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央視探索發現《武侯春秋》文字稿

(2006-06-29 00:25:51) 下一個

第一集:一位天才的生長經曆

  公元228年冬天,蜀國丞相諸葛亮統帥十萬大軍出征北伐,他們包圍了魏國邊境上的小城陳倉。當時,陳倉的魏國守軍僅有一千人左右。在兵力百倍於敵軍的情況下,諸葛亮派人去勸降城內的守軍,沒想到遭到嚴詞拒絕。很快,慘烈的攻城戰開始了。蜀軍用盡了當時所有的攻城方法,晝夜攻打二十多天,傷亡慘重,卻毫無進展。最終魏國主力前來救援,蜀軍隻好撤退回國。十萬大軍居然攻不下一座千人守衛的小城,這是諸葛亮軍事生涯中的一段真實曆史。
  很顯然,這與我們熟悉的《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故事大相徑庭。更令人驚奇的是,《三國演義》中所有關於他的傳奇故事,諸如:火燒新野、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空城計、七擒孟獲等等,在所有的史書中都找不到相關的記載。那麽,曆史上的諸葛亮究竟是一位怎樣的人物呢?如果上述所有的傳奇故事都是子虛烏有的話,為什麽中國曆朝曆代幾乎所有的學者、政治家都對他推崇備至呢?接下來,我們將講述一個令你驚奇不已、卻又蕩氣回腸的神秘曆史人物——諸葛亮。
  東漢末年,諸葛亮出生在徐州琅琊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宦家庭。陽都是個古地名,大約在今天山東沂南縣一帶。
  諸葛家族在當地是名門望族,但他們的祖籍並不在陽都,而且也不姓諸葛。據史料記載,諸葛先祖原本姓葛,在今天山東諸城的枳溝一帶居住,大約在西漢初年遷徙到陽都。當時陽都已有葛姓家族,為了與當地的葛姓家族區別,諸葛亮的先祖就在“葛”姓前麵加了一個諸城的“諸”字,以表示本家族的來曆。從此以後,中國才有了“諸葛”這一姓氏。
  這是沂南縣政府在縣城附近為諸葛亮修建的一座雕像,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此地就是他的故居所在地。盡管諸葛亮在沂南生活了十多年,但他的故居至今也沒弄清楚在哪裏。當地甚至沒有一處可以確定的、諸葛家族的故居遺址。但是據學者們推測,既然諸葛亮出生在官宦家庭,一般來說,他們家應該住在陽都城裏。
  漢代的陽都城在今天沂南縣磚埠鎮一帶,現在這裏建有諸葛亮的紀念館。據當地考古人士初步發掘,漢代的陽都城大致位於汶河和沂河的交匯處。這一帶方圓幾百公裏,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流經這裏的沂河為陽都帶來了無限的生機。由於水量充足,灌溉方便,這裏曆來是山東南部的魚米之鄉。在河邊,這段看起來像河堤的就是當年的城牆遺址,幾年前,考古人士在遺址中發現了一處漢代的生活堆積層,也就是當年堆放生活垃圾的地方。從考古學上來說,這對於研究當時人們的食物結構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可以想象,當時的陽都城應該是這麽一個地方:城外大河奔流,灌溉著萬頃良田。城內物資豐富、引得八方客商雲集。這裏的人們不用擔心食物的匱乏,溫飽有餘而知書達禮。這裏的孩子受秀美河川的滋潤,而顯得靈氣十足。陽都城正好處在古代齊國、魯國和楚國交界之地,齊文化的開放進取,魯文化的注重禮儀,楚文化的浪漫與奮鬥精神,都影響著這裏的文人學子。自春秋以來,齊魯之地就以儒學文化昌盛而著稱。兩漢時期,這裏更是人才輩出。
  西漢中期,諸葛家族出了個大名鼎鼎的人物——諸葛豐。諸葛豐在漢元帝時出任司隸校尉,這是一個相當於首都警備司令的重要職務。他以執法嚴格、為人剛直而著稱於當世。諸葛豐的道德風範和政治品格在他的子孫中世代傳承,豐富發展,到了東漢末年,諸葛家族突然大放異彩,英豪輩出,成為三國時期顯赫一時的大家族。 這一輝煌肇始於諸葛珪和諸葛玄兩兄弟。 諸葛珪是諸葛亮的父親,當時在離家鄉不遠的泰山郡任郡丞。郡丞大致相當於行署副專員這麽個職務。 諸葛玄是諸葛亮的叔叔,是一位交遊廣泛的名士。他既有名士的學識,也有名士的眼光,在他年輕時結交的朋友中,有兩位後來成為叱吒風雲的人物,這就是大軍閥袁術和劉表。
  史書上記載:諸葛珪娶章氏為妻,生有三男兩女。長子諸葛瑾,次子諸葛亮,幼子諸葛鈞。在大哥之後,諸葛亮還有兩個姐姐。 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年輕時重點研究儒家經典,以孝順而聞名。後來他避亂江東而被孫權重用,並逐步升遷到東吳的最高軍事職務——大將軍。諸葛瑾的長子諸葛恪更是青出於藍,一度在吳國總攬國政、權傾朝野。 諸葛亮的弟弟諸葛鈞史書上記載甚少,隻說他一直追隨諸葛亮,後來當過蜀國的長水校尉。 諸葛亮有一位堂弟,名叫諸葛誕。他在魏國出任軍政要職,位極人臣。其子孫也是人中豪傑,相繼在朝為官。
  由此可見,諸葛家族在這一時期,不僅僅是英才輩出,而且他們在三個相互敵對的國家中都執掌權柄。這種現象,在中國曆史上是極其罕見的。而他們中最耀眼的明星,無疑是諸葛亮。 諸葛亮就曾經在一所由儒學大師執教的學堂裏就讀,在這裏,他受到了係統的儒學訓練。幾年後,當這位青年學子17歲的時候,他決定自立,並在離襄陽城外不遠的一個地方隱居起來,半耕半讀。
  對此,記載三國曆史最權威的史書《三國誌》隻有四個字。說諸葛亮“躬耕隴畝”,也就是從事農業生產。至於他在何處躬耕,卻隻字未提。這樣,它就為1000多年後一場曠日持久的官司埋下了伏筆。 這是一樁名震海內外的筆墨官司。河南南陽和湖北襄陽均認為“諸葛亮的躬耕地”在自己的區域內。
  南陽的理由是,諸葛亮在《出師表》裏說得很明確:“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至於具體地點,史書雖無明確記載,但大約從唐代起,當地人就在緊鄰南陽城的西麵建了一座規模很大的武侯祠。今天的南陽人認為:諸葛亮躬耕地就在武侯祠一帶。
  湖北襄陽方麵則認為:諸葛亮躬耕地應該在襄陽城西麵的“隆中”。因為《三國誌》在注釋中專門引述了一本名叫《漢晉春秋》的史書記載:“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裏,號曰隆中”。既然“隆中”當時屬於南陽郡的鄧縣,諸葛亮說“躬耕南陽”隻是泛指南陽郡,而並非在南陽城一帶。所以,大約自南北朝時期,襄陽的隆中就建有武侯祠。今天這裏更是湖北著名的旅遊勝地。
  兩地的爭論至今已有幾個世紀,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旅遊宣傳的需要,雙方的論戰大幅升級,他們大量地引經據典以批駁對方,其中觀點已十分複雜,歸納起來可以出版一本厚厚的書。本片在此恕不一一介紹。但有一則道光年間的故事卻很有必要介紹一下。
  恭耕地的爭論可能永遠也不會有妥協者。但是當年諸葛亮隻可能住在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必須比較幽靜,能夠靜下心來讀書。可它又不能離襄陽城很遠,因為那裏有他新結識的朋友和同學,更重要的是,襄陽當時是荊州乃至於全國的文化中心,這裏有諸葛亮需要拜見的各門派的學者和老師。因此,襄陽城外二十裏的小山村“隆中”是一處理想的地方。而距離襄陽約五百裏之遙的南陽顯然過於遙遠。另外,南陽城外的那個諸葛亮躬耕地距離古南陽城西門也僅二三裏遠。史書記載,在諸葛亮躬耕隴畝的那幾年裏,南陽城一帶經常發生戰爭,那麽這個躬耕地似乎就太不安靜了。
  可能當年諸葛亮確實是在襄陽的隆中居住。今天,當我們踏訪隆中時會發現,這裏群山環抱,古木參天,山穀之中有良田數畝,山腰之上有古井清泉。是一處既可安心讀書,又可躬耕隴畝的地方。 那麽諸葛亮在這裏究竟讀了一些什麽書呢?這是古往今來的文人學子們最感興趣的問題。換句話說,千古奇才諸葛亮的學問都是怎麽來的呢? 這時南陽武侯祠裏的一組泥塑,展示的是諸葛亮與朋友們會見時的情景。史書記載,諸葛亮在荊州結交了一批誌同道合的知識分子,他們經常在一起切磋學問,談古論今,關注社會,洞察天下大勢。 在諸葛亮四處交遊的同時,他的家庭也悄悄發生著變化。
  據襄陽地區的地方誌記載,諸葛亮一家從江西來到襄陽後不久,他的大姐嫁給了襄陽有名的大家族蒯家。蒯家是劉表統治荊州的重要依靠力量,這個家族的多位成員都在荊州出任要職,諸葛亮的大姐夫蒯祺後來官居太守之職。大姐出嫁以後不久,諸葛亮的二姐嫁給了襄陽的另外一個名門望族龐家,姐夫名叫龐山民,而龐山民的父親就是襄陽著名的學術領袖、大師級的人物龐德公。
  這是隆中武侯祠裏一幅表現諸葛亮拜師的壁畫。因為親戚關係,諸葛亮經常拜訪龐德公,每次去他都恭恭敬敬地向這位長者行跪拜之禮。久而久之,龐德公就發現,這位年輕人不僅有禮貌,還有常人所沒有的聰慧與涵養,從他的言談之中能感覺到一種高逸超群的誌向和清雅脫俗的品格。龐德公非常欣賞諸葛亮,於是就同意作為諸葛亮的老師,把自己平生所學全部教授給他。
  後來,諸葛亮還認識了龐德公的好朋友、大學者司馬徽。當時,學者們講究對古代文獻逐字逐句地解釋和考證,搞得很複雜、很繁瑣,而這些知識對於治國安邦則毫無用處。司馬徽則非常注重儒家經典中的思想內涵,務求領略古人學說中的精髓。這種治學方法對諸葛亮的影響很大。史書上說他讀書是“獨觀其大略”,也就是看個大概。這決非不求甚解,相反,他很善於領會書中的實質內容,而且勤於思考、有自己獨立的見解。他曾經廣泛地學習過諸子百家的經典。
  在名師的指點下,諸葛亮讀書邁入了一個新的境界。 這是諸葛亮結交的一位很特別的朋友,名叫黃承彥。他很欣賞諸葛亮的人品和學識。有一天他突然對諸葛亮說,我有一位醜女兒,頭發黃、臉上黑,不過她的才幹倒是與你相配。諸葛亮聽後居然同意了這門婚事。
  隆中武侯祠裏有一組木版畫展示了這樁著名的婚姻。這就是黃承彥的女兒,名叫“黃月英”。諸葛亮選擇一位醜女為妻,不僅在當時被傳為笑談,就是到今天也一直為後人津津樂道。
  人們覺得很奇怪,史書上說諸葛亮“身長八尺,容貌甚偉”,用現在的話講就是: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加之他學問又大,人品又好,簡直是“鑽石王老五”。中國人曆來講究“郎才女貌”“英雄美女”,當時的周瑜與小喬、呂布與貂蟬,都是傳頌千古的標準姻緣,為什麽諸葛亮非要娶一位醜女為妻呢?
