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來談談讓投資方血本無歸的中國電影 (轉貼)

(2007-11-23 17:48:07) 下一個
作者:雅_哥 提交日期:2007-9-16

純粹的主旋律電影就不談了,那些電影就是把納稅人的錢打水的。
  
  80年代,各電影廠已經要考慮成本和市場了。以市場為目標的商業片雛形已經出現。就是純粹的文藝片,如果收不回成本,電影廠也麵臨虧本,欠銀行債務的窘境。
  
  《孩子王》和《邊走邊唱》是陳凱歌獨立導演的前兩部電影。孩子王投資達70萬人民幣,以可比價格計算,差不多合人民幣5000萬以上。同期張藝謀拍攝的《紅高粱》,僅花40萬左右,而且攝製組轉戰山東和寧夏,演員眾多。孩子王為什麽化這麽多,除了導演沒有計劃,就是缺乏分鏡頭拍攝的導演基本功。
  
  孩子王一個拷貝都沒有發行,除了母帶,隻有一個拷貝,四處參賽,到處要獎,結果在嘎納得了個記者授予的“金鬧鍾獎”。
  
  我大概是這個壇子裏唯一看過膠片放映的,那時電影局屬於文化部,電影在文化部的小禮堂放映了幾天,基本上放一半觀眾就走完了。
  
  不過周六下午那場有2個觀眾看完了的,我因為要等單位交通車,隻好堅持看完,何況旁邊還有個美貌的女記者,隻是大部分時間我們在討論考GRE的事項。

孩子王的作者是作家阿城,他後來一直搞編劇什麽的,曾經被嘎納請去當過電影節的評委(嘎納請評委很隨意,作家記者舞蹈家甚至醫生都當過評委)。不久前他終於承認,如果不是凱子當導演,這部電影不會這麽慘。
  
  邊走邊唱雖然在北京放映了幾場,也基本沒有什麽票房。凱子拿去嘎納,又得了記者們授予的“金鬧鍾獎”。凱子不死心,帶著戲份不多的女演員許晴又去美國。
  
  北影有個笑話,凱子回來後,嚴肅地對領導同誌們說,為了節約經費,他和同去的工作人員擠在一間房裏。感動得支部書記差點當場發入黨申請書給他。

田壯壯給公眾的印象是位文藝片專職導演,他拍的電影,沒有一部能夠保本,公眾好像也認為,拍文藝片嘛,虧損正常。
  
  其實,所謂第五代導演裏麵,田壯壯是首先拍商業片的。那部電影叫《搖滾青年》(?)。
  
  開機時,田爺豪情萬丈:今年的獎金大家拿到手軟!
  
  最終在京津放映了幾場草草收場,田爺從此就藝術上了,視商業片如草儕。

 不過,80年代真正讓投資者血本無歸,一舉消滅幾個國有公司的電影卻是《大太監李蓮英》,薑文、劉曉慶主演,薑文親自編劇,導演,印在影片上的是田壯壯。
  
  這部電影投資一千多萬,是唯一一部敢在故宮實地拍攝的電影,裏麵的道具,大多數是故宮文物,膽大可謂包天,也引起國內外輿論嘩然。
  
  最終連投資零頭都沒有收回,要知道80年代末,1000多萬購買力相當現在幾個億!

 不過田爺身邊人卻堅決否認應該為這部電影的失敗負責。說田爺是去救急的,原來的導演被薑文趕走了,這部電影實際上是薑文、劉曉慶的電影。
  
  紅高粱讓薑文出名了,第一次入圍金雞最佳男演員。和劉曉慶儼然中國的男一女一號,於是這兩位提出北影要學好萊塢,搞“明星中心製”(這個可笑的概念據說是北影一輩子隻拍了點紀錄片的教授周CJ研究出來的),電影要圍繞他們來拍。

  《大太監李蓮英》是薑文親自寫的劇本(以我對這位老兄的了解,就是他寫個大綱,別人補齊),為什麽選擇這個題材,可能和劉曉慶演了李大導的火燒圓明園等古裝戲有關。開機時,薑劉二人曾豪邁地對媒體說過類似敢為天下先之類的話,事實確是如此,國內拍古裝曆史大片,始於薑文劉曉慶,當然薑文大罵古裝曆史片是注水豬肉紜紜時,肯定忘了這段曆史。
  
  不難理解隨後拍《陽光燦爛的日子》時,如此牛逼的薑文在經費方麵還是存在問題,據文X回憶,前期大部分經費是怎樣忽悠港台人士來的。

  《陽光燦爛的日子》為什麽會花掉2000萬以上人民幣,以至大陸票房不錯仍然巨額虧損。絕不是薑文注重質量紜紜。而是和薑文低效率的拍攝方式和演出方式有關。無論是當演員還是當導演,薑文都不喜歡用分鏡頭分場景方式拍攝,而是喜歡按照劇本給出的故事發展演下去,稱隻有這樣自己才有感覺。
  
  所謂分鏡頭拍攝是電影工業的常規工作模式,導演根據角本分成若幹個鏡頭,同場景的鏡頭一般會集中在一起拍攝,由於時間或故事的演變是不連續的,每個鏡頭需要演員的表演服裝都是不一樣的,導演或演員必須準確獲得相對於那個鏡頭的表演。
  
  而根據劇本時間順序拍攝,顯然工作量要加大很多,意味著一個場景不是一次拍完,要來回折騰,花費的時間金錢人工可想而知。
  
  除了薑文,中國還有一位和薑文一樣牛逼的導演也是不喜歡分鏡頭拍攝的,就是陳凱歌。孩子王和邊走邊唱失敗後,據說凱子總結出是分鏡頭拍攝的問題,鏡頭銜接不流暢,演員表演也把握不好,所以他拍攝《霸王別姬》時,就堅持要按劇本一步步來,

