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敘坡(左)和宋衛東翩翩起舞(1985年,北京)..."> 樓敘坡(左)和宋衛東翩翩起舞(1985年,北京)..." />
2009 (131)
2010 (71)
2011 (150)
2012 (206)
2013 (162)
2023 (1)
第七章 風雲突變
—————————————————————————————————————
四通故事(45)絕後路
樓敘坡(左)和宋衛東翩翩起舞(1985年,北京)
孫子兵法上說:“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我決定破釜沉舟。這是我一生中少有的幾個重大決定之一,但文字表達隻有短短兩行字:
“中科院計算中心領導:根據我目前的具體情況,我決定提前結束我在美國的進修學習,並辭去在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的工作。請批準。”
計算中心的領導非常體諒,立即同意。
現在的人,辭職算不了什麽大事,甚至是職場生活的常態。但在當時,許多人夢寐以求的,是鐵飯碗,更何況,是科學院這種所謂“國家隊”的鐵飯碗;許多人想方設法的,是出國,尤其是去美國。而我卻反其道而行,逆潮流而動,可以說是從天上掉到地下。其影響:可謂石破天驚;其作用,猶如定海神針。
我把四通全體員工召集到營業部的二樓。二層是隔出來的,非常低矮,層高隻有1.9米。當時人心浮動,人聲噪雜,在壓抑的空間裏更顯其亂。當我平靜地宣讀了我的辭職信以後,全場一下子安靜下來,大家精神為之一振,陰霾為之一掃。我又看到了四通人臉上特有的陽光燦爛。
我還宣布,根據目前的形勢,不可能再允許兼職。要麽摔掉鐵飯碗,到四通來落草為寇;要麽離開四通,回去繼續捧你的鐵飯碗,兩者隻能選一。當時四通所有的核心骨幹:沈國鈞、王安時、蔣敏美、崔銘山、王緝誌、張齊春……都選擇了落草為寇。後來有一種說法:科學院的七位工程師出來創辦了四通,可能就是指這七個人。他們是後來四通輝煌的奠基人。
為了穩定軍心、激勵士氣,我說了一句連我自己都十分感動的話:“我們是打不倒的,因為我們已經躺在地上了!”
當時也有選擇回去捧鐵飯碗的,我記得其中有老沈的連襟,李龍文。
樓敘坡是李玉的高中同班同學,她們有一個共同的姐姐,樓敘真。而樓敘真是我大學裏的學姐,後來我一直管她叫大姐。因為這層關係,樓敘坡就成了“姑奶奶”。公司裏吃喝玩樂的事,都由她張羅。
因為調查組剛來兩天,所以“姑奶奶”來請示:“這舞會……還開嗎?”我毫不猶豫回答:“舞照跳!還要把動靜弄得大一點,去把左鄰右舍,尤其是也被調查的那幾家兄弟公司的老總都請來,我有話要說。”
舞會開場前,我致了簡短的開幕詞。李玉保留了這份講話稿,以下是原文:
各位來賓、諸位公司同人:
歡迎大家來參加我們今天晚上的舞會,由北京四通總公司舉辦的舞會。
四通公司是在去年經濟改革的新形勢下誕生的新型公司。它從事的是知識密集、人才密集的高技術產業。
去年,我們慎重初戰,剛剛開了頭,今年我們要在新形勢下慎重再戰,務求必勝。
鄧小平同誌講,幹革命,搞建設,都要有一批勇於思考、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人。四通的事業,反映了一代人的思考,一代人的探索,一代人的創新。
我們是在從事一種新的事業,更重要的是,我們要造就新型的人,創造一種新的精神。這就是我們從公司成立的那天起,一再強調的我們要有四通人的形象,要有四通人的精神。
什麽是四通精神?社會上給我們做了高度的概括,他們說:四通人的境界高,效率高,效益高。我不敢說我們已經是這樣,但這確實反映了我們追求的目標。
新事物總不會使所有的人看得順眼。現在有一些
四通的事業,是不甘心什麽也不幹的人的事業,是四通八達的事業。四通八達的事業,一定會得到四麵八方的支持。今天,大家來參加我們的舞會,就表達了這種支持。
四通從它開始的那天起,就是為想幹一番事業的人準備了一個舞台。今天,我們為想跳舞的人也準備了一個舞台,我們不要站在旁邊冷眼旁觀的人。各位已經在改革的舞台上大顯身手,現在請你們在今天的舞會上也一顯身手。
謝謝各位。
我相信,大家都能聽得出我的話外之音。在烏雲壓頂的時候,我們不僅是“舞照跳”,而且“春照遊”。五月初是傳統的春假, 1985 年 5 月 1 日和 2 日兩天,我帶領公司大隊人馬,遊玩了已闊別七年的承德避暑山莊。
是的,已經是1985年5月了,公司快滿周歲了……
左起:司機、關智慧、萬潤南、李玉、趙毅、何弓(1985年,承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