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詩詞創作自學通 ( 二 ) (ZT)

(2006-05-22 00:28:53) 下一個

詩詞創作自學通(二)

(上期有獎征答答案見本講篇末)

(本講重點:如何掌握格律詩詞對聲律的基本要求,使作品聲情並茂。)

(提示:可以僅閱讀標出“第 步”的六個段落,深究者才須看“附帶說明”。)

(提示:常州市學生詩詞大賽和全省選編學生詩歌,都允許體裁多樣化。即使寫傳統詩詞,一般隻要七個字一句,全詩四句就行。本講座專談格律詩詞(七絕、七律、‘憶江南’、‘浣溪沙’等),有誌學文科以及學有餘力,渴望入書、獲獎者,讀之有益。)

第一步:標出例句每個字的聲調。 詩詞是音樂性最強的一種語言藝術,特講究“聲情並茂”,所以要寫詩詞就必須懂得聲律,這樣寫出來的作品讀起來才會琅琅上口,悅耳動聽。這一點最重要。詩詞聲律的奧秘就在於嚴格講究每一個字在聲調高低、長短、曲直上的和諧搭配,從而造成令人回腸蕩氣、夢繞魂牽的最佳聽覺藝術效果。開場白中所引少年林則徐寫的那副對聯(對聯是‘詩中之詩’),不僅意境高遠,而且其中每個字的聲調都十分講究。我們暫且根據現代漢語四聲標出每個字的聲調:

海 到 無 邊 天 作 岸

3 4 2 1 1 4 4

山 登 絕 頂 我 為 峰

1 1 0 3 3 2 1

第二步:將各種聲調歸並為兩大類。 1 聲舊稱陰平,讀高平調, 2 聲舊稱陽平,讀高升調,都比較平,因此總稱“平聲”; 3 聲拐彎,讀降升調, 4 聲下降,為降調,再加上南方話發音獨特的一類字(我們暫以‘ 0 ’表示),其發音均不平,故總稱為“仄聲”(‘仄’即不平之意)。平聲以“ ━”表示,仄聲以“┃”表示。林則徐那副對聯,以平仄符號代入,則為:

┃ ┃ ━ ━ ━ ┃ ┃

━ ━ ┃ ┃ ┃ ━ ━

●附帶弄清:平仄聲的發音各有什麽特點? 一、二聲發音長、直,三、四聲發音短、曲。在現代漢語標準音中,亦可說在北方人語音中,一、二聲發音高,三、四聲發音低;而在古代漢語中,亦即在當今南方人發音中,一、二聲發音低,三、四聲發音反而高。所以,用普通話朗誦詩詞和用南方話吟誦詩詞,不僅語音大異,而且聲調也不同。

●附帶弄清: ‘絕’是第二聲,為什麽不標‘ 2 ’,而標特殊符號‘ 0 ’?古代漢語(南方話)和現代漢語(北方話)一樣,有一、二、三、四聲,但還有另一類字,與上述四種聲調發音方法都不同,叫‘入聲’字,其發音特點是‘短促急收藏’。在現代漢語(北方話)中,這些字早已分別轉為第一聲(如‘出’字)、第二聲(如‘福’字)、第三聲(如‘骨’字)、第四聲(如‘陸’字)。江蘇大都保留古入聲字,常州話更是中古音的代表性方音,學入聲字得天獨厚,隻要懂漢語拚音,完全可以一‘點’即通,通過反複辨別、練習,很快就會見字定聲。

●附帶弄清: 如何鑒別自己的母語中有無‘入聲’字?以上述四字為例,‘出’與‘初’,‘福’與‘扶’,‘骨’與‘古’,‘陸’與‘路’,用方音讀,上述每組字發音絲毫無異者,肯定無入聲字,此為北方語音特點;發音完全不同者,肯定 100% 保留了古入聲字,此為南方語音特點。

