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的所謂隨筆

趕上或追上,實在不行就遠遠的跟著吧。真累!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陌生人的問候- -失去。。等幾篇合並

(2006-08-17 23:57:46) 下一個
陌生人的問候 -失去。。--豐收的秘密 -- 木笛--最棒的玉米--一個令人感動的老人白芳禮--有這樣一位老人等幾篇合並。

陌生人的問候 2006-08-17 23:57:46 (海外文摘:王悅編譯)
1970年6月23日,我結束了在越南為期一年的義務兵役,通過檢查,順利退伍。我以一名23歲退伍軍人的身份出現在從噢克蘭飛往家鄉達拉斯的飛機上。 在出發前,就有人提醒過我,當時,很多同胞們都對從越南戰場歸來的士兵心懷敵意。 像 數以萬計的其他士兵一樣,我隻求能安穩的回家,不惹上什麽麻煩。

我穿著軍裝,坐在 一個靠窗的座位上,我一支接一支地抽煙,避免與同行的人有任何的 目光接觸。我旁邊座位都是空空的,沒有人坐,這更增添了我的孤獨感 ,更覺得被孤立。

一個看起來還不足10歲的小女孩突然出現在機艙中間的走廊上,她微笑著,怯生生地 遞給我一本雜誌,沒說一句話。我接過她給我的那本雜誌,也就是接受了她無言的“歡迎 回家”。當時,所有我能說的,隻有兩個字:“謝謝”。我不知道她坐在哪裏,也不知道她和 誰在一起。接過雜誌後,我就把頭扭向窗戶,忍不住開始流淚。

這麽久以來我第一次感到 有 股暖流流入心中,因為她這個極小的飽含同情的動作。

當年的那個小女孩肯定已經忘記了多年前的這件事。但我總喜歡這樣去想象,當年的那個小女孩長大後,繼續關心其它的陌生人,還教育她的孩子去做同樣的事。我知道,當時 ,很可能是她的母親要她來給我送這份“禮物”。她的父親當時也很可能仍然在越南戰場,或許他已經在那場戰爭中喪生。她為什麽要給我那本雜誌已經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她這樣做 了。當時,她把那本雜誌遞給我這樣一個充滿疲憊、恐懼、孤獨的士兵,這件事總是浮現在我的記憶裏,整整影響了我一生。

就在那次經曆後,我像她一樣,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 法,做了類似的事。我不得不開始相信,我們一個很不起眼的舉動,對別人可能就是莫大的幫助。對當年的 那 個小女孩,如今的女士,我想再一次說聲“謝謝”!

我堅信,當陌生人彼此伸出援助之手時,他們的心就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由jk張貼 2006-08-17 23:57:46 (912)

失去。。。。 2006-05-04 11:45:22
(僑報。大陸文摘。摘自吉林<<做人與處事>>周國平/文。
寫完東海後,幾天來心 情漸漸平複。 想繼續將馬藤包完成,但肚子裏的墨水似乎已用完,隻好先來一個 轉載,讓自己好像有在做 點事的感覺).

一般來說,人的天性是習慣於得到,而不習慣於失去的。我們比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應該的、 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應該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 大,就愈委屈。我們暗暗下決心要重新得到,以補償所失。在我們心中的藍圖上,人生之路仿 佛是由一係列的獲得勾畫出來的,而失去則是必須塗抹掉的筆誤。

失去當然也是人生的正常 現象。整個人生是一個不斷得而複失的過程,就其最終結 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為本質。 我 們遲早要失去人生最寶貴的贈禮----生命,隨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過程中得到的 一切。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災人禍造成的意外損失,但也是無所不包的人 生的應有之義。“人有 旦夕禍福”,既然生而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禍福的精神準備和勇氣。

至於在社會上的挫折和 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尋常際遇了。 由此可見, 不習慣於失去,至少表明對人生尚欠覺悟。一個隻求得到不肯失去的 人, 表麵上似乎富於進取心,實際上是很脆弱的, 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後一 蹶不振。

為了習慣失去,有時不妨主動的失去。東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說。照我的理解,布 施的本意是教人去除貪鄙之心。由不執著於財物,進而不執著於一切身外之物,乃 至於這塵世的生命。 如此才可明白。佛教主張“無我”,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這回事了。無物屬於自 己,連自己也不屬於自己,何況財物。明乎 此理,人還會有何得失之患?

