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

孤帆遠影, 一陣風, 來去無蹤
個人資料
正文

從鷓鴣山到小夏威夷

(2007-04-25 01:26:17) 下一個

門對青山, 可就是右側的鷓鴣山還未走過, 沿脊明顯的山路像一條哈達, 從山頂上飄落, 每次相對都耿耿於懷。

四月廿二日, 出門時原打算來個將軍澳大回環, 由坑口影業路上山, 登西貢“第四尖”, 再上鷓鴣山, 經井欄樹逆行衛徑第三段在五桂山前轉茅湖山出彩明邨, 後來卻在衛徑中途轉入小夏威夷徑出將軍澳邨至寶琳, 隻走了大半圈, 登尖山上高嶺, 入墳地穿野徑, 看花賞竹觀瀑, 倒也輕鬆逍遙。

稍費周章, 入影業路一小段便是登山路口, 走到KK181 708的位置, 不锈鋼板刻着“健康一萬步, 全家做得到”, 話你知前往清水灣道大約2,807步, 前往景林村約2,332步, 卻沒標示裏數, 真是健康有道, 還可步步計較? 

拾級而上, 牛尾洲就浮現在牛尾海上, 眼下也分不出哪是片場哪是坑口村了, 回望將軍澳, 已是高樓密布, 似萬箭待發, 欲與山峰比高! 

   

   

雖有公家興建的觀景亭台, 也有有心人搭建的風雨亭, 樹丫上掛着閙鍾、小盆栽, 樹下的蘭花開得特別妖冶, 脉紋粗獷的花瓣“紅得好像燃燒的火......讓人不忍離去”, 花蕊在瓣梢上舞着芭蕾, 精靈似地竊竊私語, 令人忍俊不禁。我悄悄地遞近相機, 生怕騷擾了她們的雅興。一叢叢的佛肚竹迎風細語, 彷佛在向行人講述將軍澳的故事......

將軍澳這名字容易引人遐想, 莫非曾將軍輩出? 西貢有三尖: 蚺蛇尖、釣魚翁山和睇魚岩頂, 走下這無名山頭後, 才發現這可算第四尖了, 可能因為海拔高度還不到二百公尺才排不上座次, 但從這個角度上望, 其尖一點不遜於釣魚翁山。

   

走下山坳, 就要到清水灣道了, 叉路口有一行友走來, 問他可知上鷓鴣山的路, 答曰不清楚, 說那邊的路經過被炸的屋子, 有很多墳墓, 樹林茂密, 見不到天, 還用雙手環在頭頂上。心想, 這正是我要探的路。上路不久, 棄左邊下山石級, 沿泥徑直走, 從平頂殘牆中間穿過, 想必這就是所謂被炸毀的小屋了。兩旁三三兩兩出現了一些簡陋的墳墓, 一堆黃土前就這麽插着一塊石板, 有的棺材板都被掀了, 更有兩墳已雜草叢生, 被小徑攔頸橫過, 不知這些孤魂投到哪去了, 要是做鬼怎耐住這荒野! 悄悄拍了幾張相就拔腿走人。     

   

走進樹林, 幾乎無路, 還好隻一小段就到了大埔仔配水庫, 沿鐵絲網右側繞到後麵才能繼續上山, 後坡瘡痍滿目, 不過被山火摧殘的廢墟上黑黝黝的枝藤還是很上鏡的, 可以從中看到哪些東西最有生命, 最先長出來, 如帶刺的青藤, 纖弱的小草和緊貼土地的茅根, 更有那團黑乎乎的螞蟻窩, 表麵都燒焦了, 可一捅進去, 成千上萬的螞蟻就蜂擁而出! 原來蟻窩是最好的防火材料, 螞蟻生命力最强!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這裏的焦枝和綠葉都交織着一曲曲生死存亡的讚歌, 時刻都在演繹着一支生命不息, 宇宙不息的旋律。

   

   