  陽光燦爛的日子是部觀賞性不錯的商業文藝片,但是對文革背景的利用卻是敗筆,準確說,根本沒有揭示那個殘酷時代的特點。僅僅是一個小群體的青春回憶,絲毫不能感動我和張藝謀這樣“黑五類”子女。一部電影,沒有典型的藝術提煉,不能引起不同人群的共鳴思考,不能認為是成功的藝術創造。94年威尼斯電影節,得金獅大獎的有兩部,並列銀獅有三部,還有評委會特別獎,如此多大獎陽光燦爛的日子都沒有撈到一個,僅分得一個最佳男演員。評委們的看法不證自明。

  作為商業文藝片,陽光也是有一些優點,比如總體比較流暢,國內很多科班出來的導演,電影就是做不到起碼的流暢。陽光裏麵也有一些地方有點“澀”,手法不夠老練。但是作為處女作,算及格了,但是考慮到巨大的投入,投資方恐怕不會這樣想。
  
  另外國內一些年輕導演包括陳凱歌,都不太善於營造影片的起伏。學過戲劇演過話劇的薑文,營造故事的起伏高潮時尚算得當,不過遠沒有達到可以讚揚的地步,隻能說達到普通商業導演的平均水平,離張藝謀,起碼還差2個量級。還有就是陽光的攝影值得稱道,有些細節的處理相當利落,這應該是顧長衛的貢獻。

  為了回本,陽光曾經寄望在歐美獲得上映,甚至YY出陽光被時代周刊評為95年十大電影之首的新聞,可是稍有常識就知道,每年時代2個編輯評的十大榜,必須是在美國正式上映的影片。至於個別時代前編輯禮貌性的介紹讚揚,和正式評比不是一回事。
  
  
  陽光之後,投資人血本無歸的另一部電影就是薑文主演周曉文導演的《秦頌》了,實際投資超過4000萬,是真正的有大場麵的古裝曆史大片。主要投資人是香港人陳先生,他看到秦頌劇本後,大為讚賞,被周薑等人忽悠,以為發大財出大名的機會到了。於是把自己在半山的豪宅抵押,投資在秦頌上麵。

  秦頌的票房隻有幾百萬,集中了薑文葛優許晴的大製作,怎麽這麽慘,你下載看看就明白了。沒有起伏,台詞文白不分,故事線條不清晰不利落。還有就是看見葛優就想笑,看見薑文扮演的愚鈍的秦始皇就膩。
  
  葛優演的是偉大的音樂家高漸離,可是活著、代號美洲豹、編輯部的故事已經給葛優定型了。Y一出來觀眾就嚴肅不起來,整個就顯得假。

  張偉平說《秦頌》開機時他也去了,陳先生坐著奔馳帶著隨從氣派而來。等有話好好說深圳上映時,陳先生是打夏利出租過來的。
  
  然後就是陳凱歌的《風月》了。霸王別姬給投資人徐楓賺了點錢,興奮之於,全部加碼投進了風月。這部文藝片最後花了4000萬人民幣,在香港票房慘敗,大陸根本就不上映,仗著鞏俐那時的知名度在美國有約100萬美元票房。最終至少虧3000萬以上。
  
  我以前開玩笑說這部片子把投資人母子兩人都搞成憂鬱症,當然是開玩笑,不過對精神影響肯定很大。經常泡八卦的應該知道徐的兒子湯公子是少女們第一想釣的金龜婿,英俊多金。徐的老公湯君年早年是台灣著名電影老板,不過80年代以後敏銳地察覺到電影工業已經是夕陽了。於是逐漸往其它行業轉,上海開發浦東後,即大力往房地產行業轉型,最近被列入捂房惜售典型的“湯臣一品”就是湯君年身前拿下的項目。其實湯在上海先搞的湯臣高爾夫別墅已經大賺其錢,幾乎上海的有錢人都集中在那裏。當初那塊地是以很少成本拿到的,高爾夫球場修好後,又變更項目,轉為房地產開發,賺錢後再陸續投入湯臣一品。影視行當轉行少有成功的,湯君年算幸運的,隻是在定下每平方11萬天價後,房子一套也賣不掉,老湯一病不起,駕鶴西歸。這是後話了。
  
  徐楓不顧老公勸阻投資陳凱歌的電影,用的是自己當演員時攢的私房錢,10多年前的3000萬,至少合現在一億以上。引發憂鬱症可以理解。不過憂鬱症患者不發病時,對發病原因並不深刻。後來徐又投資凱子的無極。所以陳凱歌一輩子雖然隻有部霸王別姬沒有虧,他的電影生涯不能說結束,隻要能把韓三平和徐楓忽悠下去,電影就有的拍。

  荊軻刺秦王任何層麵都是一次慘敗,在霸王別姬裏麵勉強學會敘事的陳凱歌,在任美術指導的父親陳懷皚死後,其電影又回到80年代的雜亂,呆板,演員完全找不到白,一個個呆呆傻傻,要麽故作矜持,要麽神經兮兮,要麽鬼喊鬼叫。現在網上的版本,已經多次修改過,仍然難以卒睹。
  
  刺秦的投資方之一是現在發行太陽的保利,96年發行張藝謀的“有話好好說”大賺了一筆,悉數投在這部電影是,當時號稱投資一億以上,是當時中國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電影,實際投資也至少近8000萬,首映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宣傳也史無前例,後來很多大片的宣傳都借鑒了刺秦的模式。
  
