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暉:中國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優勢與危機(zt)
(2006-09-14 18:28:32)
下一個
──中美歐學者“問題、前景與選擇研討會”發言獨家選登(5)
8月26日、27日,哥倫比亞大學黎安友等中國問題專家,從中國大陸,北美和歐洲邀請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聚會美國新澤西,舉行關於全球化背景中的中國轉型問題的研討會。會上,具有不同專業領域、學派傾向和職業的專家,探討如何解讀郎鹹平現象,人大擱置物權法草案,西山會議以及風起雲湧的所謂群體事件及其之間關聯,進而分析中國改革的問題、動力機製、前景與應有的選擇。對於中國存在嚴重問題,專家高度共識;但對中國問題的動因,前景和解決途徑,專家們則熱烈討論。以下是清華大學秦暉教授的發言。()
-------------------------------()
中美歐學者“問題、前景與選擇研討會”發言獨家選登(5)()
中國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優勢”、問題與危機()
清華大學教授秦暉()
前年在哈佛,一個美國學者疑惑地問:今天的中國,究竟是左派得勢,還是右派得勢?()
我對他說:按照你們的標準,中國如今是左派右派都不得勢。因為你們的左派要追問統治者的責任;你們的右派要限製統治者的權力;這兩種人在中國都被打壓。但是,統治者也扶植他們需要的左、右派:他們需要“左派”為其擴張權力,需要“右派”為其推卸責任。所以也可以說,中國如今是“左派”、“右派”都很得勢。()
可見今天觀察中國,不能用西方語境中的“左右”眼光來先入為主。遺憾的是人們往往如此。()
今天國際學界、尤其是國際經濟學界對中國認識千奇百怪,但犖犖大者不外乎三:其一曰中國崩潰論。即認為中國經濟的高增長隻是浮誇造成的假相,實際則是內部危機與全球化壓力日益嚴重,難免崩潰。其二和其三都相反,認為中國經濟創造了增長與繁榮的奇跡,但對此則按西方經濟學兩大陣營的傳統學理形成兩種相反的解釋:古典自由經濟學把“中國奇跡”歸功於經濟自由化或市場化的成功,而左派經濟學或凱恩斯經濟學則歸功於“社會主義”或政府幹預、管控的成功。()
中國清華大學教授秦暉。(多維記者攝)
我認為這三大主流認識都有嚴重偏差:中國經濟持續高增長、在全球化中應對自如是事實,“虛假論”、“崩潰論”不對。但這種增長既不像偏左的論者那樣可以解釋為“政府成功”,也不像偏右論者所言可以解釋為“市場成功”,更與所謂“市場政府雙重成功”的“北京共識”不相幹。除了低工資、低福利的傳統優勢外,中國更以“低人權”的“優勢”人為壓低四大要素(人力、土地、資金和非再生資源)價格,以不許討價還價、限製乃至取消許多交易權利的辦法“降低交易成本”,以拒絕民主、壓抑參與、漠視思想、鄙視信仰、蔑視公正、刺激物欲來促使人的能量集中於海市蜃樓式的單純求富衝動,從而顯示出無論自由市場國家還是福利國家都罕見的驚人競爭力,也使得無論采用“漸進”的還是“休克療法”的民主轉軌國家都瞠乎其後。()
當然如果不對外開放,這種衝動也不會有多大能耐。但是在全球化時代對外開放後,中國由於在“專製-非福利”體製下免除了“民主分家麻煩大,福利國家包袱多,工會嚇跑投資者,農會趕走圈地客”的“拖累”,便出現了空前快速的原始積累。而這種方式造成的危機,則靠外部資源(資本流入、商品輸出)的增益來緩解,同時通過全球化把危機向外部稀釋:在中國的鐵腕強權壓住自己的內部矛盾而維持表麵“穩定”的同時,“中國因素”卻使他國的內部矛盾激化:中國因素導致的資本流和商品流在自由國家打破了原有的力量平衡,加劇了勞資矛盾,在福利國家加劇了移民衝突,而在這兩類國家都加劇了就業和公共財政困境。()
於是短短十餘年間,中國製造的商品洪流般充滿世界,世界各地的資本潮水般湧進中國。全球化中“中國的競爭”勢不可擋,它既迫使福利國家降低福利水平,也迫使自由國家重樹貿易壁壘,還使得不發達國家在吸納資金、獲得資源等方麵麵臨更大困難。()
