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人的精神》-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 社會精神(6.1)

(2006-08-04 04:59:03) 下一個
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可分為三個部分:1、本原論 ─ 關於世界的本質、組織的理論,2、變易論 ─ 關於世界演變、運動的理論,3、組織論 ─ 關於世界結構、次序的理論;兩個方麵:1、實在論 ─ 關於世界對象的理論;2、符號論 ─ 關於世界認識的理論。對其探討有還原論和整體論、經驗論 -實踐理性和理念論 -思辯理性兩對思想體係。從人類的自然、社會和精神屬性,對世界的認識可分為:結構論,關於有形態的有界限的時空及其演變;結構論探討的是係統的結構、功能、演變的相互關係,世界是結構本原、構造變易、同構組織,實在顯現與符號蘊含的係統。社會論,關於個人與社會的人類行為和社會形為模式的探索;精神論,關於無形態的無時空限製原點的探討(POINT)。任何存在,都是係統結構的構成、層次演變的信息發生過程。本世紀的科技革命,現代科學創立了解釋宇宙的量子論、相對論,解釋生命的基因論、控製論和解釋文明的傳播論、創造論等體係,揭示了世界的物質、能量屬性和係統的信息本質。 聽母親說,在學前的兒童時期,我曾經將家中的鬧鍾拆開,想要知道是什麽在裏麵使指針轉動。當我有一個孩子時,發現我的孩子也那樣喜歡去揭開(DISCOVERY)瓶蓋要看裏麵是什麽。可見人的本性就是好奇的,想要發現事物的裏麵是什麽,這種需求就是認識的開始。對世界認識的根本來自人類的大腦和精神,這是一個界麵,是通過知覺而成為可能。對知覺本身的探討的參照點也隻能是知覺本身,這個點就是對“我”存在的疑問,也就從這點進入了信息的世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