●因此,第三步:學會識別入聲字。 (說明:對待入聲可采用雙軌製,即: 1 、遵守,與傳統詩詞保持一致; 1 、暫時不學入聲,但堅持平仄和諧搭配,其劃分完全以現代漢語四聲為準。) 對有入聲地區的人而言, 先用普通話朗讀,標出每字聲調,再用方音讀,找出“發音短促急收藏”、亦即無法納入普通話中任何一聲的那些字,即為入聲字。對無入聲地區的人而言,隻有用記憶的方法,才不會把轉入 1 、 2 聲的入聲字(如上述的‘出’、‘福’)誤當平聲字。不過,這類字並不多,常用的僅幾十個;轉入 3 、 4 聲的字(如上述的‘骨’、‘福’)反正仍屬於仄聲)。“入聲短促急收藏”,這七個字用南方話一讀,顯然 1 、 4 、 5 三個字是入聲。“昨日郭福柏拾著鹿角,一塌刮子六隻,一息失落,哭煞,隔壁伏錫洛拾著,樂煞”,這段話 30 個字,幾平幾仄,如能全部答對,入聲關也就差不多通過了。我們要堅持講普通話,不過南方話方言也有一個用處,可以幫助我們毫不費力地掌握古代入聲字。這一點,北方人羨慕不已,我們自己如不充分利用,豈不可惜?

●附帶弄清:在林則徐兩句對聯中,是否僅僅要求在上下聯之間平仄相反?因其用的是格律詩的特定句式,特稱‘律句’,所以還要求在一聯(一句)之內,也要講究平仄相間。在七言律句的每句前四字中,平仄兩兩相間,不是仄仄平平,就是平平仄仄,隻有兩種形式。律句後三字有四中形式: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上下平仄相反,前後平仄相間,這樣就極富動感,抑揚頓挫,一唱三歎,餘味無窮,令人陶醉。由於第六字必須與第二字聲調相同這樣就決定了律句一共隻有四種。(其名稱和特征將在下邊就〈春遊〉和〈絕句〉兩首七絕平仄作比較時注明)試析‘柴米油鹽醬醋茶’一句中的 2 、 4 、 6 三字聲調。這七個字,按不同順序排列,可有 2940 種不同選擇,為什麽全球華人無不這樣說,絕非偶然。

●附帶弄清:兩兩相間,和諧相間,這種組合是怎麽形成的?自古以來,漢語在長期的發展變化中,逐步形成了以平仄和諧相間為雅的組合定勢,而在成語中尤為明顯。 如千言萬語(千後必跟平,萬後必跟仄)、伶牙利齒、牽腸掛肚、潛移默化、情投意合、鬼使神差等兩兩相間者占 1/3 ,加上隔字聲調相反的組合,共占成語的 2/3 ,這種占主流和壓倒優勢的和諧組合不能不首先,而且是長久地反映到對語言的音樂美要求特高的詩歌文體中來。換言之,詩詞的平仄格律是漢語本身的音樂美所使然,因而具有永恒的生命力。隻要看看當代已湧現出百萬之眾的詩詞作者,而且分布於海內外全球各地,這一事實就最具說服力。

第四步:學會突發奇想,設想能否站在前人的肩上 (林則徐的上述對聯,用的是七言律句的典範句式,因此,也可以認為是七絕的前兩句)去摘下詩詞聲律美的桃子(設身處地,展開想象和聯想,天衣無縫地為林則徐續寫出七絕的後兩句)。奇想是有了,可不知道三、四兩句每字的平仄要求,還是無從下筆。

第五步:用“跟著一個熟人跑”的方法為續寫鋪路。 想一想,記憶寶庫中,選一首第一句和林則徐對聯上聯平仄相同的七絕,然後標出每句中的每字的平仄。

┃ ┃ ━ ━ ━ ┃ ┃

兩 個 黃 鸝 鳴 翠 柳,

┿ ━ ┃ ┃ ┃ ━ ━

一 行 白 鷺 上 青 天。

━ ━ ╂ ┃ ━ ━ ┃

窗 含 西 嶺 千 秋 雪,

╂ ┃ ━ ━ ┃ ┃ ━

門 泊 東 吳 萬 裏 船。

┿表示該用平聲而用仄聲,╂表示該用仄聲而用平聲。格律詩詞有所謂“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說法。┿和╂一般出現在“一、三、五”三個字,即在一句之中,逢單的字要求放寬。每句最後一字,在逢雙的句子中,一定要押韻,第一句可押可不押,逢單的句子聲調與韻腳的聲調相反。絕句、律詩一般押平聲韻。

