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不反思:中國「狼奶」教材代代傳(ZT)
(2006-08-22 18:01:53)
下一個
據中國時報報道,一九九八年十月,廈門一位中學語文教師朱麗冰在「南方周末」發表《拒絕狼奶》一文,從學校教育體製反省說:「教師千萬不能再給學生喂『狼奶』了,不要教給學生簡單地追求『剛硬』,不要鼓勵冷漠,更不應為鑄造嗜血的心靈之劍歡呼雀躍。」
反思文革是要讓下一代不再受階級鬥爭、偶像崇拜等「狼奶」教育的荼毒,但在從事第一線教學的朱麗冰眼裏,目前的教育體係「喂狼奶」的情況仍在繼續。官方在教育對文革的影響上,反思其實有限。
朱麗冰指出,「在文革結束、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時間裏,教育理念的動彈非常微小,從小學到大學,課程設置、教材教法、成績評定,無不和文革前的教育風格相似,就連大學,至今都把毛澤東思想概論、軍事理論課設為必修課」。
大陸的中學教材內容在文革結束後曾進行過改革,「政治性」、共產黨的「正統觀念」等仍是內容主軸,「充斥著歌頌毛澤東和共產黨,跟國民黨、軍閥、美帝國主義作鬥爭,以及鬥地主分田地等題材,連文言文、新詩、古詩等也多與『鬥爭』有關」,朱麗冰表示說,「初中教材還好,高中語文教材更是充斥著各式革命家的文章,簡直是在上政治課。」
朱麗冰指出,近年來,大陸教育部門開始著手進行改革,二○○二年開始,廈門作為全國實驗點,首批使用課改新語文教材,教材增添了友情、環保等人文性內容,結果卻招來教育係統內部抨擊反對聲浪。
值得思考的是,在目前的學校裏,許多中堅骨幹教師就是當年的紅衛兵。這批遭受文革苦難的過來人應最能體會鬥爭教育的殘暴性,其所擁有的經曆也更能反省官方教育、教材的荒謬,但現況卻並非如此。麵對這些充斥政治、曾經傷害過自己的教材,目前紅衛兵這一代的第一線教師大都選擇順應以對。「許多教師以升學考試、社會生存競爭等功利性理由,不願挺身抗拒這些教材,或者說,從教師自身來說,大多還並未建立起尊重普世每個個人的人文觀念。」
朱麗冰還指出,「有不少老師,還是比較欣賞與鼓勵仇恨與鬥爭的思維的,也因此,這樣的東西繼續透過學校教育、教材與考試灌輸給下一代。『狼奶』在現行教育體製下不斷地被『操練』、內化至學生內心。」
朱麗冰認為,「當老師教給學生仇恨與排斥某個群體和個人的時候,實際結果並不會隻針對這類人,這種忽視、仇恨或不尊重別人的理念會成為學生的一種思維方式和處世態度,會被應用於生活的方方麵麵,就像文革前我們所受的教育是階級鬥爭,可文革一來,我們首先鬥的是老師一樣。」
這種現況也令現今中國出現價值認同危機。「不反思的結果導致出現目前流行的『雙重語義係統』」,朱麗冰感慨地指出,「學生、老師、家長乃至全社會都知道這些官方說詞是虛假的,但很少有人願意出麵反對!」
身為一個影響力不大、曾深刻反省「狼奶」教育的基層中學教師,朱麗冰憂慮地指出,「現在的社會許多人習慣在表麵上說『套話』,盡管自己的內心深處並不認為這些話語有道理,但還是說了、且說得非常自然,包括年幼的學生,都操練□熟。社會出現信任危機,因為很難相信別人。」
對於這樣的教育模式一代傳一代,會不會永遠跳不出這個怪圈?朱麗冰對此比較樂觀指出,「觀念的重建是可以發生在黑色背景上的。隻要人願意追求。我自己的經曆就是如此!」
援引大陸電影導演陳凱歌回顧文革經曆文章話語:「當運動來臨時,總會有太多的人跪下說『我懺悔』,太少的人站起來說『我控訴』。當運動結束以後,有太多的人說『我控訴』,太少的人說『我懺悔』」。朱麗冰指出,「我們不僅需要控訴,我們這一代更需要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