  結果大陸票房隻有幾百萬,除了第一天電影院上座率不錯,以後門可羅雀,相當多的觀眾不待電影完畢就紛紛退場,直呼難看,看不懂。眾多吹鼓手雖然在報章雜誌上連篇累牘發文吹噓。可是觀眾的反駁也同樣有力:世界上被公認的經典,那一部是成年觀眾看不懂的?對電影的解讀千千萬萬,故事的基本框架卻不能誤判誤讀。
  
  刺秦在美日有點票房,當然是被重新剪輯過,最後至少虧6000萬以上。投資方曾經秘密把張藝謀請去,看看用什麽辦法補救。可是分開看,好像每個畫麵都不錯,音效尤其好,演員表演單獨看,周迅短短幾分鍾相當出彩,鞏俐擺的POSE也不算難看,李雪健的狂呼亂叫雖然刺耳(現在刪了不少),也不至於讓你逃跑。可是合並在一起,整個電影就亂套了。
  
  刺秦的"文化貢獻“可以找到一個:看完電影後,很多人恍然大悟“敢情這保齡球是秦始皇發明的”。
  
  除了賠錢,這部電影的惡果是在凱子的強求下一遍遍狂呼不止的李雪健,嗓子自此不適,幾年後,終於演變成喉癌,命還在,聲音已經發不出了。

  刺秦在內部試映,據說投資方已經在哀歎了。唯一希望是拿出去撞撞大運,看能不能拿個獎再回來炒作。於是刺秦去了嘎納。
  
  98年入圍嘎納競賽單元的中國電影有四部之多,除了刺秦,張藝謀的2部:“我的父親母親”“一個都不能少”,還有王小帥的“十七歲的單車”。
  
  於是針對張藝謀電影的非議空前的多,基本上,北京的文人默契地發出共識,張藝謀又拍醜化中國的片子了,解放這麽多年,居然還有這麽貧困的地方,居然還有這麽多孩子讀不起書。一個參賽其實是背著主管部門的。
  
  然而到嘎納後,輿論立即180度大轉彎,一致的結論是張藝謀在為當局唱讚歌,你們怎麽能讓這樣的電影入圍啊?
  
  還有盛傳張藝謀要當電影局局長了,張藝謀被招安了,一個結尾處電視台台長如此好心,電視台為孩子捐款建學校等等,都是在美化當局。
  
  在陳凱歌會見組委會主席雅各布之後,雅各布也憤怒了:孩子窮成這樣了,張藝謀還讓孩子們唱國歌,唱歌頌GCD的歌。他在報紙上公開譴責張藝謀,雖然暗示自己很喜歡“我的父親母親”,而且肯定可以得獎,但是“一個”這樣純粹的宣傳品沒有希望。
  
  眾所周知,張藝謀發表了一篇公開信,從嘎納撤回了這兩部片。隻是刺秦也沒有獲得主要獎項,僅得到一個“產品設計獎”。頒獎晚會,失落的陳凱子大罵評委,演出了嘎納曆史上從未見過的醜劇。那時信息沒有現在這樣通暢,在場的隻有新華社記者,當然不可能傳播這個信息。後來風聲露出,竟然北京哥們一直認為和嘎納有過節的肯定是張藝謀,為此幸災樂禍,也不查證一下老謀子根本就沒有去。

  牛逼哄哄的導演們演員們拍大片相繼慘敗,老導演謝晉耐不住寂寞,也想來湊熱鬧。
  
  於是有了中國曆史上虧損最慘烈的電影----鴉片戰爭。
  
  我曾經把“終身投機獎”授予謝晉,實在是實至名歸。
  
  謝晉在文革期間就是極左人物四人幫的文藝先鋒,大名鼎鼎的《春苗》就是他導演的,不過那時電影不興署名,他的大名小平同誌才沒有印象。鄧小平被攻擊的一項罪名,就是看春苗時說“極左極左”,被江青抓住狠狠攻擊的。
  
  後來老鄧解釋:有急事找他,他說“就走就走”,四川口音被江青誤會了。
  
  文革後,謝晉緊跟政治形勢,相繼拍出《芙蓉鎮》《小花》《天雲山傳奇》《高山下的花環》,那時觀眾很不少,不過電影市場化後,謝老節節敗退,屢拍屢虧,票房的沒有,在國內雖然靠老臉可以搞點“雞”啊“表”啊的獎項,可是已經享受不了觀眾的崇拜了,獅啊熊啊棕櫚啊奧斯卡啊才有點關注度。
  
  一億多的投資顯然國內市場收回不了,謝晉瞄準了老外的荷包,挖來張藝謀的攝影,讓老外審查了劇本,請來英國演員。電影出籠了。
  
  我至今沒有明白,謝老怎麽對自己的外銷能力有這麽大信心?之前,他沒有一部電影有海外賣埠能力。
  
  當然導演的報酬是與投資成正比的,投資越大,導演合法收入就多,遇到心黑的,非法收入也多,電影很多帳目,外行沒法查的。
  
  所以無論當演員還是當導演,虧得走資人哭爹叫娘的薑文好車開上了,洋妞泡上了。陳凱歌搬進了豪宅,書房裏布滿了書,表示主人很有學問。謝晉鴉片戰爭雖然慘敗,自己也住進了別墅。
  