離開這片焦土, 小徑上一棵高高的東北鬆在風中搖擺呼號, 一時烏雲密布, 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忽然間大風起兮, 風疾雲走, 把雨點吹落到深圳去了。告別猙獰的鬆樹, 就登上鷓鴣山東北麵的陡坡, 約半小時就接上山脊上的山路, 也就是那條從山頂上飄落的哈達。有張長板凳, 小休後就開始向鷓鴣山頭挺進。

山上沒有參天的大樹, 但筆直的小樹幹三個一群五個一夥, 質樸而不張揚, 卻流露着不為人們所注目的美色, 在我眼裏, 比起路邊豔麗的小黃花和待謝的紅杜鵑也毫不遜色。

   

   

鷓鴣山海拔隻有432公尺, 和蚺蛇尖相若, 環顧四麵景色, 一片灰黯, 索性站在標高柱上留個影, 風在身邊流竄, 雲在頭上翻滾, 我心隨風我思如雲, 一陣子煙雲漸開, 透出一曦陽光, 給匡湖居和白沙灣灑下滿湖溫馨, 也給山下的科技大學帶來一片安寧, 可西南麵一水之隔的港島仍處在硝煙之中, 好像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那裏是魔域, 這邊是中土。

   

   

下山坡度較陡, 沒甚麽景觀, 又得穿過一堆墓群, 新墳上有一紙女兒寫的“謝娘恩”引人注目, 不用細讀, 先拍下來再說, 這字可寫得比九龍城皇帝曾灶財地道, 如能刻石立碑, 很有可能成為後人效法的民間書法的典範。

   

從麗莎灣別墅側走出碧翠路, 另一旁鐵門內有人神情異樣和你寒暄, 一看牆上的招牌才知這裏是個庇護工廠, 接下去卻有翠海花園、金璧花園等別墅豪宅, 走上清水灣道, 壁屋監獄高牆上刷着醒目標語“給更生人士一個公平就業機會”, 這世道還有公平嗎?! 人生幾何, 境遇卻如此天上人間。

這清水灣道, 乘車經過多少次, 這天倒是第一次踏足這段, 從碧翠路到井欄樹, 單看那路標, 你也許會會心一笑。在井欄樹村前逆行衛奕信徑第三段, 路口有水務工程, 渠水惡臭, 深入不久, 見“小夏威夷徑”路標, 以前沒走過, 就衝着這名字也要走一回, 看她如何夏威夷了。  

   

小夏威夷徑是一條下坡石徑, 蠻寬的, 林蔭石滑, 伴澗而行, 偶有小橋跨澗, 不要期望有陽光沙灘美女草裙舞了, 據說以前澗水清澈, 鄉民攔澗築壩作為泳池, 充滿歡樂, 被喻為小夏威夷, 後來有兒童溺斃, 接着每年都有人遇難, 遂傳有陰魂不散變成厲鬼每年在此懾取小童性命, 沒人再敢下水, 最後炸壩廢了。乍聽起來頗為淒迷, 但名字沿用至今。現在還可以看到坍塌的水壩, 亂石成堆, 澗邊立着石碑刻着南無阿彌陀佛, 想必是當時鎮鬼驅邪用的。我想即使泳池保留至今也無人敢下水了, 你看那上遊惡臭四溢, 無端端糟蹋了這“小夏威夷”的美名。

   

   

無心涉澗, 過了橋, 澗尾峭壁傳出瀑布聲, 聽得着看不見, 半道有“橋頭伯公之神”, 未知何方神聖, 有人拜祭。到了十字路口, 標示着井欄樹澳頭魷魚灣和將軍澳村, 石級上大紅漆字“瀑布”指着右方, 不妨一探, 沿蓮苑徑抵澗底, 果然高崖斷壁, 細流群瀑,  或隱於蒼翠, 或露於石磯, 若不是由上遊而來, 一定會愛上這裏, 下水衝個痛快! 回到十字路口, 取道將軍澳村出山, 穿行於高樓大廈之間, 直奔寶琳地鐵, 兜了大半圈將軍澳。

九日山人 記於2007年4月25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