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5)
2009 (134)
2015 (1)
人到中秋, 想的是彩雲追月; 我到中秋, 想的是梧桐細雨.
想到彩月追月, 自然生起倦鳥知還的歸意. 有了團圓的夢; 而想到梧桐細雨的我, 卻是入了童年的境.
童年的窗口幾乎看不到月亮, 因為院中的一株梧桐, 也不知已長了多少年, 枝繁葉茂, 白晝蔽日黑夜遮月. 風過隨舞, 雨來即歌. 我非常喜歡它. 它身上有我一份溫馨, 一份悠然, 一份自信. 還有一份渴望.
聽過無數次“家有梧桐樹,引來金鳳凰”的傳說,在無數次失望地等待之後, 我問父親:為什麽還沒有鳳凰到我家來呢?父親笑著說:早已經來了呀,你不就是嗎? 哦,我多幸福,我是家裏的鳳凰.
春天的時候, 母親經常陪我在樹下讀書, 玩耍. 紫色喇叭一樣精巧的梧桐花開滿了一樹, 滿得溢開來, 就落了一地. 不忍心在上麵踩來踩去, 雖沒有林妹妹傷春惜紅之意, 卻也不願大刹風景. 於是和母親一道用繡花絲線串起來, 做成裝飾, 送給鄰裏.
秋天就不同了, 一地的落葉, 時時要清理, 否則一不留神就要摔了, 因為雨水多, 會滑. 所以也就很少出屋了. 因此卻從窗口捕捉到了月華流動於梧桐之中的美麗.
秋天的梧桐, 枝瘦葉疏. 一眼望出去, 月光被穿離成斑駁的影子投在地麵上. 安詳靜謐, 趁著雲淡風清, 別有一番韻味. 妙就妙在你舉頭卻望不到月, 隻能低頭賞那一地的銀輝. 尤其是中秋的夜晚, 那銀輝格外明亮, 仿佛是掛了盞燈在高處. 有時也會有雨, 淅淅瀝瀝, 有節有律, 怪道桐琴是琴中之極品。想必雨打芭蕉也不過如此. 都說這點滴之聲, 催人肝腑, 我卻是心動於這份涼爽, 這份別致. 醒著也精神, 睡去也踏實.
後來因為父親工作的緣故, 我們要搬遷去另外一個區住, 我難過了好長時間隻為了舍不得這棵樹. 雖然我可以住高樓大廈, 可這一份美好, 誰能補給我 ? 母親摸著我的頭, 笑著說 : 傻孩子, 隻要記在心裏, 你什麽時候都擁有. 於是我在心裏盛著這棵樹和它說了珍重.
新家的樓台, 看月最好. 一目了然, 月色盡沾. 然而卻總是懷念那一株與月影交織的梧桐. 看不到月的時候思月, 看到月的時候想樹. 貪心就從這裏誕出, 兩全其美的事情本來不多.
幾年後, 我發現自己與梧桐的緣分真是不淺.
飄到海外的第一天, 我就在住所的小院中重見梧桐, 此株自然非彼, 但終歸一家. 慕得親切起來, 好象回到了從前. 但是樹下總也找尋不見母親的身影, 飛雨的夜裏, 變得輾轉難眠. 對家頻繁的回顧, 和強烈的孤獨感致我鄉思成疾. 不堪這沉重, 於是我對房東說: 我要搬走. 她奇怪: 為什麽? 因為這棵樹 , 我給她講了和梧桐的故事. 她笑了: 那不是很好嗎? 你去哪裏找一個有家的感覺的地方呢? 你心裏當它是家, 它就是你家了. 是的, 母親也說過, 心裏有就隨時擁有. 我也笑了,這是我的梧桐我的家, 於是就留下了 .
後來的日子裏, 一種淡淡的愁緒時常在雨夜向我襲來, 古詩詞的意境終於在我這裏著陸. 我漸漸體會出, 梧桐細雨是一種境界, 一種不定的境界. 幽馨雅靜, 悲酸淒涼, 看的其實都是各人的心情.
翻開我的文劄, 有這麽一段輕愁:“ 黃昏的時候,走近梧桐,聆聽晚風與輕葉的交談; 品味細雨與心跳的纏綿. 有殤歌在流動: 人之淚也可以化為水晶嗎? 如桐葉間的雨滴? ”另一頁又記:“憑涼處,雨小不沾飛絮; 心動時, 自在剪剪風起. ”卻端的是一種悠閑的浪漫.
這就是生活,斑斑點點有如鏡像 ..
花褪殘紅的時候, 讓笑容顯現淡然: 雁去冬來, 春天還會遠嗎?
改變不了環境就改心境. 這樣在將來清點生活的時候, 才會無悔。
今夜雲重,畫不成明月,那麽寫一寫梧桐細雨也可聊坐一樂。
安靜隨筆於2006-10
那麽小就知道“捕捉月華流動於梧桐之中的美麗”了,美在心裏儲存多了,隨便下筆就成美文,嗬嗬,改天再來欣賞。
愛慕這詩韻悠揚
---
那是梧桐花嗎?
象是蘭花楹(Jackranda)
喜歡你的文字。好美。小時候,帶我的曹婆婆家門前也有一顆開喇叭花的樹,可惜記不起來是不是梧桐樹。
“花褪殘紅的時候, 讓笑容顯現淡然: 雁去冬來, 春天還會遠嗎? ”欣賞你的這份樂觀!: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