然而吊詭的是:由於先驗偏好和信息不全,各家都力圖對“中國的成功”作出有利於自己的解釋:中國經濟的非自由色彩令左派欣賞,而它的非福利色彩則令右派欣賞,同時它又以窮國快速發展的形象令第三世界豔羨。於是本來對現代左派和右派、對福利國家和自由國家、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構成嚴重挑戰的中國,卻同時受到上述各方的稱讚。然而稱讚歸稱讚,由於上述“中國優勢”不可複製(沒有中國式的鐵腕強權,任何國家無論左派還是右派執政,實行自由市場政策還是凱恩斯式的乃至社會民主的政策,都不可能這樣來搞原始積累),而“中國挑戰”又客觀存在而且不可回避地日益嚴重,各方的對華關係從長遠看都不樂觀。()
而另一方麵,中國的這種發展模式也在其內部形成“尺蠖效應”:“左派”得勢則自由受損而福利未必增加,“右派”得勢則福利喪失而自由未必增進。“左”時政府擴權卻不可問責,“右”時政府卸責卻不願限權。左起來就侵犯平民私產而公共財富卻未必得到保障,右起來公共資產嚴重流失而平民私產卻未必受保護。一邊“新國有化”一邊又“權貴私有化”。左時“公權”侵奪個人領域卻無心公共服務,右時放棄公共產品卻不保護個人權利。政策趨左則壓縮個人自由卻並不開放公共參與,趨右則抑製民主參與卻同時限製自由競爭。“左派”建不起福利國家,“右派”搞不成公平市場。正如孫立平所言:無論向左還是向右,得利的都是同一些強勢者,而吃虧的也是同一些弱勢者。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一個蘿卜兩頭切,左右都是他得”。這樣就使社會矛盾在一放一收的尺蠖式進程中日益發展和積累,而不能像憲政民主體製中那樣,以左派爭福利、右派爭自由的“天平效應”來維護社會平衡。()
因此,中國的快速發展並沒有像有些人設想的那樣“把餅做大”就能緩解“分餅不公”的矛盾,而是出現了經濟發展與內部外部矛盾同步持續深化的現象。過去在1989年後鄧小平把統治合法性建立在經濟增長上,他常說東歐垮了而我們沒垮,就是因為我們經濟搞得好。但是現在,經濟高增長和社會不穩定同時發展的現象使人對此說日益懷疑,以至據說一些領導人開始羨慕起經濟凋敝而表麵上政治卻很“穩定”的古巴和北朝鮮來,要學習後者的政治高壓。但是這飲鴆止渴的做法最終隻能導致更嚴重的不穩定。胡溫政府的另一個趨勢是值得肯定的,這就是比過去更強調公平和政府的公共服務責任問題。然而“尺蠖效應”的機製不解決,隻怕是權易擴而責難問,現有體製下回複“大政府”隻會形成擴權-卸責的又一輪循環。而走出“尺蠖效應”,就需要進行權責對應的憲政改革。()
8月26日、27日,哥倫比亞大學黎安友等中國問題專家,從中國大陸,北美和歐洲邀請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聚會美國新澤西,舉行關於全球化背景中的中國轉型問題的研討會。會上,具有不同專業領域、學派傾向和職業的專家,探討如何解讀郎鹹平現象,人大擱置物權法草案,西山會議以及風起雲湧的所謂群體事件及其之間關聯,進而分析中國改革的問題、動力機製、前景與應有的選擇。對於中國存在嚴重問題,專家高度共識;但對中國問題的動因,前景和解決途徑,專家們則熱烈討論。以下是清華大學秦暉教授的發言。()
-------------------------------()
中美歐學者“問題、前景與選擇研討會”發言獨家選登(5)()
中國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優勢”、問題與危機()
清華大學教授秦暉()
前年在哈佛,一個美國學者疑惑地問:今天的中國,究竟是左派得勢,還是右派得勢?()
我對他說:按照你們的標準,中國如今是左派右派都不得勢。因為你們的左派要追問統治者的責任;你們的右派要限製統治者的權力;這兩種人在中國都被打壓。但是,統治者也扶植他們需要的左、右派:他們需要“左派”為其擴張權力,需要“右派”為其推卸責任。所以也可以說,中國如今是“左派”、“右派”都很得勢。()
可見今天觀察中國,不能用西方語境中的“左右”眼光來先入為主。遺憾的是人們往往如此。()
今天國際學界、尤其是國際經濟學界對中國認識千奇百怪,但犖犖大者不外乎三:其一曰中國崩潰論。即認為中國經濟的高增長隻是浮誇造成的假相,實際則是內部危機與全球化壓力日益嚴重,難免崩潰。其二和其三都相反,認為中國經濟創造了增長與繁榮的奇跡,但對此則按西方經濟學兩大陣營的傳統學理形成兩種相反的解釋:古典自由經濟學把“中國奇跡”歸功於經濟自由化或市場化的成功,而左派經濟學或凱恩斯經濟學則歸功於“社會主義”或政府幹預、管控的成功。()
中國清華大學教授秦暉。(多維記者攝)
