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寫閑歌

韋(初來乍到)和慧(似水柔情)的文與歌
正文

初 抵 加 拿 大

(2006-05-27 08:37:55) 下一個

                          初 抵 加 拿 大

                                           阿慧

       
經過9小時45分的飛行, 當地時間中午12:30分,正是中國午夜,加航CP30航班提前5分鍾順利抵達溫哥華。
       機場大廳裏,一位混血官員舉著寫有多國文字的標牌組織新移民排隊等待入關申報。這架飛機載來了約30多個移民家庭。一位外國人(還管人家叫老外!)問:“誰要2:45分轉機去多倫多?”我們和另三個家庭舉起手,他馬上就安排我們優先海關申報。
       然而在隨後進行移民官員麵談程序時,一位講國語的華裔女辦事人員不管誰轉機與否,一律按照前麵排隊時每個家庭拿到的號牌順序進行。而且不容人商量,和大家講話態度也非常不耐。
       這個過程進行的很慢。等了將近一個半小時,眼見距溫哥華到多倫多的航班起飛餘時不多,幾個轉機家庭都坐不住了,我們去找另一位半黑人血統的女管事說明。她聽明白情況後,馬上安排轉機的家庭優先和移民官員麵談。
       等待時韋讓我出去察看行李。我在24號轉台電視上看到CP30航班的標識,轉了一圈發現我們的大藍包已被扔在轉盤外。我倆找了三輛行李車,找到托運的全部行李安頓好。
      與移民官員麵談結束時,距離飛機起飛隻有半個小時了。我們推著行李車跑向去往加拿大國內航線的出口。一位中年職員攔阻我們排隊。當我們向她說明我們要趕2:45分的飛機,她馬上示意旁邊的人停止,讓我們三人優先通過。我們謝過了她,推著行李車一路小跑去國內航線。
      行李托運處的工作人員辦事效率極高,我們把五個大包扔上傳送帶,工作人員指示我們坐電梯上樓由B12口登機。
      溫哥華機場很大很大,等我們一身大汗上了飛機時,離起飛時間隻有10來分鍾了。真的好險!
      溫哥華起飛到多倫多要4個小時。在飛機上又吃了一餐,然後簡單地化了妝,就耐心地等待。
       飛機飛抵多倫多上空。透過飛機窗子向地麵看去,看到一個鋪滿金銀的世界。金色和銀色的燈光裝點著這個國際大都市,真是好看!
        美加東部時間9號晚上9:50分,北京時間10號上午9:50分,我們抵達多倫多。
        韋匆匆去出口察看,很容易就看到一個人舉著牌子,上麵寫著:韋先生和家庭。他上前打過招呼,趕快回來換了3美元加幣取行李車裝行李。行李在傳送帶上轉著,旁邊站滿了人等著認領自己的行李。還好,我們的行李很快出來了。裝上行李車,推出機場。
       走出機場發現,老板梅耶先生也來了。剛才舉牌子的是馬丁先生。他們開了兩輛車來接我們。一輛看著不大“篷迪雅克”,居然把所有的行李都裝進去了。
       馬丁開著裝滿行李的車先走了。我們隻隨身帶著小背包,跟隨梅耶先生坐電梯去地下停車場,坐上他的大奔馳車向我們要去的地方---多倫多北麵的小城開去。
        路上車很多,但不密集。偶爾有雨滴飄落,感覺很清爽。
       車開出機場不久,梅耶拿出貼著地址標簽的鑰匙交給韋,說:歡迎來到加拿大,這是你家的鑰匙。
       奔馳駛入城市,盡管已是午夜,梅耶還是帶我們簡單轉了轉。我們見到了城中的一條漂亮大湖,湖麵上停泊著很多白色遊艇。
        路邊的房屋各式各樣,小樓多是2層,隻在湖邊看到了幾座15層以上的高樓。修剪整齊的草地就象鋪著的綠色地毯。也許是太晚了,在DOWNTOWN也絕少見到行人。我對這個城市的第一個感覺是美麗清爽。
      接近午夜12點了,梅耶和我們的車才來到我們的異國之家。
