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

孤帆遠影, 一陣風, 來去無蹤
個人資料
正文

一個嬌,兩個妙,三個吃不消

(2006-11-08 00:53:28) 下一個

正是地球天天轉,世事日日新,政府花了無數人力物力去宣傳計畫生育,好不容易才移風易俗,改變了人們的傳統習慣,但回頭一看,才發現原來我們矯枉過正,作法自斃,香港人現在都成了計畫生育的模範,而且又再奪得了一個世界第一,成了全世界出生率最低的地方。根據政府未來三十年人口推算,三十年後,兒童撫養比率將由現時的二百二十七(每千名勞動人口撫養的十五歲以下兒童)變成一百八十二;而老人撫養比率,則由一百五十五(每千名勞動人口撫養的六十五歲以上人士)變成三百八十。

如果這種說法尚不足以有所感觸的話,那不妨閉上眼楮想像一下,到時公共汽車如果擠滿了一車人,那坐的全是老人家,站的才是年輕人,每一輛車的情況都是一樣,那就叫人口老化!

香港出生率持續下降,是本港人口老化的原因之一。現時,總和出生率是○點九,即平均每名婦女一生人生育不足一個小孩。據統計顯示,有關出生率須提升至二點一,才能平衡整體人口。

麵對愈來愈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出席電台節目時說,本港人口增長率慢、生育率低,應擴大輸入專才和優才計畫,吸引更多人才來港,以紓緩本港人口老化的問題。 他又指本港出生率低, 希望每個家庭最好生育三個小孩。

曾司長這條一加一等於二的數倒是計算得挺快的,但他算漏了一點,那就是現在香港生活水平高,養育小孩的費用的增長速度遠遠高過人口老化的速度,當年計畫生育的歌也有唱道∶「一個嬌,兩個妙,三個吃不消,四個斷擔挑」。其實這種說法是有所保留的,真正的情況其實是∶「一個強顏笑,兩個斷擔挑,三個吃不消,四個死翹翹」。香港人之所以愈生愈少,一來固然是思想觀念上的轉變,但生活艱難,無力負擔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曾司長希望香港人日後每對夫婦生三個孩子,可說是不識民間疾苦之談,以曾司長的收入,當然生養愈多愈好。但以一個收入三、四萬元的中產階級家庭來說,光是供樓去了收入一半,餘下無幾即使供養兩夫婦和一個孩子,已顯得捉襟見肘,每增養一個孩子,就得多一份衣食住行,若加上教育、醫療、請傭人的費用,每個月起碼增加五、六千元的開支,他們的孩子的生活並不見得比領綜援的孩子好多少。所以,就算他們有社會責任,肯響應曾司長的號召,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與此相反,如果一個領綜援的家庭,每多一個孩子,就可以多一份綜援津貼,由於他們有公屋居住,加上醫療、教育等基本上都不花錢,相對來說反而錢較好花。可以預計,響應曾司長號召的,極有可能就是現在申領綜援那些人,但這樣一來,相對又會增加社會的福利負擔,而社會人口質素則更難得到保證。

由此可見,「生三個孩子」這句話實在不容易說得出口,除非政府深思熟慮,願意負起撫養這「第三者」的責任,又或者他們有新加坡資政李光耀先生的勇氣,敢對社會大眾說出「讓教育水準高的人多生,教育水準低的人少生」這種逆潮流的話。若既無行善的信心,又沒有麵對現實的勇氣,那最好還是免開尊口。為政者不必多言,要知「一言興邦,一言喪邦」,還是順其自然,讓香港人自求多福算了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風妞妞 回複 悄悄話 是的,身邊的朋友們很少有兩個孩子的,如今 人們對傳宗接代的概念都很淡薄,年輕時愛自由不受束縛, 到想生時又過了生育年齡.

這個城市的步伐太快,很多人根本沒時間和精力養育孩子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