  鴉片戰爭具體虧多少不知,但肯定在8000萬以上,成為至今無人超越的記錄。以可比價格,十年後的今天粗略應該在3億左右。
  
  讓我對謝晉惡心的就是這部電影,上映後觀眾寥寥,搖身變成了主旋律影片,先強迫黨員同誌買單,俺老婆不幸是黨員,為避免浪費,我隻好去看一遍。
  
  誰知幾天後工會會員也發票,又看一遍,當單位說無黨派人士也要組織看時,我終於發飆了,才避免看三次的待遇。
  
  薑文的《李蓮英》坑了國內的投資者,《陽光燦爛的日子》坑了港台同胞,在文雋等狐朋狗友參謀下,打起了鬼子的主意,當然薑文自己也是鬼子了,還是和燒圓明園的鬼子一業摹?br>  
  文雋最近幫薑文努力宣傳,大吹法螺。頂著香港金像獎前主席的頭銜,不知情的公眾還以為這廝是啥“上流人士”。
  
  文雋原名王WJ,在人藝辦的演員培訓班83年畢業後,晃蕩一段時間後。托關係跑到了香港,在片場打雜鬼混。
  
  80年代三級片市場繁榮,有些碗不願自己肉搏,於是文雋就成了三級替身演員,有時也能露個小臉什麽的。好像80年代末,這廝還演過低成本A片,前段有人貼出香港地下A片截圖,裏麵那強暴女主角的男人就貌似這位老兄,大家可以找出來比對一下。
  
  當然英雄不問出處,隨著大陸香港演藝界交往日趨緊密,熟悉兩邊情況的文雋開始發揮作用了。金像獎評選也有內地人士參加,文開始打雜,由於報酬低,圈內人沒有願化時間的,文就成了負責人,名片上也印上了“主席”頭銜。現在雖然被趕下台,竟然也成了資本。

  說來有趣,作為電影演員,薑文竟然一輩子沒有獲得個任何國際性的肯定,就是國內的金雞獎,薑文除了靠紅高粱入圍一次,也是白板。如果不是靠戲份很少的《宋家王朝》裏麵的宋查理得了個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薑文的電影演員生涯竟然是獲獎荒漠。而那年的金像獎,國際統計機構是不認可的,薑文的獲獎,IMDB裏麵注明是“香港電影雙周刊最佳男配角獎”。這家刊物的編輯,也經常在天涯逛,曾經不告而取我的帖子,允諾給我寄的雜誌也沒有寄來,順便鄙視下。
  
  不過薑文演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得了金鷹最佳男主角,我說薑文本質上是個電視劇演員,他誇張和“本色”的演出,更適合電視肥皂劇,有依據的。
  
  拍北京人時,北美的華人媒體去采訪了下,電視劇完成後,美國媒體也介紹了下。薑文頓時狂妄的找不了白,國內媒體也跟著猛吹,什麽薑文威震美利堅,橫掃好萊塢之類的標題比比皆是。一直到北美留學生實在看不下去,寫信質疑:這薑文在美國既無作品,又無產業,那裏來橫掃,又威震誰了?除了大陸部分留學生,港台華人都不知道他是誰。
  
  
  “鬼子來了”之所以能忽悠日本鬼子先投錢,除了薑文能侃能吹能忽悠,和原作的視點也有關係,不同於其它描述鬼子的模式,原作比較平和地揭示了抗戰中的敵我雙方,對鬼子的刻畫沒有臉譜化簡單化。

  “鬼子來了”之所以能忽悠日本鬼子先投錢,除了薑文能侃能吹能忽悠,和原作的視點也有關係,不同於其它描述鬼子的模式,原作比較平和地揭示了抗戰中的敵我雙方,對鬼子的刻畫沒有臉譜化簡單化。
  
  這絕對不是薑文想在《鬼子來了》表達什麽思想,從另一個角度反思抗戰中人性。我不加證明指出,薑文的思想水準,從他多年言行看,就是一北京的哥水平。鬼子來了的主體前後是混亂的,這種混亂完全是無心造成的,前麵部分是鬼子出錢,所以按小說原著表達了抗戰另一麵:傳統把GCD美化的做法拋棄了,把鬼子簡單化惡魔化的描述也放棄了。但是後來知道通不過,又回到傳統立場上,順便抹黑了一把GMD.
  
  鬼子來了當時被禁不奇怪,雖然現在正版DVD早就可以賣了,但是如果把虧損責任僅僅推給被禁上,就忽略了本質。這樣的商業文藝片可以得到部分憤青的吹捧,在票房上卻不會有什麽作為。《鬼子來了》在嘎納獲評委會獎後,在日本、美國上映票房也相當悲慘,美國僅一萬多美金,媒體影評評分僅6.8分,及格而已。雖然在日美上映都拿被中國政府禁當賣點。
  
  鬼子來了傳投資方共投入500萬美元,日本、HY等國內公司都有投資。但至少有300萬以上美元是肯定的,有業內人士透露說至少虧了300多萬美元。

  刺秦因為日本方大量投資,所以先上映,廣告、影院數都不錯,最後大概也就100多萬美元,比《我的父親母親》《千裏走單騎》這些文藝片都差。
  
  但是刺秦方在刺秦在大陸上映時竟敢利用人民日報造謠欺騙觀眾,稱刺秦在日本如何受歡迎,票房拿下1500萬美元紜紜。這個伎倆後來無極、天地英雄又同樣使用過。
  
  不過刺秦隻有200多萬票房也是宣傳過度的下場,看的觀眾出來都說臭,上演一半就有觀眾陸續退場。那時的地方報紙也比較誠實,也如實報道,再上當的就不多了。
  
  這個話題以後再討論

  借名人客套為自己貼金,透露出的信息除了自戀,就是不自信。
  
  當然這裏麵水分就很大,嚴肅的影評,自然會登載在專門影評地帶。以前無極吹盧燕誇無極怎麽怎麽,某網站評無極是啥百部名篇,細查那些英文資料是無極方自己掛在別人網站的。
  
  至於信件,嗬嗬,當初在我的推薦信上簽名的確實是國內知名院士,不過信的內容都是我自己執筆的了,準確說那時的年輕人都是這麽幹的,我也是拿別人範本自己改下。咱自讚自誇,當然把牛皮往天上吹。
  
