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vity's Rainbow

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裏去?
正文

摩洛哥(Morocco)印象

(2010-11-14 14:40:52) 下一個
在卡莎布蘭卡國際機場焦急地等待了4個多小時後,飛馬德裏的航班終於可以登機了. 到此,我們近一周的北非摩洛哥之行就要結束.沒有遺憾,也沒有眷戀,有的是那種似夢似醒的感覺,不知為何,腦子裏忽然閃出Out of Africa裏麵的旋律,從遠處片飄來一位老婦人的獨白: I have a Dar in Africa. I have a Dar in Africa….

是Dar, 不是筆誤. Dar 是摩洛哥老城裏富裕人家的宅子, 跟Riad (同樣位於老城Medina,平均年齡在4-5百年以上的庭院似旅館) 差不多, 隻不過Riad 多半有開放式的屋頂 Terrace, 而Dar的 terrace要小些,而且是封閉式的. 這位老太太名叫沙麗,來自East London, interior designer, 丈夫Daivd是退了休的 Power Plant executive. 兩年前的一次摩洛哥之行,給他們本來悠閑的半退休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他們被火車上認識的一位地產商慫恿,鬼使神差的買下了Fez城裏一座具有4百年曆史的Dar. 我們是在Fez城外的莊園式旅館吃晚餐時結識的,他們的宅子借給瑞典來旅遊的朋友,故來此暫住兩天,而我們則是因為連續4晚住在Riad,被Marrakech和Fez Medina的”濃鬱”氣息逼的快揣不過氣來,來郊外吸點新鮮空氣. Daivd酒量甚好, 沙麗則極為善談. 她講到在買下宅子差不多一年時間裏,來回跑了20多趟,無數次裝修返工以及沒完沒了的市政府paperwork的過程中,身心疲憊,無可奈何: What have we done? What have we done? 我們好像也身臨其境,感同身受.同時不得不佩服兩位老人的過人體力和精神.回來後收到他們發來的dar的照片,的確很漂亮,尤其是內部裝修,不愧為倫敦的設計師.

多數國人對摩洛哥的了解來自三毛的撒哈拉故事,以及電影北非諜影(Casablanca),我們也不例外.因此原來行程中有撒哈拉一日遊,我們第一站選擇南部的靠近沙漠的Marrakech就是這個考慮.在跟Marrakech Riad的法國老板通了幾次email後發現去撒哈拉的guided tour一定要安排三天時間才夠,兩天都比較趕,而我們這次沒有那麽多時間,才很不情願的放棄了撒哈拉之遊.後來想想,guided tour還就隻是個tour, 恐怕也沒法真實地體會摩洛哥風情,要體驗真實的撒哈拉, 以後有時間該去West Sahara,可能更有意義. Casablanca的名氣恐怕除了那座新建的,唯一一座可以進去參觀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就數因電影Casablanca而得名的Rick’s Cafe了.不過,旅遊的經驗告訴咱們,慕名而去的往往是會失望而歸者,因此對Casablanca也沒報太大希望.

對摩洛哥的印象是矛盾的,一方麵作為第一次踏上非洲土地的國家,總是有那麽些親切感. 來之前也讀了很多遊記,對它的曆史民風有所了解,但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真正見到它,嗅到它,竟感到有些語塞,真的不知從何說起. 另一方麵,積多年旅遊經驗,我們對任何旅遊目的地都還是能有比較客觀的認識和期待,因此不可能有太大的surprise. 但是我們真正感到的surprise是一種近乎謙卑的體會: 我們這麽多年的遊曆實在太有限了,天外有天,旅遊真的是永無止境啊.

回來來後思索良久,終於對英國老太太的感歎有所理解,是色彩,那種北非獨有的藍色,褐色和橘黃,你無論如和在別處是找不到的! 這麽說吧,你即使在別處找到了那也是假的! 嗬嗬.

1.



讀者可以不同意這個觀點,沒關係,因為已經有法國時尚大腕同意了,足以. (位於Marrakech老城Medina牆外不遠的Majorelle公園,一個跟色彩和時尚關係緊密的,小巧玲瓏的植物園。它的設計者是法國畫家Jacques Majorelle,建於上世紀20年代的法國殖民時期,公圓裏無處不在的天藍色是畫家的一個獨特而大膽的實驗,turns out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試驗, 在北非到處可見的土黃,橘黃和植物園裏四季常青的綠色植物中間, 這片藍色給人帶來祥和與寧靜,而且非常鮮豔奪目. Majorelle blue 如今已成為藍顏色的名稱之一進入字典. Majorelle公園也因此成為Marrakech 的一個搶眼的景點, 八十年代中,法國時尚大腕Yves Saint Laurent和Pierre Berge買下了這個公園, Yves Saint Lauren 08年死後,他的骨灰便撒在了Majorelle公園.)