我認為這三大主流認識都有嚴重偏差:中國經濟持續高增長、在全球化中應對自如是事實,“虛假論”、“崩潰論”不對。但這種增長既不像偏左的論者那樣可以解釋為“政府成功”,也不像偏右論者所言可以解釋為“市場成功”,更與所謂“市場政府雙重成功”的“北京共識”不相幹。除了低工資、低福利的傳統優勢外,中國更以“低人權”的“優勢”人為壓低四大要素(人力、土地、資金和非再生資源)價格,以不許討價還價、限製乃至取消許多交易權利的辦法“降低交易成本”,以拒絕民主、壓抑參與、漠視思想、鄙視信仰、蔑視公正、刺激物欲來促使人的能量集中於海市蜃樓式的單純求富衝動,從而顯示出無論自由市場國家還是福利國家都罕見的驚人競爭力,也使得無論采用“漸進”的還是“休克療法”的民主轉軌國家都瞠乎其後。()
當然如果不對外開放,這種衝動也不會有多大能耐。但是在全球化時代對外開放後,中國由於在“專製-非福利”體製下免除了“民主分家麻煩大,福利國家包袱多,工會嚇跑投資者,農會趕走圈地客”的“拖累”,便出現了空前快速的原始積累。而這種方式造成的危機,則靠外部資源(資本流入、商品輸出)的增益來緩解,同時通過全球化把危機向外部稀釋:在中國的鐵腕強權壓住自己的內部矛盾而維持表麵“穩定”的同時,“中國因素”卻使他國的內部矛盾激化:中國因素導致的資本流和商品流在自由國家打破了原有的力量平衡,加劇了勞資矛盾,在福利國家加劇了移民衝突,而在這兩類國家都加劇了就業和公共財政困境。()
於是短短十餘年間,中國製造的商品洪流般充滿世界,世界各地的資本潮水般湧進中國。全球化中“中國的競爭”勢不可擋,它既迫使福利國家降低福利水平,也迫使自由國家重樹貿易壁壘,還使得不發達國家在吸納資金、獲得資源等方麵麵臨更大困難。()
然而吊詭的是:由於先驗偏好和信息不全,各家都力圖對“中國的成功”作出有利於自己的解釋:中國經濟的非自由色彩令左派欣賞,而它的非福利色彩則令右派欣賞,同時它又以窮國快速發展的形象令第三世界豔羨。於是本來對現代左派和右派、對福利國家和自由國家、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構成嚴重挑戰的中國,卻同時受到上述各方的稱讚。然而稱讚歸稱讚,由於上述“中國優勢”不可複製(沒有中國式的鐵腕強權,任何國家無論左派還是右派執政,實行自由市場政策還是凱恩斯式的乃至社會民主的政策,都不可能這樣來搞原始積累),而“中國挑戰”又客觀存在而且不可回避地日益嚴重,各方的對華關係從長遠看都不樂觀。()
而另一方麵,中國的這種發展模式也在其內部形成“尺蠖效應”:“左派”得勢則自由受損而福利未必增加,“右派”得勢則福利喪失而自由未必增進。“左”時政府擴權卻不可問責,“右”時政府卸責卻不願限權。左起來就侵犯平民私產而公共財富卻未必得到保障,右起來公共資產嚴重流失而平民私產卻未必受保護。一邊“新國有化”一邊又“權貴私有化”。左時“公權”侵奪個人領域卻無心公共服務,右時放棄公共產品卻不保護個人權利。政策趨左則壓縮個人自由卻並不開放公共參與,趨右則抑製民主參與卻同時限製自由競爭。“左派”建不起福利國家,“右派”搞不成公平市場。正如孫立平所言:無論向左還是向右,得利的都是同一些強勢者,而吃虧的也是同一些弱勢者。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一個蘿卜兩頭切,左右都是他得”。這樣就使社會矛盾在一放一收的尺蠖式進程中日益發展和積累,而不能像憲政民主體製中那樣,以左派爭福利、右派爭自由的“天平效應”來維護社會平衡。()
因此,中國的快速發展並沒有像有些人設想的那樣“把餅做大”就能緩解“分餅不公”的矛盾,而是出現了經濟發展與內部外部矛盾同步持續深化的現象。過去在1989年後鄧小平把統治合法性建立在經濟增長上,他常說東歐垮了而我們沒垮,就是因為我們經濟搞得好。但是現在,經濟高增長和社會不穩定同時發展的現象使人對此說日益懷疑,以至據說一些領導人開始羨慕起經濟凋敝而表麵上政治卻很“穩定”的古巴和北朝鮮來,要學習後者的政治高壓。但是這飲鴆止渴的做法最終隻能導致更嚴重的不穩定。胡溫政府的另一個趨勢是值得肯定的,這就是比過去更強調公平和政府的公共服務責任問題。然而“尺蠖效應”的機製不解決,隻怕是權易擴而責難問,現有體製下回複“大政府”隻會形成擴權-卸責的又一輪循環。而走出“尺蠖效應”,就需要進行權責對應的憲政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