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官方為第三次改革爭論劃上了句號(ZT)

(2006-08-22 18:01:54) 下一個
6月5日,中國官方媒體《人民日報》發表鍾軒理的署名文章,強調要堅持改革方向,這篇文章也引起了海外媒體的關注,有的報道認為,該文是代表官方發言,希望為一年多來國內有關改革的爭論劃上句號。 英國《泰晤士報》記者簡·馬卡爾尼(Jane Macartney)報道,中國政府內部的經濟改革派與反對飛速向資本主義靠攏的新左翼份子之間的激烈內部辯論,最終於近日再度曝光給公眾。 自1949年來就充當中國政府代言人的《人民日報》發表了一個不允許對已經進行了28年的市場經濟改革進行質疑的評論。標題是“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 作為中國的黨的宣傳工具,發表如此醒目的文章,隻有在黨的領導人胡錦濤許可下,才有可能。雖然,文章中提到了目前新左翼份子的迫切憂慮的幾個方麵的問題,例如,貧富差距擴大等,但是文章的宗旨是要排除對於改革步伐的反對。 胡錦濤覺得有必要發表這篇文章,也顯示出中共內部在這個問題上對立關係的緊張程度,無疑,這是自1989年引起保守派激烈反彈以來,就經濟改革方向最激烈的爭論。 文章作者的筆名也暗含深意,代表著無所不在的中共宣傳部,與此同時,也顯出新左翼份子在民眾中獲得的支持的程度。 包括鄉村農民、都市藍領工人和失業者在內的數千萬中國人已經對使得數百萬人致富的改革感到越來越不滿。懷舊情結、思念毛澤東時代的平均主義狀態,如今已成為一種常見的現象。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左傾的經濟學家左大培指出:“我認為改革已經超出大多數人民可以容忍的程度。” 中國問題觀察者說,類似《人民日報》的這種權威評論隻有在爭論白熱化、黨的領導覺得他們沒有選擇,隻能把內部分歧公之於眾才能結束爭論時,才會出現。數月來,這種有關改革方向的爭論,一直在以流行的內部爭論的方式,秘密的進行著。 但是,這種爭論還是帶來了一個重要的損傷。今年3月份,一項預訂由人大會議通過的產權法律,在最後時刻因為此前受到一名默默無聞的學術界人士攻擊,說該法案違反了馬克思主義原則,而沒有被提交人大代表討論和表決。這名學者指責起草該法案的司法專家把“富人的汽車和乞丐的拐杖”相提並論,如果獲得通過,該法案原本會首次給予普通中國人的私有財產以明確的保護。 但是,左傾派也分幾類,有的是擔心黨的領導正在削弱;有的是關注內部腐敗和自由市場造成的不平等,這篇文章並不一定能夠完全撲滅左翼份子的異議。同時,《人民日報》這篇文章也向執政黨的基本思想表忠,說中國永遠不會放棄社會主義基本製度。 但是,文章要強調的是:過去28年的偉大成就顯示了改革是中國繁榮昌盛的唯一道路。沒有改革,中國就沒法發展,而且已經取得的成就也難以保持。 金融界一直批評政府讓中國建設銀行上市,從外資合夥人處獲取巨額資金的做法。原國家統計局局長說,近年來,外商已經在中國經濟裏站穩腳跟,中國應該采取行動防止越來越多的國營企業成為跨國公司的獵物。 但是,《人民日報》的傳達信息非常清晰:改革的迫切性和複雜性都要求我們有絕對的決心才能推動改革。我們必須在改革、發展和社會穩定之間找出一個平衡點。改革應該是推動力,發展是目標,安定是大前提,“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和發展,通過改革和發展促進社會穩定”。 據中國媒體報道,《人民日報》的一名前副總編認為,這是中國圍繞改革的第三次爭論。第一次爭論是1980年到1984年,圍繞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問題展開。第二次爭論是1989年到1992年,圍繞建立市場經濟體製展開。第三次爭論是2004年到現在,圍繞中國國有企業改革、醫療、教育、住房改革、貧富差距等問題展開。前兩次爭論都是由鄧小平出來講話,肯定改革的方向為終結。第三次爭論還沒有完,但是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已經明確指出,將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 北京的世界和中國研究所所長李凡說:“這場爭論十分激烈。但是,我認為這個(《人民日報》的評論)是最後的答案。”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