  據傳說,他們夫婦婚後的生活很幸福。諸葛亮隨劉備出山後,一直南征北戰,黃月英在家裏辛勤操持家務,撫養孩子成長。傳說這位女士還絕頂聰明,她發明了一個會磨麵的木頭機械人,後來,諸葛亮的“木牛流馬”就是在黃月英的幫助下發明的。
  盡管黃月英既聰明又賢惠,但她畢竟長得有點難看。古往今來,總有不少人替諸葛亮感到遺憾。不過,在黃月英的家鄉湖北襄樊,當地人為這位才女修建的廟宇裏,她可一點也不難看,當地還有關於她的動人故事。
  當地人:“黃月英小名阿嬌,長得花容月貌。聽說諸葛亮學識人品俱佳,就很傾慕他,於是托父親主動提親。她請父親在諸葛亮麵前說自己很醜,看他是不是一個以貌取人的凡夫俗子。沒想到諸葛亮很爽快地答應了。結婚那天,黃月英頭上蓋著一塊紅布,她想試探一下諸葛亮是不是真的心甘情願,毫不猶豫地去揭紅蓋頭。沒想到諸葛亮真的二話沒說就揭了蓋頭。麵對花容月貌的黃月英,諸葛亮以為弄錯了。這時一臉喜氣的新娘才道出了原委。據說,後來人們結婚,姑娘的紅蓋頭就是從黃月英那兒學來的。”
  結婚後,諸葛亮突然發現嶽父一家的社會關係非常複雜。嶽父和劉表是連襟,當年,荊州首屈一指的實力派人物蔡瑁把兩個妹妹分別嫁給了劉表和黃承彥。也就是說,劉表現在不僅僅是諸葛亮叔叔的好朋友,還是自己妻子的姨父,關係更進了一步。而在荊州擔任重要軍事職務的蔡瑁則成了諸葛亮妻子的舅舅。
  不過,有了黃承彥這層關係,諸葛亮與荊州政界和軍界人士的接觸就更進一步了。通過這些渠道,身居隆中的諸葛亮能夠更迅速地了解時局的發展、朝廷和諸侯等各類人物的政治動向以及當時各政治集團的內幕活動等情報信息。這些情報信息對於正在密切關注時局、分析時局發展方向的諸葛亮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拿出的那份著名的策劃案《隆中對》,就是他此前對天下形勢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正確分析之後而形成的一整套戰略思想。
 
第二集:茅廬內外
 
  “三顧茅廬”是諸葛亮人生中重要的轉折點,也是極具探索價值的曆史事件。比如:明明有史書記載是諸葛亮毛遂自薦,而不是劉備“三顧茅廬”,曆史的真相是什麽呢?諸葛亮為什麽不投效曹操和孫權,而惟獨看中了走頭無路的劉備?“坐在小車上、手搖鵝毛扇”,這是我們熟悉的、諸葛亮的標準形象,他當年真是這樣的嗎?據說著名的《隆中對》戰略一開始就隱藏著致命的設計缺陷……
  諸葛亮從17歲起開始隱居隆中,過著一種半耕半讀的生活。他一方麵博覽群書、勤於思考,一方麵拜師訪友、廣泛地與社會接觸。經過十年的艱苦磨礪,逐漸成為一名誌向遠大、學識淵博、關注社會、見解獨到的青年才俊。《三國誌》記載,諸葛亮在隆中時經常把自己比作古代著名宰相管仲和著名將領樂毅,對此,鄰居們都一笑了之。但是,他的朋友徐庶和崔州平等人相信,諸葛亮確實是一位天才。
  管仲是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宰相,在他的輔佐之下,齊桓公登上了春秋霸主的寶座。樂毅是戰國時期燕國的著名將領,他曾經率領軍隊一舉攻下齊國70餘座城池,建立了不朽的功勳。諸葛亮後來輔佐劉備奪占荊州、益州,建立蜀國,三分天下,其業績決不在管仲、樂毅之下。諸葛亮早年拿自己和他們相比,除了對自己的才幹充分自信以外,也表明他的一種期待。因為無論管仲還是樂毅,他們都遇到了一位知人善任、不拘一格重用人才的君主。諸葛亮希望自己也能有這樣的幸運。
  古往今來,一直有很多人不明白,諸葛亮為什麽不去投效曹操?在政治上,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擁有政治優勢。在實力上,他統一了北方,兵多將廣、錢糧充足。在個人能力上,他堪稱雄才大略,當時的政治家無人與他相比。特別是在對待人才方麵,曹操求賢若渴,三次頒布“求賢令”,廣納天下賢才。對此,天下讀書人無人不知。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曹操是否知道有諸葛亮這個人,史書上沒有記載。但是諸葛亮對曹操肯定是早有了解。
  曆史上的曹操是一個有著雙重麵孔的人,性格很複雜。起初,他有匡扶漢室的誌向與抱負,後來他又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並最終做到了這一點。曹操在看到民眾因戰亂而流離失所時,他會傷心落淚,並出台政策招撫流民,恢複生產、安定社會。但是他也會因為父親之死而遷怒他人,大肆屠殺幾十萬無辜百姓。對待人才方麵,他既可以連襪子也來不及穿就跑出去歡迎人才來訪,也會因一些小事而翻臉無情,殺害跟隨自己多年的老朋友。諸葛亮對曹操這樣的人是絕對不會喜歡的。這與他的政治理念有密切的關係。
  《三國演義》中有一個故事,對曹操這個人的人品有極為深刻的揭示。故事說,曹操早年四處流亡,途中路過一個朋友家,朋友準備殺一頭豬來好好招待他,卻被他誤以為要謀害自己,而將朋友一家全部殺光。之後曹操還說出了他那句傳世名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個故事,史書上並沒有記載,但符合曹操這個人的性格。史書上曆來把曹操與王莽並稱,可見其人品的低下。對這種人,諸葛亮隻想除之而後快,而決不可能為曹操效力。
  諸葛亮雖然不會投效曹操,但他一定考慮過孫權。孫權文韜武略,膽識過人,不愧為一代豪傑。他據有江東,兵精而糧足。孫權愛惜人才,而且也與手下人相處得很好。另外,諸葛亮的大哥諸葛謹在孫權手下很受重用,有大哥的提攜,諸葛亮在東吳應該是很有前途的。
  學者:但諸葛亮為什麽不去投奔孫權呢?史書上記載:赤壁大戰前,劉備派諸葛亮去東吳說服孫權聯合抗曹。當時東吳的大臣張昭想留下諸葛亮,被他婉言謝絕。後來有人問起其中的原因。諸葛亮說:“孫權當然是人中豪傑,但是我看以他的度量,他有可能會對我很好,但不會對我言聽計從。所以我不能留下。”這是諸葛亮已經投靠劉備以後的事。退一萬步說,即使孫權能對諸葛亮言聽計從,他也不會背叛劉備而依附孫權。不過這件事可以看出他在選擇服務對象上的另外一些標準。
  在今天隆中的半山腰上,有一處涼亭,名叫“抱膝亭”。史書記載,由於尚未發現值得輔佐的明主,諸葛亮一直顯得很茫然。每當早晨和傍晚,他都獨自一人,在山林之中抱膝長嘯。諸葛亮後來在他著名的《誡子書》中有一句千古流傳的名言:“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可是,一個人胸懷雄心壯誌,而又報效無門的時候,要真正做到“淡泊、寧靜”是很難的。諸葛亮於夜深人靜的時候“抱膝長嘯”,可見他也很難做到這一點。不過,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諸葛亮也是一個有著喜怒哀樂的普通人,而不是《三國演義》中所描繪的那個半人半神的超人。
  當那位讀書人備感苦悶的時候,後來那個最賞識他、最可以發揮他才智的人——劉備,其實就在距離隆中不遠的新野縣城裏,當時,他也苦悶極了。劉備一生也極其坎坷。大約八年前,劉備走投無路時,才跑到荊州來投靠劉表。劉表也沒讓他閑著,把他安置在抵抗曹操的最前線替自己守住大門,扮演“炮灰”的角色。此時的劉備無論是官銜還是軍銜都不比劉表差。但是,在靠實力說話的年代,劉備隻能寄人籬下,受人差遣。所以在當時,他一定非常窩火。
  不久之後,劉備認識了司馬徽和徐庶,這兩人向他極力推薦諸葛亮,並稱讚諸葛亮是“臥龍”。很快,劉備就親自去拜訪一位年僅27歲、名不見經傳的年青人——諸葛亮。於是就有了千古傳頌的“三顧茅廬”的故事。這一年是建安十二年。
  關於“三顧茅廬”的故事,《三國演義》寫得非常精彩。在最終見到諸葛亮之前,小說作了長長的鋪墊。說劉備如何帶著關羽和張飛二人,如何在一個風雪交加的日子去拜訪;又如何一次二次沒有見到諸葛亮而隻見到他的朋友和他的家人;第三次去諸葛亮又如何小睡片刻而讓劉、關、張三人等了老半天才見上麵等等。這些編撰的故事除了渲染劉備的禮賢下士之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眾星拱月”般一步步推出神仙人物諸葛亮來。
  特別是小說中對隆中周圍的環境進行了一番描寫,說這裏:“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鬆篁交翠。”不知道羅貫中在創作《三國演義》時有沒有到過隆中,但這番描寫與隆中的景色倒是非常相似。
  另外,《三國演義》還引用了一段描寫諸葛亮家內外陳設的古詩:說這裏:“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時籬落野花馨;床頭堆積皆黃卷,座上往來無白丁;叩戶蒼猿時獻果,守門老鶴夜聽經;囊裏名琴藏古錦,壁間寶劍掛七星。” 這首詩是三國以後的人根據想象而寫作的。作者可能認為,諸葛亮既然是一位名士,房子周圍就應當種植著翠竹野花,床頭必定堆放著發黃的古書,經常同猿猴與仙鶴相伴,閑來彈奏古琴,牆上掛著七星寶劍之類的東西。這是中國古代文人認為很雅致的生活方式。所以,那個不知名的詩人就把這些東西全部布置在了諸葛亮的周圍。