漫步在公園裏,你是否會感受到時尚與藝術的靈氣呢? 至少我感到了,想到YSL的骨灰就在腳下,我不禁渾身直起雞皮疙瘩.

以為一進到Riad的第一件事是主人親自獻上久負盛名的薄荷茶(Mint tea),結果不是,遇到的是幫廚的摩洛哥女郎愛理不理的臉,而且她好像除了法語一點英文都不會.任憑領導怎麽向她打聽主人何時回來,以及有沒有一張Marrakech的地圖,就是聽不懂.由於是半下午,周圍一個客人都沒有,隻好先進到房間安頓下來再說. 房間還算幹淨,不大但布置得比較典雅,其大紅色的紡織品裝飾,與院落裏幾株熱帶植物相呼應,有一定格調。


由於隻飛了兩個小時,且沒有時差,我們一點不覺得累, 在Riad門口拿了張印有旅館地址的名片,便興致勃勃的朝3,4百米外的露天集市廣場Djemaa el Fna走去。

2.



這個Djemaa el Fn廣場名氣之大, its sigh and sounds是第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非物質文化(Oral and Intangible Cultures)遺產保護點 (第二個在哪兒呢? 大家猜猜? 答案見後) 實際上就是個巨大的露天市場.白天還比較清靜,傍晚開始,幾百個露天小吃攤一個挨個擺開,遠處看著縷縷炊煙環繞在廣場上空,遊人混在本地人中間,照相的跟吃食的比多, 夕陽西下時顯得尤為壯觀.

3.




緊鄰Djemaa el Fn廣場的清真寺Koutoubia Mosque, 是Marrakech最大的清真寺,經過8-900年的時間洗禮,它已是飽經滄桑.好多人可能不知道,它的塔樓(Minaret)是有名的西班牙賽維利亞的Giralda的模型,因此也是無數東歐教堂塔樓的樣板.

4.




第二天早餐在屋頂露台上吃,同桌一位年輕女士跟我們很客氣地打招呼,她的摩洛哥人長相和一口標準的American English令我們非常好奇。攀談中得知她叫Tannia,出生在Casablanca,在Paris受的教育,英國的MBA,在倫敦的Google office工作,這次是為Google Europe在摩洛哥的Offsite作先期準備來到Marrakech。我們問她的美國口音在哪兒練的,她說到倫敦之前曾在Google在矽穀的總部工作過兩年。我們誇她有語言天賦,要是去中國呆兩年中國話肯定也很溜。熱情的Tannia還詳細的介紹了如何在Casablanca 遊玩,哪些景點可看可不看,哪裏可以吃到正宗的摩洛哥菜。她介紹的餐館 La Scala,是我們在Casablanca比較短的逗留其間的一大收獲。交談中,一隻烏龜悄悄的從露台的另一邊朝我們爬過來,Tannia 笑著告訴我們,Riad的老板米切爾要來了, 看來她對這裏很熟悉。

5.



果然,不一會兒,一個60多歲模樣,笑容可掬的長者來到桌前,跟大家一一握手,客套一番。鑒於昨晚在Djemaa el Fna廣場落得喝稀飯的尷尬,無論如何今天要好好吃一噸來彌補,便請米切爾推薦一間Marrakech最好的餐館。一說到吃,米切爾馬上眼睛一亮,來了興致,不愧為法國人。你們沒去廣場邊的Cafe是對的,那裏全是對付遊人的,根本談不上美食,要品嚐地地道道的摩洛哥美食, considering Marrakech\'s French colony history, 全城僅有一家 - Dar Mima。女老板跟米切爾很熟,同是法國人(我們心下說,難怪呢!) 米切爾答應親自打電話幫我們訂桌,然後在地圖上標明了Dar Mima的地址,並推薦了一款他本人的最愛(忘了菜名,好象類似於Fna?), 他的熱情讓我們感激不盡.

Dar Mima果然名不虛傳,光從它坐落於Marrakech東南一個很深的死胡同裏來看,那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從下午5點起,我們就開始在找Dar Mima,在大街上無論你問誰,他都會拍著胸脯說,我知道,跟我走!可是不出兩分鍾你就會發現他根本不知道在哪裏. 而你發現他不時停下來跟路人說話時,那口型,語氣分明是在說:喂哥們兒,幫我盯著點馬子,我把這倆鬼子給做了,回頭給你留下個小玩意兒啥的 (可能真實情況是: 嘿,別忘了讓你小舅子給我回扣啊!). 幾次嚐試後不敢再問人了,反正有的是時間,咱自己走. 按著米切爾畫的路線,很快找到了這家飯莊.

6.



飯吃的什麽好像已經不太記得了,印象最深的是”金盆洗手”,女伺者一手捧著盆子,一手持水壺,必恭必敬的樣子讓你以為做了皇帝.


