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岸英烈士家屬團訪問北韓受冷遇?(ZT)

(2006-08-22 18:01:53) 下一個
亞洲時報在線空戒僧撰文/在毛澤東主席發動“文革”四十周年之際,毛岸英烈士家屬團訪問了北韓。兩者之間時間上有巧合,但實際上並無聯係。隻是,仍然處在與中國“文革”相似年代的北韓,對毛岸英家屬團的來訪,似乎並未給予高度重視,接待規格和場麵都不怎麽樣,給人有受冷遇之感,並進而有理由懷疑北韓忘恩負義。 毛岸英烈士家屬團由邵華、毛岸英生前的妻子劉鬆林、毛澤東的女兒李敏、李訥和孫子毛新宇等30人組成。訪問期間,劉鬆林於12日首次專程前往毛岸英烈士的犧牲地大榆洞,祭拜了毛岸英烈士。14日,家屬團全體成員前往平安南道檜倉郡中國人民誌願軍總部舊址和誌願軍烈士陵園,祭掃毛岸英烈士墓。 毛岸英烈士家屬團於11日及13日分兩批到達平壤,隨後各網站發布了一條新聞“北韓領導人會見毛岸英烈士家屬訪問團”。一看標題便知,該領導人絕對不是一位重要領導人,更不會是金正日。果然,朝方首席官員是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副委員長楊亨燮;楊亨燮默默無聞,其官銜不過是個無關緊要的閑職。 5月15日,北韓顯然升高了接待級別。當天,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在平壤萬壽台議事堂會見了毛岸英烈士家屬訪問團;北韓人民武裝力量部部長金一哲次帥也會見並宴請了毛岸英烈士家屬團。 如果是對待一般中國誌願軍烈士家屬,這樣的接待規格已經是夠高的了,可說是極其榮耀。然而,對於毛岸英家屬來說,仍顯不夠,仍難免有受冷遇之嫌,因為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日一直“躲著”不見麵。北韓是個高度集權的國家,差不多一切都在圍著金正日這個“太陽”轉;凡是金正日不聞不問的事情,再重要也重要不到哪裏去。 毛岸英雖是中國誌願軍的普通一員,其職務也不過是誌願軍司令部的俄語翻譯兼機要秘書;但其身世極其特殊,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中國最高統帥毛澤東主席的長子。正是毛澤東主席高瞻遠矚、力排眾議,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入朝參戰的戰略決策,才保住了窮兵黷武、苟延殘喘的金家王朝。 不僅如此,毛澤東主席還將自己非常器重的長子毛岸英送到北韓戰場。1950年10月毛岸英參加中國人民誌願軍,奔赴炮火份飛的北韓前線。11月25日,北韓戰爭第二次戰役開始,當時中國誌願軍司令部設在大榆洞,大榆洞因發電報甚多而被美軍測出,美軍認定其為誌願軍重要機關並派飛機前往轟炸;美戰機投下多枚燃燒彈,毛岸英壯烈犧牲,年僅28歲。 毛岸英赴朝參戰前,當時中國的高官及毛澤東身邊的人均不同意,認為毛岸英此行冒風險太大,紛紛請求毛澤東勸阻毛岸英,毛澤東的回答是:“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毛岸英犧牲後,誌願軍司令員彭德懷不敢報告毛澤東,而是將此事電告周恩來;周恩來同劉少奇等商量後,暫時壓下電報;直至1951年1月2日第三次戰役取得勝利時,毛澤東的秘書葉子龍等人才奉命向毛澤東報告了此事,在場的人不約而同地低下了頭,誰也不敢作聲,毛澤東雙眼濕潤,許久,發出一聲歎息:“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 1949年建國後,有兩件事對毛澤東的打擊最大,一是1950年毛岸英犧牲,毛澤東忍受了“白發人送黑發人”“老年喪子”的巨大悲痛;二是1971年林彪政變未遂而叛逃,自己的親密戰友、忠實學生、毛親自選定的接班人徹底背叛自己,傷透了毛澤東的心。 毛岸英烈士墓位於北韓平安南道檜倉郡中國人民誌願軍烈士陵園,墓碑上題字為“毛岸英同誌之墓”。在是否將毛岸英遺體運回國內安葬的問題上,中國高層曾有過周密的考量,最後由毛澤東決定或同意就地安葬,不搞“特殊化”;因而,毛岸英烈士一直長眠在許許多多的普通誌願軍烈士之間。 毛澤東在17歲走出家鄉湖南湘潭韶山衝時,曾寫過一首雄壯的詩:“孩兒立誌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毛岸英烈士成了這首詩的忠實踐行者,馬革裹屍,“埋骨何須桑梓地”。毛澤東送兒子上前線並就地安葬兒子,至今仍令眾多國人動容、感慨。 毛澤東有三個兒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皆為毛澤東與楊開慧烈士所生。楊開慧是毛澤東三位著名夫人(楊開慧、賀子珍、江青)中評價最高的一個,幾無缺點和汙點,自始至終得到中國官方的肯定和褒揚;毛澤東《蝶戀花》中的詞句“我失驕楊君失柳”,這裏的“楊”就是指楊開慧。毛岸龍早年病故;毛岸青長期身體不好,但至今仍然健在。毛澤東最器重長子毛岸英,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觀點認為,毛澤東本來有意培養毛岸英接班。 毛岸英高大英俊,酷似年輕時的毛澤東。毛岸英1922年生於湖南長沙,少年曆經磨難、顛沛流離;1937年抵達蘇聯,曾在列寧軍政學校、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政治和軍事,隨後參加蘇聯衛國戰爭,轉戰歐洲戰場;1943年被授予中尉軍銜。1946年,毛岸英回國,參加農村土改工作;1950年,擔任北京機器總廠黨總支副書記;同年10月赴朝參戰。縱觀毛岸英短短的一生,意誌堅強、閱曆深厚,工廠、農村、軍隊工作經驗非常豐富,確為中國領袖的理想接班人。 假設毛岸英不灑血北韓戰場,毛澤東身後的中國或許是毛岸英的天下;在毛澤東時代,中國當不會為接班人問題而鬧得不可開交、險象環生。而毛岸英主政的中國,有可能與今日之北韓相似;也可能像蔣經國治下的台灣,逐漸走上開放、解禁的道路。可惜,曆史沒有假設。 毛岸英烈士家屬團由毛岸英弟媳、毛岸青夫人邵華將軍率領。毛岸英夫人劉思齊(後改名劉鬆林)與邵華是同父異母的姊妹,而毛澤東夫人賀子珍和毛澤覃(毛澤東之弟)夫人賀怡亦為倆姐妹,即均為兩兄弟娶兩姐妹,堪稱毛家兩代人的趣事。邵華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百科部副部長,少將軍銜,算是毛澤東後人目前身份最顯赫的人物了。與蔣介石後人相比,毛澤東的後人略顯形單影隻、勢單力薄。 到本文發稿時止,毛岸英烈士家屬團尚未歸國。不知到最後時分,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日會否出麵為訪問團設宴送別?若金正日始終不露麵,於情於理都太不應該,毛澤東、毛岸英九泉有知,想必一定會皺眉頭的。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