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俞力工:兩岸之間的“切香腸”策略(ZT)

(2006-08-22 18:01:53) 下一個
來稿/六年前,北京當局曾對台灣提出了三個“動武條件”,即在台灣“實施獨立”,“外國侵占”,以及“台北當局無限期拒絕解決統一問題”情況下,北京將采取軍事行動。   彼時,筆者即提出質疑,是否有如此具體“談條件”的必要?就一般情況,采取軍事行動與否,主動權應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會預先設定被動地位。此外,攻擊也要趁人不備,預先通告時機也似乎犯了兵家大忌。鑒於此,筆者曾以“實施獨立”狀況為例,設想一旦陳水扁悴死,台灣依據“憲法”規定,必將由副總統呂秀蓮繼位。事態發展果真如此,則這位精神狀態極有問題的女士,哪天甚有可能出人意表地作出“宣布台灣獨立”的驚人之舉。此時,即便台灣絕大多數老百姓對此極端行動毫不認同,北京當局是否會囿於“用兵”承諾,為了一個“瘋女人”的舉措,把國家前途、台灣的眾多性命孤注一擲?   如今,阿扁盡管死皮賴臉地戀棧不去,但其政治生命已基本死亡。於是乎,“呂秀蓮接任總統職位”的假設就完全可能成真。萬一民進黨在呂秀蓮治下地位繼續滑落,則與其坐視2008年丟失政權,忽地宣布獨立、借以誘導中美衝突並非不能想象。屆時北京當局進退失據,處境必定尷尬無比。政策如做人,凡事留有餘地,方能從容應對各種意外狀況。   一年來,北京方麵頻頻接觸泛藍上層人物,在國內多少可取得“眾望所歸”的宣傳效果,但是,顯然忽略的是,這批往大陸走得勤快的人物,在李登輝執政期間,俱是“兩個中國”的旗鼓手。對比之下,反倒是目前備受猜忌的馬英九,幾乎是當時唯一敢於公開表明自己是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的泛藍派政治人物。   如果台灣的現有條件不變,2008年馬英九又能夠順利通過選舉、領導國民黨再次執政。此時,上述的釣魚台座上賓恐怕多數不會遵循北京的棋譜,推行國家統一;更加可能的發展是,在承認“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轉而要求兩岸當局仿效“德國模式”,先行互相承認為獨立國家,而後再伺機統一。換言之,2008年選戰結束後不論由何黨派執政,隻要美國影響仍舊存在,“兩國論”勢將永遠陰魂不散。屆時,大失所望的國內同胞,或會怒斥“國家當局一廂情願”,“泛藍政客表裏不一”。其實,處理台灣彈丸之地也必須顧及大端,如果光顧著一時的鎂光效果,結局必定自討沒趣。   何為大端?直率地說,不外是拿出大氣派,確保物權法,把早期任意充公的房產、地產直接歸還或折為股份交還人民。如此一來,即能促進社會安定與發展,又能讓台灣人民對共產黨的統治目的消除疑慮。對台灣政策方麵,也似有必要更改以往的“切香腸”做法,一點一滴地開放對岸的物資流通;而采取大刀闊斧、一視同仁的辦法,給予中國人之間的平等待遇。如果此岸不大幅革新,則對岸政府與人民必然以“切香腸”的態度與速度,小心翼翼地投石問路。政治領域裏,一個屢見不鮮的現象是,權與利,往往取於一夜之間;權與利的下放,則點點滴滴。兩岸領導俱為中國人,“施於人”的手段不幸也別無二致。 2006/5/30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