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人的精神》-論儒家文化精神的世界化(11.1)

(2006-08-04 05:09:55) 下一個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埃及、巴比倫、中國、印度是人類文明的偉大遺產,然而隻有中國文化淵遠流長,一直延續至今。當西方文明處於中世紀的黑暗的時期,中國卻處於最繁榮鼎盛的時代。從印度、波斯到土爾其和埃及的中間區域是人類最古老的文化發詳地,也是曆史上東、西方文明衝擊和人種融合的地域。當絲綢之路使西方認識和傳播了東方文明,並從而掀起文藝複興和重新回到希臘、羅馬和基督教早期文化。從意大利到西班牙、葡萄牙開始了向東方的航海和新大陸的發現,從德國、法國的宗教改革到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英國清教徒在北洲奠立了美國的現代體製,從法國革命到德國、俄羅斯發展馬列主義。西班牙、葡萄牙與印度後裔在南美發展了自由基督教。當歐共體形成,蘇聯解體、東西德合並,於是形成了太平洋沿岸出現了中國、美國的文明對全球文明走向影響的格局。美國文明是歐洲文明綜合的發展,也是猶太、希臘和羅馬文明發展的鼎盛時期。 在曆史上,隻有華夏文明和地中海文明具有巨大的創造性,對人類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華文明的核心精神是儒家文化,包括道家的宇宙觀、儒家的人文觀和禪宗的生命觀。老子的道德經是對天道運行與人德發展 - 太極生兩儀的演變過程的闡述,孔子闡述的是家與國同構的德政之道,禪宗闡述的是對身體與心靈修煉 - 瑜迦六角星圖案意念體係的發揮。道、儒家和禪宗構成了儒家文化的精華,當考察西方世界對中華文化的研究時,就會看到他們的興趣所在正是儒家文化的這三個方麵。當中國人向西方文明學習的時刻,也要具備發現和吸收、消化歐美文化的精華的能力。北美洲文化的精華具體在猶太文化的倫理律法、希臘文化的自然哲學和羅馬文化的議院政體的重新發展和創造。當西方與東方文明再次接觸的時刻,必須考察西方文明演變的機製和東方文化的現代意義。英國是源自法蘭西民族及德國日爾曼兩個部落的融合,海洋性文化使其具備好強和探險的精神。德國民族的工作條理精細和思考深沉的氣質使工業發達、管理高效。法蘭西民族的氣質使羅馬政治、文藝精神得以發揮。中華民族必須努力和主動地從精神文化、科技經濟和政治機構全麵綜合東、西方文明的精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