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安靜

世事煩亂多憂,外不能省其身,內不能察其誌,啾啾然無以排擾,唯有素筆書胸臆。字裏藏廬焚香,心內淡然飄遠。采丹青渲雅意,握點滴現美麗
個人資料
安靜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的古典文學情結

(2005-10-04 23:59:42) 下一個











無論誰要問我最喜歡哪幾本書?都不會得到滿意的回答, 因為我根本無從談起。每一本我讀過的書,都會給我留下點什麽,我如何再去討厭它呢?更何況我還有不知多少書尚未去讀。可是,我喜歡書,也很尊重寫書的人,這裏指用心寫書的人。

從小就喜歡看書, 隨時隨地地看。 更確切地說是喜歡看字,凡是家裏帶字的紙我都會拿起來看看。 這裏不包括學習教材。記得剛剛飄洋過海不久,沒有書看的日子讓我幾近發瘋。跑到一個大姐那裏找書看,她說沒有,我說隻要帶字的就行,結果給了我一本她孩子學中文用的:古漢語常用字典,我照例有模有樣的看了半天,這不是笑話。

說起讀書,提及最多的往往是名著,我也看過許多名著。有些是真心喜愛,有些嘛是因為它們太有名啦,簡直就是學問的代名詞,不讀的話覺得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別人的驚訝。所以一定要讀一讀的。在我略微的識了幾個字以後,就讀了我平生的第一本書,或者說是一本圖畫冊:“二十四孝”。彼時的心得隻是應該做一個的乖孩子,而現在的體會是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極痛!至今不忘楊香打虎,孟宗哭竹,萊子斑衣,王祥臥冰。。。。。。這些感天動地的小故事。那年網上和一個朋友說起我這啟蒙課本,對方接連打過來一串的問號,質疑我是否已近暮年,慶幸我比他想象的年輕的多,然而心情也陡然低沉下來:難道我們真的已到了一個真空時代嗎?高堂竟非至親,孝義也做糟粕?

