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

孤帆遠影, 一陣風, 來去無蹤
個人資料
正文

清水灣山脈記行

(2007-03-30 02:40:48) 下一個

上周六, 3月24日下午, 從將軍澳廣場上昭信路, 沿田下灣村長長的圍牆, 在半見村旁小徑穿上孟公屋路, 經澳貝村逕取上洋山、下洋山、廟仔墩, 攀釣魚翁山, 下蝦山篤、上田下山, 闖地堂咀, 大廟觀宋代石刻, 看少年垂釣, 再到大清水第二灣泳灘, 縱跨整個清水灣山脈, 走過一山又一山, 真不愧 - “一上一上又一上, 一上上到高山上”, 隻可惜 - 舉頭閉日烏雲低, 四海五湖皆不見!

此行有朋自“遠方”來 - 從海對麵乘巴士三十幾個站一個半小時才到, 要是遊水涉海過來, 半小時足矣。我們一起走上和他家日夜相對峙的山脈, 翻過三山五嶺, 就三支清水兩個蘋果, 五小時下來, 走得肚子空了, 心裏還算是滿足了......  

  

天氣預報天陰有雨, 出門時就天低雲矮, 路過田下灣村的大門碑坊拍了一張相後就再也沒開機, 一路背風登山, 又濕又悶, 時而飄過細雨, 露珠和著雨水凝結在小草上, 濕了鞋, 浸了襪, 不一會兒就接上釣魚翁郊遊徑, 走上上洋山, 四下裏一片迷茫。才出閙市, 剛過小村, 頃刻就如墜入五雲中, 人生不過如此, 變幻無常, 前路茫茫, 就看你如何見招拆招, 化險為夷了。

郊遊徑和單車徑大部分重疊, 隻有單車徑越過每個山頭, 見分岔就要選走單車徑, 兩個小頭後就到了下洋山。這條路以前走過三趟, 輕車熟路, 在一處九十度轉彎的地方離開郊遊徑, 跨過水泥橫欄, 有曲徑通幽, 直踩廟仔墩。我們今天是此道上的第一人, 不得不折一段小樹枝破解攔路的蜘蛛網。廟仔墩高於下洋山, 直逼釣魚翁山, 是看釣魚翁山險勢的最好位置, 那尖尖的山峰高耸入雲, 山腰時而飄過陣陣雲煙, 纏着小徑一條時隱時現, 直插雲層。我告訴朋友, 那就是我們要去的地方, 號稱西貢三尖之一的釣魚翁山, 曾有人上得去下不來, 要勞駕民安隊打救, 今天看來更有一分神秘莫測的感覺。

剛上一山, 又要下山, 走過山坳, 我們很快又踏上“登天”小徑, 漸入佳境, 正停下對話之際, 腳底碎石一遛, 用手一撐, 腕底就去了一塊皮, 滲出的鮮血, 卻也紅不過山坡上的紅杜鵑, 杜鵑花瓣上還餃着露水, 洗傷口再好不過, 但怎忍心讓她沾上血腥, 還是自我了斷, 包紮了繼續上路。

釣魚翁山海拔隻不過三百四十多米, 卻尖得有型有勢, 東西兩麵陡峭, 可從南北麵上下, 山頂狹小, 標高柱一支, 奇石數組, 也是行山熱點。可是今天隻有我倆, 佇立山頭, 突然一陣風雨, 吹散雲霧, 麵紗輕揭, 東邊山坡下的蔥蘢, 西邊堆填區的赤裸和迷迷茫茫的遠山在你眼前輪轉, 可惜能見度太低, 螺洲群島一直不願露出她那婀娜多姿的身段, 此時犹入“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無中”之境, 要不是堆填區傳來擾人的打樁聲, 你一定會在這山頭流連忘返。     

   

  