      這是一棟三層小樓房。一個門前放著我們那隻最大的藍包。韋要去拎,卻讓大個子的梅耶先一步提了起來。盡管西方人營養好,力氣大,這個大包也把他累得夠嗆。
      他們抬著大包往上走,我和孩子在後麵。看到一個鋪著水粉色地毯的十幾級的樓梯直通二樓。門廳左手,是一個雙門鏡麵玻璃鞋子壁櫃。我跟著上樓,迎麵是一個大壁櫃,櫃門是兩麵大鏡子。我看到了自己略顯憔悴的臉。左轉彎進入了一個客廳,見到地毯上放著那幾個大包,馬丁滿頭冒汗,正喘著粗氣。他比我們先到,自己把那些大包折騰上來的。
       看來他是累壞了,那幾個大包每個都有30公斤以上。
       梅耶帶著我們介紹房間,現在的位置是二樓的客廳。放著一個三人和一個兩人的布藝沙發。沙發前麵是一個長條木製茶幾,上麵擺著一盆青竹,青竹下端裝飾著一朵紅色鍛花。兩個沙發拐角間放著一個小架櫃,上麵放著一個玻璃台燈。客廳的三個窗戶都掛著百頁窗簾。 客廳東麵牆正中有一個燒煤氣的壁爐。
        梅耶拉開落地的百頁窗簾,再拉開落地拉門,我們便踏上了一個8平米左右的木製陽台。晚風襲來,有一些涼意。我看見一個鴿子籠固定在陽台木框上。
        客廳的整個地麵上都鋪滿水粉色的長毛地毯,感覺很溫馨。
        客廳的右手是廚房兼餐廳,上下是淺黃色的廚櫃。一張餐桌擺在屋子正中央。有四個爐盤的電熱灶台,下麵是烤箱。兩個不鏽鋼水槽。一個很大的冰箱,還有洗碗機。灶台上擺放著自動烤麵包器、打蛋器、電熱水壺。還放著一大袋牛奶和兩袋蕎麥麵包,一盒奶油和一瓶花生醬。梅耶說:這是你們明早的早餐。
       拉開靠冰箱的抽屜,裏麵放著成套的刀、叉、勺,一式六把。下一層抽屜裏放著餐鋸、炒鏟和一個類似中國漏勺的東西,隻是要小得多。櫥櫃裏還準備了大小不同的幾套中國磁盤。靠窗邊的大壁櫃,格子架上由大到小地擺放著4把長把不鏽鋼鍋。       
        臥室在三樓,從客廳西麵靠牆樓梯直通三樓,左手第一間屋放著一張單人床,上麵鋪著全新的米色的單人被子。對著床是一張白色六屜桌子,裏麵窗邊,又是一個壁櫃。窗簾是白色下拉式卷簾,很擋光。這是一間兒童間,自然是孩子住的了。
        通過六平米左右的走廊,右手是主臥室,有20平米左右,屋子中間是一個大的雙人床,新的白地兒淺碎花的大被子和枕頭鋪在床上,裏麵牆邊是一個古裏古氣的棕黃色雕花櫃子,床對麵的整麵牆被兩麵大鏡子從上到下隔成了壁櫃,中間有格子分類放置東西,兩邊可以掛衣服。除了鏡子外,整個牆麵都是水綠色的,上麵還掛著一個金光閃閃的吊扇,一個很簡單的台燈,兩個放書的架子。
       梅耶拉開百頁窗簾,臥室外麵又是一個陽台。從陽台看出去,遠處很高的微波塔,在夜空中偶爾閃著亮光。
        走出主臥室,左手是一間10平米左右的小屋,屋裏除了壁櫃外是空的。
        對麵是衛生間,有浴盆、浴簾。洗臉盆鑲在白色的台麵中間,台子下麵是三個拉門,用來儲物。右邊牆麵鑲滿了鏡子,門後又一個鏡麵壁櫃。台子上放著兩個藍條大浴巾和三塊紫紅色的小麵巾,牆上的掛杆上掛著兩條米黃色長巾,台子上還有一塊沒開封的香皂,一卷封好的衛生紙掛在台子邊的轉軸上。浴盆、洗臉盆等潔具都是淺色,地麵是灰白色相間的規則暗花的格子防滑麵,頂棚是粉色的。
        整個三樓的地毯都是灰白色的,很幹淨。給人的感覺很舒服。
        這就是我們的新家,比預想的要好得多。讓我們十分感動的是老外竟是如此這般地有人情味兒,各種東西準備的這樣周到。
        我記得走之前,盧大夫給我看手相說:你什麽都不用帶,那邊都給你準備好了。那時,梅耶隻確定了韋的工作,我真的不敢設想會有怎樣的安排。現在,我信了!我們帶去的東西除了衣服有用外,其它的東西幾乎是沒用上。
       這套房子三樓三間臥室,二樓是客廳、餐廳、廚房、洗衣房,門廳在一樓。
       我們的加拿大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