當然,佛教是佛的教育,不求誰人都信奉。隻是對於入世太深的人,它倒是一帖必要的清醒劑。 我們在社會上盡可能以積極的進取,但是,內心深處一定要為自己保留一份超脫,我們就能更 從容地品嚐人生的各種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

我失去了的,不能再得到。我還能得到一些,但遲早還會失去。我最後注定無可救 藥的失去我 自己。既然如此,我為何還要看重得與失呢? 我們總以為,已經到手的東西便是屬於自己的, 一旦失去, 就覺得蒙受了損失。

其實,一切皆變,沒有一樣東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了一切的人,死時又交出一切。 不如在一生中不斷地得而複失,習以為常,也許能更為從容的麵對死亡。 另一方麵,對於一顆有接受力的心靈來說,沒有一樣東西會真正失去。

讀了這文章後覺得寫 得很透徹,有哲理。值得細細品味。由jk張貼 2006-05-04 11:45:22 (655)

豐收的秘密 2006-07-30 22:40:08
那一年,我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未過,與獎學金失之交臂,為此我悶悶不樂。
父親知道後說,如果隻抬頭盯住自己頭頂的那一小塊四方的天空,那麽天空有點烏雲,你的世界就暗淡了。

接著,他和我談起了小時候種玉米的事。 “ 那時,村子裏絕大部分人都很窮,種的莊稼都食不果腹,隻有咱家尚可溫飽,還經常接濟鄰居。為啥?因為那時候的玉米種子大都質量不好。

一般每家一畝地隻留5公斤,而咱家都留10到15公斤。人家一個坑裏丟一粒玉米,咱家一個坑放兩三粒。人家的莊稼稀稀疏疏有的還發育不良,而咱家的就算有一粒種子沒發芽或發了芽沒結果,但還有很多種子長勢很好,因而咱家的產量最高”。

稍微一頓,父親又說:“記住,豐收的第一個秘密----多種夢想”。從此我學英語,參加演講,運動會,歌詠比賽,雖然還會經常遭遇失敗,但總有一顆“種子”結果。

我還寫稿,當然最初的杳無音訊也讓我有些沮喪,漸漸的,我開始收到通過初審、二審的信。最讓我高興的是,我投出去石沉大海的稿件被采用了,在某天突然收到樣刊,生活充滿了夢想和驚喜。

大學四年,我過得充實而忙碌,收獲也頗豐,證書也十幾個,稿費單好幾十張。後來我又考研了。這邊分數還沒下來,我已開始找工作了。幾個大報社都想要我,這時我的錄取通知書也下來了。魚和熊掌舍誰取? 我又一次詢問父親。

父親說:“等到玉米長到齊胸高的時候,就要把每個坑裏生長兩三棵的玉米,挑一棵最好的留下,其餘的統統拔去,以使那個長勢最好的獲得充足的營養。至於哪棵長得再好,得好好問問自己,這畢竟是自己的莊稼。這就是豐收的第二個秘密----去繁就簡”。

後來我選擇了讀研,在學習專業課的同時經常寫作,短短三年,便發表了百餘篇文章。畢業後,我回到了母校,28歲已經是講師了。我的專業是地理,卻常去文學院教寫作課。
摘自哈爾濱<生活報>張建偉/文。由jk張貼 2006-07-30 22:40:08 (506)

木笛 2006-08-26 01:25:00
摘自南京<楊子晚報>晏豔/文。
市樂團招考民族器樂演奏員,其中要招一名木笛演奏員。應試者人頭攢動,氣氛熱烈 ------這是一個國際級樂團,其指揮是卡拉楊的朋友,曾長期指揮過倫敦愛樂團。

招聘要求苛刻,競爭殘酷,應聘者是清一色的中國樂壇高手,其中不乏在海外深造,或在獲獎的天才。
兩輪過後,每一種樂器隻剩下兩名樂手,還得再淘汰一半。終試在藝術學院階梯教室。

“木笛。有請朱丹先生。”聲音未落,從一排□梅盆景之間站起一個人來。修長,纖弱,一身黑色錦緞衣衫。走出屋門,朱丹小心謹慎地從絨套中取出木笛。之後,抬起頭,見前麵居高臨下坐著一排主考官,一個個正襟危坐,不苟言笑。那態勢,與其說是藝術檢測,倒不如 說是法律裁決。

