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2006 (27)
2007 (28)
2008 (66)
2009 (131)
2010 (71)
2011 (150)
2012 (206)
2013 (162)
2014 (8)
2017 (81)
2022 (22)
2023 (1)
一句話趣評:四句像四步登高——看春、醒夢、知苦、越...
江南英才 惜未潤國。。。
送先生, 願俠歸故裏,飛鴻引路,嘯吟長風!! 【憶江...
一部天歌在,斯人己別塵。可憐心上字,不再有回音。
驚聞萬潤南去世。他曾開時代之先,創辦四通公司。後出...
我沒見過萬兄,但在網上神交已久。他晚年僻居法國。...
親愛的萬先生,安息!
萬先生,一路走好,RIP!
萬老一路走好,RIP!
萬先生一路走好。安息。
美國之音記者羅格9月23日報道/在2004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30歲以下的選民參加投票的人數達到創紀錄的水平。今年雖然是非選舉年,但是一些政治團體仍在繼續努力保持人們對政治的關心程度。今年夏季到首都華盛頓參加政治集會的學生們開學返回校園後也麵臨著一個挑戰,那就是如何激發學生的政治熱情。
*許多青年受家庭影響參與政治*
今年20歲、來自紐約的泰德?弗提克和來自新澤西州的18歲的學生麗貝卡.比奇,他們兩個人的政治觀點截然相反,但是相同的一點是,他們都是在家庭的影響下參與政治的。
弗提克說:“我來自一個政治家庭,我差不多12歲就開始關心政治。我爸爸始終是一位進步政治活動人士。”
比奇說:“我是在一個基督徒家庭長大的。我在家接受教育。長這麽大,我一直了解政治,接受的是保守的價值觀”。
現在,弗提克是自由派學生智庫“羅斯福研究所”的發展部主任。比奇則為保守派組織“鷹派論壇”撰寫法律意見書。“鷹派論壇”是菲利絲?施拉佛萊在30年前從事反對“平權修正案”活動期間創辦的。
政治學家表示,年輕人跟隨他們父母的政治取向是很常見的。事實上,今年早些時候“美國政治學會”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指出,政治價值觀甚至可能和基因遺傳有關。
*從家庭以外獲得政治激情和靈感*
但並不是每個積極參與政治的美國學生都有同樣熱衷於政治的父母。比如象就讀於華盛頓喬治敦大學、今年21歲的簡?亨德裏克,她就是從別處獲得政治激情和靈感的:
“我上了一門必修課,開始認識到政治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社會生活,從文化、商業到經濟等諸多的方方麵麵。我認為政府和政治真的是無處不在。我覺得那是一個人可以脫穎而出、有所作為的絕佳領域。”
*多數年輕人政治熱情不高*
但是絕大多數的美國年輕人並不都是那樣對政治充滿興趣。雖然在2004年11月的總統大選中年輕人的投票人數創下紀錄,但是這個年齡組的投票率仍然是各個年齡段當中最低的,隻有47%。
北卡羅來納大學一位持保守立場的學生、今年20歲的特雷?溫斯萊特表示,很難鼓動學生們參加校內的政治活動:“校園內的保守派學生人數很多,會令你感到吃驚,但是他們普遍對政治缺乏興趣,漠不關心。他們對參加橄欖球比賽或者參加校園的其它活動更感興趣。所以很難讓那些學生對政治產生興趣。”
但是喬治敦大學一名持自由主義觀點的學生艾米?勞頓說,她不認為學生們天生對政治不感興趣:“我覺得學生實際上對政治很有興趣,但是人們總是說我們年輕,對政治無動於衷。人們期望學生們對政治漠不關心,他們也就表現得缺乏熱情。”
*用合適議題激發學生興趣*
按照來自華盛頓州史波坎市貢薩格大學一名保守派學生保羅.薛弗的話說,為了幫助學生克服對政治的漠不關心,你得激發起學生的興趣:“你必須要找到和他們有關的議題。曾經有一位演說家到我們這裏大談稅法改革,結果我們大概隻有10個同學到場聆聽。”
很明顯,稅收顯然不是絕大多數還沒有收入的學生們所關心的話題。但是還有其它的議題可談。
*政治家應密切同年輕選民關係*
在學生對哪些議題感興趣的問題上,耶魯大學四年級的自由派學生約翰?科金可能不同意保羅?薛弗的看法,但是他同意一點,那就是政治家們必須更努力地密切和年輕選民的聯係:
美國亞洲文化學院(UACA)學生湯普森表示“媒體討論的總是社會保障、全民醫療保險這類話題,但是這些議題對年輕人沒有什麽實際作用。但是我想有些議題,當然絕不僅僅是伊拉克戰爭,應當受到學生的關注。我覺得保持能源供應獨立性就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議題。就象阿波羅計劃屬於上代人一樣,這個問題可能屬於我們這一代。”
隨著目前美國的油價達到曆史最高水平,可能會有更多的學生關心能源依賴會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何種影響。
不過,隨著新學期即將到來,對於所有這些校園政治活動人士來說,讓自己的同學明白政治和他們自己息息相關,仍然是一場挑戰。今年的11月沒有全國選舉,因此他們的任務會更加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