第六步:學會‘聲’(平仄)情(內容)交織、水乳交融的特殊藝術構思。 當然,總是首先確定思想內容、感情基調。以續寫林則徐對聯為七絕為例,先設想自己現在就是一個半世紀前的 13 歲的林則徐,正在老師帶領下,來到家鄉福建海邊春遊。眼前山高海闊,江山如畫,但祖國卻遭列強蹂躪,小作者撫今追昔,思如潮湧。這時,一隻雄鷹從天空掠過,觸景生情,一種憂國憂民,報效國家的淩雲壯誌,在心頭油而生。思路既定,就須在七絕藝術的規則之內,盡力施展自己的藝術才華,充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初學寫作詩詞,心頭可能先會湧上一連串暫時還無法成句(對初學寫詩詞者而言‘成句’最難)的詞語諸如雲天、風雲、全班、春遊、賞景、大千世界、誌存高遠、雄鷹、傲視、展翅、仰慕等等。我們不妨推想一下這時的思維特點,平仄的音樂節奏與內容的感情起伏,二者暫時還無法交融。但隻要寫多了,在 調平協仄,換字移言上經常摸索前行,就會熟能生巧,逐步 嚐到雙向互動、交織推進的甜頭,從而 進入聲情兼顧、出口成章的自由王國。從新北實驗初中(以及以前的一些學校,如市一中、正衡初中、鳴凰中學等)學生發言情況來看,我們可以推知其大致思路。第三句宜於交代場合:根據例詩的平仄位置,‘春遊’開頭,順理成章;末字需要仄聲,‘景’字正好用上;什麽景,大千世界的景,但隻能用兩字修飾,於是壓縮為‘千般’;此句寫全班群體,因而想到‘各賞’。第四句宜於抒發感慨:觸景生情,即景生情,‘雄鷹’要作為喻體出現;‘雄’字正好可用於末字做韻腳;而第六字不可用平聲,隻好將‘雄鷹’兩字拆開,而用‘展翅’修飾之;另用‘蒼鷹’一詞,置於三、四位置,作為動作的主體;此句寫作者襟懷,故以‘獨羨’置於開頭。經過通盤考慮定稿,合上林則徐原句,而寫成屬於‘再創作’的一首全新的七絕(附:句型名稱和特征。因 1 、 3 、 5 三字聲調可不論,故‘起’指第二字聲調,‘收’指七字聲調):

春遊 續寫 絕句 杜甫

┃ ┃ ━ ━ ━ ┃ ┃ ┃ ┃ ━ ━ ━ ┃ ┃ ( b 型句,仄起仄收)

海 到 無 邊 天 作 岸 兩 個 黃 鸝 鳴 翠 柳

━ ━ ┃ ┃ ┃ ━ ━ ┿ ━ ┃ ┃ ┃ ━ ━ ( A 型句,平起平收)

山 登 絕 頂 我 為 峰 一 行 白 鷺 上 青 天

━ ━ ┃ ┃ ━ ━ ┃ ━ ━ ╂ ┃ ━ ━ ┃ ( a 型句,平起仄收)

春 遊 各 賞 千 般 景 窗 含 西 嶺 千 秋 雪

┃ ┃ ━ ━ ┃ ┃ ━ ╂ ┃ ━ ━ ┃ ┃ ━ ( B 型句,仄起平收)

獨 羨 蒼 鷹 展 翅 雄 門 泊 東 吳 萬 裏 船

● 附帶弄清: 1 、 3 、 5 不論’是就總體而言。律句末三字忌連三平,所以在四種律句句型中,有一種其第 5 字非‘仄聲’ 不可。看看是哪種句型?