晚飯之前有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我們在小巷入口處逛遊,被一個門庭若市的洗澡堂(hammam) 吸引,於是上前打聽價格,55歐每人1.5小時,一看離我們訂的晚餐時間正好還有一段時間沒處去,便進去享受一下.從蒸汽浴到搓背到全身油按摩.俺舒服的幾度睡著.出來以後20分鍾才見領導出來,問她怎麽這麽賬時間,她說她一個小時不到就被糊弄完了,出來以後找老板論理,老板在好多客人麵前不想丟麵子,便叫來一中年婦女把領導帶進去重新返工半個小時,問我有沒有抹瓶子裏的黑泥,我說睡著了不知道,估計是被坑了.

澡堂子裏沒法兒照相,隻好在網上尋了一張.當然形式不同,意思到了就是.




白天去了有名的Majorelle Garden,色彩的盛宴不用贅言, 在另一個景點 Menara Garden沒有照出好像片,也拿張網上的湊數.


and Gare de Marrakech, 火車站,以及它旁邊的皇家劇院

7.



第二天乘7個小時的火車到曆史重鎮Fez, 摩洛哥的火車還算可以,有空調,座位也還舒適.一路上全是北非特有的風景(算是一半沙漠,一半黃土坡吧)

8.



火車上遇到一個摩洛哥女大學生,在摩洛哥唯一一所國際大學University of Tangier上學,她是學旅遊的,因此英語很不錯,跟其他女孩子不同,她身著牛仔褲,打扮入時,跟我們聊天也一點不拘謹。問她在Tangier上學會不會經常往西班牙跑,她回答說一次也沒去過,摩洛哥人需要簽證,而且要求非常嚴格,隻有學習和工作兩種簽證,都需要經濟擔保。這一點很是讓我不解,為什麽半個小時的距離,都能看得見對岸,摩洛哥人去西班牙比去法國還難!


到Fez後入住老城北(蘭)門(Blue Gate)的 Riad Hala.旅館的當班跟我們用日語打招呼,我們告訴他不是日本人,他連忙道歉,原來當天也有一對日本人入住。當班把我們領進房間時跟我們說,房間比較小,希望不要介意。打開門一見一大廳,便問他我們的房間在哪兒,看見他忍不住笑,才知道他給我們開了個玩笑,原來我們的房間巨大!

9.



Fez夜晚和黎明

10.



北門,開放的清真寺博物館, 裏麵的伊斯蘭經文木雕和精美的庭院建築比安達瀘西亞著名的阿爾汗布拉宮還要早幾百年,而且後者明顯是模仿前者造的. 想到那年遊阿爾汗布拉宮時所感受到的巨大震撼,竟然有些失落感.

11.




最古老的大學,The University of Al-Karaouine (founded in AD 859, is the oldest continuously functioning university in the world),的內部,古老的清真寺,古代圖騰鍾,蘭門口的毛驢兒

12




Fez 小巷,和滿街的毛驢兒

13.




著名的Fez皮革作坊,古老的製作工藝一直沿用至今.領導還買了那裏的特產,羊皮鞋,全手工製作,非常精美,可是氣味及其難聞,帶回來後用幾層塑料袋包起來還可以聞到味兒.

14.




在Fez 最後一晚住的莊園式賓館, 主人的狗比主人似乎更好客, 特喜歡跟我們玩兒..
15.




Casablanca的巨大的清真寺, Hasan II Mosque

16.



Rick’s Café, based on the same from the famous movie Casablanca. 晚餐吃得還算不錯,有情調,菜也比一般的摩洛哥餐館做得好。

17.




另一家餐館La Scala座落在海濱大道與老城Medina之間的一座廢棄的城堡內,從外邊看很難看出這是個餐館,要不是在Marrakech聽Tannia推薦,又在Casablanca cityguide旅遊手冊上讀到,還真不容易找到呢。這裏的Tagine and Couscous是我們在摩洛哥吃到的最好的。

18.



照片下方是Casablanca的海濱大道,遠處隱約可見Hasan II Mosque的塔尖。


下麵兩張照片是我精心選出,覺得最能表現我們心目中的摩洛哥。它的色彩(這是真正的色彩,一點不做作。右下腳那位香料店學徒,為了向我們兜售特產,非常認真的為我們介紹了不止20分鍾,最後被他感動,買下了兩瓶美容用的純Argon Oil。領導上次在法國香水城格拉絲廠家買的還花了20多歐一瓶,比較起來這真不貴)

19.



和它的民風(照片上的人不是做戲的演員,他們是實實在在的摩洛哥人,那就是他們的生活,這一點比國內好多景點出錢雇人來做擺設,要好得多)。

20.






第二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點在哪兒呢?
答案:
就在我們四川成都西郊的兩河公園撒,去年五月份在那兒搞了個世界非遺節,嘿熱鬧的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