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威名遠播的音樂大師。大師默默打量著朱丹,半晌,隨手從一 疊卡片中抽出一張,助手拿過卡片,從台上走下來 ,遞到朱丹手中。隻見上麵寫著 :“第一 項指定科目,在以下兩首樂曲中任選一首以表現歡樂:1、貝多芬
的<歡樂頌>;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鵝舞>。” 朱丹眼睛裏閃過一絲隱忍的悲戚 。之後 ,他向主考席深深鞠了一躬 。抬起眼睛 ,歉疚地說: “請原諒,能更換一組曲目嗎?”
這一句輕聲的話語,卻產生爆裂的效果。一時,主考席有些茫然失措。片刻,大師冷峻地發 問:“為什麽?”
朱丹答:“因為我今天不能演奏歡樂,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久久,久久。 一片沉寂。

大師說:“你沒有忘記今天是什麽考試嗎?”
朱丹答:“沒有忘記。”
大師說:“藝術當懂得珍惜。”
朱丹說:“請原諒。”
沒等朱丹說完,大師便向朱丹揮了揮手,果決而又惋惜地說:“那麽,你現在可以出去了。”

朱丹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小心謹慎地放回絨套,轉過身,走了。入夜,石頭 城開始落雪。
朱丹穿過鼓樓廣場,走向坐落在雞鳴寺下的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紀念碑。臨近石碑是一片熒熒輝光,像曙色萌動,像蓓蕾初綻,像彩墨在宣紙上的無聲暈染。走進一看,是一支孩子的方 陣。一個孩子手擎一支紅燭,一片紅燭流淌著紅寶石般的淚。

紀念碑呈橫臥狀,像天壇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牆。石牆斑駁陸離,像是胸膛經曆亂槍。

頃刻之間,雪下大了。朱丹從絨套取出木笛,輕輕吹奏起來,聲音悲涼隱忍。墜落的雪片紛 紛楊起,托著笛聲在天地之間翩然回旋。
孩子沒有出聲,隻是傾聽,他們懂得。
吹奏完畢,有人在朱丹肩上輕輕拍了一下。回頭一望,竟是那位音樂大師。大師手中也擎著 一支燃燒的紅燭。
“感謝你的出色演奏,現在我該告訴你的是,雖然沒有參加終試,但你已經被樂團正式錄取了。”
朱丹問:“為什麽。”
大師略作沉默,然後莊重虔誠地說:“為了一種精神。”由jk張貼 2006-08-26 01:25:00 (316)

最棒的玉米 2006-10-18 15:32:03
老婆婆在屋子後麵種了一大片玉米,一個顆粒飽滿的玉米說:"收獲那天老婆婆肯定 先摘我, 因為我是今年長得最好的玉米。"
可是收獲那天,老婆婆並沒有把它摘走。"明天,明天她一定會把我摘走!"很棒的玉 米自我 安慰著。
第二天,老婆婆又收走了一些玉米,唯獨沒有摘走這個玉米。"明天老婆婆一定會把 我摘走!" 棒玉米仍然自我安慰著。
可從此以後老婆婆再也沒有來過。直到有一天,玉米絕望了,原來飽滿的顆粒變得 幹癟堅硬,整個身體也幹得像要炸裂一般,它準備和玉米杆一起爛在地裏了。 可就 在這時, 老婆婆來了,一邊摘下它一邊說:"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用它作種子,明 年肯定能種 出更棒的玉 米!"
也許你一直都很相信自己,但你是否有耐心在絕望的時候再等一下! 很多事情隻要 換個角度設想就不同了,心境也許會因此跟著不同。自己少點煩惱,多點好心情,很 多想法和點子也會因此從腦袋瓜子中跑出來,結果也會不一樣。由jk張貼 2006-10-18 15:32:03 (590)

一個令人感動的老人白芳禮 2006-11-02 15:08:28
9月23日早晨,93歲的他靜靜地走了。無數活著的人在口口相傳中記住了他──蹬三輪 的老人白芳禮 。