  今天隆中公園裏的諸葛草廬基本上按照這個思路重建的。當年諸葛亮的家裏究竟有沒有猿猴、仙鶴、古琴、寶劍之類的東西呢?史書上沒有記載,所以也無法斷定。盡管《三國演義》花了將近兩個章節的篇幅來描寫劉備與諸葛亮的會見,但在權威的曆史書《三國誌》中,上述內容都沒有記載,關於這一段,書中隻有五個字“凡三往,乃見”。所以後人評價《三國誌》:惜墨如金、過於簡略。
  見到諸葛亮之後,《三國演義》又對這位主角進行了一番外貌描述,說他身長八尺,麵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除此之外,這部小說還在別的章節中提到:諸葛亮執掌劉備軍隊後,常常手持羽扇,坐一輛四輪小車。總之,小說對諸葛亮外貌特征的定型是: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持羽扇,有時坐一輛四輪小車。《三國演義》的這種描述對後世的影響非常大。今天,我們看到的諸葛亮形象幾乎都來源於此。這是諸葛後人根據上述的描寫而繪製的先祖肖像。
  據學者研究,在東漢末年和魏晉時期,名師們非常盛行戴各種各樣的頭巾,葛巾是用葛布做的,綸巾則是一種更高級的絲織頭巾。所以,說諸葛亮頭戴葛巾、綸巾應該都沒有錯。而這種頭巾可能是裏麵有較硬的襯底。
  羽扇是用鳥的羽毛做的扇子。東漢末年盛行於江東,除了諸葛亮之外,當時,手裏整天拿著扇子的名士也不少。鶴氅原本是一種用白鶴等鳥的羽毛製作的、價格昂貴的外套。後來泛指那些衣袖寬大、穿著飄逸的外套。這種服飾在魏晉時期確實非常流行。
  至於四輪車,這是羅貫中的藝術加工。據史書記載,諸葛亮在五丈原坐的小車,是一種由一匹馬拉的兩輪車,而不是《三國演義》中讓人推著走的四輪車。
  綜合起來,諸葛亮應該是個什麽樣子呢?目前故宮所藏的《南薰殿曆代名臣像》中的諸葛亮畫像,史學界認為其服飾比較接近曆史的真實。
  看來,我們今天見到的諸葛亮的形象,都是後人按照魏晉時期名士們流行的著裝方式而推測出來的。至於說隱居隆中時的諸葛亮是否就一定是那幅打扮,也不一定。畢竟,他之所以是名士,並不是因為打扮得像名士,而是他的見解和學識。
  但是,在魏晉時期一本名叫《魏略》的曆史書中,諸葛亮完全不像一個超然脫俗的名士,而被描繪成為一個能說會道的說客形象。
  《隆中對》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千古奇文。關於它的內容,簡而言之就是:曹操和孫權都很強大,暫時不可與之競爭。荊州的劉表和四川的劉璋都缺乏執政能力,可以先後奪取這兩個地方。然後,搞好內政外交。等到天下有變,就兩路大軍分別從荊州和四川向北進軍,一舉奪取天下,恢複漢室。
  可以想象,當時劉備聽了之後,猶如撥雲見日,茅塞頓開。在眉開眼笑之時,當即就決定請諸葛亮擔任自己的謀士,共同實現《隆中對》中所描繪的藍圖。從古至今,學者們大多對《隆中對》中的精辟見解表示非常推崇。但是,也有學者《隆中對》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看法。
  不管今天的人們怎麽評價《隆中對》,這都隻是“事後諸葛亮”。在當時,一個身居小山村裏的27歲的讀書人,能正確地評估各派政治勢力,能審時度勢地製定出一個順應時代的戰略方針,並很早就預見到後來“天下三分”的政治局麵,確實是難能可貴的。這一點,史學界也有公論。
  諸葛亮的《隆中對》給窮途末路的劉備指明了一條光明的大道。同時也給自己找到了一個施展才華的位置,以至於後來開創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沒有劉備,諸葛亮可能會一直待在隆中,老死在他那個茅草屋裏。至少,中國曆史上就不會有一個光彩照人的諸葛亮了。所以後人對劉備的禮賢下士,是極其羨慕和推崇的。劉備本人也因為“三顧茅廬”而婦孺皆知、名垂青史,成為中國曆史上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模範。
  劉備當年肯定沒有想過他會因為“三顧茅廬”而流芳百世,他隻是很器重那位剛結識的年輕人。所以倆人整天在一起談論天下大事。這樣一來,跟隨他多年的關羽和張飛就不高興了。劉備對他們解釋說,我有了孔明就像魚有了水一樣重要。聽了大哥這句話,那兩位也就不再說什麽了。
  《三國演義》中老把張飛描寫成為一個性情暴躁,不通文墨的大老粗。其實這與曆史有很大的出入。史書記載說張飛是一個富家子弟,字寫得很好,平生還有一大嗜好,就是愛畫美女。當然,他的武藝也很好。
  這兩位雖然不再公開地發牢騷,但他們也在觀察,一個小山村裏的讀書人究竟有多大本事呢?《三國演義》中說,諸葛亮跟隨劉備出山後,劉備以對待老師的禮節對待諸葛亮,還任命他為軍師。後來曹操大軍南下征討荊州,諸葛亮首次指揮劉備軍隊就取得“火燒博望坡”的勝利,繼而又取得“火燒新野”的勝利。可惜,曆史完全不是如此。
  學者:“諸葛亮出山後,史書上並沒有記載劉備任命他為軍師。實際上,那時軍隊裏也沒有這樣的職務。劉備駐紮新野,自己尚且寄人籬下,哪能給諸葛亮什麽樣的官職呢?他隻是作為一個賓客,為劉備參謀軍事而已。諸葛亮真正開始有職務,是在赤壁大戰以後,劉備逐漸奪取了荊州的一些地盤,自己做了荊州牧以後,才任命諸葛亮做了個“軍師中郎將”。而在此之前,他根本沒有任何職務,不可能指揮劉備的軍隊,也就更談不上什麽“火燒博望坡”和“火燒新野”。“
  據史書記載,即便是赤壁大戰後長達十年的時間裏,諸葛亮也從未指揮過任何一場戰鬥、率領過任何一支軍隊。這麽說,可能會令他的崇拜者們感到十分掃興、甚至有些憤怒,可是,曆史就是曆史,《三國演義》隻是小說,不能拿它當曆史書來讀。諸葛亮之所以偉大,並非一開始就被委以重任,然後一帆風順、捷報頻傳。恰恰相反,在此後的十多年時間裏,他一直從事一些並不顯眼的基層工作,而且把它們做得很好,用自己出色的工作來贏得劉備和大家的尊重,最終擔負起蜀國丞相的重要職務。
 
第三集:從平民到丞相

  如果有人告訴你,《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空城計”這些都是子虛烏有的話,你千萬不要和他爭論,他說的的確是事實。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們對諸葛亮的崇敬,作為一個普通人,諸葛亮的故事比《三國演義》中更加感人。史學界曾經這樣評價他:一個封建時代的政治家能夠為民眾所做的,諸葛亮幾乎都做到了。這是他備受後人敬仰的最重要的原因。

  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離開隆中,隨劉備到軍中效力。此時,天下局勢發生突變,曹操率大軍南下征討荊州,荊州的劉表恰恰在這時病逝,他的兒子劉琮隨即投降了曹操。在此之前,東吳方麵已派魯肅前來荊州,想聯合劉表抵抗曹操,但沒想到劉表突然病逝,荊州很快投降。所以魯肅就找到劉備,表示東吳可以和他們聯合抗曹,希望劉備派人去東吳洽談洽談。
  當時,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已經是孫權手下的重要謀士,考慮到這層關係,劉備決定派諸葛亮出使東吳。這是諸葛亮接到的第一個正式的差事,能不能辦好,決定著他今後在劉備集團裏的地位和價值。
  諸葛亮的東吳之行確實有些戲劇性。《三國演義》對此有濃墨重彩的描述。家喻戶曉的故事是:智激周瑜、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等等。這些故事和後來的七擒孟獲、空城計等,都是《三國演義》中最精彩的章節。諸葛亮之所以後來被中國民間當成智慧的化身來崇拜,與這些故事的廣泛流傳是有直接關係的。遺憾的是,這些故事在曆史上大多未曾發生過。雖然它令古往今來的讀者們如癡如醉。
  先說東吳的鷹派人物周瑜。《三國演義》中,周瑜被描寫成一個心胸狹窄、妒賢忌能的人。他老想除掉諸葛亮,卻反中了諸葛亮的謀算,最後被氣得吐血身亡,到死仍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長歎。曆史上周瑜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呢?史書上記載,說他性情開朗、為人寬容。他還精通音樂,當地有“曲有誤,周郎顧”的讚語,意思是說,如果有人演奏音樂時曲調不對,周瑜就會前來熱心指點。可見他很平易近人。
  赤壁大戰前,周瑜已是一位34歲、擔任東吳三軍統帥的重量級人物,他怎麽會容不下一個比他小七歲、沒有任何職務的諸葛亮呢?當然,諸葛亮也絕不會冒冒失失地去激將周瑜。周瑜是主戰派,根本用不著諸葛亮激將。
  再說舌戰群儒。在《三國演義》中,這場精彩的爭論充分展示了諸葛亮的名士風采,很有助於拔高他的形象。相比之下,東吳的一班謀士們則顯得很小兒科。當時,東吳的確有一些大臣害怕曹操,主張投降。但諸葛亮那時隻是一個從未聽說過的小夥子,東吳的大臣們絕不會湊在一起跟一個無名小子爭得麵紅耳赤。而且諸葛亮來東吳是為了聯合抗曹,而不是來和一大群人鬥嘴皮子的。
  諸葛亮到東吳之後,見到了孫權。孫權覺得荊州已經投降,而劉備實力又很弱,所以他對打贏這場抵抗戰爭沒有把握。加上一些人不斷地勸他投降,孫權正在猶豫之中。當然,諸葛亮也沒有把握打贏這一仗。但是他必須說服東吳下定決心、抗擊曹操。不然,以劉備一家的力量,更沒有打贏的把握。於是,諸葛亮就琢磨著如何說服孫權。
