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來稿:周葉中能否把說不清楚的事情說清楚(ZT)

(2006-08-22 18:01:52) 下一個
3月21日,《成都日報》等全國眾多媒體紛紛轉載《新京報》20日獨家報道"武大博導涉嫌抄襲論文被起訴"。這個消息一上網,便成為轟動新聞,因為該報道是獨家,報別家媒體不敢報的新聞。此前的《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原準備刊登北大法學教授賀衛方教授的相關文章,最後被迫撤稿。而這次《新京報》的報道是再次向禁區突破,因為該報道特別提到周葉中這位曾經在中南海講座的武漢大學著名法學家,以及他那本惹麻煩的"法學名家經典係列叢書"之《共和主義之憲政解讀》,涉嫌抄襲,被告到法庭,5月19日將開庭審理。 今天,我終於拿到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共和主義之憲政解讀》,這是武漢大學教授周葉中等人的著作。周教授在書中提到"憲政"、"共和"的內容是"天下為公","共和意味著尊奉人民主權和被統治者的同意",一看就知道這是個熱門話題,因為憲政這個一百前年前就在中國播種的觀念,到了百年之後還沒有長成大樹,甚至連幼苗都不是,這樣的話題能不牽動人心嗎? 當然,一部著作,一旦出版進入公共領域,無論是否有爭議,或者有值得質疑的地方,讀者對該書自由評點和媒體各負其責地評論,是合適的,也是開放社會所必須的。大致翻閱此書,發現引文非常多,這很正常。隻是少了原告王天成的名字,多少是一個錯誤,勢必以後成為麻煩──事實上正是這樣。據準確消息來源告之,5月10日上午九點將在北京第二中級法院開庭審理王天成訴周葉中侵犯著作權案,屆時我不知道有哪些新聞媒體會獲得準許關注並報道,但我相信這個即時新聞,一定是網絡熱點,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多少會給相關當事人帶來一些新議論,給廣大讀者和網友帶來新的看點。 為此,作為讀者,筆者借助網絡平台積極呼籲,當事雙方能否以公開和平等的心態對話,或公開辯護,毫不保留地交流。法院判不判、何時判,歸法院管。學術研討可以不求結果,隻求發表各自的觀點,真理越辯越明,見不得光的事就越來越少。現在,原告王天成先生已經在學術批評網(www.acriticism.com)發表自己的證據和見解,以至於地球人都知道了,如該文中羅列周書中涉嫌抄襲段落共36處,並指出"《共和主義之憲政解讀》一書共四章、268頁,外加前言、後記,除了讀者可以不看的後記以外,從前言到最後一章,每一章都抄襲了我的文字",王還算了一下,大約有數千字之多。 對此,周葉中先生卻不那麽開放,沒有拿出文章進行反駁,或為自己辯護。他隻是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被動采訪時,表示此事"如果說有什麽不好的話,跟我們作者一點關係沒有","我們完全遵循的是學術規範,沒有任何問題。"(2005年11月30日《中國青年報》記者包麗敏采寫的報道,《誰該為憲法學家的"剽竊"負責?》)。這樣的口吻多少有點推卸責任的意思,至少不負責任。據王天成訴狀援引該記者的報道,說周葉中暗示"這個事情太複雜。"第三被告人民出版社顧慮原告的身份,在周葉中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書中原有的相關注釋全部刪除了,因而此事"如果說有什麽不好的話,跟我們作者一點關係沒有"。周葉中特別強調,這件事"不僅跟第一作者,跟第二作者也沒有關係"。他表白自己"問心無愧","做任何事非常謹慎小心,該怎麽做就一定怎麽做",還說"我們作為一個讀書人,也不希望事情牽扯那麽複雜。自己受點影響,吃點虧,就任它去吧。"對於王天成指控的這樁抄襲案,周葉中的態度是,"第一,不管會怎麽樣,我都不會去理會這個事;第二,怎麽樣自有人會有說法;第三,該負什麽責該會承擔責任的自有人會負責會承擔責任。"但他又對包麗敏承認,(在寫作時)"從網上看到了王天成的論文",隻是"有些方麵我不好苟同,有些方麵還是有些道理",而且"在寫文章之前不知道他的身份"。本來,王天成試圖庭外解決糾紛,甚至有可能握手言和,但最後這個希望落空,他隻得走法律維權之路。 據我熟悉的武漢大學的情況(或其他國內大學大致一樣),研究生寫著作,教授當第一作者,以及抄襲,剽竊,花錢找別人代寫,論文有償發表等,已經司空見慣,無所顧忌,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更有甚者,整本著作,指導教授一個字不寫,卻是第一作者,甚至是惟一作者,這在追求學術道德的今天是一種可恥行為,更是對正常學術研究的一種"謀殺"。周葉中先生作為著名法學教授,假如他真的是引用王天成的文章並注明出處而被出版社編輯無端刪除的話,他應該在此天下人關注的良機麵前,以"天下為公"的心態,主動與王天成握手言和,承擔一定的相關責任,公開真相,得到天下人的諒解和支持,今後讓更多的"抄襲榜樣"無處藏身,引以為戒,輕易不敢冒抄襲或剽竊的風險。 "耶和華說,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做起這事來,以後他們所要做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我們下去,在那裏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於是,耶和華使他們從那裏分散在大地上。他們就停工,不造那城(巴別塔,巴別是變亂的意思)了。"周葉中、戴激濤在《共和主義之憲政解讀》第三章提到聖經《舊約.創世紀》第11章上述內容,並說"聖經中的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如果人類有了共同的語言,協同工作,他們的力量就會大過上帝。《舊約.阿摩司書》第三章亦有'二人若不同心,豈能同行呢'的記述。由此可見,共同之理想、共同之信念、共同之力量、共同之奮鬥,乃成就一切偉業的根本要素。建立和鞏固共和國,同樣需要全體公民的共同努力,需要他們把共和國看作一項事關自身的共同事業。" 這段話說的很好,尤其在今天有現實意義。我知道,天下者,非封建專製一人一家一黨之天下;天下者,也非獨裁專政暴力一人一家一黨之一種聲音。一個真正的天下,應該是共和的,天下為公的,多元的,有活力的,事關你我他的,既保護少數人,也保護多數人,避免出現"多數人的暴政和少數人的極權"。為此,希望周葉中先生能夠把以往沒有說清楚的事情,加以認真說清楚,彼此與所有關心中國憲政建設的人們一起,包括王天成先生在內,共同為中國百年未栽種起來的憲政幼苗茁壯成長而施肥、耕耘,為中國的憲政製度建設爭取雙贏的結果,天下人不就明白了嘛,彼此相訴不就成了彼此坦誠相待嘛! 至於3月20日《新京報》的相關報道,周葉中也不必在意,隻要你把事情說清楚了,你的責任就輕了一點,社會對你的評價就有了新的轉機,壞事也可以變好事,不利就會變有利。不過,這裏要指出的是,《新京報》因刊登那篇周葉中被起訴的報道一些編輯被處理、罰款,釀成新的醜聞,但願《新京報》有關負責人和上級單位和宣傳部別再錯上加錯,別再小事化大,否則到時候無法收場,讓天下人恥笑。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