這不是神話 :這位老人在74歲以後的生命中 ,靠著一腳一腳地蹬三輪, 掙下35萬元人民幣 ,捐給了天津的多所大學、中學和小學,資助了300多名貧困學生。

而每一個走近他的人都驚異地發現 ,他的個人生活幾近乞丐 ,他的私有財產賬單上是一個零從1993年到1998年,老人資助了紅光中學的200多名藏族學生,月月給他們補 助,直到他們高中畢業。

白芳禮傾盡所能地把他的光和熱灑向了眾多需要幫助的學生身上 ,學生們從他那裏獲 得的感動和成長,讓他收獲了無上的幸福。

老人忘不了那一年他到南開大學給貧困學生捐款的一幕。當時,學校要派車去接他,他說不用了 ,把省下的汽油錢給窮孩子買書 。他自個兒蹬三輪到了學校。捐贈儀式上, 老師把這個事一講,台下一片哭聲。許多學生上台從老人那裏接過資助的錢時,雙手都 在發抖。

一位來自新疆地區的貧困學生,功課優秀,沒畢業就被天津一家大公司看中,擬以高薪 聘用 。這一天 ,他走上台激動地說:“我從白爺爺身上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精神和力 量。我正式向學校、也向白爺爺表示:畢業後我不留天津,要回到目前還貧困的家鄉,以白爺爺的精神去為改變家鄉麵貌做貢獻!”他深深地向白芳禮老人鞠了一躬 。全場掌聲 雷動。老人高興得流下了眼淚。

事後,老人對他的老友說:“我過得是苦,掙來的每一塊錢都不容易。可我心裏是舒暢的。 看到大學生們能從我做的這一點點小事上喚起一份報國心,我高興啊!”

這些年得到白芳禮捐助的大學、中學、小學以及教育基金等單位達30家之多。老人捐錢從不圖回報,許多得到他幫助的學生並不知道他的姓名。他的快樂和幸福來自他那一顆 太陽的心!
他堅守著自己心中的追求,就像戰士堅守著戰鬥的高地.

1994年,白芳禮81歲。這一天,他把整整一個寒冬掙來的3000元辛苦錢交給一所學校後,校領導說代表全校300名貧困生向他致敬。這話觸動了他:現今缺錢上學的孩子這麽 多,光靠我一個人蹬三輪車掙來的錢救不了幾個娃呀!  
  
他琢磨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把兒女家的門敲開了:“我準備把你們媽和我留下的那兩間 老屋給賣了,再貸點款辦個公司,賺錢支教。”    

不多幾天,在緊靠天津火車站的一塊小地盤上,出現了一個7平方米的小售貨亭,裏麵擺著一些糕點煙酒等,當頭掛著一塊牌子──“白芳禮支教公司”。他對受雇的員工宣布 :“我 們掙來的錢姓‘教育’,每月結算,月月上交。”    
小售貨亭讓白芳禮增加了不少支教的財力,卻一點也沒有改變他蹬三輪的生活 。他把貨 亭交給夥計打理,自己照樣天天出車拉活 。他說:“我出一天車總能掙回二三十塊錢,可 以供十來個苦孩子一天的飯錢呢!”    
為了在車站前拉活方便,他索性挨著亭子搭了個3平方米的小鐵皮棚子,裏麵用磚頭搭了 一塊木板算是“床”,棚頂上的接縫處露著一道道青天 。夏天,棚裏的溫度高達40攝氏度; 冬天,放杯水可以凍成冰坨子。白芳禮就在這裏麵住了整整5年。
  
“這老爺子怎麽像個沒家的人……!”老人的兒女一直承受著某種誤解的壓力 ,他們對父親有些埋怨。蹬著三輪闖蕩了一輩子的白芳禮,骨子裏有一種大義與胸懷,國家與社會在他心目中有頭號的位置。他對兒女們說:“我現在是有國無家,就為了能給孩子們多掙錢。"    
白芳禮像一個堅守戰鬥高地的戰士一樣堅守著他的追求。    
然而 ,終於在那一天他感到了無奈 。1999年,天津火車站進行整頓,所有商亭一律 被拆除。望著轉眼工夫被拆成一堆垃圾的“白芳禮支教公司”,老人哭了。
他老了,腿 腳沒勁了, 以後還指望用什麽掙錢給孩子們讀書呢?
    