  學者:“諸葛亮的方法很獨特。他首先勸孫權拿定主意,要麽抵抗,要麽投降算了。孫權很奇怪,他問,那劉備為什麽不投降。諸葛亮說,劉備是皇室後裔,英雄蓋世,眾望所歸,他怎麽會投降呢?孫勸一聽就激動起來,說,我東吳有一大片土地和十萬軍隊,我怎麽就該投降呢?我隻不過覺得曹操軍隊太過於強大,擔心打不贏而已。諸葛亮於是就分析說,曹操大軍從北方而來,不熟悉水戰。加上長途奔襲,十分疲勞,戰鬥力也不強。另外曹操統治下的荊州軍民對曹操也不服,這都會影響曹軍的士氣。在這種形勢下,我們隻要聯合對他進行狠狠地打擊,曹操就一定會失敗逃回北方。”
  諸葛亮的一番話至少讓孫權想起自己也是個英雄,不能隨隨便便就投降。後來在周瑜等主戰派的極力勸說下,孫權決定堅決抵抗。說服孫權抗曹的目的達到後,諸葛亮並沒有繼續留在東吳幫他們“草船借箭”和“借東風”,也沒有和周瑜結下任何的怨仇,而是直接回到荊州。
  建安十三年冬天,曹軍在今天湖北長江南岸一個名叫赤壁的地方與東吳水軍初次交鋒,遭到了挫敗。原因主要是東吳擁有一支強大的艦隊。這些戰艦已經非常先進,足以令今天的人們大開眼界。遺憾的是,史書對於記載這些東西太不感興趣。以至於我們今天隻能從宋代的軍事著作中大致推斷出東吳戰艦的大概麵貌。
  曹操與東吳水軍初次交鋒遭遇到挫敗之後,他就把軍隊和戰船全部轉移到長江北岸一個名叫烏林的地方。如今這裏還叫烏林鎮,屬今天湖北省的洪湖市。它的附近就是著名的洪湖。赤壁大戰後,曹操逃回北方,孫劉聯軍攻占了荊州大部分地區。《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安排“關羽華榮道上捉曹操”和後來“智取江陵”的故事在曆史上均未發生過。當時,劉備攻取了荊州長江南部的零陵、武陵、長沙和桂陽四個郡。江南四郡包括今天湖南省的絕大部分地區和廣東、廣西的部分地區。東吳占據了江夏郡和南郡,這是荊州最精華的地區。曹操占據了南陽郡和襄陽郡,戰略位置最重要。
  奪得江南四郡之後,劉備任命自己為荊州牧,也就是荊州的軍政首腦。此時的他可能很有成就感,同時,他也發現諸葛亮的《隆中對》確實很有預見性,加上這位年輕人成功地出使東吳,於是,就任命了諸葛亮第一個正式的職務——軍師中郎將。這是一個界於將軍與校尉之間、大致相當於參謀長的職務。當時校尉相當於今天的校級軍官,在它之下還有相當於尉級軍官的都尉,而中朗將的軍銜則有點類似於今天美國軍隊中的準將。
  但是劉備沒有讓諸葛亮繼續參謀軍事,而是派他去剛占領的江南四郡征集稅收、調運軍糧。相當於今天稅務總局和糧食總局的局長。而江南四郡中每一個郡的軍政首腦、也就是太守一職,劉備都另有人選。而《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一出山就被劉備委以重任,指揮大軍火燒新野、赤壁大戰、智取江陵,創造了輝煌業績。因此,古往今來,一直有人認為,在曆史上,劉備沒有重用諸葛亮。
  其實劉備還是很重用諸葛亮的。我們可以拿東吳方麵的人才和諸葛亮的提拔速度作一個比較。赤壁大戰前,諸葛亮什麽職務也沒有。而東吳的重要謀士魯肅是“讚軍校尉”,東吳的軍隊統帥周瑜是“建威中郎將”。赤壁大戰後,諸葛亮馬上越過都尉、校尉這兩級,直接被劉備提拔為“軍師中郎將”,與大戰前東吳的統帥周瑜的軍銜相當。而大戰之後,功勞最大的周瑜,隻是被孫權稍微提拔了一下,作了“偏將軍”,比“中郎將”稍高一點,而魯肅則沒有升職。隻是在幾年後他鎮守荊州時,才被提拔做了“奮武校尉”。還是比諸葛亮的“軍師中郎將”低一些。
  諸葛亮在江南待了大約兩年,其辦公地點在臨烝,就是今天湖南衡陽一帶。他在這段時間是怎麽工作的,史書上沒有記載。不過很多學者認為,這一時期的工作曆練,給他後來擔任丞相、治理蜀國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幾年後,劉備實力進一步擴張,首先他從孫權手中借得了荊州的南郡,後來,他又攻取了成都,占領了包括今天四川和重慶的全部,雲南大部和貴州西部的廣大地區。初步實現了諸葛亮《隆中對》中“跨有荊州、益州”的戰略構想。這一年,諸葛亮的職務由軍師中郎將提升為軍師將軍,兼劉備左將軍府總管。此後,劉備在外領兵打仗,諸葛亮坐鎮後方,備辦後勤、處理政務。
  劉備獲得益州後,繼續向北發展,從曹操手中奪取了陝西漢中。同時,關羽在荊州也積極配合,猛攻襄陽,一時間威震華夏。但孫權卻趁機攻打關羽的後方,致使這位將軍腹背受敵,最終敗走麥城,死於非命。荊州從此失去。
 
第四集:南方森林中的迷霧
 
   “七擒孟獲”是人們熟知的三國故事,它集中展現了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和政治遠見。並為後世的人們處理民族問題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曆史範例。但是,翻遍《三國誌》這本權威的曆史著作,也找不到任何地方提到過孟獲、更沒有關於“七擒孟獲”的記載。另外,史學家們也認為,對於一個叛亂領袖,抓住七次又放掉七次,既不符合諸葛亮謹慎小心的性格,也不符合戰爭的常規。那麽曆史上究竟有沒有孟獲其人,諸葛亮是否真的“七擒孟獲”呢?讓我們來探索這樁神秘的曆史懸案。
  劉備東征失敗後,蜀國元氣大傷。東吳和魏國結成戰略同盟在邊境上虎視眈眈。在這種形勢下,蜀國的南方各地紛紛叛亂,並與東吳相互勾結,準備裏應外合將新生的蜀漢政權一舉推翻。此時,諸葛亮首次執掌政權,加上劉備剛剛去世,不宜興師動眾。所以一時間,南方各地的叛亂浪潮更加猖獗,蜀國局勢動蕩,風雨飄搖。
  東漢末年,中央政府在益州南部設立了四個郡:四川南部的越巂郡、雲南中部的益州郡、雲南西部的永昌郡和貴州西部的牂柯郡。這些地方統稱益州的南中地區。在當時,這裏是一塊少數民族占絕大多數、尚待開發的蠻荒之地。
  劉備占領益州後,一直忙於和曹操、孫權爭奪地盤,無暇顧及新占領的南中地區,致使蜀漢政權對這一地區的影響力十分有限。所以在劉備東征失敗,蜀國元氣大傷的時候。越巂郡少數民族首領高定就乘機發動叛亂,並自稱為王。益州郡的豪強地主雍闓也隨之叛亂,他殺了益州太守之後,又在東吳的唆使下攻打永昌郡,但是遭到堅決抵抗。隨著越巂郡和益州郡的反叛,牂柯郡太守朱褒也趁機反叛。這些叛亂勢力相互勾結,使蜀國的除永昌郡以外的其他三個郡幾乎全部脫離了中央政府的控製。
  公元225年春天,諸葛亮率軍南下平定叛亂。平叛大軍分為三路一起進發。東路由馬忠率領,由今天四川的宜賓出發進攻貴州西部牂柯郡的朱褒。東路軍勢如破竹,很快就打敗朱褒,大獲全勝。 中路軍由李恢率領,進攻雲南中部的益州郡。中路軍在進軍到今天雲南宜良縣一帶的時候,被當地軍隊團團包圍。李恢用詐兵之計使對方稍有放鬆的時候突然進攻,反敗為勝,直抵今天昆明的滇池湖畔。
  西路軍由諸葛亮親自率領,他要對付的是越巂郡的少數民族首領高定和從益州郡前來增援的豪強地主雍闓這兩人的聯軍部隊。在《三國誌》《諸葛亮傳》中,有關他平定南中的記載出奇地少,總共12個字:“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另外,《三國誌》在其他章節中也有關於南征的零星記載,但是令人驚奇的是,所有這些記載中都沒有提到過“孟獲”這個名字。這令後世的學者在研究這段曆史的時候大為傷神。
  有人就此認為,曆史上可能根本就沒有“孟獲”其人,如果曆史上真有“七擒孟獲”這種戰爭史上罕見的成功戰例的話,《三國誌》上怎麽會毫無記載呢? 然而,史學界對《三國誌》也有一個公認的看法,認為這本史書記載過於簡略,漏掉過很多珍貴的曆史資料。
  另外,與《三國誌》幾乎同時代的曆史著作《漢晉春秋》不僅提到了“孟獲”,還說諸葛亮對“孟獲”是“七擒七縱”,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七擒孟獲”。
  同時,寫作時間稍晚一點點的著名曆史地理著作《華陽國誌》和《水經注》也都提到了“七擒孟獲”,所以,史學界大多傾向於認為,“孟獲”這個人曆史上應該是有的。
  史書記載,諸葛亮的西路軍從成都出發後,沿岷江水路到達今天四川的宜賓,然後在沿長江逆流而上,在今天四川西昌一帶與叛軍激戰。戰鬥中,高定被殺,雍闓被高定的部下殺死。剩下來的叛軍部隊歸另外一個少數民族首領孟獲指揮。孟獲孤掌難鳴,隻好率領軍隊向南逃竄。
  據《三迤隨筆》記載,諸葛亮當時率領的西路軍從成都出發後,沿岷江到今天四川的樂山之後沒有去宜賓,而是逆大渡河而上,經過峨邊,然後大致沿著今天成昆鐵路的線路攻打到西昌、也就是當時的越巂郡。在這裏打敗高定和雍闓之後,繼續南下,經今天四川的德昌、鹽源,在這裏諸葛亮與孟獲初次大戰擒住孟獲,然後又放了他。接著,諸葛亮又追到今天雲南的永勝縣,抓住孟獲後又放掉他。後來,諸葛亮在永勝縣的金江鎮渡過金沙江,在今天雲南大理地區的赤石崖、佛光寨、點蒼山、洱海等地多次捉住孟獲又放掉他,總計“七擒七縱”。
  或許,寫作於明代的這本書其曆史真實性值得懷疑,但與《三國誌》同時代的史書《漢晉春秋》也記載,諸葛亮在整個戰爭中對孟獲“七擒七縱”,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說法“七擒孟獲”,最終令他徹底折服,並表示永遠不再與朝廷為敵。從此以後,南中在蜀漢時期一直沒有再次反叛。對此,史學界曆來有著不同的看法。
    那麽曆史上究竟有沒有“七擒孟獲”呢?讓我們對曆史作一番大膽的推測吧!
