使日本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努力很難成為現實。

  文章說,從小泉執政五年來確定的外交姿態和路線來看,其外交方麵的政治理念概括成一句話就是“攜美治亞”。他企圖依靠美國控製東亞,成為東亞最大的強國。由於中國是亞洲最大、也是發展最快的國家,因此,換句話說,小泉的路線就是“攜美抑華”。日本對中國的崛起惴惴不安,對付中國也是它一味追隨美國的原因之一。

  小泉最著名的一句話就是:“隻要日美關係搞好了,其它關係自然就搞好了。”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路線,因為其它國家不可能完全聽命於美國。

  金熙德表示,小泉對接班人有兩個期望,一是希望能把首相職位交給與他的政治理念相近的人;二是聽他話的人,以便在退位之後繼續控製日本走向。這個人就是安倍晉三。

  文章說,目前,安倍晉三當選首相的呼聲越來越高。如果他當選首相,繼承小泉路線是必然的,不可能有突然轉變。但他不可能照搬小泉的路線,而是會做一部分修正,以求鞏固地位。比如他以往每年都在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而今年為了競選,就沒有選擇這一天。對於當選之後是否參拜,他也采取了不表態的策略。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他對中國和亞洲鄰國的強硬態度,以及他的右派立場不會改變。

  從所發表的言論上看,麻生太郎在外交方麵屬於中間派,他說是否參拜視情況而定;而穀桓禎一比較重視亞洲,強調對華友好,明確表態將不參拜。他對亞洲鄰國的態度也是最溫和的。

  金熙德稱,中國政府已經明確發出信號,希望日本新首相不再參拜靖國神社,希望日本在曆史問題上不要再作出傷害中國和亞洲人民感情的事。

  如果安倍晉三當選首相,基本會采取與小泉相近的外交路線,繼續強化日美同盟關係,加強日美軍事合作,加快修改憲法的進程。從他的著作和言論中,我們能看到,他在政治路線上比小泉更強硬、更右傾。他否認東京審判,極力主張日本成為政治大國和軍事大國。如果說小泉堅持參拜靖國神社,是為了迎合右翼勢力、鞏固地位,那麽,安倍的參拜則是出於內心意願。但目前,他對是否參拜避而不答。至於安倍今後的行為是否有對中國有利的方麵,隻能等他上台之後才能知道。他可能同時做出兩種舉動,即繼續參拜靖國神社的同時,又在口頭上重視中日關係。

  文章說,曆史問題是中日關係中的最大症結,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日本右翼曆史教科書問題等,嚴重傷害了中日關係。日方必須以實際行動體現要正確對待曆史的承諾,這是中日關係改善、發展的前提條件和基礎。如果日本能正確對待曆史問題,中日關係就可能有所升溫。當然,中日之間也存在其它矛盾,比如東海油氣田問題、釣魚島爭端、貿易摩擦等,但這些都是國家之間的正常矛盾,相對容易解決。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