那年冬天,老人蜷縮在車站附近一個自行車棚裏,硬是給人家看了3個月的自行車,每天 把所得的1角、2角、1元、2元的錢整整齊齊地放在一個飯盒裏,等存滿500元 時,他揣上 飯盒,蹬上車,在一個飄著雪花的冬日,來到了天津耀華中學。

人們看到, 他的頭發、胡子全白了,身上已經被雪浸濕。他向學校的老師遞上飯盒裏的500元錢, 說了一句 :“我幹不 動了,以後可能不能再捐了,這是我最後的一筆錢……” 老師們全 哭了。

(JIADAJIA)張貼。白芳禮您的生日是父親節 一生辛苦無人能忘!誰能告訴我為什麽沒 有評上感動中國!?而誰又能告訴我,今年感動中國上的某些人到底又有什麽貢獻呢? 難道...? 不奢望各位能回帖,隻要你們看到了, 也就行了!)令人動容 !不求回貼 ,但求見過的朋友們廣為張貼.
如果能感動萬分之一的貪官也可慰老 人在天之靈了。JK轉貼。2006-11-02 15:08:28 (234)

有這樣一位老人 2006-09-10 16:55:01
前不久,我參加了一位老人的追悼會.
老人是一位從沒上過學堂、不識一字的農村婦女,可前去參加追悼會,向老人遺體告別的人卻遠遠地排起了一條長龍。。。。。。
老人18歲出嫁到潮汕地區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因土地太少家裏人口眾多,丈夫隻得常常漂洋過海出外打工。
在她30歲這年,丈夫病逝。一雙年幼的兒女,年邁的公婆,全都需要她來撫養,她成了這個家庭的頂梁柱。靠自己沒日沒夜地辛勤操勞,省吃儉用,她硬是以頑強的毅力將兒女培養成材。兒子和女兒相繼成了村子裏第一個考上大學的男孩和女孩。

因早年患白內障,老人到了晚年雙目失明了,她一直拒絕手術。為了讓村子裏更多的孩子都能讀上書,她想將自己的積蓄全部拿出來,把村子裏破爛不堪的學校修建一下。
孫子決定實現她的心願。老人知道後欣喜不已,她拿出自己積蓄了一輩子的十萬零 兩千元人民幣,交到孫子手裏。
學校快落成了,老人很想親眼看看學校,經家人的多方勸說,老人終於同意去做手術了,但條件是隻做一個眼睛。她說自己隻想看看學校,所以一個眼睛就可以了。

在老人84歲這一年,學校落成了,它是小小村子裏最豪華最高檔的建築物。
這一天,老人拄著拐杖,由家人攙扶而來。睜著那隻手術後的眼睛,望著凝聚了她畢生夙願的學校,她怎麽也看不夠。
追悼會是在學校門口的那棵大榕樹下舉行的,孩子們起了個大早,來為老人送行。
在出殯的那一刻,我的眼前晃動著無數雙流淚的眼睛,孩子們默默地揮舞著手中的鮮花,為老人送走最後的行程。
這位平凡而普通的老人-----她的名字叫王水心,潮陽區洋美村人。享年90歲。
摘自<深圳青年>梅淑蘭/文由jk張貼 2006-09-10 16:55:01 (24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jk 回複 悄悄話 漂泊他鄉在外的遊子,沒逢節日都會湧起陣陣鄉思, 想家的日子裏,隻能打個電話吧。
唯一的永遠 回複 悄悄話 久違了,遠方的你, 還好嗎?

春節在即, 是想家的日子.

漂流在外的遊子如我, 真想飛回年邁的父母身邊, 一享天倫.

jk 回複 悄悄話 jk 評論於:2006-11-06 21:12:40 [回複評論]
如果能感動萬分之一的貪官 也可慰老人在天之靈了。
linda319g 評論於:2006-11-06 17:20:33 [回複評論]
多幾個這樣的人,少一點貪官,中國現一定是很富強的國家
yujin 評論於:2006-09-06 10:16:36 [回複評論]
不錯
yujin 評論於:2006-08-03 10:12:28 [回複評論]
很讚同.
雖然讚同,可是俺們仍然害怕失去,甚至是恐懼,特別是對於大自然裏未知的東西,比
如狂風,雷電,還有親人的離別,病苦...
道理明白了,做到了思想上的超脫,卻還未能擺脫條件反射的恐慌.
laomi06 回複 悄悄話 很感人
yujin 回複 悄悄話 感人,
美.
登錄後才可評論.