  首先,“七擒孟獲”有一個前提,就是諸葛亮可以在雲南的崇山峻嶺中多次打敗孟獲的少數民族軍隊。那麽蜀軍究竟有沒有這個能力呢?在當時,與南中落後的少數民族軍隊相比,蜀軍不僅有一套先進的戰略戰術理論,還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和訓練方式。蜀軍擁有鐵製的短兵器,如:刀、劍、長矛等等,還有弩這種遠程殺傷武器。而孟獲的少數民族軍隊呢?他們以青銅武器為主,與鐵製兵器相比,青銅武器不夠鋒利,也容易折斷。另外,他們還使用著竹子製作的長矛。在遠程武器方麵,他們雖然大量地使用弓箭,但威力遠遠不如蜀軍的弩。所以,在野戰中,孟獲的軍隊處於絕對的劣勢。
  另外,諸葛亮在戰爭中可能還使用了一些步兵陣法。這裏是雲南鶴慶縣的一處岩溶山區,這裏怪石林立,地形複雜,當地人稱之為“小石林”。傳說,當年諸葛亮利用這裏的地形布下迷魂陣,誘使孟獲深入其中、迷失方向最終被諸葛亮活捉。而這一地點正好就在《三迤隨筆》中提到諸葛亮進軍的路線上。
  與此同時,蜀軍在攻防戰中也掌握著主動。他們有攻城用的雲梯、衝車等裝備,還掌握著了當時剛剛發明不久的拋石機等威力巨大的攻城武器技術。《三迤隨筆》中記載的蜀軍從西昌一直攻打到大理、先後七次抓住孟獲又放掉他的所謂“七擒七縱”,至少可以這樣理解:諸葛亮率領的蜀軍一開始就輕鬆地攻下了孟獲的城寨,孟獲往南後撤到另一處城寨,又被蜀軍攻克,孟獲再次南撤,蜀軍再次攻克,如此這般,蜀軍先後攻下他七處城寨,一直達到今天的大理附近,逼使他走徒無路而最終投降。
  那麽諸葛亮為何非要采取“攻心”戰略呢?畢竟,多次的捉與放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也必定會有更大的傷亡作為代價。
  史書記載,諸葛亮當年隻率領大約兩三萬軍隊南下平定叛亂,而不是像《三國演義》中說的那樣有五十萬軍隊。在那個時代,即使是在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區,由於後勤運輸和後勤保障方麵的時代局限性,出動五十萬大軍也極其困難。更不用說蜀國的南方地勢險峻,江河縱橫,往來交通極為不便。在那種道路上,要保障兩三萬軍隊的後勤供應也十分困難,更不用說五十萬大軍。
  實際上,“攻心”戰略既是諸葛亮的既定政策,也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
    因為蜀軍盡管在野戰和攻堅戰方麵擁有絕對的優勢,並占據了主要的城寨。但是,諸葛亮一定會發現,即使蜀軍打垮孟獲的主力,甚至殺了他,但是南中的叛亂不會因此而結束,孟獲死後一定會有新的叛亂首領出現,所以蜀軍必須留在當地繼續征討,而如果這樣的話,他們必將陷入無休無止的遊擊戰之中。與此同時,身處南中腹地的蜀軍還麵臨著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
  比如說諸葛亮渡過瀘水的時候,小說中寫道:士兵渡河途中紛紛倒下,吐血而死。諸葛亮趕緊請教當地人,原來:白天天氣炎熱,河麵上毒氣聚集,此時渡河必定中毒。要渡河必須等到晚上水涼的時候才行。這種描寫曾經令中原一帶的讀者大為震驚,更加覺得雲南的確是恐怖蠻荒之地。
  《三國演義》中還說南中地區有一種啞泉,人喝了之後就不能說話。後來諸葛亮請教當地人,喝了一種名叫“安樂泉”的水,啞巴了的士兵才重新能夠說話。後來,諸葛亮又在當地人的指導下,采摘了一種名叫“薤葉芸香”的草藥,服了這種草藥之後,士兵們就能抵禦各種疾病。這些描寫不僅令普通的讀者感到很神奇,也引發了一些學者的研究。
  我們在拍攝本片時,在雲南保山一帶發現了一處所謂的啞泉。可惜它現在已被附近的公路截斷了泉脈,不再有泉水流出。鏡頭中的泉水隻是下雨之後從山上流下來的雨水。
  不過,據當地人講,過去確實有人喝了這裏的泉水之後成了啞巴的。所以就有了這塊警示碑。
  總之,蜀軍的確擁有明顯的軍事優勢,順利地攻下孟獲多出戰略要地,但隨後就陷入了遊擊戰的泥潭之中,進退兩難。而南中茫茫的大森林也令他們水土不服,難以長久地駐紮下去。這令人聯想起美軍在越南的遭遇。
  所以,諸葛亮必須想辦法盡快結束這種可怕的遊擊戰。最好的辦法就是在軍事打擊的同時通過安撫的方式迫使孟獲徹底臣服,然後利用他的號召力來結束南中各地的遊擊戰。
  這就是諸葛亮“攻心”戰略很現實的曆史背景。或許,此時的孟獲也麵臨著同樣的考慮。蜀軍擁有明顯的軍事優勢,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照此下去,孟獲別說繼續維持在南中的統治,可能連最後的地盤也會丟失。所以,要想繼續在南中為王,就必須與蜀軍講和。
  這樣,妥協的時機就成熟了,南中就此可能出現了和平的曙光。總之,軍事打擊是“攻心”戰略的基礎和前提,不向孟獲展示蜀軍的強大威力不足以讓他徹底臣服。但“攻心”戰略是保持南中長治久安最有效的辦法。另外,諸葛亮在平叛途中,應該是軍紀嚴明,秋毫無犯,這對贏得當地人的好感可能會有很大的作用。今天,西南各少數民族大量流傳的、諸如“諸葛亮愛民如子、幫助他們發展生產”的動人傳說就是一個明證。
  公元225年秋天,南征的三路大軍在今天昆明的滇池一帶會師,班師回朝。整個平叛行動隻用了半年時間。
  由於史書上關於諸葛亮南征的記載過於簡略,這位蜀國丞相南征時最遠到過一些什麽地方就成為了曆史懸案。如果按照“滇東說”的說法,他最遠就到過今天的昆明一帶。如果按照“滇西說”的說法,諸葛亮最遠應該到過今天的大理一帶。但如果按照各地的諸葛亮遺址來看,他當年最遠應該到達了今天雲南的怒江一帶。因為這裏有傳說中的諸葛營寨和啞泉。當然,還有一種更離奇的說法,說諸葛亮最遠曾抵達今天緬甸的中部城市曼德勒一帶。
  據說在蜀軍班師回朝渡過瀘水的時候,依照慣例,他們必須用一些被稱為蠻夷的當地人的首級來祭奠陣亡的將士,但是諸葛亮不忍心再開殺戒。於是,就用麵粉做成人頭的樣子,來祭奠亡靈。後來,這些麵粉作成的蠻夷人頭就叫做“饅頭”。諸葛亮這種慈悲為懷的做法贏得了漢人和少數民族的廣泛尊重。這個傳說被記載在一本名叫《事物紀原》的宋代著作中。然而,諸葛亮的“攻心”戰略並沒有就此結束。
  學者:孟獲投降後,諸葛亮任命他新的官職,後來又把他調到朝廷裏任職,官至禦史中丞,專門負責對各地官員的檢查與監督,使孟獲為朝廷所用。同時,諸葛亮還把很多參加叛亂的豪強地主勢力遷往成都居住,而對支持政府平定叛亂的地方政治勢力加以扶持,使他們成為穩定南中的重要力量。
  盡管如此,諸葛亮認為,平定叛亂和由此而采取的一些措施,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要想長治久安,他還必須幫助南中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
  諸葛亮治理南中的經驗為後世的政治家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一位清代的官員曾經這樣總結道:對待民族問題,如果能夠像諸葛亮那樣“攻心為上”,那麽一切煩惱盡可自行消除,戰爭從來就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對於國家出現的動亂,政治家一定要保持清醒,就像諸葛亮對待南中各派勢力一樣,該寬則寬、該嚴則嚴。否則,就起不到應有的效果,甚至導致局麵失控。今後治理四川應當以此為借鑒。這段話被那位官員寫成了一幅著名的對聯。上聯寫著: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下聯寫著: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第五集:北伐中的特種作戰
 
  在人們的心目中,諸葛亮是中國古代傑出的軍事家,他神機妙算,足智多謀,完全就是智慧和勝利的化身。所以後來人們常把聰明人稱之為“小諸葛”。但是史書卻記載,出奇製勝的謀略恰恰是諸葛亮短處,他所擅長的是訓練軍隊。他曾經訓練了一支神秘的特種作戰部隊,這支部隊裝備著一種可以連續發射毒箭的怪異武器,常使用各種高深莫測的陣法,非常厲害。當年跟隨馬謖防守街亭的就是這樣一支部隊。
  諸葛亮北伐,總是出兵遙遠的甘肅東部和陝西西部,而從未直接向魏國的首都洛陽一帶進攻。古往今來,一直有人對此感到很奇怪。
  自古以來,甘肅一帶就是重要的糧食和戰馬的產地。這裏的民眾多為驍勇善戰的少數民族。出兵占據隴右,不僅道路相對平坦,還能得到當地的糧食和對蜀國來說十分寶貴的戰馬,加上當地的民眾作為兵源,蜀國的國力就會得到空前提高。攻取整個隴右之後,再拿下關中,一點一點地蠶食魏國的地盤,增強自己的實力,為最終奪取中原奠定堅實的基礎。應該說,諸葛亮的戰略思想是很有見地的。是在充分考慮到蜀國與魏國差距懸殊的國力之後製定的這一戰略。