小心翼翼地從釣魚翁山南麵下來, 先險峻後舒緩, 再接上郊遊徑前往蝦山篤山坳, 半路上還是有一股刺鼻的臭味, 來自山下的堆填區, 加上一片經過烈火洗禮的山坡, 大刹風景。蝦山篤有支路可出大馬路, 幾位航模發燒友正在這裏“騰雲駕霧”。

我們仍沿郊遊徑直奔田下山, 山腰上一位身着藍裝的姑娘迎麵而立, 嫣然一笑, 這是今天在山裏遇到的第一個人, 濕漉漉的山道水靈靈的姑娘, 聽着我們又是國語又是香港話的, 楞楞地讓我們側身而過, 同伴多次稱讚這位姑娘好膽量!

  

別了姑娘, 還要離開郊遊徑才能登上田下山山頭, 坡緩草矮, 踏着小草, 踢着水珠, 在標高柱旁稍立片刻便起步下山, 途中又有數組石景, 如神龜送子、淩風將軍、含珠嘯天和靈蛇探海等, 在蒼茫的背景下顯得蒼勁又有種淒涼, 不同角度呈現出不同的形象, 任你自由想像。

順着數百級石階下走, 春光乍現 - 前景是清水灣鄉村俱樂部及高爾夫球場, 聽說入會奇難; 左邊是布袋澳, 魚排點點, 要說還是漁村的話, 隻能是觥光杯影的吃魚之村了, 但這裏吃海鮮賊貴, 比鯉魚門或西貢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也許沾了清水灣高球場的光, 還是吸引了不少食客, 車來車往; 右下方的山海交界線漸漸露出大廟的綠瓦屋頂和細長的碼頭, 幾艘小船穿過佛堂門海峽, 為寧靜的大廟灣添上兩道白浪, 東龍島此刻好像已老態龍鍾, 毫無血色, 靜靜地趴在那裏。

  

  

  

就在高球場入口處右邊有兩條石屎路通往大廟, 我們來回各走一條, 宋代石刻可憐地被鎖在膠麵不鏽鋼架裏, 真是好心辦壞事, 在龍蝦灣、蒲台島等古代石刻處也有類似情形, 令人啞然。

大廟是一座天後古廟, 從門口的對聯就可看出所標榜的是出自福建莆田的正宗天後娘娘, 天後是中國漁民心中的神, 但凡漁村都有天後廟或天後宫, 平時燒香頂拜, 還有天後誕等慶典活動, 祈禱保佑漁民出海平安, 四季風調雨順, 這在福建和台灣更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慶典活動。從重修的香爐和大門外的坪台就可想像每逢天後誕這裏是何等熱鬧, 政府還專為此等廟會活動修築了一座碼頭, 其他各地偏僻的小廟會也有類似的待遇, 隻可惜眼下蕭條的很, 廟裏見不着一支點燃的香, 隻有幾個釣魚翁和少年在碼頭揮竿。現在有人很小就學釣魚, 可沒人從小學打魚了, 天後誕這種傳統的活動還能維係多久呢?

正值低潮, 走向海邊, 佛堂口一蘋翹首仰望的石龜吸引了我眼光, 這是以前不曾留意到的, 她就像天後娘娘的驍騎, 隨時準備出征救難。徘徊在碼頭邊上, 任憑輕風細雨撲麵, 頓覺饑腸轆轆, 才發現已是黃昏時分, 便往回走, 大廟右側石級旁的一塊大石秀出一個大屁股, 豐腴圓滿, 不禁住足拍一張補趣。

  

  

  

回到公路, 經過布袋澳的路口而不入, 雖有綠色小巴出入, 我們還是乘興一直順着公路走向清水灣泳灘, 剛剛到過的釣魚翁山頂還是沉醉在一片烏雲裏, 隻有路邊護坡上開滿豔麗的紅杜鵑, 點綴着這片灰黯的天地, 為我們此行劃出一道色彩。


九日山人 2007年3月30日完成初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