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胡錦濤政改說明藏玄機(ZT)

(2006-08-22 18:01:52) 下一個
亞洲時報方德豪撰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近日訪美時,曾兩次提到中國將根據中國人民的意願推進政治體製的改革。應該指出,中國領導人過去從未公開把“人民的意願”列為發展民主的考量點之一。胡錦濤重覆了這說法,顯示他並不是口誤,有關立場應該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共識。 4月20日,胡錦濤在華盛頓跟美國總統布什舉行雙邊會晤後接受記者訪問時,被問及中國的民主問題,胡錦濤回答表示:今後,中國仍將根據中國的國情和人民的意願,繼續推進政治體製的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擴大公民的民主參與,通過民主監督、民主管理和民主決策,來行使公民的民主權利。在21日胡錦濤回答耶魯師生問題時,他又重申了這一立場。 應該指出,這是中國領導人首次把“人民的意願”列為發展民主的考量點之一。胡錦濤重覆了這說法,顯示他並不是口誤,有關立場應是中共中央政治局較近期的共識。 在江澤民時代,中國領導人談及發展民主時,隻有“國情"這個考量點,前中共總書記江澤民1997年在十五大報告中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逐步發展的過程,需要從我國(中國)國情出發,在黨的領導下有步驟、有秩序地進行。” 對於何謂國情,江澤民倒是做了不少說明。2002年中共十六大,江澤民在做報告時明確表明:“必須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才可推進政治改革。“四項基本原則”又稱“四個堅持”,分別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在“四個堅持”中,又以“人民民主專政”一項對民主發展最具殺傷力:據維基百科詞典,人民民主專政的含義是:中國共產黨和國家代表人民的利益,但是可以使用專製的方法來對待敵對勢力以維持政權。 另外,對民主改革,江澤民也提出了不少具體的“國情"。江在十六大交班時特別提出要“積極穩妥”。至於何謂“積極穩妥”,江澤民在十五大報告中的說明是,推進政治體製改革,“必須有利於增強黨和國家的活力,保持和發揮社會主義製度的特點和優勢,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促進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同時,他還指出,“政治體製改革要同經濟體製改革和經濟文化發展相適應,有步驟有秩序地向前推進”。 到中共2002年十六大換屆以降,中國領導人又在“國情"以外多加一個“實際出發",作為民主的另一考量點。2002年10月的中共三中全會《會議公報》,有以下的說明:“要著眼於我國基本國情,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因地製宜,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確保社會穩定和工作有序進行。要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製改革,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製,鞏固和壯大愛國統一戰線,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證。” 有一種分析就指出,所謂“實際出發",其實就是針對江澤民提出包括“四個堅持”的“國情",希望作出解套。例如自2003年以來,中國全國的群眾抗爭事件至2004年已增加到七萬四千件,就是一個從“實際出發"時需要考慮到的問題,沒有一定的民主製衡,中國的社會穩定始終受到威脅。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等“國情"讓中國政治改革滯後於經濟改革,從某角度看反而不符中共要求長期執政的“實際"。 另外,這次胡錦濤訪美時,又把“政治體製改革”跟“擴大公民的民主權利”相提並論。胡錦濤20日在美國強調:“我們一貫認為,沒有民主就沒有現代化”,又表示:“我們從改革開放以來,不但實施經濟方麵的改革,也在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製的改革,我們一直在擴大公民的民主權利”。江澤民時期的所謂“政治體製改革”,多指政府行政管理改革,除了自然村選舉外,不涉擴大公民參政權利,按胡錦濤的說法,中國的現代化就無從談起。由此可見,江跟胡的說法,其實已十分不同。 胡錦濤表示“我們從改革開放以來"“一直在擴大公民的民主權利”,其實也算是話中有話。自1979年以降,胡耀邦和趙紫陽都曾作出推動“擴大公民的民主權利”的嚐試,例如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做報告;但在“六四”之後江澤民在位期間,這次“擴大公民的民主權利”的嚐試大都中止。胡錦濤說的“我們”,嚴格來說隻有胡耀邦、趙紫陽、胡錦濤三任總書記,並沒有江澤民的份兒。 2005年10月,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強調民主政治建設是“符合國情的選擇”,又把“城鄉基層民主”納入議事日程,並表明“尊重和保障人權”屬中國民主改革的一環,中國的“國情"跟國際社會的主流價值並無差別。 必須強調,現屆中國領導人似乎是十分積極在發展民主問題上尋找理論上的突破點,但最少在現階段,“國情"仍是先於“人民意願”的一個考量;換句話說,“人民意願”隻是一個補充,在中國的政改理論創新上,似乎仍有待更大突破;事實上,中國官場內部也有不少反對民主的聲音;胡錦濤對外界的說明是否真的代表中南海就有十分決心發展民主,仍是有待觀察。 附錄:胡錦濤4月20日峰會後記者會原話英文翻譯: In future, we will, in the light of China's own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will of the Chinese people, continue to move ahead the political restructuring and to develop the socialist democracy, and we will further expand the orderly participation of Chinese citizens in political affairs so that Chinese citizens will be in a better position to exercise their democratic rights in terms of democratic supervision, democratic management and democratic decision- making.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