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最新文章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放棄與堅守

(2006-05-13 00:55:32) 下一個

放棄是為了堅守。


南寧新東西酒吧的原創音樂人羅春陽如是說.


“很多年以前,他們從校園裏出來,到了一個被叫做社會的地方,那裏不是小說中的江湖,比如沒有普遍的大碗酒肉和大稱金銀。但是,對他們這種物欲不是特別強的人來說,理想和現實之間也沒有什麽特別大的距離。不久之後,他們隨遇而安地停薪留職或者分流成了不上班的人,於是被貼上了非主流之類的標簽,失去了被廣泛承認的社會身份,這也許算是一種放棄。”


羅春陽在《我們懷念吉他的年代》CD的說明書上這樣寫到。羅是室內設計出身,把他的酒吧設計得很懷舊,大陸八十年代末的校園風情,當年的課桌與廁所文化的經典都有在酒吧的某個角落體現。加上我們去的那夜是外國鄉村歌曲懷舊夜,在FiveHundred Miles的合聲中,真有點時空錯覺。


當羅一曲罷了,走下舞台,我便要忍不住慫恿大家一起上前去會會這個有趣的人。


很快我們四五個人就像老朋友一樣喝上啤酒。


當年羅還是中學生,羨慕那些在高校校園風極一時的港台英美鄉村歌曲和人手一把的吉他,開始他的吉他業餘愛好。


不同於包括我在內的許多常人的是,他一直堅守著他的業餘愛好,堅守著對那個讓很多同齡人淚眼模糊的純潔時代的懷念。為此他慘淡經營新東西酒吧近十年。


當年的New Ones變成如今的Classic Ones。作為藝人,羅堅持自己仍更多是以歌會友,給同好者提供一個固定的地方同樂。作為商人,他一麵為能在大陸如此急功近利的商圈裏堅持這麽久自豪,一麵也對曲高和寡的代價前景擔憂。


這讓我想起本地的那些名叫Starving Musician,據說是為窮音樂家開的樂器店。洋人比較直截了當,一個starving,很畫龍點睛。


華人很含蓄,又很有佛家精神,於是散淡的羅春陽便在酒吧的一堵牆上歪歪扭扭地寫道:“我們確實需要放棄,可也需要堅守”。


害得我想要多要幾份果盤都不好意思,生怕有施舍之嫌。


最後買下他親自簽名的CD才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