  前麵有人不同意我對薑文的判斷:三流商業文藝片導演。我認為,判斷一位導演的水準,可以橫向模糊比較。
  
  喜歡薑文電影的人,北京的大院孩子、中戲和薑文有交情的師生肯定不會客觀。普通喜歡薑文的影迷,大都喜歡徐克、劉偉強、張之亮的作品。事實也是薑文和他們的水準確實接近,隻是作品的影響力薑文還遠不能和徐克劉偉強比。
  
  大陸沒有商業導演群體,以香港為例,吳宇森和陳可辛可謂一流,杜琪峰和周星馳一流半,劉偉強、徐克算二流,張之亮、於仁泰、唐季禮算三流,以作品來看,薑文也就這個檔次。
  
  在文藝片裏麵,薑文也隻能算三流,《陽光》《鬼子》本身的情感表達藝術手法都很矯情,思想性更可以說幼稚,如果說《鬼子》裏的混亂還可以解讀為豐富,《陽光》裏麵的趣味由於結尾導演的自戀而顯得惡俗。
  
  國內影評由於太多的利益關聯而難以參照,參照歐美嚴肅影評對薑文三部電影的平均評價,也可以給出薑文電影藝術水準的一點參照:《陽光》媒體平均2.78分(4分滿分)合十分製6.9分,《鬼子》平均6.8分,《太陽》平均2.55分(合6.36分)。
  
  三部電影,不同的專業影評人平均都給出6分多的評分,還是應該說明一些問題。對比張藝謀的平均7.78分,李安的7.30分,杜琪峰最近幾部片的平均7分。統計來講,薑文的藝術水準就是第三檔次。

  進入21世紀,拍電影基本就是拿錢打水漂。大部分都是虧。虧損嚴重的電影《鬼子來了》之後,就是薑文主演何平導演的《天地英雄》。
  
  臥虎藏龍票房成功之後,國內幾乎所有的媒體記者都說張藝謀的《英雄》是跟風之作,張藝謀雖然在英雄北美上映大獲成功後感謝了李安,認為李安的臥虎藏龍給文藝武俠片開了道。但是之前也曾經說過,想拍武俠文藝片的念頭由來已久,99年就想拍英雄,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延後。然而媒體的卻完全不理會張藝謀的說明。
  
  南方某報曾經譯載了張藝謀在《時代》上麵紀念黑澤明誕辰100周年的文章,可是隻有上,去年我在時代網站上把這篇文章搜出來,才發現,文章後麵張藝謀談到自己在籌拍的一部武俠片,準備采用黑澤明《羅生門》裏麵用過的三段式表現手法,那是99年發表的文章。
  
  哥倫比亞(索尼)公司發行臥虎藏龍大獲成功後,對華語電影來了興趣,在香港搞了2層樓當辦公室,招兵買馬,簽下了拍過武俠片《雙旗鎮刀客》的導演何平,準備大幹一場。
  
  英雄的秦始皇本來找薑文,可是他跟何平拍起了《天地英雄》,這部電影的主導方其實是國內的華誼公司,號稱投資2000萬美元,華誼和哥倫比亞公司一家一半。明星包括趙薇、中井貴一等,周韻也在裏麵演個小和尚。
  
  天地英雄的宣傳可謂震天動地,什麽比英雄好一百倍,新浪調查支持申奧的比英雄多出幾倍。5城市點映讚美如潮。日本拿下1000多萬票房紜紜。
  
  結果上映後,雖然第一周末就說達到3000多萬,下線時8000萬,但是可信的數據,包括主創何平趙薇現在都承認僅3800萬的全國票房。在香港《天地英雄》票房僅13萬港幣。
  
  《天地英雄》全球票房最後是600萬美元,以宣布的投資計,虧損1400萬美元。應該是當時中國電影之冠了。
  
  哥倫比亞公司看到電影後,一片哀嚎,宣布解除何平的職務。隨後也根本沒有發行這部電影的打算,04年英雄在美上映大獲成功後,哥倫比亞-索尼公司趕緊拿出來在美上映,最後票房僅區區8萬美元。
  
  不過後來何平多次暗示這部電影根本沒有化那麽多,比刺秦還要略低些,以7000萬計,《天地英雄》大概虧5000萬人民幣。
  
  華誼公司卻自得稱自己沒有虧,那就是哥倫比亞公司當了冤大頭。
  
  根據華誼一貫做法,我猜這部電影是這樣運作的:
  
  找到美方,說本公司實力強大,方方麵麵有人,你們外資公司兩眼一抹黑,花了錢還辦不成事。咱一家出一千萬,給你們打五折,你們隻需出500萬美元。海外票房2000萬以內統統給你們。那英雄海外票房1.5億美元,薑文趙薇都是中國最有票房號召力的明星,何平就是比張藝謀差,拿個5000萬零頭還是有把握的。
  
  《天地》上映三天華誼就大量賣DVD.估計有幾百萬進賬。加上票房,約有1800萬進賬,既然沒有虧,華誼的實際投入肯定在此之下。哥倫比亞公司被華誼坑了一把。香港2層樓的辦事處也撤了,換成內地的2間辦公室。
  
