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言萬語,不如一默
(2006-08-29 06:30:28)
下一個
記:
江天清秋新洗,停了風雨。
山色濃淡,全憑雲煙去。
年華空歎:逝水千裏,轉瞬恁難續!
小舟橫立,波心處,自在竟無語。
----------------------
若慧的文章很有禪意。 她說:過去的撲滿都是陶器,一旦存滿了錢,就要被人敲碎;如果有一隻撲滿一直都沒有錢投進來,一直瓦全到今天,它就成了貴重的古董。接著她問:你願意做哪一種撲滿?
我怔住了,很努力地想了半天, 結果發現我是哪種撲滿都做不了的人。沒有錢投進來的撲滿,永遠是空心的,我是決然不會空心去看世界的;而投入了金錢的撲滿無論最後是否被敲碎,都索性就沒了心,我到那時想必就要連世界都失去了。 所以看看我,依然。 撲滿,也隻是撲滿。
或者有人覺得這類思考很無謂,然我總會興致勃勃地去想,想不通時候的無奈和想通了時候的一笑。一如我讀罷佛偈。
佛祖的偈語有很難了悟的曠達:“大肚能容,容世上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易容之事,凡心也未必皆容,何況又難容?笑人之前,誰又敢說自己是出可笑之外者?而要講起此偈中的善待與雅量。則莫若講講“布袋和尚”那首膾炙人口的《插秧偈》:“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靜方成稻,退後原來是向前。”偈語往往都是很深刻的,如此通俗的深刻委實難能可貴了。從中可看到謙卑又美麗的插秧姿勢, 也會到簡明且久遠的辯證哲理. 每人都守護著自己的一方薄田,祈之成良祈之全福. 六根自然是不會清靜的,也更加成了不了“道”。那麽就隻有去積蓄生活的智慧, 學會悅然的處世.走近秧田,凝目凝心: 退後, 在這裏正是一種能夠使之向前的智慧. 看懂了, 便可悅然.
由來做事,點滴關心。人笑太過認真,我慨歎:無限的歲月,有限的生命.豈能不認真? 一如既往的執著於心, 執著於情, 執著於理. 然世上萬物, 惟獨心不可知, 情不可泯, 理不可奪. 故從中不知生出多少風風雨雨,是是非非. 喧囂使人妄為,妄怒, 妄辯. 惟獨想不到彎腰垂首的謙美,想不到退後向前的經典.
何妨? 無妨!
《菜根譚》上說的寧和:“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安.”,心有蓬草,常隨風動, 不平事起, 心豈易安? 但能效仿風後靜竹與去雁空潭,做得個事過心安的君子, 則天下亦安.
妝台上,新添了一套首飾。是我喜愛的水晶。夫的禮物,他知道我欣賞這種不張揚不造作的清澈。這種清澈可使我心安. 心安於靜, 如夫所言: 事起不必說,事過何必說.
我笑:不說不說是什麽? 答:自在.
千言萬語, 不如一默. 咦, 這又像極了空心的撲滿.
一笑:)
讀後開了不少心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