  蜀國和魏國的國力相差多少呢?當時,魏國占據著整個北方,約有十一個州。蜀國隻有一個州。魏國的華北平原、黃淮平原和關中平原幅員廣大,物產十分豐富。相比之下,蜀國隻有成都平原這一個較大的農耕區。其物產遠遠不能和魏國相比。魏國有四百五十萬人口,約三四十萬軍隊。蜀國剛剛一百萬人口,最多也隻有十四萬軍隊。在政治方麵,諸葛亮雖然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有聲有色。但魏文帝曹丕也非等閑之輩,他手下還有一批能幹的政治家,如司馬懿等。也有一批久經戰火考驗的著名戰將,如張頜等人。而蜀國在兵敗夷陵之後,猛將盡失。民間早就有“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的說法。
  諸葛亮為何執意要北伐呢?史學界有多種說法,一種觀點認為:“北伐曹魏、興複漢室”是諸葛亮和劉備畢生為之努力的政治理想,盡管時機並未成熟,但是為了這個理想,為了把劉備未竟的事業繼續下去,諸葛亮在自己人生的最後歲月毅然北伐,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充滿了悲劇的色彩。另一種觀點認為:蜀國國力弱小,與其毫無作為、坐以待斃,還不如主動北伐,把進攻當成一種積極的防守,以換取戰略上的主動,從而延緩蜀國的滅亡。所以,在時機未成熟的情況下北伐,隻是諸葛亮“以攻為守”的策略。
  公元226年,魏國出現了有利於諸葛亮北伐的局勢變化。這一年,曹丕去世,曹睿即位。新舊交替之際魏國的大臣之間相互猜疑。第二年,魏國有些地方發動叛亂。諸葛亮認為,北伐的時機到來了。
  公元228年春天,諸葛亮的北伐大軍由漢中出發分兩路出擊,一路由趙雲指揮少量軍隊由斜穀北上,揚言要攻取魏國在關中的重要後勤基地眉縣。諸葛亮的主力則向西攻入隴右。當蜀軍到達隴右時,天水、南安、安定三個郡一起背叛魏國歸順蜀國。致使蜀軍迅速占領包括祁山在內的隴右大片地區,並馬上攻打隴西郡和上邽。
  祁山位於今天甘肅禮縣的東北,這裏有一個高出周圍幾十米的小山頭,名叫“祁山堡”。由於它地處隴右的中心地帶,可同時兼顧周圍各郡,所以當時魏國就把這個視野開闊的小山頭建成了一個軍事要塞。
  蜀軍到來後,魏國馬上派大將曹真率軍抵禦趙雲。魏國名將張頜則率五萬騎兵晝夜兼程,準備突破街亭,援救隴西和上邽。
  當時,諸葛亮在隴右的兵力約十萬左右,幾乎把蜀國全國的兵力都用上了。蜀軍的主力被分散在幾個戰略要地:一部分攻打西麵的隴西郡,一部分攻打東麵的上邽城。還有一部分兵力要防守新占領的天水、南安和武都三個郡。另外,諸葛亮還需要一支部隊坐鎮西縣,作為戰略預備隊隨時應付各個戰場出現的不測。那麽,還有多少部隊可以派往街亭阻擋張頜大軍呢?
  當時諸葛亮一定為此而苦惱不已。因為街亭太重要了,它不僅是張頜大軍的必經之地,更關係到整個北伐的成敗。守住它,蜀軍就可以集中兵力攻下隴西和上邽,然後回過頭來消滅街亭的張頜軍隊。但是,蜀軍在隴西和上邽投入了重兵晝夜攻城,卻久攻不下,無法向街亭派出足夠多的部隊。街亭極有可能因為兵力不足而失守。然而,進攻隴西和上邽的蜀軍又不能停止攻擊而北上堵截張頜。如此一來,這兩地的魏國守軍將傾城而出阻斷蜀軍的後路,然後南北夾擊,蜀軍必將全線崩潰。所以諸葛亮隻能盡量從其他戰場多抽調一些兵力派往街亭。他希望街亭的守軍至少能把張頜擋住十多天,在這段時間內,他好集中兵力盡快拿下隴西和上邽。
  《三國演義》說諸葛亮派往街亭的部隊有十萬人之眾,實際上它最多也就一兩萬人左右。這已經是蜀軍的極限。由於南方缺乏馬匹,蜀軍以步兵為主,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騎兵。而魏國則有一支強大的騎兵。在冷兵器時代,騎兵的特點是機動性強,衝擊力大。相比之下,步兵顯得不堪一擊。那麽,步兵應該如何對付強大的騎兵呢?諸葛亮首先采用了一種令騎兵很恐懼的武器“弩”。弩是在弓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比弓更加堅韌有力。野戰中使用的弩需要一位武士用腳踩著才能將弩拉開。它的有效射程在兩三百米左右。同時,它還配備了瞄準器,精確度很高。
  弩的強大殺傷力和遠距離的射程,使它成為步兵對付騎兵的有效武器。而大量的弩兵集中使用時,對於射殺騎兵尤其有效。當年漢武帝之所以能打敗匈奴,除了有一支強大的騎兵之外,弩的大量使用,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諸葛亮沒有足夠的馬匹以建立一支強大的騎兵。因此,他組建了一支以步兵為主的多兵種合成部隊。
  在作戰中,蜀軍裝備了一種戰車,名叫“偏箱車”。這種戰車兩側又可以拆卸的大型擋板,平時用於運輸糧草輜重。一旦敵人騎兵前來攻擊,他們就迅速將這些戰車環繞在部隊周圍,形成密集的車陣。然後在車陣外圍大量拋灑“紮馬釘”。
  紮馬釘由金屬製成,四個角,它的神奇之處在於,隻要落在地上,它總有一個角朝上。部署完紮馬釘後,蜀軍的步兵手持長矛蹲在每兩部戰車的空隙處嚴密守衛,而弩兵則站在他們背後拉開弩等待敵人騎兵的到來。當敵人騎兵距離蜀軍二三百米、進入弩的射程範圍時,弩兵就開始第一輪的密集射擊。一般他們隻向戰馬射擊,因為戰馬目標大,精確度高。從第一波射擊到敵人騎兵跑到跟前,弩兵可以進行三輪的射擊。這樣剩下來的敵人騎兵就不多了。
  而車陣的作用就是,它可以擋住大部分敵人射來的弓箭。假如敵方剩餘的騎兵衝到跟前,它還可以抵擋戰馬的衝擊,保護車陣裏的步兵。諸葛亮派往街亭的就是這種部隊,它由著名的馬謖將軍指揮。他正是因為丟失街亭而名揚天下。
  著名的街亭在哪裏呢?古往今來有七八種說法。但比較可靠的說法是在甘肅秦安縣的隴城鄉。這裏群山連綿,隴右通往關中的一條大道蜿蜒其中,街亭就是扼守在這條大道上的重要關隘。
  今天的人們在俯瞰它四周地形的時候一定會非常奇怪,因為街亭所在的山穀平坦而寬闊,這樣的地形一路上比比皆是,根本無險可守。但是,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驚訝地發現,這裏其實有著得天獨厚的地形條件。
  街亭建在一個台地之上,與城外有著一段自然形成的、高約七八米的落差,這一落差形成的斷層幾乎橫亙在整個山穀之中。當年它兩側的山上林木繁茂,張和的五萬騎兵和它所攜帶的糧草輜重隻能從街亭所在的山穀通過。按照諸葛亮的安排,馬謖隻要將那一兩萬弓弩兵部署在高高的城牆上,就能有效地阻擊張和的騎兵。所以,派一兩萬人防守街亭應該是足夠了。
  但是,馬謖卻自作主張。他把軍隊駐紮在附近的一座山上。這樣一來,山上蜀軍的弩兵就射擊不到大道上魏國的騎兵,魏軍既可繞開蜀軍直接從大道上繼續前進,也可以將蜀軍包圍起來,圍而不攻,通過斷絕蜀軍取水之地而使他們不戰自亂。馬謖的做法等於放棄了蜀軍的防禦優勢,後來果真斷送了街亭。
  馬謖為何如此呢?史書上沒有明確的記載。但《三國演義》中說,馬謖認為,把部隊駐紮在山上可以居高臨下,勢如破竹。如果敵人斷絕他的水源,士兵們正好可以破釜沉舟,拚死殺敵。
  這番解釋固然體現了馬謖的書呆子氣。但是,馬謖畢竟熟讀兵書,他一定知道,駐守街亭肯定比駐紮在山上更具有防禦上的優勢。為何他非要舍棄街亭呢?我們可以作如下的推測:
  首先,街亭古城由於水土流失和年久失修等原因,那條自然而成的城牆可能出現了多處的塌方、裂縫,或者被水流衝開了一些缺口,需要時間和動用大量的人力緊急修補,否則,敵人將很容易從這些地方突破蜀軍的防禦。
  但是,很可能馬謖的部隊到達後不久,張和的騎兵就隨即抵達。蜀軍沒有時間繼續修補那些漏洞,隻能夠馬上撤離,轉移到附近的山上駐紮。因為山上可能會比較利於隱蔽和防守,馬謖可能想在敵人途徑此地時讓蜀軍突然從山上衝下去,一舉將敵人擊潰。至少也可以通過不斷地襲擊來拖住敵人,為諸葛亮贏得時間。
  但是張和的騎兵馬上將蜀軍團團圍住,並且趁機將蜀軍的水道斷絕。由於馬謖是文官,戰場經曆太少,在被敵人精銳部隊包圍、且斷絕水源的情況下,驚惶失措。主帥一亂,部隊自然失去了控製,很快就被敵人擊潰。
  街亭的失守使魏軍快速進入隴右地區,致使進攻隴西和上邽的蜀軍部隊趕緊撤退。諸葛亮也隻好與他們一起,把他駐紮在西縣的大本營緊急撤回漢中,首次北伐就此結束。
  《三國演義》中說,蜀軍撤退時,西縣隻是空城一座。為了瞞過司馬懿的幾十萬大軍,諸葛亮在城樓上焚香撫琴,上演了一出“空城計”的好戲。從此以後,“空城計”成為諸葛亮絕頂智慧的代名詞。然而,史學家的一番話可能會令崇拜諸葛亮的人士大為傷心。
  學者:諸葛亮從沒有擺過“空城計”。“空城計”隻是《三國演義》編造的故事。當時指揮魏軍的也不是司馬懿,而是張頜。張頜攻下街亭後,準備馬上去解隴西和上邽之圍,但是蜀軍主動撤退了。張頜怕諸葛亮有埋伏,也沒敢追擊。所以在西縣的諸葛亮不可能麵對張頜的部隊。也就不可能上演“空城計”的好戲。
  首次北伐失敗後,諸葛亮斬了馬謖。古往今來,一直有人替馬謖鳴不平。常言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個指揮員當然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調整作戰方案。而且,丟失街亭就一定該死嗎?所謂“勝敗乃兵家常事”,哪一個將領又能保證永遠打勝仗呢?那麽,諸葛亮有什麽令人信服的理由殺馬謖呢?