  沒多久華誼又耍了哥倫比亞一把,這次是陸川的可可西裏。

  演完《天地英雄》後,中井貴一回日本寫了本書,詳盡描寫了拍片過程種種。對導演毫無計劃,低效率的拍攝怨艾不斷,就是以毫不掩飾的厭惡口吻談到薑文,暗示是薑文的傲慢自戀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開支。
  
  華誼投資的可可西裏運用了各種關係促其上位,包括拿下國內的金雞最佳影片,然而國內無論怎麽吹噓,票房仍然慘敗,離收回投資遠遠不夠。
  
  華誼老總王中軍簽下陸川,麵子話說看上陸川是第一個導演專業研究生,自己還能編劇什麽的。
  
  但是恐怕更多看上的是其父和北京文人扯蛋幫的關係,陸天明還是央視編劇.扯淡幫的正式稱呼叫“評論家”,就是白燁啊、解SB、張頤武等等。
  
  這次估摸美國人不會有“合作”的願望了,華誼提出了一個貌似很合理的版權置換方案:可可西裏是中國獲金雞的電影,這部電影講的是瀕危動物的保護問題。你們公司有部拍砸的大片,正規途徑是不會引進的,即使引進,票房也不理想。我們交換版權,可可西裏宣傳得好,會賺大錢的。
  
  美國人覺得有道理,欣然同意,花了約50萬美元大作廣告,雖然英文字幕版出來後反映票房會不理想,但是隻好硬著頭皮上。最終票房隻有30、40萬美元。
  
  華誼除了自己經常雇傭的寫手,又邀請一幫娛樂記者去老板別墅吃飯,遊泳,讓這些男女記者互相調情,大家都HIGH.
  
  圍繞這部美國大片,從演員到 製作,各家媒體大吹法螺,一舉拿下近億票房,挽回可可西裏的損失,還有進賬。

  馮小剛的夜宴,陳凱歌的無極,按公布的投資額,那是虧到姥姥家了,無極3.2億投資,全球票房2.7億,進賬9000萬,加DVD一億左右,夜宴目前也就我估計的1.7億全球票房,和宣稱的走資額一樣。
  
  但是不少知情人包括張藝謀都對媒體說無極沒有虧,據說無極中影隻拿了2000萬,給院線借了約1000萬,給日、韓、港台片商借了點錢支付演員片酬,湯臣公司徐楓大約也投了近2000萬,合計投資6、7千萬。中影可能還賺點,否則在一片罵聲中不會敢投資《梅蘭芳》。當然無極幾百號人在內蒙騙吃騙喝幾個月分文不拿,在香格裏拉汙染環境,社會成本恐怕不低。
  
  夜宴小虧小賺格局已定,但是華誼在夜宴上投入眾多資源,不大賺就是虧。至於集結號,馮小剛自己也知道,恐怕票房很不樂觀。連續幾部大製作失手,表麵光鮮的華誼危機四伏。
  
  黃金甲,最後票房大約在9000萬美元左右,隻收回1/3,黃金甲隻能進賬2.7億,按公布的3.6億,也會虧。不過大片好處是其它收入DVD,電視轉播權也會高,小製作。韓國票房HJJ隻有580萬美元,但是版權賣出250萬美元,也就是說,張藝謀的電影回收比1/3要高。
  
  既然宣稱投資3億多的無極,總票房2.7億都可以賺,那麽黃金甲高達7億多的全球票房也肯定不會虧。實際投資,黃金甲比無極起碼高一倍。所以黃金甲恐怕也沒有大賺,否則張偉平也不會指責周潤發和鞏俐了。
  
  可可西裏,尋槍曝露導演陸川在人品上,有直追薑文陳凱歌的潛力:)

  天地英雄之後,虧損嚴重影響大的,就是最近浮出來的《吳清源》《太陽照常升起》。
  
  《理發師》肯定也是虧損,實際損失有一半應該由薑文負責。最後三家投資方一致達成意見,無論趕走薑文周韻會造成多大損失,都在所不惜。眾所周知,國寶級畫家陳逸飛死在這部片上。
  
  回顧當時的報道,其間爭執如何外人難斷,可是向媒體暗示陳逸飛和周韻關係曖昧的卻是薑文。兩人在《天地英雄》裏麵就有緋聞傳出。薑文居然用周韻來給陳逸飛抹黑,最後氣死這位藝術家。薑文其人,人品恐怕不能輕描淡寫說過於自負、目中無人那麽簡單,其中的陰暗卑鄙完全是小人行經。

  田壯壯一直很低調。不像陳凱歌那麽跋扈。
  
  田壯壯和當初的這幫同學至少表麵不錯,沒有聽見他在公開場合批評老同學作品的,張藝謀的英雄出來,媒體采訪他,他和馮小寧是張藝謀同學裏麵少數沒有借機攻擊英雄的,都表示不錯。
  
  陳凱歌公開批評英雄思想空洞,後來被記者發現他和陳紅買票準備看英雄後,兩口子又匆匆離去。當時就有人評論,這個陳凱歌,既然已經看了一遍,認為內容空洞(不可能沒看就評論嘛),怎麽有興趣看兩遍。
  
  田壯壯和陳凱歌走得更近,在原來的“世紀”航母一起混,這次的吳清源,當上海評委會主席的陳凱歌把最佳導演給了田壯壯,雖然吳清源沒能在大陸香港上映,投資方血本無歸,大家卻都不意外。
  
  拍電影20多年,田就沒有一部電影賺錢。零票房的電影不止一部。
  
  一個導演,一部電影或幾部電影虧損都是正常,居然,一生拍的若幹電影都是虧損,沒有一部可以保本,在電影工業裏絕對就是奇跡了。國外的若幹文藝片導演,恐怕豔羨田壯壯久矣。
  
  而前麵提過,田還是中國第一部商業歌舞片導演(搖滾青年),第一部古裝大片導演(《李蓮英》)。

  那麽是不是田比陳凱歌等其他導演專業的同學,素質差很多呢?
  