● 附帶弄清:漢語詞匯的豐富和語序的靈活,詩詞中的比興手法,都為詩詞寫作中的平仄調整,提供了廣闊天地。‘中國’兩字為平仄,須仄平就用‘九州’,須仄仄,就用‘赤縣’,須平平就用‘神州’。太陽、月亮的稱呼也是四種品種齊全。金輪、金盤、金鴉、金烏、金虎、赤日等都是太陽的別名;金丸、金波、金蟾、嬋娟、金娥、玉鑒、玉兔、金鏡、金鑒、玉宮、玉魄、玉蟾、玉輪、玉羊等都是月亮的美稱。關於語序的調整和比興的運用,這裏從略。

● 附帶弄清:前麵談到律句共有四種句式,由此決定了七絕(七言四句 28 字)和七律(七律就是在七絕第二句後加上兩個對仗句。要求是:第一個對仗句的上聯,其第二字與原七絕第二句第二字聲調相同,第二個對仗句上聯的第二個字與第一個對仗句下聯的第二個字聲調相同,這叫‘相粘律’;違反了,叫‘失粘’。至於每一聯內部,七絕 1 、 2 句也叫一聯, 3 、 4 句也叫一聯,上下聯第二字要聲調相反,叫‘相對律’;違反了,叫‘失對’。七言八句 56 字為七律)以及五絕和五律(其句型、體式與去掉七絕、七律每句前二字相同)也都共有四種體式。而名稱也和上述七絕句型名稱相同。七絕的例詩如下: A 型七絕體式(王翰《涼州曲》,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 a 型七絕體式(杜甫《江南逢李龜年》,首句‘岐王宅裏尋常見’); B 型七絕體式(張繼《楓橋夜泊》,首句‘月落烏啼霜滿天’); b 型七絕體式(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首句‘獨在異鄉為異客’))。七律的例詩如下: A 型七律體式(毛澤東〈長征〉,首句‘紅軍不怕遠征難’); a 型七律體式(杜甫〈客至〉,首句‘舍南舍北皆春水’); B 型七律體式(李商隱〈無題〉,首句‘相見時難別亦難’,頷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b 型七律體式(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首句‘劍外忽傳收薊北’)。

● 附帶弄清:律句中 4 、 6 兩字聲調必須相反。但在 b 型句,即仄起仄收的 律句中第六字如用了平聲,第五字就要改用仄聲,這叫‘救拗’,是允許的。請據本講提供的例詩作者、篇名,自找原詩查對,從中找出一句。 …

本期參考資料:

1〈自度新聲應可循〉(謝孝寵,見〈江南詩詞〉 1985 年第 3 期)

2〈詩詞學練結合舉隅〉(謝孝寵,見劉惠恕編〈中華百年來優秀詩詞選暨三江詩論〉)

3〈漢語平仄和諧相間為雅的組合定勢與詩詞具有永恒生命力的物質基礎〉(同上)

附上一講答案:

1‘學’的聲調。按古音,‘學’讀入聲,屬仄聲,;按今音,‘學’讀二聲,屬平聲。‘詩詞創作自學通’(這裏‘學’按今音)為 A 型句,平起平收。

2句型的轉換。講座標題原為‘格律詩詞自學通’(這裏‘學’按古音 ,為 B 型句,仄起平收) 大意不變,可轉換為:‘格律詩詞能自學’ ( b 型句,仄起仄收) ;‘詩詞格律自能通’ ( A 型句,平起平收) ;‘詩詞自學無窮樂’ ( a 型句,平起仄收)

本期有獎征答題:

1“開場白”中所引〈七絕 · 喜迎全市學生詩詞大賽和江蘇校園詩選出版〉(常州市新北區實驗初級中學初二詩詞講座課堂集體創作)屬於七絕中的哪一種體式?

2現在我們嚐試共同將上述習作改為 B 型七絕體式,看看誰能最快將幾處空白填上?誰可詩壇奪( )杯, 校園全省鼓( )催。

常州新北初中 ( ), 平仄推敲( )一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