父親的藏書不少,但多以古典文學為主。所以我早年讀書就有了一定的局限性。詩詞歌賦,伴我晨昏,學習駕馭文字的代價就是翻爛了無數本精品典集,遺憾的的是目前想信馬遊韁的傾訴一下心境,依然不能得心應手,想來自己也太過低能,實在慚愧。紅樓夢是我一讀即愛且永遠不能忘情的書。那裏麵我可學可思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書內卻沒有我的最愛,一來是因為無論愛哪個人物都是對其他人物的不公;二來嘛因為我已愛上書外的曹雪芹,我常常捧著紅樓去想象他的樣子,一個能寫出如此奇書的人的樣子。最瘋狂時,我對朋友們說,如果曹霑生在當前,我一定要嫁給他,結果笑倒了一屋子的人,我依然執著。水滸中我喜歡燕青:一個出身卑微,忠義過人;文武雙全,智勇皆備;行止灑脫,淡泊名利的真男子。都說男兒膝下有黃金,可他推金山倒玉柱,於李師師裙下那八拜何止萬兩黃金可比?此時寫來,不禁心下又在讚歎。盡管如此,水滸中依然有著我永遠解不開的疑惑:那些好漢們反貪官汙吏,殺不仁富紳個個豪情滿懷,浩氣長存。可是究竟有多少無辜也因他們而斷送了性命?單單黑店之中,黃牛饅頭,水牛饅頭,聽聽就寒浸浸的發滲!就不論其他行當了。而後,聚義廳前豎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卻因歸順朝庭開始走向離喪。打方臘實在是慘烈。梁山泊究竟該不該招安?小時候想不明白,沒成想現在依然不通透,真是白活了這許多年!西遊記可能是我唯一一次當是看熱鬧看的書吧?真的,那時要說有什麽想法的話,盡是南天是否有道門?門內是否有座宮?宮內是否有飛來飛去的神仙了?還有就是廚房裏媽媽用了多少年的舊家夥什是否會突然冒出一陣煙,變出個什麽形象的東西來?一次偶然的機會看了林庚先生的“西遊記漫話”,深受啟發,回過頭來再讀幾遍,理解了所謂童話的久遠意義與藝術價值,兒童與成人都是需要童話的,而這中間行走的過程是真實的:路在腳下。“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中最早吸引我卻最晚讀完的書。開篇一曲臨江仙,首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讓人蕩氣回腸;中間“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又勾起無限人生易逝的無奈悲傷;末句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又渲染出一種淡泊超脫的襟懷。或許是對詞的注意力過重,又或許是幼心太稚。後麵的紛紛爭爭,打打殺殺看得不甚耐煩,隻多記了一句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二讀三國,是因為五個字的緣故:“老不看三國”,我有個壞脾氣,越是有分歧,加佐料的東西我越要看,不想當裁判員,隻看自己研究研究為什麽?雖然我不老,但真的想知道裏麵有什麽東西不讓老年人看?反複研究過了,為書中一些人的文治武功瞎叫了無數次“了不起”,並崇拜起“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的諸葛孔明來,用一張紙端端正正地臨了他的“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以期自戒。其次喜子龍惡奉先憐貂嬋。雖然沒就內容做更多的評論,倒是迷上了書外的一個遊戲“華容道”,抓點空就玩上一會兒,浪費了不少時間。再讀三國是小人書的功勞。小人書可以說是我認字的基本工具。很小很小就在家人的指引下翻看,慢慢的竟養成了收集小人書的習慣。偶然在一個書攤上發現了幾乎全套的“三國演義”後,不假思索就買了下來,然後幾乎跑遍了青島市終於有幸補充齊全了。少年心切,借著剛得的這股熱乎勁,一鼓作氣看完了這套連環畫。可能是圖文並茂的緣故吧,覺得很好看並有些不足,於是再一次打開了厚厚的三國。這一讀,讀出了讓我畢生難忘的九個情節:夏侯敦拔箭啖睛時大呼:“父精母血,不可棄也!”;楊修笑解“絕妙好辭”;劉安殺妻煮肉以媚劉備;劉琦公子三求計;劉皇叔三顧草廬訪臥龍;曹操煮酒論英雄;“前後出師表”VS“隆中對”;曹植七步成詩“相煎何太急”和不可思議的空城計“素弦退敵”。說起我的壞脾氣,就要說說金瓶梅了,下了無數次決心之後,終於鼓起勇氣偷著看看這本長久以來被烙上淫穢之名的書裏究竟寫的是什麽?看完後,很不喜歡。用十個字來概括就是:男人無不壞,女人無不賤!再壓縮:世上沒好人。整部書裏充斥著糜爛的心態和沉黑的絕望。我很不服氣:即便是一個瀕臨衰亡的朝代,也斷然不會是全體瘋狂的場麵。多妻,濫情,偽善,謊言,殺掠侵害,權錢交易,無論如何這部小說有著其自身嚴重的缺陷。之所以流傳至今又為不少的人稱道,想必是因為其在塑造人物的完整性,鞭策社會沒落的必然性上所展現出來的藝術魅力吧。但這一點惟有把目光移開下三路,才能挖掘和欣賞的到。而這本書裏我唯一喜歡的就是 “四貪詞”,“酒色財氣”聽說是“仙家大忌”然擱人身上也比較實在。三言二拍是對我信仰影響比較大的一套書,我是有神論者,所以對言拍之中所謂的因果報應與與人為善的觀點是很易接受的。裏麵的一些故事:“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玉堂春落難逢夫”,“賣油郎獨占花魁”,“白玉娘苦忍成夫”。。。為我後來學藝時把握劇中人物性格做了很多的提示。說到這兒還不應漏了讓我幾度陶醉的元曲曲目諸如:“桃花扇”,“西廂記”,“竇娥冤”,“牡丹亭”等等,喜歡隻有紅樓裏麵的一句話可釋:原來戲上也有好文章。清代文學中,蒲鬆齡的“聊齋誌異”也是讓我擊節叫好的作品。鬼怪神仙不缺積極的態度;狐魅花妖也持浪漫的思維;諷喻封建製度,闡釋倫理道德。“促織”, “書癡”,“嬰寧”;“嶗山道士”,“畫皮”,“香玉”。。。辣諷的,直揭的,嬌癡的,自欺的;蒙人的;多情的。。。俱是看似簡單實不簡單,道是夢幻也非夢幻的故事精品。妙在這既簡又繁之中,亦真亦幻之下:如同宰相劉羅鍋裏的主題歌一樣:故事裏的事說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裏的事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全憑自己的心念去悟化它。古語說“行萬裏路,讀萬卷書”,我對此有不墮之誌。究其根源,一本“鏡花緣”裏列國的遊曆與百女的才鑒;一本“徐霞客遊記”裏山水的詳描與風采的細述,有不可磨滅的誘導之功。兩部書所展現的世界,或虛或實,都成了我對遠方的向往。當然書中的妙趣遠不止這些,想起無腸國,我次次如約倒胃;憶到林之洋被強做人婦,我回回忍俊不禁。而百花之品貌則每每讓我自慚形穢。在和他人尤其是異國同事談起鄉土風情的時候,“徐霞客遊記”裏麵的記載給了我不少意氣風發的談資,實在是值得再三賞閱的文字。到後來不知什麽時候起讀上了曆史,野史看熱鬧,正史品味道。從商紂的摘星樓宴與周幽的峰台火起直看到八國聯軍洗劫紫禁城。雖然中間有不少的空白沒曾讀全,但手中所有已不下數十次讓我掩卷長歎,紅塵之劫,民生之艱,世事之莫測。

順便講一個我最有感觸的小故事:《東周列國誌》上記載了一個著名的盲人琴師師曠,說他是因為覺得眼睛看到的東西使他無法專心地做一件事,於是就用艾草熏瞎了自己的眼睛。這種殘酷的修煉意誌與禪宗二祖慧可在少林寺達摩祖師前斷臂求法如出一轍。且不說他此舉是多麽的不可效仿,也不說他此舉是否能使他達到真正的清淨和很高的精神境界,單就這份決心和毅力真該成為求學創業的路標,當然是刻上了尺度的。

但願如此!

安靜草於2005年10月4日夜德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澄心如水 回複 悄悄話 MM看過的書,大部分也看過,都是小時候(初中之前)看的,那時真的看書成癡,有點象MM說的,隻要是有字的書,都想要來看。不同的是,MM讀到了精髓,我隻看到了皮毛。
paul2008 回複 悄悄話 行萬裏路,讀萬卷書
若塵liu 回複 悄悄話 現在看書的人越來越少,看好書的人更少.我最喜歡紅樓,很希望自己能讀完東周列國誌.
安靜 回複 悄悄話 回複lapis的評論:

人如果能擅於發現別處的亮點,則生活更美。
lapis 回複 悄悄話 幾千年沉積的垃圾糟粕多看無益不如不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