  絕不是,也許,田的IQ和能力比陳凱歌還強點。作為筆試成績最好的學生,相關的家庭背景(田父這樣的局級幹部北京多如牛毛,不過縣官現管),以及長期作為學生領袖,田還是具備基本的能力和基本的業務素質。
  
  可是他的電影為什麽觀眾就是不喜歡呢?他不是沒有做過吸引觀眾的嚐試,為什麽沒有成功?拍了若幹部文藝片,除了被禁的<藍風箏》在東京電影節獲獎外,沒有一部能得到重要電影節青睞?
  
  這裏必須給大家解釋電影這樣的藝術門類和其它學術領域的差異,學術是可以積累傳承的,一個不笨的人,在學術領域隻要勤奮,隻要有適當的工作條件,可以做得很不錯。而象唱歌、器樂、繪畫、電影這些藝術工作,不努力固然沒法成功,即使努力,天賦不夠,也很難出類拔萃。
  
  田壯壯的電影,很少存在邏輯混亂、情節不明等硬傷,本人又走的是小津、侯孝賢那樣平實的路線,當學生時,教他們的又是周傳基這樣完全沒有實際經驗,完全不懂主流電影的嘴巴教授,要他們模仿的基本是幾十年前很另類、很小眾的作者導演,如基什麽斯基,安東什麽夫。藝術天賦高的,會汲取作者電影裏麵的藝術養分,為自己所用,天賦尋常的,如田、陳以及他們的學生輩陸川等幾乎所有導演係學生,就成了邯鄲學步,東施效顰。
  
  田在北影最早跟的是老導演淩子風,淩的電影風格也是喜歡中長鏡頭,故事推進緩慢的藝術風格,或多或少也影響了田壯壯。不同的是,淩喜歡演員在關鍵點擺令人深刻的POSE,台詞也比較做作,成為80年代的年輕人調笑之處。田當導演時,就力圖避免,希望形成一種歐洲式、日本式文藝片裏麵那種冷靜和內斂的風格,以旁觀者的視覺作電影記錄。

  可是平實不等於平淡,冷靜不等於乏味。小津、唧唧、安東的創作年代,電視不普及,在低成本藝術片裏展現作者的藝術探索、思想思考,也能吸引特定的觀眾群,不至於血本無歸,使創作陷入困境。
  
  而幾十年後電視普及,好萊塢全球化時代,還在模仿節奏緩慢的50、60年代的文藝風格。藝術上沒有價值,商業上必然慘敗。須知藝術的價值在於個性和特性,贗品無論怎麽精致,價值都有限。
  
  除此之外,田缺乏一個優秀視覺藝術家需要的審美,以及對韻律節奏的掌控。看他的電影,感覺就像一個陽痿病人總是無法把家夥插進產生高潮的隱秘處,總在陰戶外麵晃蕩,有點感覺,卻根本不能盡興。
  
  田壯壯的電影不好看,卻也不算弱智,陳凱歌的很多東西,直接把他的弱智寫在上麵。然而無極沒有讓公眾看清陳的弱智前,陳的名氣遠比田大。敢吹臉皮厚之外,還有就是,陳在關鍵點抱牢別人的大腿,撈取了點翻本吹牛的資本。

  十部讓投資方血本無歸的中國電影
  
  經過上麵充分討論,考慮到通脹水平,拍片成本的增加,大概至少每五年翻一番。
  虧損折合成現值,排出十大虧損片。
  
  
  片名 直接虧損額 折合現值 導演 主要責任人
  1)鴉片戰爭 8000萬 3.2億 謝晉 謝晉
  
  2)荊軻刺秦王 6000萬 2.4億 陳凱歌 陳凱歌
  
  3)秦頌 4000萬 2.2億 周曉文 周曉文
  
  4 風月 3700萬 1.6億 陳凱歌 陳凱歌
  
  5)大鬧天宮 2500萬 1.4億 張建亞 張建亞
  
  6)李蓮英 1000萬 1億 田壯壯 薑文 田壯壯
  
  7)天地英雄 5000萬 1億 何平 何平
   薑文
  
  8)鬼子來了 3000萬 9000萬 薑文 薑文
  
  9) 陽光燦爛的日子 1000萬 7000萬 薑文 薑文
  
  10)吳清源 2700萬 4000萬 田壯壯 田壯壯

  累計虧損最多的導演無疑是陳凱歌,除了上麵兩部,其它孩子王、邊走邊唱,包括英文片溫柔地殺我等等,都帶來巨大虧損。
  
  除了虧損,陳凱歌給中國電影帶來幾乎所有的恥辱:
  孩子王、邊走邊唱 金鬧鍾 金酸莓(黃磊,邊走邊唱)
  荊軻刺秦王:2000全球十大不受觀眾歡迎影片
  溫柔地殺我:好萊塢十大爛片,好評率為零的中國導演電影。
  無極:法國7家專業媒體給零分,7位影評人給黑星(負分)的電影。香港、日本分別評為年度爛片。
  