  對此,史書記載,說馬謖兵敗街亭之後,居然拋棄部隊獨自逃跑,致使部隊失去指揮,遭到很大損失。之後,馬謖還在外麵躲藏起來,不向諸葛亮交待相關情況。完全不具備一個軍人應由的品質。馬謖的上述行為在任何一支軍隊中都是絕對不可饒恕的,更何況軍法尤其嚴格的蜀軍呢?
  在首次北伐時,蜀國大將魏延曾經建議由他帶領一萬人的部隊,通過“子午穀”翻越秦嶺,突襲防守鬆懈的潼關。潼關是關中與中原之間最險要的關隘,拿下潼關就等於關上了魏軍從中原增援關中的大門,至少也可以將前來增援的魏軍當在關外很長一段時間。而此時,諸葛亮則可趁機率大軍越過秦嶺一舉奪取整個關中。
  可是,魏延的建議被諸葛亮以“過於冒險”而否決了。對此,古往今來的學者有著截然不同的評價。弱小的蜀國突然進攻強大的魏國,還險些奪取隴右,這令魏國朝野大為震動。
  此後,諸葛亮又多次進攻魏國。公元228年的冬天,蜀軍翻越秦嶺進攻關中的陳倉,久攻不下,後因糧草難以為繼,退回蜀國。這就是本片開頭談到的那次失敗的攻城戰。幾個月後,蜀軍再次進攻隴右,占領了武都和陰平兩郡。
  公元230年七月,魏國大將曹真、張郃、司馬懿各領三路大軍同時進攻漢中,後來,天突降暴雨導致山洪暴發,魏軍隻好撤兵。
  幾個月後,諸葛亮率領大部隊再次進入隴右,攻占祁山,向上邽推進。這次敵方的統帥就是魏國最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司馬懿。在初次交鋒中,諸葛亮向司馬懿發起攻擊,但司馬懿卻不敢交戰,而隻是憑借險要地形安營紮寨以抵禦蜀軍。
  與魏軍相比,蜀軍擅長運動戰和防禦戰,而不擅長攻堅戰。所以,諸葛亮就率領軍隊後撤以引誘魏軍來追擊時在曠野地帶將其殲滅。
  司馬懿何嚐不清楚蜀軍的底細。他們隻是遠遠地尾隨著蜀軍部隊。一旦蜀軍停下來,魏軍也馬上遠遠地停下來密切關注蜀軍的一舉一動。蜀軍再次後撤時,司馬懿又命令魏軍遠遠地尾隨。就這樣,司馬懿一直跟隨蜀軍到了今天甘肅禮縣的鹽官鎮,還是不敢發動進攻。
  這時,魏國的將領們實在忍不住了,他們鼓起勇氣來向司馬懿說:您像害怕老虎一樣害怕蜀軍,今後會被天下人恥笑的。從此,司馬懿就落下了一個“為蜀如虎”的名聲。
  這是陝西勉縣武侯墓博物館裏的一組泥塑,表現的是諸葛亮在漢中訓練軍隊、排兵布陣的情景。但是泥塑中的卻並不是所謂的“八陣圖”,因為大約在唐代以前,它就已經失傳了。這是山東諸葛亮的家鄉山東臨沂出土的《孫臏兵法》中提到的幾種陣法。《孫臏兵法》成書於秦代以前,有學者認為,它可能對“八陣圖”有一些影響。但是,由於缺乏詳細的資料,這幾種陣形所包含的意義和奧妙,也已經失傳。
  不過據推測,八陣圖的運用,可能與“諸葛連弩”有一定的關係。據文獻記載,諸葛亮在強弩的基礎上,還曾經改進創製了一種更加可怕的武器“連弩”。這種“諸葛連弩”能一次發射十隻鋼鐵製作的短箭,短箭上可能還塗有一種劇毒的植物液體,所以火力更加密集、殺傷力更加強大。特別適合在伏擊戰中近距離射殺敵人。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效果,諸葛亮還從蜀國南方的少數民族中征集了一批擅長射擊的勇士組建了一支使用連弩的特種部隊,名叫“連弩士”。
  可惜“諸葛連弩”後來也失傳了。有意思的是,前不久,一位古代兵器愛好者研製出了他心目中的“諸葛連弩”。那麽這種諸葛連弩的發射原理是怎樣的呢?
  這究竟是不是當時的諸葛連弩呢?很多學者認為,它在設計上確有新的突破,但射程和殺傷力明顯不夠。而史書上也記載,說諸葛連弩是“十矢俱發”,也就是十支箭一齊發射出去。顯然,這個連弩與史料記載不符。
  所以,學者們大多認為,諸葛連弩很可能是這樣的。它可以同時發射,火力密集,在戰鬥中特別是在撤退時用它來布下埋伏,所以魏國軍隊就非常懼怕追擊後撤中的蜀軍。
  然而,司馬懿老跟在蜀軍後麵也不是長久之計。在眾多將領的催促之下,他決定在這一年五月的十八日與蜀軍開戰。這一天,雙方的主力第一次大規模廝殺,最後蜀軍大獲全勝。史書上說,蜀軍獲得的戰利品包括,五千套盔甲,三千一百張質量上乘的角弩,三千顆魏軍軍官的人頭。戰鬥中,司馬懿的部隊全軍覆沒,隻有他和幾位親信逃回大本營,從此堅守不出。這時,蜀軍因為糧草接濟不上,隻好退兵。在撤退過程中,魏國大將張頜帶兵追擊,結果遭到伏擊,被蜀軍的連弩射死。
 
第六集:諸葛武侯話春秋
   在中國曆史上,諸葛亮是一位很奇怪的人物。作為政治家,他沒有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作為軍事家,他五次北伐無功而返。如果以成敗論英雄的話,他的功勳完全無法與那些建立了強大統一王朝的帝王將相相比。然而,隻有諸葛亮受到了曆朝曆代上自官方、下到民間的廣泛推崇,被視為道德的典範、政治家的楷模、智慧的化身。這是為什麽呢?讓我們透過曆史的煙雲,追溯這位偶像人物生前生後的故事。
  公元234年春天,諸葛亮率領蜀軍越過秦嶺出現在今天陝西岐山縣的五丈原上。準備直取魏國在關中的重鎮眉縣,然後向長安進攻。五丈原在渭河以南,是一大片地勢相對較高的平地。在它的四周,由於長年的水土流失而形成一些很高的峭壁。所以,它是一個安營紮寨的好地方。
  司馬懿聽說蜀軍到達後,帶領軍隊在五丈原不遠的險要路口駐紮下來,堅守不出。準備長期在此對峙,以拖垮蜀軍,最後逼使他們退走。
  有史書記載,說諸葛亮曾經給司馬懿送了一套女人的服飾以刺激他出兵決戰。但是司馬懿不為之所動,反將禮物收下,仍舊堅守不出。這一年的八月,諸葛亮因過度操勞,病逝在五丈原,享年54歲。
  對於諸葛亮的去世,《魏書》記載,因為無法與魏軍速戰速決,勝利遙遙無期,諸葛亮憂憤不已,不斷地吐血。在一天黃昏,蜀軍突然焚燒軍營,退回秦嶺的山穀之中。在路上,這位統帥病發身亡。
  後來,人們在五丈原建立了一座諸葛廟以紀念這位壯誌未酬的蜀漢丞相。大殿裏的諸葛亮被塑造成一副麵容憔悴的樣子,據說這就是當年諸葛亮臨終前的形象。
  諸葛亮一定是帶著滿腹的惆悵而走的。他為“北伐中原、恢複漢室”這個目標奮鬥了一輩子。可是在他撒手離去的時候,依然看不到北伐勝利的一點點曙光。北伐為什麽會失敗呢?主要原因是魏國過於強大。曆史上不乏以弱勝強的例子,比如越國滅掉吳國,劉邦打敗項羽等。為什麽諸葛亮就不能以弱勝強呢?一般來說,曆史上“以弱勝強”中強大的一方往往隻是貌似強大。它的統治者一般都昏庸無道,大失天下人心,導致眾叛親離,被對手打敗。
  學者:然而,當時魏國不是這樣。它的統治者把國家治理得不錯,統治階級人才濟濟,階級矛盾也比較緩和,國力十分強大。在這種情況下,想以弱勝強,是非常非常困難的,幾乎是不可能的。看來諸葛亮確實是生不逢時。
  不過,也有史學家認為,如果他能長壽一點,北伐可能會有成功的機會。因為十多年後,司馬家族企圖篡奪曹魏政權,引發很多皇親貴族與朝中大臣的反叛,居然出現了夏侯霸、諸葛誕等魏國大將帶兵投靠蜀國、吳國並向司馬家族進攻的局麵。這正是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所說的“天下有變”,如果他能活到這個時候,憑著他高超的軍事和外交手腕,或許可以聯合曹魏家族打垮司馬家族,取得北伐的成功。可惜,諸葛亮沒有活到那一天的到來。
  但在臨終前,他要求部下將自己葬在漢中的定軍山。諸葛亮希望能夠永遠呆在這個北伐的最前線,看到北伐最終勝利的那一天。
  為了替蜀國節省財力,這位丞相要求對自己的後事盡量從簡。史書記載,他的墓穴很小,僅僅隻能放下一副棺材。棺材裏麵沒有隨葬任何東西,隻有他當時身穿的衣服。諸葛亮身為一國的丞相,他死後留下了多少財產呢?
