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人的精神》-高科技與高道德(12.2)

(2006-08-04 05:13:21) 下一個
道家的特色是係統、邏輯的演變觀,禪宗的特點是頓悟的思維和心靈的淨化方式,儒家的優勢是道德教育。揚棄傳統與西方文化中的精神與糟粕,基於人類共同的理想 - 大同世界。個人與社會、心靈與宇宙間的對應同構關係的精髓是愛人如己、求同存異、和平共處與繁榮進步。將信仰與學術探討分開是儒家文化的特征,這種人文精神也是導致歐洲文藝複興的基礎。科技、宗教、文藝是文化的三個方麵,還哲學是文明的時代精神,儒家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也不論是古代還是當今,文明的繁榮有個顯著的特征是哲學思想的繁榮。日本從大化革新(645-707)到明治維新(1868-1912),都是從理論上探討而走向實踐的成功。當前中國的首要問題是國民的道德教育問題。向西方的開放,帶來了經濟的繁榮,引進了先進的科技,然而社會的道德倫理卻到了物欲橫流的狀態。從小學到中學,西方有宗教的教育,中國教育的改革將麵臨的關鍵是道德的教育。儒家文化中具體的人倫道德是安邦立國之本。 當時代改變,儒家文化本身需要發展和更新,一些封建社會的糟粕需要拋棄,還又不要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丟了。當麵對西方文明時,如果隻看到表麵的物質財富還不能學習西方文明中的行為道德規範、科學研究的精神,那麽這種危機就會帶來民族的災難。新儒家的精神將應該是高科技與高道德的社會文化精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