  投資人最頭疼的無疑是薑文,評最坑人電影人,非薑文莫屬。
  
  從90年電影市場化以來,薑文擔任導演、主演、甚至配角的電影,除了張藝謀的《有話好好說》票房未虧,其餘統統虧損。
  
  李蓮英、秦頌、鬼子來了、陽光燦爛的日子、天地英雄、綠茶、尋槍、太陽照常升起,主演導演的統統虧損。
  
  即使客串的《宋家王朝》《茉莉花開》也是虧損。
  
  李蓮英的失敗主要是劇本的失敗,導演當然要付一點責,主要責任還是薑文。
  
  秦頌裏麵薑文也扮演一個指手畫腳的角色。天地英雄,薑文至少一半責任,因為何平叫他薑老師,大的決定,也是薑文作的。按照中井的觀點,薑文應該付主要責任。
  
  不少文青對薑、陳都崇拜得五體投地,這裏的前版主、管理員以膜拜的口氣說:這兩人,腦門上寫滿了“NB",大腕啊,天才啊。
  
  以事實為依據,我怎麽看到那個N分明是S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嚴守二 回複 悄悄話 罪惡心薑文了!明明拍的東西爛的要死,還TMD一天到晚裝大尾巴狼!
wugang70s 回複 悄悄話 寫得不錯。畫虎不成反類犬,卻其實畫犬比畫虎難,因為越是周遭的事物越是難用三言兩語,一筆兩筆勾勒出來。人的生命中的精髓更是如此。看李安的色戒,感覺就是江郎才盡了----如果老婆沒解釋,真看不懂那兩個人的關係是怎麽發展的----常態的人情故事不敢去碰,隻好去碰這異類近乎變態的題材了,別告訴我常態的太難把握吧?嗬嗬!總是去搞一些小眾的電影,所謂的曆史題材,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刻意保持對大家熟悉的環境的距離感?我是70年代的,這麽多年了,沒看到過一部反映現實生活活生生血淋淋讓人看後汗毛直豎還叫爽的中國片子的,葛優的活著多少靠點邊。哎,這些導演,不過是些骨子裏的軟蛋
橫塘雨眠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好!
最爛的導演非陳凱歌莫屬.他整天裝模作樣仿佛特有文化,卻拍出了一部又一部超級爛片.真搞不懂那些有錢人怎麽就不長點記性,那麽容易就被忽悠去投錢了.
據說今年期待中的爛片之一就是陳導的"梅蘭芳"了.
醫師 回複 悄悄話 樓主說的太好了!
我早就看他們不順眼了,
但是才疏學淺,
罵不成句,
還是樓主的文章看著痛快!
andromedae 回複 悄悄話 終於有人大聲說話了, 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徹頭徹尾的爛片, 還是95年在北大原來那個大講堂看的
albert88 回複 悄悄話 我從來就沒有覺得薑文是個好演員。他的自我感覺極為良好,總覺得自己是個大人物似的,表情極為NP或極為張揚,表演卻極為做作(太過)。
Lucie的後花園 回複 悄悄話 張藝謀早期的農村題材的電影還很不錯。這和他本身的生活經曆有關吧。可是,英雄,十麵埋伏,黃金甲就太搞了。他對城市、曆史和武俠片的把握都很差。快江郎才盡了。最搞的是,最近張對媒體宣稱,好萊塢不適合他。哈哈,是以他的才能還無法在好萊塢成功吧。
無去來處 回複 悄悄話 文中提到的爛片我看過影院膠片版的有《孩子王》、《陽光燦爛的日子》和《天地英雄》。

早就看過阿城的小說《孩子王》,所以才特意去看的,當然孩子王的主演謝園也是一個看點。很不幸當時太小,根本不知道陳凱歌是誰。印象深刻的就是,電影開始沒多久,觀眾紛紛退場,後麵的大半場影院裏寂靜而空曠。對小說的回憶正好填補了凝滯的畫麵。所以我之所以覺得電影《孩子王》還不是那麽糟糕,完全是因為原作給我的深刻印象。

《陽光燦爛的日子》對我來說完全就是青春回憶片,那些極其年幼時期,對大孩子生活的印象片斷,我得說,那些片斷能還原在膠片上並在空蕩蕩的電影院的大銀幕上放出來本身就已經很傳奇了。基於這樣的自身感受,《陽光燦爛的日子》對我來說是好片子。

《天地英雄》是在外地,具體說就是天津閑逛時偶然走進一家電影院,正好就是這部片子,就坐下來看了。可能是我選的時間不好,上午頭一場,估計整個放映廳裏不超過4個觀眾。看了幾個鏡頭之後我決定看完這部片子,因為當時我剛從新疆回來不久,影片中的很多外景我都正好實地去過,對於我來說這是一部用來回放的風光記錄片。

我看過薑文的話劇《科諾克或醫學的勝利》說實話,我現在早已不記得這個話劇說的是什麽了,但我還是清楚得記得薑文在舞台上二層小陽台布景中聲嘶力竭地長篇大論。當時我對劇友(總是一起看話劇的朋友)BB說--Y多久沒練功了?!

後來還有一次在人藝小場看濮存昕、何冰他們的《非常麻將》,薑文就坐在觀眾堆兒裏,“一臉誰都別認出我來”的表情。那場話劇結束之後還有一個的演員和觀眾交流的安排。主持人特別不識相,還單拎薑文出來說幾句。因為有了科諾克醫生的印象,我覺得薑文比《非常麻將》這仨人差遠了,也就一普通觀眾的水平。
notfinish 回複 悄悄話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