  學者:史書記載,諸葛亮生前曾經向後主申報了自己的財產:說他在成都有桑樹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家裏的人靠它能夠得以溫飽。他還說,我在外出任政府官員期間,沒有帶什麽東西。飲食服裝,也都是來自政府的供給,沒有另外購置任何用品。我死的時候,應該也不會有多餘的財物,否則就是愧對國家。諸葛亮死後,情況果真跟他說的一樣。
  據說在諸葛亮去世後不久,當時的人們就在他的墳墓前栽種了兩顆桂花樹,希望這位品行高尚的丞相能流芳百世。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國科學院對這兩顆桂樹進行了“碳14”測定,發現他們確實是在三國時期所種植。
  現在,每當金秋時節,兩顆桂樹就開滿了金色的桂花。秋風乍起,落英繽紛、香飄十裏。其情其景,令人感慨萬端。諸葛亮去世後,蜀國朝廷封他為忠武侯,這就是後人稱諸葛亮為“武侯”的來曆。
  然而令蜀國朝廷沒有想到的是,三國統一後,他們的敵人晉朝居然封諸葛亮為“武興王”,比蜀國朝廷封的“武侯”還要高。更令諸葛亮生前沒有想到的是,在此之後,他受到了曆朝曆代上自官方、下到民間的一致讚揚和推崇,被視為道德的典範、政治家的楷模、智慧的化身。
  這是中國曆史上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客觀地說,作為政治家,諸葛亮並沒有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作為軍事家,他五次北伐無功而返。如果以成敗論英雄的話,他的功勳完全無法與那些建立了強大統一王朝的帝王將相相比。然而,這些功勳蓋世的帝王將相為什麽沒有一個人得到諸葛亮那樣的殊榮呢?對於曆代的統治者來說,他們首先看重的是諸葛亮的“忠誠”。
  在曆代的統治者看來,一個官員的忠誠遠比他的能力要重要得多。像曹操和司馬懿就是再典型不過的例子。
  所以,中國曆史上沒有一個人因為才幹卓越而被曆代統治者共同表彰的,能獲此殊榮的隻有忠義之士。在中國,由官方批準修建的紀念性建築中,除了紀念孔子的文廟之外,最多的就是關帝廟,其次就是武侯祠。據說在明清時期,各地的武侯祠達一百多座。今天,全國還有十多座這樣的建築。
  除了孔子因為他的儒家學說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想而被尊崇外,關羽和諸葛亮則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忠誠而被曆朝曆代的統治者大加追捧。
  當然,在有些朝代,諸葛亮之所以被朝廷當作偶像,還有另外的原因。在宋代,由於長年與北方草原民族作戰,宋朝統治者格外推崇那些既忠君愛國,又能富國強兵的古代將相。特別是南宋朝廷淪為偏居東南的小朝廷後,其地位與當年的蜀國極其相似。但是南宋朝廷以正統自居,曾經發動過北伐。所以無論諸葛亮的忠誠,還是他為了維護蜀漢正統地位而不懈北伐的精神都非常適合宋王朝的胃口。因此,宋朝封諸葛亮為“忠惠仁濟顯應王”。長長的封號後麵,體現了宋王朝的多種期待。
  南宋覆滅後,元朝建立。中原的知識分子並沒有把元朝政府看成是代表正統地位的政權。所以,在元末明初的農民起義和後來的北伐戰爭中,起義軍將領出身的羅貫中就根據民間早已流傳的三國故事,寫作了著名小說《三國演義》。在這部小說中,羅貫中極力尊崇蜀漢的正統地位,把諸葛亮塑造成一個無所不能、戰無不勝的神仙般人物。在那個時代,創造出一個代表著正義、正統和勝利的偶像人物,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後來,隨著《三國演義》在民間的廣泛流傳,諸葛亮的故事逐漸深入民間。 在民間,人們對他的崇拜主要是仰慕他的道德風範。
  或許,民間對諸葛亮的崇拜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中國古代,老百姓、特別是農民理想中的社會是這樣的:土地得到大量開墾,人與人之間沒有貧富差距,社會比較安定。官員們很守規矩,不欺負老百姓,等等。
  可能蜀國並不完全像陳壽描述的那樣盡善盡美,但是它也足以讓普通老百姓十分的懷念。陳壽撰寫《三國誌》的時候,距離諸葛亮去世已經六十多年了,但是陳壽發現,益州的老百姓仍然非常懷念那位已故的蜀漢丞相,他們經常在郊野之地自發地祭奠他。
  時至今日,中國西南地區還大量流傳著有關諸葛亮愛民如子的動人故事,依舊延續著人們對他的懷念。
  當然,中國其他地區的老百姓對諸葛亮的崇拜主要來自於《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在民間,《三國演義》的影響極其深遠,普通百姓可能不知道孔子、孟子這些文化巨匠,但沒有人不知道曹操、劉備和諸葛亮。特別是諸葛亮,連中國最偏僻的山溝裏不識字的老太太,也能隨口說出“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諺語來。這說明諸葛亮已經成為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偶像。其實,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偶像。偶像實際上代表著一種做人的理想。
  說到諸葛亮的智慧,不能不提到神秘的“木牛流馬”。在北伐中,蜀軍經常穿行在秦嶺陡峭的峽穀之中,這裏有蜀軍架設的棧道。為了適應山區以棧道為主的道路,諸葛亮發明了一種新型的運輸工具,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木牛流馬”。“木牛流馬”在諸葛亮去世後不久就失傳了,從而成為他一生中最神秘的東西。
  “木牛流馬”在《三國演義》中被描繪成一種能夠自動行走、像馬和牛一樣的機器,這對民間的研究者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近年來,陸續有一些人聲稱自己研製出了這樣的“木牛流馬”。其中做的最好的,是陝西漢中地區的農民徐明德。
  徐明德是當地一位能工巧匠,他經過多年研究琢磨,製造出了一部能夠行走的“木牛流馬”。
  徐明德把他製作的“木牛流馬”捐獻給了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成為這裏重要的館藏文物。出於研製者保密的要求,我們無法看到“木牛流馬”內部的構造,但徐明德透露說,它主要是借助了杠杆的原理。
  大約從宋代開始,就有學者認為“木牛流馬”就是獨輪車。在南方一些地方,這種古老的獨輪車至今還使用著。“木牛流馬”就是獨輪車的說法,在今天的史學界,還有很多支持者。他們的理由主要是,這種車子載重量比較大,適合山區道路。但是,獨輪車早在諸葛亮之前就已經出現,如果“木牛流馬”就是獨輪車的話,它既沒有什麽神奇之處,也談不上是諸葛亮的發明。再說史書上明明記載它有四個車輪,而不是一個輪子。
  於是,有些學者就從史書上對“木牛流馬”的具體記載著手,探究其真實麵目。如果“木牛流馬”就是一種四輪車的話,那麽它就非常適合在棧道上行駛了。在“褒斜古道”上,當年曾有一半以上的路程是在懸崖上搭建的棧道。他們由粗大的原木架設而成,十分堅固、平坦,起寬度足以容納兩輛車並排而行。
  對於什麽是“流馬”,也有學者認為它可能是一種能在山中小河裏行駛的小木船。因為褒斜道有很大一段是沿著秦嶺中的河穀逆流而上的,所以“流馬”很有可能是蜀軍在沿著河邊的棧道行軍時,用拉纖的方式拉著小船逆流而上。所以,它的載重量可能不但不比“木牛”小,反而要比它要大得多。
  但是,上述說法都無法解決一個疑問,那就是,無論四輪車還是小木船,它們都很平常,而當時所有的史書都說“木牛流馬”是一種奇妙的運輸工具,是諸葛亮的一大發明。所以,“木牛流馬”究竟是怎麽回事,至今仍然是個謎。
  可惜的是,對於中華民族這位偶像級的人物,《三國演義》卻很少提到他的家人。似乎他真是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超人。
  在今天全國各地的武侯祠中,除了諸葛亮端坐大殿正中以外,在他的兩側,一般都會供奉有他的兒子諸葛瞻和孫子諸葛尚的塑像。
  諸葛亮在隆中時與黃氏結婚,婚後近三十年沒有自己的孩子。在此期間,諸葛亮曾經將大哥諸葛瑾的第二個兒子諸葛喬過繼為子。諸葛喬在25歲時去世。他的兒子諸葛攀在蜀國擔任過翊武將軍。後來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一家在東吳遭到滿門抄斬,諸葛攀又重新成為諸葛瑾的後人,為之傳遞香火。大約在諸葛亮46歲的時候,他的親生兒子諸葛瞻出生。
  史書記載,諸葛亮去世的時候,諸葛瞻才八歲。但他從小就聰慧可愛,擅長書畫,記憶力很強。長大後從低級軍官做起, 一直升到他父親曾擔任過的軍師將軍。據說蜀國朝廷裏麵隻要有任何順應民意的事情,雖然它並不是諸葛瞻所為,但民間都奔走相告,說這是諸葛亮的兒子做的。
  後來,諸葛瞻官至衛將軍,一度執掌蜀國朝政。魏國大將鄧艾討伐蜀國時,諸葛瞻率領軍隊前去抵抗,戰死在綿竹。當時他的兒子諸葛尚年僅十七歲,同樣戰死沙場。
  學者:諸葛瞻去世的時候,他的次子諸葛京當時還很小,不到參軍打仗的年齡,所以幸存了下來。晉朝統一三國之後,諸葛京被新的朝廷遷居到中原一帶,征召為官吏。諸葛京出任過關中地區眉縣的縣令,並把這裏治理得很好。想當年,他的祖父諸葛亮多次想攻打眉縣,都未能如願。沒想到曆史與他開了個小小的玩笑,讓他從未謀麵的孫子成為這裏的縣令。
  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早年投效東吳,深得孫權的器重。後來官至大將軍等最高軍職。他的長子諸葛恪更是青出於藍,在吳國權傾朝野,後來死於一場政變,東吳的諸葛家族被滿門抄斬。
  諸葛亮的堂弟諸葛誕很早就追隨曹操,在魏國擔任一流高官。後遭司馬家族的打擊,其家族也被全部殺光。
  如此一來,諸葛家族除了在老家山東琅琊一帶的族人之外,史書上有記載的幸存者就隻剩下諸葛亮的孫子諸葛京了。諸葛京在擔任眉縣縣令之後,繼續升遷,最後官至江州刺史。從此,史書上就不再有諸葛京後人的記載。
  那麽,諸葛亮是否有直係後代傳承至今呢?目前,在山東臨沂和浙江蘭溪各有一批姓諸葛的人士,他們都有各自的家譜記載著與諸葛亮的淵源關係。在浙江,諸葛後人幾乎遍布全省各地。但據說,他們都發源於浙江蘭溪市的諸葛村。
  從明代起,蘭溪一帶的諸葛族人主要以經營中醫藥業為主。據說這是秉承了“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這一祖訓。後來,他們在此行業中逐漸發展壯大。清代中後期,諸葛族人把他們的中醫藥店開到了浙江各地,乃至於全國各大城市,形成“蘭溪藥幫”這一商業幫派,盛極一時。同時也造就了諸葛村今天眾多華麗精巧的民居建築。民國以後,蘭溪的中醫藥業逐漸衰退。目前,諸葛村基本上以旅遊業為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