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人的精神》-中華文明結構的重建─文化的複興(7.2)

(2006-08-04 05:01:45) 下一個
文明的發展,經曆了華夏的家國天下、希臘的城鎮國家和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態,從而發展到現代文明。工業文明是城市群係統,如歐洲的萊茵河、羅納河及多瑙河流域,北美洲的東西海岸與五湖區、大河係,中國長江黃河上、中、下流及湖海交匯的沿岸。歐美、亞澳區域文明框架的誕生,聯合國的建立是全球化文明更高層次的建構。近代西方工業文明 ,經鴉片戰爭從海岸如香港、上海衝擊中國封建社會;還法國革命經德國、俄國從陸路傳到中國。俄羅斯是在務必列時代的莫斯科公國上發展起來的,這可能是中國走向工業化首先接受東歐的政教文化體係的原因。任何偉大的理想的實現,必須首先有聖人的精神引導,這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人類文明精神的根源來自中東的傳統和理想國、烏托邦和大同世界的哲學。世界的和平與進步,隻有通過愛將個人心靈純化才能實現。 世俗的事情由社會政治去處理,民族的問題是婚姻和生命的事情,不可將彼此混淆;隻有這樣,才能到到世界的大同與和諧。中華文明的重建是一個全球化新文明的誕生,一種新的文明框架,這個結構必然是現代西方文化與東方傳統文化的交匯和重建。 文化的繁榮:中國傳統文藝與現代西方文藝的共同繁榮,大眾媒體的傳播影響人們的精神世界。從印象派藝術到抽象藝術是東方藝術與東方精神的結合。思想家輩出是一個新文明誕生的重要方麵。當創造性思維發展的時候,哲學就能繁榮。希臘哲學的邏格斯(LOGOS)、道(WORD)和華夏的“道”、“因緣”是對宇宙原初信息的理解;東方的心靈哲學、禪宗的方法影響沉思默想(meditation)的頓悟方法。終極信息源是宇宙演變、生命進化的根本原因。數學家傑弗裏.威克斯(美國)2002年提出的五邊形組成的12麵球體最新宇宙模型,可能揭示了光量子被約束性的宇宙,這就可能還存在超光粒子的宇宙外超微觀世界─信息源。近代民族文明的發展、西方文明的傳播,需要重新建立一種共同認同的文化;當人類文化的各個 環節連成一條鏈的時候,人類才能達到對永恒真理的認識。中國、日本、印度、東盟的和平共處是一個重大的戰略決策,加上澳洲與俄羅斯等,將形成一個強大的太平洋文明世紀。唐、宋 、明朝的中國,曾經是東方文明的明珠,中國社會與精神的發展將是使這個區域走向協調、和諧發展的前題。區域文明的建立,決定於共同文明精神的發展,這種精神就是人類文明的共同律法、 恩典體係─從至高無上的律法係統,然後到良心、道德、倫理層次的展開是人類文明準則、規範的完整體係。隻有認識過去的黑暗,才能走向未來的光明。倚強欺弱是人類罪性 最根本的體現。愛與恨是人性的基礎,是良心與罪性、是和平與戰爭的根源。嫉妒與虛榮、傲慢與偏見,給地球文明帶來過不斷的災難。 科技的發展: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將以高技術、前沿科學為主體。從1750到1805年,經曆英國工業革命、美國獨立、法國革命,人類文明進入了科技文明時代。印刷、造紙、時鍾、火藥、磁針、算盤、透鏡的發明 ,使人類進入了大眾傳播的科學時代。實驗方法最初從東方煉丹、西方煉金的化學和醫療實踐技術的結合中誕生。笛卡兒的數學演繹與培根的實驗歸納的結合,誕生了科學哲學的邏輯實證主義。係統方法又是西方還原論與東方整體論思想的結合。從經濟係統看,中國不能放棄歐、美的近代傳統工業,但很難以與之 直接竟爭。自英國紡織工業革命以來,從歐洲、北美到日本的工業發展是一個演變過程,如德國的機電、化工和美國的電腦、生物工程及日本的電訊、汽車工業的發展。 工業文明經曆礦物資源的開發,還後工業時代開始對生物資源的開發。基因組層次演變、結構重組及功能調控,神經元網絡分層、可塑結構的信息控製係統蘊含著巨大的技術前景。生物分子計算機、人工神經網絡、太陽能生物仿生技術是未來高科技的核心。城市的集中化發展不利於防止恐怖襲擊,交通和通訊的發展和鄉鎮城市化和網絡化將是減少城市人口膨脹的出路。中國在保持傳統紡織工業,努力趕上機電、化工和精密儀器等工業的同時,將生物工程、納米技術、人工智能、微電子、空間和海洋等高科技成為主攻方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